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产品追溯流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充分认识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有利于提高流通主体的质量平安责任意识,肉类蔬菜质量平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平安。强化防范措施,形成溯源追责机制,发明放心肉菜渠道品牌;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改善消费预期,促进明白放心消费;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问题食品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提高食品平安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完善,提高市场运行调控水平;有利于促使生产者依照食品平安规范从事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平安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肉类、蔬菜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和规范现有肉类蔬菜流通追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以追溯管理平台为中心、批零市场等7个流通节点为终端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体系,实现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电子化,形成肉类蔬菜流通信息、责任追溯链条,提高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提升肉类蔬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
(二)工作目标。用1年半时间。下同)局部餐饮食堂等团体推销单位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做到流通节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实现肉类蔬菜流通信息的正向跟踪、逆向溯源,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责任约束。
三、强化基础建设。
(一)建设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依照商务部统一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追溯流程“五统一”要求。负责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市追溯管理平台开设县(市)区(含高新区)工作窗口,负责辖区内相关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工作。
(二)建设7个流通节点追溯管理子系统。依照“统一规划、政企共建、企业维护”要求。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大中型超市、团体推销单位、机械化定点屠宰厂、产销对接核心企业、外埠肉品集中检验点等7个流通节点,根据统一的信息采集规范和数据传输协议,建设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作为肉类蔬菜流通的信息采集终端,与市追溯管理平接。
依照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的要求,1.批发市场追溯管理子系统。结合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匡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海鲜市场等大型肉菜批发市场装置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支持批发市场以专用机具为录入设备,以集成电路卡(IC卡)为载体,以局域网为支撑,开展进货信息采集、质量检测、批发分销、结算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工程。
结合规范化社区菜市场升级改造,2.社区菜市场追溯管理子系统。根据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社区菜市场规划。依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市区60处社区菜市场装置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支持社区菜市场以集成电路卡为载体,以局域网为支撑,开展进货验证登记、质量检测、零售打单、查询服务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工程。
银座、华联、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3.大中型超市追溯管理子系统。结合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和“农超对接”等工作安排。对商品管理系统进行对接改造,使其具备信息规范化采集、销售价签附加追溯码、信息上报等功能。
装置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4.团体推销单位追溯管理子系统。大学科技园、大学、省实验中学等团体推销单位。使其具备供应商管理、进货商品登记、耗用管理、信息上传等功能。支持团体推销单位开展进货登记、索证索票和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工程。
运用集成电路卡和无线射频技术(RFID对定点屠宰企业现有追溯终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5.定点屠宰企业追溯管理子系统。结合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和屠宰行业调整发展。使其具备主客体同步追溯功能。
改造现有内部追溯管理系统,6.产销对接核心企业追溯子系统。锦绣源实业有限公司、华联超市唐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等产销对接核心企业。实现对所经营的肉类蔬菜流通信息的规范化采集。7.外埠肉品集中检验点追溯管理子系统。外埠肉品集中检验点建立追溯管理子系统,对外埠肉品进行查验、登记、追溯码生成,建立电子台帐,并核发生猪产品销售凭证。
(三)推进6项基础建设。
推行电子化统一结算,1.建设批发市场电子化结算系统。把大型肉菜批发市场全部纳入试点。利用技术手段改造交易模式,从流程上强化对经营主体的管理,确保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满足追溯需要。
淘汰落后产能,2.推进肉类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屠宰行业布局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屠宰企业实施屠宰加工、检疫检验、冷链储运等规范化升级改造。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优质蔬菜生产园区和基地。以章丘大葱、大蒜、历城唐王大白菜等品牌为重点,全面推行规范化生产,培育省内外知名蔬菜品牌。
全面推行实名备案登记制度,3.建设肉类蔬菜流通主体实名管理系统。对各流通节点经营主体。配发农产品流通服务卡,并在市级追溯管理平台建立各流通节点数据库,归集经营主体相关信息。
4.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大型肉菜批发市场的进货信息采集、批发分销、质量检测、电子结算等进行监控;对机械化定点屠宰厂的静养待宰、检疫检验、无害化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支持检测室(点)进行样品采样、药品耗用、质量检测、结果上报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5.建设商品质量检测准入系统。研究制定肉类蔬菜的产地证明准入、质量检测等质量平安准入制度。整合现有质量检测体系。
6.推进社区便民放心菜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规范化菜市场建设。实现市区60%以上的菜市场达到商务部有关规范要求,满足市民15分钟生活圈内放心购菜和便利购菜的基本需求。
四、强化工作措施。
1 蔬菜条码制销售的概念
蔬菜条码制销售就是销售者在蔬菜销售过程中将蔬菜追溯码(即条码)粘贴于消费者所购买的蔬菜表面或包装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蔬菜追溯码(即条码)查询蔬菜质量安全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查找到生产者,投诉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通过农户的生产台账记录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分清责任,作出处理。其特点是通过纸质生产台账追溯生产源头,符合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规定的建立生产记录和鼓励、引导对农产品进行标识的要求。
2 蔬菜条码制销售的追溯流程
蔬菜条码制销售的追溯流程见图1。
3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的作用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贴上条码就相当于给蔬菜配上了“身份证”,也相当于“一张发票”、“一个承诺”,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3.1 提高生产者的安全意识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后,一旦出现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蔬菜条码追查生产者,进行追根溯源,对于蔬菜生产者来说,蔬菜条码制销售就像是一个“紧箍咒”,时刻督促菜农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意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3.2 促进销售者诚信经营
自产自销户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在蔬菜条码制销售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条码所含信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可以不断积累销售信用,逐步打造自我品牌,培育固定客户。因此,蔬菜条码制销售促进了销售者间的良性竞争,引导销售者进行诚信经营,为最终实现蔬菜优质优价奠定了基础。
3.3 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蔬菜条码制销售不仅有效提高了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知情权,还有利于消费者通过条码了解所购蔬菜产品的相关情况,做到明白购买,放心消费;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消费者自身利益的维护权,一旦出现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条码追根溯源,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3.4 提高行政监管效能
蔬菜条码制销售有效约束了蔬菜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减轻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强度。同时,一旦某蔬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蔬菜产品的条码信息追根溯源,及时准确控制或召回、销毁问题产品,迅速将为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4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的主要内容
以乡镇农贸市场为实施主体,以蔬菜自产自销户为实施对象,按照建立一支队伍、设立一本台账、建好一套系统、设置一块标牌、粘贴一张条码“五个一”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蔬菜条码制销售管理体系,实现蔬菜“生产有记录、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给生产者以利益、销售者以责任、消费者以信心。其核心内容是设立一本台账、建好一套系统、粘贴一张条码。通过纸质生产台账追溯生产过程,符合目前菜农素质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
4.1 建立一支队伍
以现有乡镇农服中心检测员和农贸市场检验员为基础,组建一支负责蔬菜条码制销售执行情况监管的专业队伍,并确立一名条码制销售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其蔬菜质量检测能力和“条码”信息采集、日常监管、操作流程控制能力。
4.2 设立一本台账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37-2
课题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课题名称“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题编号201206087。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酒文化品味的提升,我国葡萄酒消费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各类假冒伪劣的葡萄酒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屡现报端。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建立一整套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针对性强的葡萄酒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目前,类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非没有,但是,现有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多半是基于农副产品建立的,涵盖了农副产品的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葡萄酒与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原材料来源需要酒类企业进行登记。其次,工业化的生产环节也与普通农副产品的经营不同。最后,消费者还应该能够对每一批次、每一瓶的酒都能够进行追溯查询。所以,建立一套专门的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有助生产企业在产品全面被监督的情况进行生产自律,另一方面有助于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改变以往消费信息不对等的状态。最主要的是,该系统强化了政府监管职能,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根据溯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损失降到最低。
1 系统架构设计
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建立在对葡萄酒生产、检验、消费、存储、运费等环节的实际调研的基础之上的。系统的设计一方面考虑到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考虑企业管理者、政府监管人员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整个系统以产业链条为线索,引入了追溯条码、电子标签等信息化手段,采用B/S架构,包含了葡萄基地信息管理系统、葡萄酒产品管理系统、政府部门审核监管系统、葡萄酒追溯码管理系统和消费者溯源查询系统5个子系统。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1 葡萄基地信息管理系统
葡萄作为葡萄酒生产的原材料,其品质对葡萄酒的产品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葡萄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对葡萄生产地的基本情况做以登记,包括规模、品种等,另一方面对葡萄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施肥情况、农药的使用情况等。最后,对葡萄的运输、存储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出入库时间、运输时间、运输车量等,每一批葡萄都会配有一个专用码,用来区分不同批次的葡萄,为政府监管和消费者查询时使用。
1.2 葡萄酒产品管理系统
葡萄酒产品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葡萄酒生产企业的酒产品管理。葡萄酒生产企业在使用该系统时必须如实注册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识别码、企业法人、葡萄酒品牌等。
在生产过程中,要随时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包括葡萄的来源(登记葡萄基础发过来的每一批葡萄的专用码)、葡萄酒生产环节中的具体时间、每次抽检结果等。
1.3 政府部门审核监管系统
政府部门审核监管系统主要用于政府部门对葡萄生产基地和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监管。科技部门负责葡萄酒企业登记信息的登记、审核等工作,农业部门负责葡萄基地的监管、技术人员的委派等工作,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葡萄的农药残留检测、葡萄酒质量检测等工作。
1.4 葡萄酒追溯码管理系统
葡萄酒追溯码管理系统主要用来管理葡萄种植过程中的专用码、葡萄酒的追溯码和高档葡萄酒的电子标签等信息。葡萄的专用码记录了葡萄种植、存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葡萄酒质量追溯码记录了葡萄酒企业代码、生产批次、时间等葡萄酒特有信息。
不论是专用码、追溯码还是电子标签都是由葡萄酒质量监管部门通过特定的算法生成一系列无序码,以保证追溯过程的单一性和准确性。
1.5 消费者溯源查询系统
消费者溯源查询系统用于消费者对所拥有的葡萄酒的具体情况进行查询。消费者可以按照标签上提供的追溯码(或电子标签)对此瓶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包括葡萄当时的种植情况进行查询,实现葡萄酒的质量追溯。
2 追溯流程
追溯流程从三个角度来看,首先是政府监管部门发放追溯码,然后生产企业将葡萄酒的具体信息(检验日期、检验人、灌装时间、原料的专用码、出入库时间等)与追溯码关联,最后是消费者根据追溯条码查询葡萄酒的相关信息。
葡萄酒追溯流程如图2所示。
查询方式有以下四种:
(1)消费者可以销售点直接使用触摸屏进行查询。
(2)消费者通过短信的方式进行查询。
(3)消费者通过拔打查询电话的方式进行查询。
(4)消费者通过登录追溯网站进行查询。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追溯查询,都只需要提供酒瓶上的追溯码即可。
追溯码共15位数字组成,前面5位为基地、企业、固定代码,后面10位为系统随机生成的代码,以确保数据不重复。葡萄酒产品追溯码涵盖的信息内容主要有:原料管理的原料生产(经营)者编号、原料生产(经营)者名称、原料生产记录以及产品检测、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包装、销售商等相关信息。追溯条码采用国际通行的编码技术,实现一个条码标签对应唯一葡萄酒产品。
普通酒可以采用一维码或二维码,而高档酒可以采用电子标签。
3 系统开发
3.1 系统开发平台
基于B/S架构的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选用Windows XP做为操作系统平台, Windows Server 2003企业版为后台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8为数据库管理系统,C#.net 2008为系统网络开发工具。页面设计选用当前主流的DIV+CSS布局方式,为了达到更好的页面效果和浏览速度,选用AJAX技术+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交互和页面的局部动态更新。
采用B/S架构体系的好处在于只需要对服务器进行管理即可,客户端无需维护,避免了数据冲突,降低了维护成本。
3.2 数据库设计
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在设计过程完全遵循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伸缩性的原则,通过数据表间关联减少数据冗余。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创建的主要数据表如下:监管部门管理信息表、葡萄酒生产信息表、葡萄酒企业基本信息表、葡萄基地基本信息表、葡萄酒检测情况信息表、葡萄酒流通情况表等。
4 结束语
基于B/S结构的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之间的“信任危机”。追溯条码和电子标签的使用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查询需求,保证了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完善了政府部门在葡萄酒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1] 孟猛.基于B/S结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3):21-24.
[2] 谭广巍,王熙,庄卫东.基于ASP 的有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1):24-25.
[3] 任晰,傅泽田,穆维松,等.基于Web的罗非鱼养殖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163-167.
[4] 国家农业部.NY/T 1430-2007 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 国家农业部.NY/T 1431-2007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