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5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篇1

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60 年代兴盛于西方世界并传入我国。这些学科虽然在我国大力发展已有20余年,但理论

研究的进展不大,学科的成熟度不高,与我国广泛开展的教育评价活动很不适应.我国各省市都有考试院(中心),也成立了许多评估、评价机构,广泛展开了对教育测评估评价活动。而与此相应的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理论很不成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和发展,以及对教育评价实践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对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进行简述和辨析.

一.关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简述

教育测验:即为考试,它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考试是个系统,它由主考、

被考(考生)、试卷(试题的集合及其评分标准)、考分四要素组成。考试的过程就是主考组织编制试题,通过试题作用于被考,将正确答案、评分标准与被考的反应(答案)相比较,然后给出考分的过程。考试从宏观上可分为社会考试和教育考试两大类。教育考试又可分为校内考试和校外考试两类。按考试分数的解释与使用,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参照性考试。按考试对象分,有学业的成就考试、学术能力倾向测验(其目的在于测量考生学习的潜在能力、发展倾向,如音乐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验(如测量态度、兴趣、情绪、性格等).按测验人数分,有个别测验、团体测量.接测验方式分,有纸笔测验(用笔时试卷作答)和非纸笔测验(如口试、实验操作、表演等)。其它可分为难度测验、速度测验、总结性测验、诊断性测验以及大规模测验(其成绩的使用有权威性,要求严格,标准化程度高)、教师自编测验(即教师自编用于课堂教学的测验)等.[1]

教育统计(学):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中的数量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它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掌握教育

情况,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制定教育方案,检查教育效率提供科学方法,也为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它分为两大类:一是描述统计学,研究简缩数据和描述这些数据,二是推断统计学,用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统计分析和非参数统计法作出决策。前者只是分析某一样本的特点,而后者则是通过抽取母体的一个样本,并以此样本为根据来分析母体的特点.它是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中,描述样本,分析样本,分析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从而进行教育科学推论的一种原理和方法.其研究方法一般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计算法、统计资料检验法、统计资料图示等。[2]

教育测量(学):研究如何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效益等问题的一门教育学科。它运用各种测量

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等数学工具,根据教育目标或教学计划的要求,研究如何测量和评价教育效果,如何编制测量计划,各种类型试题的优缺点,衡量一个学业成绩测验好坏的数量指标,如何进行测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测验分数的解释和评价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原理、项目分析、效度、信度、标准化测验、测验的设计和编制、测验的常模、测验的实施和评分、测验结果的解释等。[3]

教育评估:是一种有系统地去寻找并搜集资料,对评估对象作预测性、估计性的评判,以便协助教育决策者从若干种可行的策略中择一而

行的过程.在我国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不作严格区别,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时,不同的范围和场合有不同的习惯用法.如高等教育中多用评估,在督导部门也称督导评估,而在普通教育领域多用教育评价不过两个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评估有估价的含义,较为模糊粗略,而评价相对而言是较为精确的价值判断,评估多用于群体或单位的状态及效果的估价,而评价则既有对群体和单位的价值判断,也有对个人的判断.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教育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教育的决策。教育评估的结果对国家、对学校都是一份咨询材料,而不是行动纲领.[4]

教育评价(学):以教育为对象,研究各类教育目标与相应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可划分

为:宏观教育评价(研究教育思想评价和教育制度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研究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各类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评价,如学校办学思想、学校领导管理质量、教师教育和教学质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价等)。它的基本范畴是: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的模式,教育质的规定性评价,教育量的规定性的评价,教育质和量变化的度的评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教育评价的类型.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其种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条件评价、贡献评价等.[5]

教育评价(学):教育评论学是研究教育评论现象和教育评论活动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教育评论的历史、现状,教育评论现象的

本质联系,教育评论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教育评论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科学.教育评论学是与教育理论、教育史并列的一门教育学科.要建立教育评论学的学科体系,必须解决两大难题,即建立教育评论学的范畴体系和概念体系,并给予科学的揭示和阐述,使这些概念和范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还要运用这些概念、范畴及其所固有的内在联系,采取科学的方法论证教育评论活动中最普通、最一般的科学原理;从而揭示出整个教育评论活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从根本上规定了教育评论学的学科性质和范畴.首先,教育评论活动是一种教育科研活动,它的直接结果是鉴别、评判教育文化的优劣,进而对教育界产生社会舆论导向作用;而教育文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依附于受教育者身心的精神产品,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可见教育评论家属于研究意识形态和揭示教育评论活动的本质规律,建立完整的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所以,教育评论学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再次,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评论学涉及整个教育领域,内涵十分丰富。也可从不同视角,针对不同范畴建立多部门、多层次的分支学科(如:教育理论评论学、教育史评论学、教育行政评论学、教育家评论学等),所以教育评论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6]

二、关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验的关系:教育测验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某些心理特征的检测,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确切地说它是

教育评价获得评价信息的工具之一.教育评价获取信息的测验法就是来自于教育测验.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的关系: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切地掌握教育

情况,也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评价中获取信息的统计法就来自于教育统计。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教育测量通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变化、体质的状况以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的测

定,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是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教育测量提供的资料,教育评价将成为无源之水,失去了作价值判断的依据,其科学性、准确性便无从谈起。另外,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成为改进教育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信息.[7]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的关系: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是非常相近的两个概念,在许多场合是通用的。评价是精确的价值判断;而评估是估计

的、预测性的价值判断。在我国从政府的文件到学者的文章论著,以及教育实践都把评估与评价混用。我个人倾向于把教育评估的对象限定在以宏观、中观的复杂教育系统的战略性、预测性估价方面,对于微观的较简单的教育系统的过去和现存实态则作为教育评价的对象。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论的关系:教育评论是对教育文化的反思和展望,它的对象是以教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的,以真善美作

为评论标准的观念活动。严格讲它与教育评价虽只一字之差,但它与教育评价分属于教育科学的不同领域,有着重大区别。比如,教育评价是一种管理活动,而教育评论则为观念活动;教育评价由评价机构按严密的程序实施,而教育评论则由教育评论家个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评述;教育评价有明确的指标体系并要求量化,而教育评论无需指标体系更不用量化,教育评价的对象是具体的可控的,而教育评论的对象是抽象的,不可控的;教育评价的结果多用于改进工作,而教育评论的结果则多用于改变观念;等等。这不是说教育评价与教育评论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的关系表现在教育评价的结果可以成为教育评论的论据影响教育评论,而教育评论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思想观念影响教育评价所依据的教育价值观。

三、从价值论角度看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的区别

唯物主义的价值论认为,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是人们把握客观世界和两种不同方式。两者反映的对象、意义和参加的心理成份都有着质的

区别。事实判断是以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它探讨客体“是怎样的“、”是什么“,探讨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实体属性,即以理性认识这种抽象思维形式反映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价值判断是以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为对象,它探讨客体的价值属性,即客体的社会意义------对社会需要意味着什么,它以多种意识形式-----认识(价值与事实判断)、情感(对价值的态度体验)、意志(对价值的自觉保证)等诸种形式的综合来反映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评价对评价的对象不仅要借助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进行量的测定和分析,而且要进行质的分析,

把所有考查绩效的材料和分析综合起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作出价值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教青评价行为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中的事实判断在于诊断与鉴别教育的性状,价值判断则是对诊断鉴别而得的结果或结论,按其价值取向进行合乎目的的推断和判断;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的目的性追求。而教育评论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的一种价值判断。从教育测验到教育评论是一个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的变化过程,我们不能说教育测验丝毫没有价值判断,如在测验什么不测验什么的问题上是有价值判断的;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教育评论就无点滴的事实判断,教育评论需要通过事实判断的真凭实据作论据。

四、对教育评价学及其学科群研究的建议

教育评价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学科体系,尽管概念、体系有待完善,但已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应的考

试学(研究教育测验的学科)、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估学、教育评论学都已有相应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共生的教育评价学科群。21世纪,要使这个学科群得到良好的发展,我认为首先对各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有个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对教育评价学要有合理的定位,不要再把考试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的内容纳入自己的努力范围,要让它们以独立的学科更好地为教育评价学服务。另外,教育评价学还要把属于教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类的抽象的,教育评价无力评价的范围还给教育评论学,让教育评论学更快地发展.同时,要把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关系处理好,可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统一的学科.其次,各学科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形成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把一些已成熟的概念和理论约定俗成稳定下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和概念体系。第三,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理论研究,使其适应实践的要求,要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并升华为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教育评价学学科体系.第四,要处理好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育评价学理论,还是从教育科学界以外引人教育的评价理论都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修正使其“本土化”和“教育化”。

综上所述,搞清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的关系,对理清教育评价学科群内各学科的关系,促进该学科群的发展,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加快

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5]见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第167页

[2] 参见曹延亭编著·《教育统计学基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 见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4] 参见许茂祖编著·《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7页

篇2

二、课题界定。

要求回答"什么是"的问题,说明课题名称及其关键词和重要要领的定义、涵义及来源。方案设计的许多内容将由此发出去。科学的课题界定有利于使研究内容和活动切题,防止研究目标和方向的转移或使研究范围任意扩大或缩小。

三、研究背景与意义。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问题。可说明:

1.研究原因。具体说明:

(1)时代背景。用以说明研究者选用的新的社会参照标准。

(2)针对问题。说明根据新的社会参照标准的要求,本课题试图解决的教育中的主要问题。问题表述要求:①一定的维度说明,并使彼此边界清晰,不致混淆。②同一方案中旨在解决的问题前后一致,防止互相矛盾。③彼此逻辑关系正确,母概念与子概念关系清晰。④总课题所列问题要包容子课题旨在解决的问题,防止各说各的互相矛盾。子课题要根据总课题所列的某些问题作具体说明。⑤旨在解决的问题要与研究目标、指导理论、研究内容及操作变量等相呼应,前后照应,防止相互分离。

(3)学生发展的需要。

(4)学校发展的需要。

2.本课题研究的先进性。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切合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可说明:

1.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对象的代表性

2.根据统计学要求推算研究对象的数量

3.通过前测对实验对象和对照对象进行等化处理或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和对照对象。

五、研究思路。可说明:

1.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所做的猜测,即对课题中涉及的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假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标准的作用。在有假设的实验研究中,研究必须围绕“假设”进行,对“假设”进行验证,并在以后的研究报告中说明研究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假设在内容与表达上应达到这样一些标准:

(1)以陈述的方式表达。通常说明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那么就(有可能)……"

(2)一般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假设有待检验,且必须可以检验。必要时可对假设作理性分析。

2.指导理论。主要说明原理性理论。要求:

(1)少而精(2)针对"问题"(3)能指导操作(4)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以便教师理解和把握。可引经据典,也各自圆其说。防止搞成目录式,似贴标签。

3.研究目标。独特的研究课题应有独特的研究目标。表述时要注意顾名思义、切题、个性化。作为应用性研究课题至少说二点:

(1)研究目标。也称中介目标、自变量。即解决问题的对策。常简述如何操作,包括途径、策略、方法和模式等。注意:①针对课题界定和"问题"②体现先进性。在收集和研究相关情报资料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③如总课题分解为子课题时,则要分别说明。

(2)学生发展目标。也称教育目标、因变量。常简述由于实施上述操作,学生发展将如何。注意:①针对课题界定和"问题"②理顺逻辑关系,如说直接目标1,由此导致目标达成2、3……③与研究目标构成函数关系:(假定其它因素作用为零的情况下)

六、因变量及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要求:

1.将前述因变量分解为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2.说明评价指标的测试及观察判断方法

3.设计好相应的统计表格

七、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说明:

1.自变量的操纵与控制

(1)明确每一自变量的操作原因

(2)明确每一自变量的操作规范,将方法化为方式,并体现先进性。如说"模式",则按"模式"要素分别说明规范要求。

(3)规范操作

2.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

八、研究方法和设计逻辑。可说明:

1.研究方法。说明每一研究方法用于什么。

(试介绍教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

2.设计逻辑。说明如何取样,绩效如何反映。

九、预期研究成果。可说明:

1.研究报告2.其它论文3.专著4.音像资料5.典型教案6.教具学具(含课件)等

(附鉴定材料:①主件:研究报告;②附件:有关研究的支撑性材料;③研究工作总结)

十、研究步骤及进度。可说明如何实施目标管理;规定时间、明确责任、计量成果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可说明:

1.课题研究的类别。说明是独立课题,还是集体课题。如果集体课题,则要说明如何分工协作。

2.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说明是集体研究式、总分协作式还是纵何分层式研究形式。

篇3

[摘要] 目的 对比基于PCR的HPV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20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932例患者采用HPV检测,277例患者采用TCT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HPV检测法HPV阳性率为56.0%,TCT检测法HPV阳性率为50.5%,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但HPV检测法在敏感度为和准确度上均显著高于TCT检测法。结论 HPV检测具有快速、灵敏的检测优势,并可以对患者感染的HPV进行分型鉴定,有利于临床上及早诊断高危型HPV,从而准确确定检查对象宫颈癌发病风险。

关键词 HPV检测;PCR;TCT;宫颈癌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018-0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PV testing and TCT in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KONG Qingdong

Sujiat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Shenyang, Liaoning, 110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sis HPV testing and TCT in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and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1209 of women were detected by HPV testing or TCT for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in March 2012~ March 2013. 932 cases were detected by HPV testing and 277 cases were detected by TC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rate in HPV testing and TCT (56.0% and 50.5% respectively, P=0.28). But HPV testing displayed higher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rate than TCT. Conclusions HPV testing was a fast and sensitive method in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HPV testing could distinguish high risk and exactly evaluate the risk of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 HPV testing; PCR; TCT;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作者简介] 孔庆东(1970.4-),女,辽宁沈阳人,本科,主管检验技师,病理执业医士,研究方向:PCR-HPV及TCT检验。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宫颈癌发病存在着长时间的癌前病变时期, 及早对宫颈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1]。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对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各自优势,TCT可以对患者进行宫颈细胞病理学分级,诊断直接反应了鳞状细胞病理学特征,而HPV检测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特点,两种检测方法有所不同[2]。该研究以TCT检查和HPV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并评价筛查的效果,为临床妇产科医师对该类诊断以及进一步处理及随访该类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探讨2种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209例女性。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患者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36.2岁。平均孕次(2.3±1.2)次,平均产次(1.8±1.0)次。1209例患者中,随机分为HPV组和TCT组,HPV组为932例患者行HPV检测,TCT组为其余277例患者行TCT检查,两组患者基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TCT检查 行TCT检查前3 d禁止性行为及阴道冲洗,患者处在非经期内。患者取截石位,严格按照TCT检测仪说明书采样与操作,用颈管刷轻柔收集宫颈的脱落细胞,95%乙醇固定后染色, 光镜检查。细胞学诊断依据TBS镜检结果,检测分级标准为:(1)正常细胞 (WNL),(2)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3)低水平鳞状上皮细胞病变(LSIL),(4)高水平鳞状上皮细胞病变 (HSIL),(5)鳞状上皮细胞癌(SCC),其中(2)和(3)为低病变组,(4)为高病变组。该研究定义ASCUS 及以上为TCT阳性。

1.2.2 HPV-DNA检测 采用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利用PCR-基因芯片技术,按操作说明,检测18种HPV高危型和5种HPV低危型。检测方法简述为:将试剂盒采样器放在宫颈口处逆时针旋转3圈, ,将采样聚酯纤维拭子放于病毒采样液中进行 HPV-DNA检测。之后两组患者均进行病理学检测,并以病理学检测为最终诊断依据。

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以例数(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宫颈癌筛查结果比较

HPV检测组HPV阳性932例,阳性率为56.0%,TCT组HPV阳性140例,阳性率为50.5%,HPV检测组阳性率高于TC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

2.2 HPV检测与TCT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对比

病理活检结果表明,1209例妇女患者中,真阳性患者894例,真阳性率为73.4%,在HPV检测组与TCT检测组患者真阳性分别为671例和223例。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比较见表2。HPV检测组特异度为44.0%,TCT组特异度为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HPV检测组敏感度为56.0%,TCT组敏感度为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HPV检测组准确度为96.4%,TCT组准确度为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3 讨论

宫颈癌筛查与早期诊断对预防宫颈癌发生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有效筛查方法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潜在危险,降低已婚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我国已婚妇女中HPV感染率在42%~67%,而且出现感染率高,年轻化趋势[1]。相关研究表明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筛查对保障妇女健康尤为重要。

随着宫颈癌筛查检验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筛查技术主要包括: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PCR为基础的高危HPV检测技术、宫颈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不同于常规细胞学检测, 样本保存于病毒采样也中,避免了传统涂片镜检造成的样本细胞固定干燥过度现象,清晰度对比方面,富集样本细胞的薄片比传统巴氏涂片更加清晰,从而避免巴氏涂片容易产生的假阴性,是检测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有效方法[3]。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基于PCR技术的HPV基因检测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4]。HPV检测技术应用时,应注意采样的规范与有效,在应用此检验方法时,建议使用宫颈上皮细胞管家基因作为内对照,以防止假阴性,同时下游检验操作时注意避免DNA气溶胶形成,造成操作环境的DNA污染,防止假阳性产生。

宫颈病变或宫颈癌主要由HPV感染引起,特别是高危型HPV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进行HPV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中1209例已婚妇女进行了HPV检测筛查HPV阳性率为。该研究结果显示,HPV检测法HPV阳性率为56.0%,TCT检测法HPV阳性率为50.5%,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但HPV检测法在敏感度为和准确度上都显著高于TCT检测法。国内相关研究对HPV阳性率具有较大差异,贾艳红等[2]研究结果显示,HPV阳性率为77.39%,明显高于该研究,而马均益等[5]研究显示HPV阳性率仅为30.81%,其原因可能为该研究对象选择不同或HPV携带率具有地区特异性。

综上所述,HPV检测具有快速、灵敏的检测优势,并可以对患者感染的HPV进行分型鉴定[6],有利于临床上准确诊断高危型HPV及低危型HPV,从而准确确定检查对象的宫颈癌发病风险[7-8]。基于PCR技术的HPV检测是一种快速、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等严重问题,提高妇女宫颈癌阳性检出率,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龚亚芳,薛敏.11625名长沙市女性人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9):2676-2678.

[2] 贾艳红,暴金玲.液基细胞学与HPV检测在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74-75.

[3] Stammbcrgcr HR,Kcnncy DW.Paranasal sinuses: anatomic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J].Ann Otol Rhinol Laryngo,2011,167(1):7-16.

[4] 潘剑娣. TCT、HR-HPV 检测及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11,26(4):547-548.

[5] 马均益, 郁晓燕, 高沛. 13167例妇科患者HPV感染基因分型检测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29(5):37-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