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家庭如何理财

家庭如何理财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家庭如何理财,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家庭如何理财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00-02

中国教育部原专职委员郭福昌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独生子女”教育的时代。有报道称,从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成家立业,孩子也进入了幼儿园。据调查,80后的家长大多非常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大多数会不惜成本“买教育”,请月嫂、上家长培训班、参加早期教育等等。

近年来,教育费用持续上升,教育开支的比重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高。有研究报告,2005年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32.6%,占城市家庭收入25.9%。子女教育费用已经在城市居民总消费中占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的投入比例。由此可见,伴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这无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会产生一笔十分巨大的费用支出,而且是最不易忽视且数额愈来愈大的一笔支出(这还不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看得出,家庭费用的支出是一笔十分庞大的开支,如果不好好规划,现代社会许多的家庭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所以,提早做好家庭理财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定全盘性规划

理财做得好与坏,首先做好家庭全盘性理财规划是关键。家庭理财规划是指全面考察家庭收支状况、家庭资产财务情况后,根据家庭风险承担能力、家庭成员的人生偏好以及不同阶段的家庭需求,确定家庭理财目标,制定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方案。

1.建立一生的幸福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向往,幸福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将理想明确下来,制订相应的家庭财富目标计划。

2.进行当前家庭财产分析。财产分析的目标是摸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净资产,最简单的办法是列出一个清单,按资产和负债分类,将家庭主要资产全部列出来后再合并计算。

3.测算一下家庭未来的收入情况。根据家庭工作成员的当前收入水平和职业发展,估算家庭未来的利息和股息收入,两者相加就是家庭未来总收入的预期。

4.确定不同阶段的家庭理财目标。如三年内购车,五年内购房,十年后家庭资产达到一个什么富裕程度。退休后希望晚年生活能够维持的消费水平。

5.进行家庭支出预算。满足合理的家庭消费需求和必要的勤俭节约,应该是安排家庭支出预算的基本原则,有计划的家庭生活支出是实现财富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记好账,做好预算

理财是门学问。对于理财规划来说,“记账”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所谓记账不只是把每天买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透过记账的方式将所有个人或是家庭需要的资金流入流出都要详细说明与分配。

先以资金流入来说。每个人每个月领取的薪资基本上应该是固定,如果是业务性质的人,也可以透过估算的平均收入来计算每个月可能的收入状况。当月收入高于平均值时,可以暂时把多出来的收入存放起来,好待业绩收入不佳时能够稍为弥补,绝对不能收入高时花大钱,然后没收人时就吃泡面维生。计算个人或是家里有多少的收入,是理财规划开始晟基本记录的第一步。

除了固定收入之外,其他额外的奖金收入或是投资收入等,都不应该算人固定收入内,最好是另外独立成一基金,以供不同用途使用(例如,购物基金)。

接着算计支出都分。凡事家里所有可能的固定支出,像是估算的饮食费用、学费、交通费、娱乐费、水电费等。最好都能够拿捏清楚,并且将这些估计费用记录在每个月的预算支出当中,然后计算出扣除绝对必要开支之后,家里还能有多少结余。剩下的结余,如果够多。可以拿其中一小部分来做定期定额的投资或是付保险费用。剩余的结余部分,则是寻求安定的收益商品存放着以备不时之需可用。

当然每个月的收支可能超出预算也有可能短缺,而这就要靠记账来控制。如果月初吃的太好,在月底时自己就该知道不能花太多的费用在饮食上。最要不得的就是认为这个月的透支可以先预支下个月的预算来填补。有了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就会产生过多的花费。

如果是看电影、买衣服或是买价格较昂贵的商品时,就应该以摊提的方式来选时机购买。假如买一次昂贵的衣服,认为这个费用摊提在三个月内的话还能够承担,那么买了之后,就必须告诉自己在三个月内,不能再有其他相同的花费。

假使买的商品费用真的有点高,例如昂贵的手机或是计算机,则适合采用存购物基金的方式来用。例如,预计半年后想换个新计算机,那么在先前自己就该每个月预存特定金额费用,好让到时候有足够的资金来买。

相对于分期付款,个人是比较建议以自己存基金的方式比较恰当。虽然金额分摊的方式差不多,但是在分期付款的利诱下,很容易让人以为自己的花费可以承受,然后在没有足够的考虑之下就买下商品。而透过买基金来买东西的方式,除了存下来的资金可以赚取利息之外,在存钱的过程当中,仍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思考是否真的该花这些钱来买某样商品。如果没有特定想买的东西,每个家庭成员应该都有个人购物基金的权利,好让自己在想买某样商品时能够透过自己先前存下的基金,而不会影响当月份家庭的负担。

做理财规划,最怕的就是挖东墙补西墙,或是心存侥幸预借下期的收入放在当期用。因为这样的方式到时候会发现自己永远补不完这些漏洞。反倒是针对不同的资金需求,都应该准备不同的基金来应付。

三、学会投资,合理规划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重大人生阶段,如结婚生子、购房置业和教育等。不同人生阶段也有不同的理财目标。若没有规划,单凭工作收入将很难保证资产的持续增加以实现每个阶段的理财目标。一个长期的、妥善的理财计划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预算、累积财富,以确保财务的持续稳健。因此,根据个人所处的不同人生阶段和财务目标,保持长期投资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财富是有时间价值的,如果我们不会进行有效的金融投资,钱放在那里就意味着贬值,所以家庭生活需要金融理财,要学会让家庭财富保值增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投资,让钱生钱。一般而言,家庭投资财产的一般配置比例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个案理财规划:

谭女士是一家国企医院的医护人员,她每月收入相对稳定,除了日常开支外,尚有部分余款。为了使这部分钱最大限度增值,她在理财师的帮助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琢磨出一套组合投资方法。

首先,她将闲钱的35%存入银行,并选择了一种最佳的储存方式进行储蓄:55%存一年期,35%存三年期,15%存活期,这样储蓄就可以实现滚动发展,既灵活,又保证有相对的固定收益。接着,谭女士还拿出存款的30%买国债。投资国债,不仅利率高于同期储蓄,而且还有提前支取、按实际持有天数的利率计息的好处。然后,谭女士分别拿出10%的钱投资基金、10%的钱购买保险。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担风险,补偿风险,在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购买保险更有防范风险和投资增值的双重意义,比如购买养老保险,不仅对人生意外有保障作用,而且也是长期投资增值的过程。最后,谭女士将多余的15%,作为后备资金,用来防备不时之需。

这个个案说明了谭女士善于组合投资,让钱赚了更多的钱。这就是投资带来的好处。大家都知道,银行都是执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样的。越长利息越高,提前终止减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资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笔定期一年的,一年后就每月有钱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类推。可以考虑各银行理财产品,时间短,利率比银行同期利率要高,但多是5万起点,不能提前终止。也可以购买国债。如果有证券交易账户,可以购买一些企业债券,平均年利率4%~5%,还可以随时变现。

参考文献:

[1]叶 蓓.个人理财的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特区经济,2005,(3)

篇2

今年44岁的李先生就职于世界100强的IT公司,任部门经理,月薪达到税后46000元。他的工作地点在北京、家在沈阳,这使李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每周往返两地。

李先生的两个孩子中,大女儿12岁,小儿子1岁多。太太的首要任务是照顾他们。每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就有6000元,包括小宝宝的营养费、护工费以及女儿的教育费用等。太太的第二任务是经营一家钢琴教室,原本她自己担任授课老师,可小宝宝出生后,她聘请了钢琴教师,钢琴教室每月的净收益目前在3500元左右。

家庭每月的另一项经济收入来自房租。李先生近15年来买下的3套投资l生房产均位于沈阳市黄金地段,租金收入不菲,可达每月1万元。

由于李先生在北京没有购房,他每月支付的房租及往返机票总额大约在6000元左右。“我会把一两个月的机票提前一起订好,这样既省事又可以获取较高折扣。”

还有家庭基本生活开销3500元,娱乐、置衣等额外需要2500元。这样,家庭每月结余41500元。

李先生的年终奖金有8万元,存款利息约1万元,公积金一年大概有约3万元。太太的养老险及车险费用大约1万元,4套房屋的采暖费11570元。

另外,据李先生介绍,在有小宝宝之前他们家每年会有一至两次的旅行,短途花费较少,出国游大概需要3万~5万元,可近两年都没有出游,估计需要等到宝宝长大些了再重新考虑。少了旅行的费用,家庭年度结余有98430元。

家庭资产实现零负债

一般拥有数套房产的家庭都会有些房屋按揭贷款,可李先生家早就过上了无债一身轻的日子。

自用房产面积120平方米,价值90万元。三套投资房产中一套房龄较短的有120平方米,另两套房龄较长的在70平方米左右,共价值160万元。“这不是按照目前的市场报价计算的,而是我用租金回报的方式估计的。”李先生介绍,他并不打算卖房,而是想继续以租金收入增加家庭被动收入,因此没有以市场上同类房屋的售价作为参考,“如果根据市场上的售价计算,这四套房屋会更贵些”。

李先生对经济、金融有着自己的研究,在阅览了大量关于国际及中国近代经济金融书籍后,他认为目前股票市场的低点、经济的低谷还未真正出现,风险厌恶型的他选择回避一切投资方式,包括股市、基金、债券等等。“大概到2011年我会考虑重新介入。”2006年底撤离股市的他有着这样的打算。

目前,家庭现金及活存有25万元,定期存款30万元。其他资产包括购入的车位10万元,汽车5万元(现值),钢琴教室总价值(桌椅及琴)10万元。所有资产总净值330万元。

保障是否还需加强

李先生对家庭的保险状况并不十分了解,而且从未申请理赔。

“我所在公司为员工及家属投保了全面的保险,我个人的保障大概是200万元的航意险、200万元的意外险、医疗方面的10万元大病保险及门急诊、住院保险等等。我太太也拥有一份10万元的大病医疗保障,而孩子的医疗费在我单位可以报销一半。不过我们家每次门诊看病都是自掏腰包,从没有用过这些医疗险。”

此外,太太自己投保了一份养老险,每年缴费大概6000元,但保额多少、如何领取等李先生都说不上来。因为觉得公司的保障已经很全面了,李先生自己也没再投保商业保险。

如今人到中年的他觉得工作压力很大,而家庭重担需要他一人挑起,为了让两个孩子的将来更有保障,他希望可以在健康、安全上更有保障,不知道是否还有加保商业保险的必要,又该选择哪些产品。理财目标分阶段实现

篇3

高收入的“丁男丁女”

“丁女”李盈,今年35岁,大学本科学历,某大型杂志社娱乐版副主编,月收入税后1.2万元。崇尚精致生活和热情工作,热爱高尔夫运动,对一切新鲜事物异常敏感和好奇。

“丁男”黄锐,是李盈的先生,今年37岁,大学本科学历,某大型外资企业市场部经理,月薪税后可达2.4万元。同样是高尔夫球的忠实粉丝。

在家庭支出方面,热爱时尚的李盈夫妻俩自然不会克扣,日常的餐饮费用支出每月3000元,自备车的加油、停放和维护费用共2000元左右。购置衣物、娱乐消费等每月约3000元(主要为打高尔夫支出)。另外,李女士算了一下每月分摊的医药费和保健费用约200元。双方父母的赡养费每月4000元,每月归还银行房贷4800元,每月总共可以结余19000元。

年度性收入方面,两人年终奖共30000元,而存款利息收益约40000元左右。年度支出方面,每年车险费用为3000元,之前购买的意外险保额50万元,每人每年各需缴纳2500元左右。旅游支出约为15000元。所以年度收入共可以结余47000元。一年下来夫妻俩可以有275000元的储蓄,颇为可观。家庭资产丰盈厚实

夫妻双方均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期,都有稳定丰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各自单位都缴纳了“四金”,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产。在固定资产方面,有两处房产:一处自住,100平方米,市价150万元。另一处90平方米,市值约140万元,还剩10年,40万元的按揭贷款,每月还款4800元。此外夫妻两人共用一辆小汽车,定期存款有100万元,活期存款5万元。

因为夫妻双方虽然工作收入颇高,但工作压力都不小,而且他们生性崇尚自由,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满足且陶醉于两人世界的浪漫,所以决定做都市里流行的“丁克一族”。双方父母身体健康,财务状况良好,夫妻俩过着幸福的两人世界的生活。

“丁克家庭”的理财需求

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提前退休,并有足够的资金养老;除此之外,就是保证每年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到国外旅游一次,慰劳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的上涨,夫妻俩既然没有选择养儿防老,那么从现在开始也要为提前退休后的生活做些准备了,“丁男丁女”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通过理财来确保提前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不受影响。

资产配置及具体投资建议

冯 丹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收支情况分析目前,家庭年收入50.2万元,年支出22.7万元,年度结余27.5万元,家庭年度结余比例为54.7%,比例适中,有利于家庭资产的快速积累。相对而言,家庭消费比较合理,其中还贷支出占比为25.37%,未超出30%参考值,在合理范围内。与此同时,在家庭收入中,工薪收入为主要来源,占比92.1%,理财性的收入只有7.9%,理财收入比例较低。

家庭资产负债分析目前,家庭总资产410万元,家庭负债40万元,净资产370万元。净资产率为90.2%;其中生息资产占比为25.6%,固定资产占比为70.7%,生息资产比例较低,且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低,不利于家庭资产积累。

但李女士家庭最大的优势在于,家庭现金流比较充裕,而且资产负债率仅为9.75%,家庭资产抗风险能力中等偏上。不过,通过和李女士的详细交谈以及为夫妻俩所做的风险测评显示,李女士和先生均为平衡型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为中等。

家庭保障分析除了公司购买的“四金”,李女士还自己和先生各投保了一份意外险,保额50万元,保费两人合计每年为5000元,保障消费只占支出2.2%,低于10%~15%的参考值,保险缺失较为严重。

由于李女士和先生都是家庭经济支柱,应当加强保险方面的投入,且通过我们的计算,现有的寿险保障尚不足覆盖潜在的风险,而李女士夫妇还没有购买健康保障,建议应同时补充这两项保障。

理财目标分析

李女士说,现在的工作虽然稳定、收入也高,但是比较辛苦忙碌,她和先生想在45岁退休。这样算来,夫妻两人还有10年左右打拼的岁月。按照国内人均寿命80岁来计算,退休后的35年光阴,既要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不下降,同时还可以保证每年外出旅游,按国内平均CPI为5%来计算,夫妻俩退休前最少要准备420万元的资金才不会降低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另外,双方父母现在都步入老龄,照顾他们的费用也需要保证充足。而且,由于夫妻俩没有子女,养老的费用肯定要早做打算。

理财建议

从理财投资的角度来看,李女士夫妻俩现有投资工具过于单一,资产组合的效益偏低,李女士夫妻俩应该在开源方面多花工夫,比如将正在贷款的房产出租,增加租金收入,弥补银行还贷;巧用多种理财工具,盘活资产,增加理财性收入。以下为李女士夫妻俩提供具体的理财策略,以便参考。

提高投资收益“丁男丁女”原有的资产配置相对单一和保守,主要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根据他们的风险投资偏好,建议调整产品类型,构建兼顾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稳健型投资组合。增加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减少定期存款的比例,增加低风险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配置;对于流动性资金,可考虑选择工行的灵通快线产品或货币型基金来替代大部分活期存款,以优化持有组合,增加投资收益。

尽早筹集养老资金“丁男丁女”希望在10年后退休,假设长期平均通货膨胀率为5%的情况下,建议购买年金型养老保险和用基金定投方式来补足退休后工资降低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的缺口。具体操作:将每年度结余收入的一部分投资于年金分红型产品。

将空置物业出租这部分的租金收入,弥补房贷支出。由于该房产地处商业中心,租金收入每月有望可达4500元。

保险建议

郑 敏

女士的家庭虽然收入可观,结余不少,但离其早日退休、实现财务自由

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财务自由指的是家庭的被动收入(即投资收益)超过家庭的日常开销,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再为钱而工作,实现提前退休。

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过程中,保险的是一项重要的防御性的财务安排,用以保护资产安全,防止意外损失,具体到李女士这样的丁克家庭,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来考虑:

首先,李女士的家庭目前投资收益不多,收入主要依赖薪水,保障自身的收入能力是当务之急。丁女士夫妇没有孩子,责任额度可以较低,主要考虑对双方老人的赡养义务和自身的健康和养老保障。

双方父母目前为65岁左右,预期赡养期间15年,要承担赡养费约为70万元,那么夫妻俩各自在原有意外险保额的基础上购买一份20万元额度、15年期的定期寿险,年缴保费共约为1200元,受益人为父母,就可保障这一责任。

在健康险方面,一般的住院医疗对“丁男丁女”并不造成大的影响,主要风险倒在于重大疾病和意外伤残,因为这两种风险不仅会发生高额的医疗费用,还会造成收入中断,投保额度应分别在30万~50万元为宜。在选择险种方面,对于李女士这样的丁克家庭,推荐购买定期消费型的保险产品,不仅可以轻松提高保额.其节省的大约80%的保费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为将来创造更高额度的现金保障。

金盛保险特别提示

周明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