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医药行业市场占有率

医药行业市场占有率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药行业市场占有率,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敢于尝试并持续投入

相对来说,医药行业比较传统,大部分风险承担能力也比较小,尝试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一般都是看到别人有成熟的经验后才会比较放心地进入,或者稍微尝试一下,感觉不好,立马停止了。这些都是导致整体医药行业触网营销不多的主要原因。

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出现的时候,广告主在营销方面要敢于去尝试。相对电视来讲,互联网是个新兴的媒体形式,而且它还正处在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医药行业要敢于利用互联网去做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互联网的特性,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策略。另外,医药行业也要敢于在网络营销方面进行持续地投入,正如在电视媒体投入10万见不到多少效果一样,在互联网上少量的投入同样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结合产品特点采用不同网络营销方式

篇2

在经济转型和增速放缓的双重作用下,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日趋明显,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令投资者担忧。而医药、消费板块在内需拉动下,确定性的增长预期和抗跌性成为机构热衷之物。

申银万国的2011年三季度基金季报分析称,截止三季度末,基金仓位在配置比例上,提升较大的主要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电子。作为输液领域里的龙头企业,科伦药业三季报披露,7家机构增持770万股,前三季度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52.15%,每股收益1.43元,业绩大幅上涨主要得益于公司输液包装材料的更新换代,有效规避了价格竞争,并在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与其他同类企业产品竞争的优势。

在国家加快医药产业整合的导向下,医药行业正在经受一场严峻的考验。今年9月底,河北省对24个品规的大输液进行了统一定价,随后由21家企业对价格进行了确认。统一定价使得基本药物市场逐步走出残酷而混乱的价格竞争时代。目前的价格战可能是行业寡头垄断新格局最后一次大洗牌,而届时行业龙头将会享受整合后的利好。

天相投顾彭晓认为,科伦药业上市之后扩张速度加快,通过收购地区性医药企业和成立分公司,已基本实现全国性布局,并提高了市场份额。此外,科伦药业还以产品创新和结构升级来规避成本上升和传统玻璃瓶毛利润较低的问题。随着软塑产品比重的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会不断增强。

持续高增长可期,股东回报给力

2011年4月29日,上市不到一年的科伦药业以10股转增10股派发5元现金回馈投资者。而2011年前三季度业绩的大幅提升,是科伦药业继续回报股东的基石。在发达国家,大输液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大,行业集中度较高。如在美国,百特公司垄断了全美80%的输液市场,贝朗公司和雅培公司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大输液市场基本被费森尤斯卡比、贝朗、百特三大公司占领;在日本,大冢公司占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国外的大型输液企业可以生产大约200个品种,产品以非玻瓶输液为主。

但在国内,目前情况相反,我国有300多家可以生产大输液产品的公司,2006年大输液行业前10企业的产品市场集中度为23%左右,到2009年也仅提升到48%,与国外大输液市场集中度仍存在很大差距。2003年,科伦药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7.3%,居全行业第二。仅仅数年间,科伦药业通过不断的并购,公司不仅成为输液行业的龙头,预计其市场占有率也已超过30%。

篇3

(1)从行业一般特征来看,医药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在生命周期上并无严格的成熟期。医药行业的发展轨迹侧重表现在因技术和理念创新而带来的行业突破,而非传统的因资源枯竭或需求萎缩导致的行业消亡再生,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2)医药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较小。它是典型的弱经济周期行业,在衰退时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速,可以防御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数据显示:石油加工、有色金属、纺织、钢铁等行业在前一时期的萧条相比,医药行业明显保持了高景气度。

(3)医药行业市场准入标准较高。在测试生产、销售推广以及临床应用等环节均设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和操作约束。医药行业日益显现出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征,研发费用在行业成本中具有较高占比,研发能力正成为行业内核心竞争力的要件。

(4)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较小。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具有刚性特征,稳定的市场需求成为行业持续发展和稳定盈利的基础。数据显示:医药行业近年来产能稳步扩大,市场销售和利润实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现出稳中有升的市场需求。

(5)结合国情来看,国内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整体呈现垄断竞争特点,且竞争因素大于垄断因素,个别子域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李野,2002)。与数量占近九成的中小企业相比,国内龙头医药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国内医药行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弱,呈现内需拉动型特征:一是由于医药出口门槛高,本土医药企业多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二是中国医药市场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反而吸引了众多跨国医药巨头战略性进入。

二、行业成长驱动因素

(1)从内部驱动因素看,医药行业的发展活力源于科技进步和服务领域拓展,以及国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和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要求。医药技术创新能够降低成本、实现效率,甚至带来新一轮行业革命。加入WTO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加大了模仿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力度,推动了医药行业向纵深发展。

我国国民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优质生活的追求,优化了医药行业消费者偏好,促进了社会关注点、舆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日益影响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向。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药品和医疗服务具有持续而旺盛的需求,全社会医疗开支在未来势必有大幅增长,进而带动医药行业发展。

(2)从外部驱动因素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当局的影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加速器,新医改、新农村建设和保增长举措均为医药行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医改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长远政策目标,中央和地方均将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在农村、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覆盖,促进农村医疗和社区医疗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推动制药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具有国家基本药物生产优势的大型医药企业将受益。

新农村建设将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医疗服务以及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建设,药品市场第三终端特别是郊区、乡村市场的规模也将得到加速拓展。国务院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保增长措施也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适当提高部分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些势必带动整个国内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

政府监管部门严格了医药行业的准入,部分中小企业单纯依靠廉价和仿制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状况将得到扭转。而退出机制的建立完善也将促使缺乏竞争力的中小药企逐步退出市场。相应地,行业准入壁垒的提高使得具备规模经济、品牌效应和研发能力的药企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三、板块投资建议

国内宏观经济在今年一季度触底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基于医药行业基本特征和成长驱动因素,投资医药板块同时具备防御性和成长性。医药板块在金融危机中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并在2008年获得了较高的相对溢价,板块一度表现活跃,位于一季度升幅榜前列。尽管医药板块在2009年上半年的增幅落后于大盘,但行业自身的显著特征和高成长驱动使得板块中长期增长看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