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思想品德自述,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引言
锁相技术自发展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频鉴相器在锁相技术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的锁相技术要求鉴频鉴相器的低抖动、高速。本文设计的数字鉴频鉴相器电路,能解决死区问题,增强相位误差的检测能力。
1PFD具体电路设计
1.1数字鉴频鉴相器的电路结构
本文设计采用数字PFD电路,其设计电路如图1所示。
两D触发器如图2所示,采用下降沿触发,输入的D端接高电位VDD,时钟信号分别接参考信号VREF和反馈信号VFBK;D触发器一路经过与非门和两个反相器反馈回D触发器的RESET端;另一路接反相器或传输门输出,形成同步的两对互补控制信号DOWNB、DOWN和UP、UPB来控制与之相连的电荷泵单元。
1.2数字鉴频鉴相器的死区解决方案
PFD电路的一个重要的非理想状态是因数字门电路存在固有延迟而产生的死区问题。
该设计是可以消除死区的,通过在反馈回D触发器RESET端信号通路上增加DELAY单元,来使输入信号间为零相差的时候,输出信号仍有足够宽充电脉冲达到高电平,开启与之相连的电荷泵开关,如果电荷泵的上拉和下拉电流匹配,那么同时导通的上下电流就没有净电流流入LPF,从而保持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稳定,锁定输出频率;而两输入信号存在相差时,UP等信号脉冲会因为DELAY而变得更宽,控制电荷泵上拉和下拉电流开关,使电流泵入或泵出低通滤波器LPF,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VC也随之改变,从而起到跟踪输入信号的作用。
2PFD的工作波形
2.1PFD跟踪过程波形
跟踪过程中,如果REF信号相位(频率)超前,则PFD的DOWN端为高,开启电荷泵下拉开关,使VCO的控制压降低,振荡器输出频率升高,跟踪参考信号的频率并最终达到一致。相反,如果FBK信号相位(频率)超前,则UP信号为高,电荷泵上拉开关打开,VCO的控制电压升高输出频率降低,跟踪REF频率最终到锁定。跟踪过程波形如图4所示:
2.2锁定状态下PFD的波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0-02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推动着教育资源实现更高程度的开放共享,作为公共艺术课的书法基础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既是教育信息时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公共艺术课的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与传统课堂相比,开放课程具有自由选择性和可重复性学习的优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且学生可以反复学习特定的内容。书法基础作为一门实践课、艺术课,许多难点技巧需要反复体会,因此,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大有裨益。
一、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的书法学习。首先,扩大课程受益的学生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选修书法基础的学生规模不受教室容量的限制,课程建设将惠及更多想学习书法基础的学生。其次,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精品资源共享课没有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可以自主把控,从而拥有了更多时间完成书法实践。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视频与后期编辑可以把以往在课堂上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和现场性很强的书法技法技巧,转化得更加具有直观性,给学习者带来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以提高学习书法技巧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首先,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课程建设中,教师必须熟悉教学环节,后期制作也使得教学过程可以更加精致准确,内容丰富并且效率更高。其次,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落后的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一言堂”的单向流动模式也将难有立足之地。最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精品资源共享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资源,教师与学生“对话式”合作互动,都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推动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首先,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精品课程的升级与变革,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能达到学生欢迎、同行认可、专家认证以及社会的好评。其次,基于书法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书法类课程大都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具有很好的受众基础,因而在各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书法基础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最后,书法基础也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因而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探索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可为艺术类、实践类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
二、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
(一)M建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个人不可能完成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从技能结构来说,团队成员至少要涉及书法教学、资源制作、网络运营三个方面技能,各专业教师在书法教学方面具有了扎实的技能,但是资源制作与网络运营的技能往往是专业教师的短板,因而组建团队时一方面特别强调加强成员中资源制作与网络运营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吸收资源制作、网络运营专业的人员加入团队之中。当然,从团队成员的部门分布说除了公共艺术课的开课单位,还涉及技术部门、教学管理等相关部门,从而形成团队合力,为完成精品共享资源课的建设提供团队的保障。
(二)优化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平台。共享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最重要目标,而平台建设无疑是保证实现共享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使用了学校统一的平台基础,该平台课程网站主要内容有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学习指南、教学教案、授课录像、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作业习题、文献资源等。实践证明,该平台开放程度好,面向对象较为广泛,有利于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目标,对帮助培养使用者学习书法的感情、了解基本书法知识、提高书写技能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同时,平台建设特别需要注意从教材、视频、案例、碑帖等方面扩展课程共享的广度、丰富度、实用性及创新性。
一节有效的课堂,课前的精心准备绝对是重要因素。精心备课的过程中如果融入了数字故事这个元素,不仅学生有兴趣,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摆脱了枯燥与单一,不断地提升了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故事,为什么教师又要有这种意识和能力呢?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有这么一段话:“讲故事是一种人类生来就具有的能力和需求,讲故事也是一门古老的教育艺术。从远古先民用燧石在岩壁上刻画,到口耳相传的人类朦胧期教育;从孔孟、三字经、史记,到今天的文学、电影,故事历来就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为什么故事在教育史上能延续千年,这是因为,故事的本质是人类经验和历史的载体,它浓缩了每一个个体的经验阅历、思想和情感。人们用故事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分享人生和价值观,追求生命和意义,所以故事是世界永恒的主题。故事让人们彼此沟通、交流、互动,并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而数字故事就是利用电脑以及相关视频编辑软件,选择围绕故事主题的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资源,按照讲述故事的形式制成数字化故事小短片。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数字故事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经验阅历、思想和情感。在课堂上有效地渗透情感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