首页 公文范文 初中的高效学习法

初中的高效学习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中的高效学习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初中的高效学习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0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22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部分学生有厌恶数学之心

初中生已经正是接触数学的学习多年,有些学生由于贪玩或其他原因,跟不上初中数学的学习,成绩较差,致使其厌恶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也有些学生虽然数学成绩尚好,但并不喜欢思考,从不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学习也并不感兴趣。这些学生由于心理原因都不能正确把握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初中数学。

(二)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如今,新课改实行多年来,依然有部分教师不注重新课改的内容,沿用曾经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范进行数学方面的教学,其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思想老套,不适用于当今的新课标教育,其教学方式无法切入重点给学生直观地讲解和理解,致使学生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也有一些教师教学心态不端正,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这些教师有的具有一些副业,例如当家教等,他们课下不认真备课,课上不努力讲课,不认真对待学生,没有尽到教师应有的责任,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滑。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缺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例如,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正确学习方法,做题分不清入手点,无法切中要害的抓住数学题的入手点,在学习方法做题方法上都存在缺陷。

二、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想要学生人人学好数学,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下。

1.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很多初中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不单是因为其天生不喜欢数学,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跟不上数学的学习,进而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在某些考试的过程中适当地为学习不好的学生出一些较简单的题,使他们感受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成就感,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应该为他们设置一些问题,并且多表扬、少批评,使之拥有成功的体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

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开始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课堂不积极配合教师,这些学生时间一长便失去与教师之间的默契,也会渐渐跟不上功课。因此,初中学生上课应该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讲课,多参与到教师的提问当中,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很简单,也才能更加用功学习。

3.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讲课和课下留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多通过做游戏或者举例子的方式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热爱数学,认为数学并非仅是抽象难懂的。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增强初中数学学习效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一定要先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了然于心,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全面的解答。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情感波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最后,教师要灵活改变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模式尽量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1.理解数学理论

初中数学理论包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等,学生一定要重视数学理论的理解,真正做到对不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圆的性质”时,学生应当注意圆的外心、内心、中心、重心等不同概念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2.重视推导过程

数学的推导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令学生更加深刻领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更加深刻地记住不同的知识点。例如:如图,AB=DC,AC=DB,试证明∠ABD=∠ACD。

解析:学生在解答的过程概念中应该充分利用数学中全等三角形性质通过已知条件AB=DC,AC=DB和图中两三角形的公共边BC,证明ABC≌DCB,之后再证明∠ABD=∠ACD。

3.灵活运用不同解题方法

学习数学的方法很多,因此解答数学题的方法也很多,有些时候有的题不能单单通过理论知识的研究去解答,而是要适当选用更合适的方法。

总之,我们应该注重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效率,使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其学习任务,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篇2

数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学习已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他们认为数学很难学,学不会。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下面我结合自己从教十余年的经历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熟练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所以要学好数学必须熟练掌握数学概念。在人们的记忆里往往认为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就可以了,常常忽视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他们常常错误地认为数学没有可记忆的,学习概念、掌握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每一个概念就是一个信息源,它闪烁着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思维的启发器,是解题中不可缺少的链条。有些问题在题设中蕴涵着某些因素,需要某一个概念去发掘、去开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与分析,灵活运用概念,促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故讲解例题时,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有意地渗透于概念讲解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此外,概念教学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深化完成。总之,教学中涉及概念的地方一定要高度重视,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的实质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概念的脉络与体系,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好概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是教好数学的重要策略

新课程力求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不再是学生额外的被迫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进而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传统数学教育中,人们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是“数学题目”和解题,这种片面性造成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动背景。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兀的陌生感,反之具备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初二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经济实惠?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来,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推动力,用贴近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发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样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探得更精确,使生活经验成为智慧体验,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篇3

1无论那个运动项目,步法在项目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网球也不例外。各种网球步法相互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美丽的网球舞步,只有了解网球步法并把它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保证网球各个击球技术的稳定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2年澳网比赛视频:费德勒VS纳达尔、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视频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网球步法

网球步法是指网球运动中的移动。在网球运动中,无论完成任何一个击球动作,网球步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网球步法让网球运动员在合理的时间处在合适的位置击球,如果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击球,击球力度、角度等将,都会让运动员受制于对手;如果想在网球场上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处于最佳的击球位置,并保持好身体平衡,就需要一系列的步法做支撑。

3.2普通高校网球步法教学现状

3.2.1场地、天气制约网球步法练习

普通高校网球课时大概在36学时,每个星期一次课,由于时而遇到小雨天气和网球理论课占用,学生练习步法次数得到削减,然而网球课只能学习基本技术,没有时间进行步法练习。通过调查,普通高校参与网球运动数量较多,但普通高校网球场地往往供不应求,步法练习次数和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3.2.2步法训练研究不足以及观念上的误解

从中国期刊网检测得知,相关网球步法训练的相关文章不到20篇,训练的内容较少。传统上认为步法就是体能,而普通高校普遍存在中技术,轻体能的观念上误区。虽然现阶段教师对体能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普通高校网球教师对步法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依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教学中步法训练比重太小,影响了学生技术教学的效果[2]。

3.2.3高校学生步法理解不清晰

通过观察与访谈,普通高校学生对网球积极性较高,刚学会网球技术就想进行对抗比赛,由于脚步的不到位,经常出现够球、挡球等不良现象。

3.3网球步法的种类分析

表1 纳达尔比赛中步法次数

步法 主动阶段 被动阶段 相持阶段

碎步 112 109 114

交叉步 67 92 77

滑步 12 35 15

冲刺步 187 191 185

分腿垫布 66 70 113

后退步 12 34 22

网球步法分为:碎步、交叉步、滑步、冲刺步、分腿垫布和后退步。

3.3.1碎步调整

小碎步调整,能让身体处在最佳的击球位置,从表一统计出纳达尔小碎步调整无论在主动、被动或者相持阶段应用次数相近,纳达尔不断利用小碎步调整自己的身体与球的位置,尽量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让自己处在最佳的击球位置,多数高校从事网球运动的学生通常位于击球位置附近,经常导致弯腰,用手去够球,只为把击球过网,从而导致击球动作变形。

3.3.2交叉步

交叉步是使每完成一次击球后,能够迅速的回到场地中央。通过视频得出纳达尔在与对手大校对相持阶段,都利用交叉步迅速的回位,在利用交叉步时,纳达尔双肩几乎平行球网,重心在他两腿之间,当他向左侧移动时,先跨出右腿在左腿前;向右侧移动时,先跨出左腿在右腿前.

3.3.3滑步

滑步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一次击球时快速的回到对手可攻击的中间位置。滑步是双腿不能交叉,当纳达尔向左侧移动时,右脚蹬地向左移动;当向右侧移动时,左脚蹬地向左移动。在滑步时,纳达尔两脚尖着地,重心有点微微前倾。

3.3.4冲刺跑

从表一可以看出,无论在主动、被动和相持阶段,冲刺跑次数在所有步法中运用次数最多,这也说明冲刺跑的重要性。冲刺跑是体现网球运动员的瞬间爆发力和快速启动与奔跑速度。纳达尔在长距离冲刺跑时,开始先进行正常的冲刺跑,当身体快接近击球点时再做击球准备;当纳达尔在近距离冲刺跑时,在冲刺跑同时已经做好击球准备。

3.3.5分腿垫步

分腿垫步是网球最常见的步法,观看纳达尔步法录像,无论在接发球方面,而且在回位后进行分腿垫步,分腿垫步的时机主要在对手击球一瞬间进行分腿垫步,尤其在接发球上,发球速度极其的快,在不到半秒钟时间内应该做出反应,当对手在发球时拍触及球同时分腿垫步,让脚步先动起来。同时,分腿垫步起到克服惯性作用,分腿垫步后向各个方向移动较快,也能防止对手打回头球。

3.3.6后退跑

后退跑在比赛中运用较少,从统计数据中看出,纳达尔后退跑使用频率较少,主要表现在被动阶段,主要原因是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场地空间以及被动追球。

4网球步法的练习方法

优秀的网球选手的在比赛中步法的运用就像在一个优秀舞蹈者在跳舞,网球中步法技术的使用都是短时间快速灵敏的;在网球比赛中跑动距离不是很远,但需要快速的到位以及身体保持平衡。通过练习,可以提高网球运动者的技术。

4.1启动速度要加快

现代网球球速较快,不到两秒钟时间就应该到位击球。没有快速启动能力是不能很好的完成击球。主要练习方法:1、分腿垫步。养成对手在拍出球一瞬间分腿垫步习惯,分腿垫步不应该跳太高,在能预知球的飞行方向时前脚掌着地。2、接球能力,练习者在中间,左右相隔5米各一名同学手持球(以1和2代号),教练叫号数,同学垂直落体把球放下,同时练习者以最快速度接住落地球,连续10次;要求:上体保持直立,只允许屈膝。3、爆发力练习,在单打线与双打线上来回跳动。

4.2模拟比赛步法

模拟比赛步法量和强度应与比赛一致,据统计纳达尔与费德勒比赛中1-3拍结束占9%,4-8拍占38.5%,9-12拍占41%,12拍以上占11.5%;纳达尔与费德勒比赛中在4-12拍结束占79.5%,比赛每一分争夺需耗费时间在5-21秒。教练员通过在隔网各个位置给学生喂球练习,观察学生移动是否合理。如1、左右底线正反手步法练习;2、左右底线与中场步法正反手练习;3、各种球场上往返跑练习。

4.3平衡与核心能力练习

平衡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击球的质量,步法的好坏对平衡能力起到很大作用。核心力量是所有集群的动力之源,网球的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通过脚蹬地转跨和腰实现动力链;在步法到达最佳击球位置同时,要平衡好身体,把步法移动的动力链串联在一起,才能更好提高击球质量。练习方法:1、悬吊训练法,悬吊训练是通过吊绳将身体部分或者全部悬吊起来,由于吊索形成的支撑反作用力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迫使身体不断调整的身体状态而不断募集不同的运动单位,从而提高神经-肌肉本体感受功能[1]。2、瑞士球练习法,如在借助瑞士球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

4.4音乐节奏练习法

网球每一分的争夺还没有结束,运动员的脚步一刻也不允许停止。把握好和预判好对手来球的路线、球的旋转、球的速度,通过优雅的脚步到达最佳的击球位置,有节奏的回位和有节奏的到达击球位置,能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浪费,让身体更加舒张开来。对手回球时间,也是音乐节拍时间,通过音乐节拍跳动,网球者有节奏运用步法到达目的地。

5结论

5.1普通高校的网球步法练习重视程度不高。

5.2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步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更能符合网球步法的教学方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