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0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引言
“土地整理”一词在国外最早问世于德国,随后法国、俄国、加拿大等国也沿用这个名词,国外的土地整理,最初也只是局部的土地整理。目前我国在土地整理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主要是以扩大耕地为目标,补充因非农建设而占用的耕地,还没有进入到提高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质量的目标。土地整理是一项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民生工程,也是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项目概况
(一)自然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31′44″~112°34′55″,北纬26°58′05″~27°00′02″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为丘陵,区内地势较为平坦,北高南低,坡度较小;地质以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与河流冲积物所发育的淹育性水稻土为主,土层厚度多在30cm以上;主要植被类型以农田生长植物为主,包括水稻(双季稻居多)、棉花、红薯、蔬菜等;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水且丰富。
(二)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位于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境内,主要涉及五星村、角山村、杨泗村、莲花塘村四个行政村。总人口6584人,人均耕地面积0.67亩,人均纯收5562元。长期以来,农民以土为本,靠种植水稻、油菜、蔬菜、苗木花卉等作物为生。
(三)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所涉及的四个村土地权属界限清楚,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不存在土地纠纷。根据第二次土地详查数据库统计,项目区总面积为360.54ha,建设规模334.87ha。其中耕地279.57ha,占建设规模面积的83.49%。
三、项目工程设计
(一)土地平整工程
1.田块设计。本项目设计的平整区主要为新增耕地,整理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
2.土地平整区分。根据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将整个项目区分为二种类型的区域:第一种:非平整区;第二种:条田平整区。本项目区条田平整区为新增耕地来源的其它草地和废弃果园等区域。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第3.1.8规定,水工混凝土应根据所处环境条件满足相应的耐久性要求。对主要配筋混凝土其最低强度等级为C25,最小水泥用量为260kg/m3,最大水量比为0.55。
1.水源工程。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区生态环境优良,水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水源工程中骨干山塘由于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此次对区内4座蓄水山塘进行防渗护砌设计。
2.灌溉渠道。按照土地开发和整理的相关规定,灌溉的方法采用地表水进行灌溉,潮湿的地方或水源丰富的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灌溉设计保证率以85%-95%为标准。根据项目区的实际经验,建设当地的水利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按90%的程度来确定。
(1)渠道设计流量。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斗渠设计采用续灌方式;农渠设计采用轮灌方式,灌水周期设计为5天。
(2)斗渠渠道设计流量。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提供的续灌渠道流量简化计算公式:Q设=0.667αA/3600tη,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整修斗渠控制面积265亩左右。代入参数求得自流灌溉渠道设计流量为:Q设1=0.667×100%×265×20.0/ 3600×24×0.75=0.0546(m3/s)。上式斗渠算得的流量是按渠道正常引水考虑的,考虑到项目区灌水为自流灌溉,根据项目区气候变化、灌区面积可能发生变化等因素,计算渠道加大流量,加大流量按经验值计算,一般当渠道流量小于1 m3/s时,加大30%~35%。
(3)农渠渠道设计流量。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提供的轮灌渠道流量简化计算公式:Q设=αmAN/3600Ttη。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农渠控制面积为50亩不等,我们征求当地意见后,将农渠按控制面积50亩设计渠道。代入参数求得自流灌溉渠道设计流量为:Q设1=100%×85×50×2/3600×24×5×0.75=0.0262(m3/s)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中国
近年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使得土地尤其是耕地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开发整理作为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保住“耕地18亿亩红线”(1.2亿hm2)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随着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在全国深入开展,国家在土地整理中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如何提高土地整理中工程量计算的效率以,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目前,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所用的绘图软件主要是autocad系列软件。其中在进行排水沟规划设计时,通常是在规划后逐条点击其属性统计长度值。如果更改规划要素,则需要再次重新统计,工作效率低、且易出错。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过程,各类地物信息影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如何有效快速的在规划设计中确定规划要素的基础数据,如长度值等,本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介绍如何利用autocad嵌入式语言vba(visual bacic for applications)并结合excel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各新修排水沟多义线长度值的自动统计。
1 程序设计思路流程及数据间相互关系
1.1 程序设计思路及流程
autocad是目前工程图形中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处理软件。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autocad中用得最多的线是多义线(polyline),并以此来表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专题图中的大多数规划要素,如排水沟,农村道路等。在auto-cad中某一图层统计出各多义线的长度,首先确定统计图层中的对象i(i表示多义线的条数),然后把图层中各i长度值i直接自动写入到excel单元格中,从而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进一步自动化。开发的程序流程见图1所示。
1.2 数据间相互关系
多义线属性数据与excel单元格数据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每一条规划的排水沟多义线的长度值都在excle单元格中对应着一个相应属性数据记录,两者之间通过对auto,cadvba二次开发函数接口调用属性数据建立内在联系,可以使规划人员任意显示检查排水沟多义线的长度值。两者之间通过二次开发程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2 应用vba技术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根据以上的二次开发基本思想和数据结构,本研究开发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制图应用程序,可以完成与排水沟类似的规划制图多义线长度自动统计,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工程预算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并利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人员分析规划的正确性、合理性,及时的调整规划设计方案,直至最后形成最佳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案和规划专题图。
转贴于中国
2.1 vba在autocad中的开发特点
autocad vba允许vba环境与autocad同时运行,并通过activexautomation接口对autocad进行编程控制,对于非专业开发人员在程序语言选择上相对其它开发高级语言,如:c、c++等,vba更易学易掌握,可构成多种使用的专业软包,0能快速实现特定功能。
2.2 程序代码的完成
在autocadvba开发环境中的thisdrawing模块,首先在用户窗体中的新修排水沟中添加一些按钮事件,属性栏更改名称为工程统计等按钮名称,在其按钮事件中加入相关程序代码,并运行其代码,如图2程序运行界面。相关代码较长,本文中省略。中国
3 程序应用
autocad环境中,实现多义线自动统计的方法简单描述如下:(1)创建图层名为新修排水沟;(2)创建多条新修排水沟的多义线段:(3)点击工程统计按钮(见图2);(4)根据点击按钮提示保存excel的统计值的文件路径,打开excel所得各编号排水沟长度值(见图3)。图2程序运行界面中的蓝色虚线为拟新修排水沟,旁边文字为其编号,每个编号对应图3运行统计结果excel中的编号长度值,实现其自动统计多义线长度值的功能。
前言
土地整理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广义的土地整理分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两方面内容,狭义的土地整理则仅指农地整理,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大都属于农地整理,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根本目的农用地整理。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目标仍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尚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主要目标的阶段,这就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1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1.1 土地整理的表述
土地整理称谓的合理定位是研究土地整理形式的需要,也是土地整理内容的关键。当前乃至今后若干时期,我们的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应该采用“土地整理”这个称谓,其理由有两点:一是土地整理既能够涵盖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改良、土地整治所不能涵盖的部分内容,又能集聚吸纳其合理的成分而更具生命力;二是土地整理既可以成为改造重整土地利用学的一种原动力,又可以成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一种重要举措。
1.2土地整理的内涵
土地整理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土地资源有不同的需求。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及其环境的新的需要,提供优良的土地生产和居住环境。而新的土地整理又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可见土地整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强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互结合。土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有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作前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土地资源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整理本质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土地整理是通过影响土地的经济供给因素,如提高土地经济能力和数量,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3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基本原理研究
3.1 田块设计的要素、要求及方法
田块是进行灌排、耕作、管理的基本单位。田块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到灌排的合理组织、农机具的有效使用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安排,而且还影响到有效耕地面积的农田生态防护等功效。因此,田块设计是农用土地整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田块方向是指田块长边的方向,往往是播种与耕作管理的方向,也是末级固定渠道、田间道和护田林带主林带的方向,对保持水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坡地上以何种方向耕作,拖拉机牵引性能都要发生变化。地形坡度对拖拉机生产率和燃料消耗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拖拉机在坡地上作业时的功率损失,一般应横着坡向设计田块,即使田块长边沿着等高线。
3.2 灌排渠道规划设计
输水配水系统。其任务在于将从灌溉水源引取的灌溉水量,通过各级渠道及其渠道上配置的建筑物输送和分配到田间。灌溉渠道一般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大灌区可多于四级,小灌区可少于四级。该系统的规划布局是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周围的土地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田间调节系统。包括毛渠、输水沟、灌水沟、灌水格田等临时渠道,其任务是把来自农渠的水分送到田块,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3.3 丘陵地区田间灌排系统规划设计
丘陵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多雨季节山洪汇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同时干早往往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岗田是位于岗岭上的田块,位置最高。岗田顶平坦部分的田间调节网的设计与平原地区无原则区别,仅格田尺寸要按岗地要求而定,一般较平原地区小。旁田系指岗冲之间坡耕地,耕地面积狭长,坡度较陡,通常修筑梯田。梯田的特点是:每个格田的坡度很小,上下两个格田的高差则很大。
3.4 田间道路规划设计
道路是一项固定的、服务年限较长的基本建设。在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当前人、畜力支承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组织灌排的要求。田间道路应保证居民点、生产中心到农田具有方便的交通联系,路线直、运输距离短,可以顺利达到每一个轮作田区或耕作田块。田间道路沿田边布置,必须结合田块、渠道、林带、排水沟等项目一起进行规划,以便农机具转运、经营管理和灌溉管理。尽量减少道路跨越沟渠,尽量减少桥涵等工程建筑物,以求节省农田基本建设投资。此外还要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
4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
土地整理涉及地形地貌、土壤土地利用、产权调整、路渠沟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要达到可持续上地整理目的,必须把土地整理作为一个系统,将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使之协调一致,整体最佳。具体应包括:面向问题设计。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满足土地利用要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并通过可持续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地消除那些影响土地合理、高效和方便利用的限制性因素。整体性设计。整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影响甚至决定田块、沟渠、道路的设计;气候、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或决定土地利用方式设计、沟渠路的设计;整理区外道路、水系、地形等因素会影响整理区内主干沟渠路的线路设计;城镇布局会影响整理区内的土地利用设计,而且很多因素之间还有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路扬,刘为军,杜国平.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