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考音乐生培训

高考音乐生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考音乐生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考音乐生培训

篇1

1.中学男生的发声特点

由于每个人在先天条件和所受训练的不同,所以人自身的声音条件也出现巨大的差异。所以,男生基本声乐技能的训练,对于自身声乐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学男生来说,其声乐训练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没有声乐基础的男生对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模仿,在此阶段,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男生往往基于自身理解,对歌曲进行演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声乐学习,教师在充分了解男生的先天条件和演唱情况后,对其问题进行指出。(3)在一段时间的声乐学习后,男生开始逐渐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和训练手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2.声乐高考教学的特殊训练

一般来说,对于男生的声乐训练需要在了解其声音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以下训练,如歌唱姿势、歌唱呼吸调节、歌唱的共鸣、歌曲的艺术处理手段、声音的位置等等。我们也需要注意到,高考声乐考生有一定的时间性,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歌唱知识。

二、声乐高考男生的训练策略分析

从声乐高考男生的歌唱姿势、歌唱呼吸、歌唱发声等方面的训练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探讨:

1.歌唱仪态和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是形成呼吸的基础,更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良好的歌唱姿势和歌唱仪态,才能使发声器官达到协调的状态,而男生在歌唱状态当中,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面部表情自然,身体达到舒展状态,两眼平视前方,下巴微收,双手自然下垂,双肩微微向后展开,小腹收缩,两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2)身体各个部分的状态要达到协调,既不能紧张,更不能松垮,注重声带、呼吸、肌肉等方面的调节。

2.男生歌唱过程中呼吸的调节

男生在初学阶段,往往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过程当中,一般是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方式。但是在训练当中,我们发现,许多男生在唱歌呼吸的调节时,仅仅重视呼吸的调节,却不重视唱歌的姿势等与呼吸有关的方面,因此在训练过程当中,需要将呼吸、发声、气息等方面紧密结合,在舒服、自然、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进行演唱,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歌唱的发声

在对男生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当中,要让男生在训练过程当中,充分体会到喉咙打开、放下气息、运用身体的共鸣等手段,帮助男生达到最好的发声效果,而在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后,男生往往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发声方法,并唱出美好的声音。

4.歌唱过程

篇2

随着正规院校无法满足艺术生艺术学科的学习,各种各样的艺术类培训班也就应运而生了,其中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等专业。音乐素质培训属于艺术培训中的一个分支,“音乐素质考前培训班”是指一些以音乐高考考生所考素质考试内容为培训内容,以音乐高考生为教学对象的盈利性集训机构。它是我国统一的高考考试制度之下,应试教育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以及学校不能满足音乐艺术类考生的考试需要而促成的产物。

十几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出现,适龄的中学人口也出现了高峰。高考难影响着那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们,由于艺考的文化线较低,所以艺考便成为他们通向大学的一条捷径,现在“艺考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艺术类考前培训班继文化考前班之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学校音乐教育与高校录取要求之间是有落差的,正是由于这种落差的存在,使得学校无法满足音乐等艺术类考生的专业提升要求,最终给社会性质的音乐考前培训班提供了诞生的机缘。音乐素质培训班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渐渐地发展起来。

石市的音乐素质培训班聘请的教师,一般都是大学的在校学生和培训班的一部分专职教师,其中大部分都有着很到位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虽然有的是在校大学生,但是他们也是有几年的教学经验的。对于教学每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近几年研究生也有很多走进了培训班,为培训班的教学增添了新的动力。

音乐素质培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视唱、练耳、乐理三部分,在各个培训机构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内容基本一样,但是教材使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每个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选择。视唱教材有很多,几乎每个培训班用的都不一样,有的培训班用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写的《单声部市场教程》一书,有的培训班选用的是由许敬行孙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视唱练耳》,还有的培训班选用的教材是由李金华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其中一些培训中心经过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出了自己的教材,在教材中规划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抓住要领;练耳目前还没有好一些的教材,各培训班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进行教学。在乐理方面,大部分培训班选用的都是由李重光老师所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一书。各个培训班虽然在乐理教学用书上是一致的,可是在教学方法上又有些不同,对于解题的思路与技巧,各培训班的老师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篇3

(一)音乐高考报名人数越来越多

据统计,2011年山东省艺术考生的数量约588569人,其中艺术类考生71578人。河南省高考考生报名统计结果显示达到855433人,其中艺术类91196人(音乐类12855人),2011年江苏省高考考生报名统计共474229人,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人数74663人,音乐类报考5889人;2012年音乐高考人数为6095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06人;近年来其它省份艺术类考试人数也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二)音乐高考考试难度越来越大

1.考前复习时间长、强度大

每年春节过后的二、三月份(江苏省音乐统考为当年的12月份),音乐艺术高考报名考试工作便陆续在全国各地展开了。这段时间内各个音乐专业院校、师范类高校的音乐学院等等艺术院校都忙着招生考试。音乐艺术考生们在这一段时间也是异常的忙碌,他们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参加各种音乐艺术考试考前辅导班,并且奔波于全国各地参加当地高校组织的艺术考试。由于每所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对于考生的具体要求也就不同,各个学院有其各自的专业特点,考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参加各高校的单招考试。很多家长为了考生报考志愿时的选择性更大一些,带着自己的孩子连续赶场参加数个学校的考试。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艺术考生的高考是最辛苦的考试,学生及家长在考前都要舟车劳累的各地奔波,时间跨度大,考试科目多,考前学生家长苦不堪言。

2.考试监管严、内容多、专业细

艺术高考近几年不断推出新的考试规定来约束考场秩序和考试纪律,音乐类高考更是要求严格,对于有的人员,一经查实严惩不待。在维护考试公开、公平、透明方面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目前,国内的音乐专业高考需要考生在考前准备很多内容,各个地区不同,考试的内容也大都不同:各个音乐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考试的内容与方式也有所不同。专业类音乐院校对考生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考试内容根据考生选考专业不同需分别参加声乐、器乐、键盘、舞蹈、表演、乐理、视唱练耳等等科目的考试,有的还需考生掌握多门专业技能学科,加试不同的科目(如钢琴加试声乐、器乐加试舞蹈等等);而师范类音乐院校不仅对学生专业知识考察细致,对于考生的文化成绩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音乐类高考考试越来越难考。

(三)音乐高考扩招导致生源质量越来越差

高考不断的扩招,音乐考生人数大大提高,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混入高等音乐专业学习的队伍,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差,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对欠缺。以往的艺术类专业,由于对专业上要求较高,考生们在专业学习上花的时间较多,下的功夫较深。而专业突出的考生往往文化成绩较差,考虑到这一点,国家教育部降低了艺术类的高考分数线,目的是能让专业水平高的考生有机会进入艺术高校学习。可如今的情况是,扩大了招生规模,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一些文化成绩较差,通过普通考试不能走进大学校园的考生,就搞突击,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学习一些浅显的艺术考试知识,就能轻而易举的考上一所艺术类高校或者师范类音乐院校。艺术类考试的分数线低就意味着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质比其他专业的学生程度要低,艺术院校成为了“低分考生的收容所”。因此,我们更应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确保高考的公正,音乐高考的规范合理进行。

(四)音乐高考的现行考试模式导致高中学校音乐课教学秩序越来越混乱

高中阶段目前音乐课程的教学情况是这样的,大多数高中学校不重视音乐课,高一还开课,到了高二、高三为了保证语、数、外等主科课程的教学,音乐课基本停课。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因为高考根本不考音乐,学生学与不学都无所谓。即使有音乐考生要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来应考,也是与课堂学习内容不符。高中的音乐教师由于没有升学压力的牵制,课堂教学简单且随性,基本上听听音乐就能唬弄过去,而少数音乐考生根本在课堂上学不到任何与他们考试有关的知识,于是只能课下找音乐家教辅导。因此,在艺术高考开考半年甚至一年以前,就有大部分音乐艺术考生利用课余甚至课堂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出去找老师学习音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补齐他们参加考试所要掌握的音乐专业知识。这就出现这样一个不和谐的现象,反映出学校在管理方面确实有需要整改的方面,但从根本上来看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才是主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考试制度下音乐艺术考生们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音乐高考现状存在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对这些方面的关注,高考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音乐高考改革的思考

不可否认,现行高考方案有其可行性的一面,但面对新课标的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它在很多方面有其狭隘性的一面,比如上面提到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强迫学生改学专业的功利性做法,没有公平合理的对待每个学生的意愿。音乐学科被纳入高考范围,是我国近年来高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关系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这体现了国家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对人全面素质的重视。

(一)新课标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体现

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情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过程、鼓励探究创造、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改善评价机制。(选自音乐新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音乐课都是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是教育体系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由于高考的限制,音乐课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认为是副科,学与不学都无所谓,这就造成一定的矛盾:育人需要音乐教育,而高考不需要音乐。一方面高考是选拔高素质人才的不需要学习音乐,而另一方面在育人的过程中音乐又是甚为重要的,这种长久的矛盾是需要改变的。因此,我认为应将音乐学科纳入高考,这不仅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而且有利于从指导思想上把素质教育与育才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起来,从而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二)学生家长的喜与忧

从学生及家长方面而言,改革是双面性的,其一,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其二,会给家长造成心理压力,又要多出一笔开销来满足考生考前的复习,参加各种艺术考试辅导班。好的一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避免偏科现象,学生的美育学习得到重视;不好的一面,对于目前课业负担已经很大的高考学生来说,又要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新的音乐学科知识,加重学习负担。增加了音乐学科为高考科目,对于普通高考学生来说无疑又会给其带来更大的负担。因为按照常理,作为考试的科目往往学生就会加倍的重视,这样一来学生又把提高审美、修养的音乐学科摆在了重要位置,学习音乐的初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因此,避免应试教育给艺术教育造成的伤害,防止艺术教育的目标受到异化,是高考改革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小结

高考改革是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我们必须在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下,认清形式及时调整,才能顺应时展的步伐。

新的高考方案的出台,表明教育部有意改变这一局面,音乐学科纳入高考,学生老师将更加重视对其的学习,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自己的价值,更积极主动的去提高自身的艺术造诣,有目的地进行音乐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完善人格。如果学校足够的重视,多配备艺术辅导老师,或者多开设些与艺术高考有关的学习课程,减少学生外出的时间,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学到需要掌握的知识,再加上教育部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新考试方案,那么音乐高考就为广大考生打开了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博士教育网:http://《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2]中国音乐高考网:http://《从数字中感受音乐》

[3]提文静编,高校音乐艺术专业报考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黄洋波编著,音乐高考指南[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