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二、 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的实践与探索
1.统一思想 为确保思想政治学科开卷考试的成功,我们事前进行了慎密的准备工作。(1)调查了解我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况,考察了兄弟省思想政治学科考试改革折做法,吸取了他们在考试改革中的经验。(2)召开研究讨会研究思想政治学科开卷考试的必要性、可行性。
2.制定开卷考试办法 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业务部门的协助下,我们研究确定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试题的难度比例为3:5:2;同时又研究了开卷考试试题编制、采分点的界定及具体的考务细则;制订了我省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的改革方案。为了准确把握开卷考试的导向作用,使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符合我省教学实际及高中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我们把开卷考试的样题在几所不同类别学校进行测试,取得实测值后,又重新研究样题的难易度、效度及区分度情况,以保证试题在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及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稳妥性、实效性。
3.开卷考试的命题 开卷考试命题很重要。在命题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求必须注重和体现新的教育和考试观;体现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要重点体现利用思想政治课所学原理、观点,去分析、说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在试题的编制上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材料新;二是设计新;三是要求新。在试题考核的内容上:第一,注重和体现了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第二,突出了思想政治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第三,从开卷考试的初衷及试题难度比值上,测重了对学生学科内容知识的综合考查;第四,体现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五,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有效。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学是在思想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感化,是让学生首先在思想意识中形成爱国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有效性。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中考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不过,思想政治课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比较小,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目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同于语数外这样的主科,是可有可无的学科,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滞后性。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对学生的素质和修养产生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没有办法比较的。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一定要结合思想政治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够不断改变自己教学观念和理念,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一定要转变。新课改下,不管是哪个学科,还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变成教育和学习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提高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意识,不但要从语言和行为上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还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说互相探讨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内容,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和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就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开展调查活动,然后自由发挥才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兴趣,思想政治教学才会更加有效。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才会有动力,思想政治也就不会显得枯燥乏味。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政治觉悟。初中生年龄比较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一些小故事或者小寓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学生对知识都有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在讲述思想政治课前埋下伏笔,让学生积极思考思想政治课中要讲述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学生能够自觉学习,思想政治教学才能够真正有效。
三、新课改下,创建思想政治教学的和谐课堂。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课堂提倡合作、民主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是思想政治知识传授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还可以参与学习和探讨,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可以就思想政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做出鼓励和表扬,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时,有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授思想政治课程时,自身的思想觉悟一定要提高,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教师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教师行为就是学生的典范。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良,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断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政治课的情感相融合,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改下,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课程和学科不仅是由语数外三门主课组成,还有一些必要的副科,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和社会历史之类的学科教学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也很重要。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教学,师生之间要注意沟通和交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学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效。
参考文献:
[1]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文教资料,2010,(33).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4).
在原有“以知识为本”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不顾一切地追求知识的获得,往往以牺牲学生许多方面的素质发展为代价。《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学教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潜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高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全新“平台”,这一平台最本质的特征是“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因此,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必须构建在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
坚持“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必须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二、体现开放性
“以知识为本”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的主要弊端是“专制”与“封闭”。“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的新平台则要求教学要体现开放性。
一是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既注重知识,也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认知和情感的关系。传统的目标教学是向学生展示“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遏制。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问题还要具有一定梯度,能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估,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争取更为关注的方式。”
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处理好课本与课外材料的关系,做到依靠课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课本又不脱离课本。
三、贯彻时事政策教育中实现三维目标
时事政策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学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动活泼的国情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