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65-01

教育部2005年11月11日出台的《加强地理课程改革的工作意见》中指出:“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提升地理学科教学的成效”。令人欣慰的是,在现在的教学中,地理教学工作者都对地理教学成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争实现地理教学的优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特别是面对初中学生这一身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特殊群体,对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一、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阶段在传统地理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必须承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科任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班级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地理规律的背诵和记忆,不注重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培养。地理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对地理知识的讲解往往不够深入,通常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进行“题海战术”练习,而更多讲解知识点在不同题型当中的应用。因此,当前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注重从“应试教育”这个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真正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认识过程中来学习地理知识。

二、改进初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

初中阶段,玩耍是中学生的天性所在。针对中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地理教师必须在现实教学课堂中,在已有的授课经验下结合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对不同的地理知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也学习到地理知识,尽可能实现“玩中学”“寓学于乐”。比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陆地与海洋》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通过:“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为人们接受,但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美丽的星球。他们说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导入本课。

三、地理教师应该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应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应当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还是按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老师在讲台一言堂,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听的老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通过一问一答来完成教学的沟通和互动。第一,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陆地与海洋》时,老师就可以提出“陆地和海洋分别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个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知识过程,而且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结合上面的实例,就可以让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后再发表自己意见。

四、注重初中地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联

每个地理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们之间都有内在联系,由目前地理中考考试题型来看,更多在考测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一个具体题目往往涉及多个考点的内在关联,即使学生对每一个单独地理知识点都能理解,但是却不掌握。缺乏对各知识点之间内在关联的掌握,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的知识链形成。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所W地理知识内部知识链的形成。

五、注重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阶段学生对多媒体普遍感到陌生和新鲜,加大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升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比如,继续上面的实例,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大洲大洋的分布图,各大洲大小比较示意图,各大洲的分界线等。

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是每一个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初中地理的教学成效才能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二、注重提问与图形分析的结合

地理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图,很多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都需要以图为辅助。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读图能力就是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良好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当深化对于图形的有效分析,要让问题与相关图形有机结合起来,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深化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注重提问与图形分析的结合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图形为依据来进行问题的创设,让学生来具体的分析某一张图形中反应出的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将一些具体的地理情况、地理条件等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来,这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非常灵活的考察,透过对于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将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图贯穿于初中地理教材中,甚至有的章节文字越来越少,更多的知识点在图形中能够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会看图。因此,课堂上的提问肯定要联系相关图形,让学生结合图形,以图为依据来回答问题,并且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知识去看图的良好习惯。如讲日本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最短航线时,让学生打开世界地图在图上找找划划,然后可得出结论。这样一来,问题解决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注重提问与图形分析的结合非常符合地理课程的特征,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促进地理课程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篇3

课堂上教学效果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效率高,知识掌握透彻,能力提高快就算是有效教学。所以说,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观念,更需要我们把它转化为一种实际行动。那么,有效教学应该怎样实施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就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吃透教材,认真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教学相长。教师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备课,吃透教材。

1.认真了解学生情况

初教一个班级教师可能还不是很熟悉学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理解力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设计好课堂中的讲解和探究题,为学生的思考和练习留够充足的时间和活动空间,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钻研教材

与上课相关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参等等,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占有资料。总之,教材内容的讲解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素质发展作为主线,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为前提,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3.认真设计教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各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教法设计活跃,而又充分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二、掌控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我们一直提倡课堂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掌控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适度的、深刻地交流讨论,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1.注重学生地理的兴趣培养

地理在学生眼中是“副课”,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所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有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善用地图,引发兴趣。学习地理让学生学会看地图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容易地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地图,地图填充图册,培养学生用图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2)联系实际,提高能力。地理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用的。而学生经历过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可以分析学生家乡所在地作物熟制和作物搭配是否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分析家乡所在地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分析所在城镇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当地风向的关系及是否对居民造成污染;分析家乡所在地的交通运输建设是否做到趋利避害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引用学生身边的地理,这样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课堂的高效。

2.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不要去整理、归纳、总结地理问题,而是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1)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如,关于如何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可以从地形、土壤、气候、人类流动的影响、标本兼治的措施诸方面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最终求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2)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根据地理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初中地理知识分为感性地理知识和理性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又包含在地球、地图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之中。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些知识综合性及区域性的特点。在地理的学习中教给学生地理图表、知识记忆等方法。所以说,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巩固练习,保证有效教学的效果

做练习是为了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但练习一定要做到难易适度,确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作业要有针对性,难易程度适合不同等级的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继续提高。

四、注重课后反思,保证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