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企业网络安全防范

企业网络安全防范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企业网络安全防范,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企业网络安全防范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207-02

1 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现状

传统的企业网络安全防范主要都是对网络病毒、系统漏洞、入侵检测等方面加以设置,安全措施和相关配置通常都在网络与外部进行连接的端口处加以实施,采取这样的网络安全防范虽然能够降低外部网络带来的安全威胁,但却忽视了企业内部网络潜在的安全问题。

目前,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外部网络带来的安全威胁,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成为了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重大难题。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没有对企业内部网络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导致了企业内部网络安全事故不断增加,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怎样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网络不受到任何威胁和侵害,已经成为了企业在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网络是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网络应用程序的不断增多也使得企业网络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

2.1内部网络脆弱

企业内部网络遭到攻击通常是利用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范的漏洞实现的,而且,由于部分网络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范不够重视,使得大部分的计算机终端都面临着严重的系统漏洞问题,随着内部网络中应用程序数量的日益增加,也给计算机终端带来了更多的系统漏洞问题。

2.2用户权限不同

企业内部网络的每个用户都拥有不同的使用权限,因此,对用户权限的统一控制和管理非常难以实现,不同的应用程序都会遭到用户密码的破译和非法越权操作。部分企业的信息安全部门对于内部网络的服务器管理不到位,更容易给网络黑客留下可乘之机。

2.3信息分散

由于部分企业内部网络的数据存储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终端中,没有将这些信息统一存储到服务器中,又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控制管理办法。甚至为了方便日常办公,对于数据往往不加密就在内部网络中随意传输,这就给窃取信息的人员制造了大量的攻击机会。

3 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范设计方案

3.1网络安全防范总体设计

即使企业内部网络综合使用了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防护手段,也很难保证企业内部网络之间数据通信的绝对安全。因此,在本文设计的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范方案中,部署了硬件加密机的应用,能够保证对企业内部网络中的所有数据通信进行加密处理,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保护。

3.2网络安全体系模型构建

企业内部网络安全体系属于水平与垂直分层实现的,水平层面上包括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和安全产品,它们之间是通过支配和被支配的模式实现使用的;垂直层面上的安全制度是负责对水平层面上的行为进行安全规范。一个企业内部网络安全体系如果想保持一致性,必须包括用户授权管理、用户身份认证、数据信息保密和实时监控审计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管理功能是共同作用于同一个平台之上的,从而构建成一个安全可靠、实时可控的企业内部网络。

1)用户身份认证

用户身份认证是保证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企业内部网络中的用户身份认证包括了服务器用户、网络设备用户、网络资源用户、客户端用户等等,而且,由于网络客户端用户数量庞大,存在着更多的不安全、不确定性,因此,对于网络客户端用户的身份认证至关重要。

2)用户授权管理

用户授权管理是以用户身份认证作为基础的,主要是对用户使用企业内部网络的数据资源时进行授权,每个用户都对应着不用的权限,权限代表着能够对企业内部网络中的某些资源进行访问和使用,包括服务器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网络数据资源使用权限和网络存储设备资源使用权限等等。

3)数据信息保密

数据信息保密作为企业内部网络中信息安全的核心部分,需要对企业内部网络中进行数据通信的所有数据进行安全管理,保证数据通信能够在企业内部网络中处于一个安全环境下进行,从而保证对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和知识产权信息的有效保护。

4)实时监控审计

实时监控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网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实现的是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的实时监控,定期生成企业内部网络安全评估报告,一旦企业内部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汇总数据,为安全事故的分析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4结论

目前,关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防范问题一直是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办公系统应用于企业内部网络中,但是由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或者网络操作不规范,都给企业内部网络带来了更多的安全威胁。本文提出的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范设计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多种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192-02

随着信息系统与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企业内部各业务数据已基本在网络流转,企业对信息系统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但是,企业在享受着信息系统所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一旦出现信息泄密或篡改数据的情况,将为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病毒泛滥、黑客入侵、计算机犯罪等问题,信息安全防范已成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必须重新面对当前的安全问题,从中找到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1 电力企业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1.1 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

电力数据网络信息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电力数据网需要同时承载着实时、准实时控制业务及管理信息业务,电力生产、经营很多环节完全依赖电力信息网的正常运行与否,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不断增加,电力企业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网络安全措施,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仍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职工安全意识、数据传输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病毒系统、人员的管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整个电力信息网络中,很多单位之间的网络安全是不平衡的,主要是虽然网络利用率较高,但信息的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是安全级别较低的业务与安全,没有对网络安全做长远、统一的规划,网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2 职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相较之下,年轻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其安全意识较高,中年以上的职工和一线职工仍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主要是工作年龄、所受教育、工作后的信息安全培训程度,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原因造成的,这就为网络安全留下了隐患,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培训,全方位提高职工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避免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出现高低不均的情况。

1.3 内部的网络威胁仍然存在

在这个科技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的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由此电力企业根据目前的状况出台了相关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以保证其信息安全,但内部的网络威胁仍然存在,而且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依然缺乏。如:办公计算机仍存在内外网混用情况、内外网逻辑隔离强度不够、企业内网安全隔离相对薄弱等情况,如果其中的一些漏洞被非法分子所利用,那么,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并会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2 电力企业网络安全的风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信息资源越来越庞大,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都存在系统漏洞等安全风险,保证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是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目前电力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的主要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恶意入侵

计算机系统本身并不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其通信设备也较为脆弱,因此,计算机网络中的潜在威胁对计算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网络公开化、信息利用自由化,这也造成了一些秘密的信息资源被共享,而这些信息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有极少数人利用网络进行恶意入侵进行非法操作,危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恶意入侵其实是由四个步骤构成的:首先扫描IP地址,寻找存活主机;然后确定IP地址,扫描主机端口和漏洞;接着通过漏洞和开放端口放置后门程序;最后通过客户端程序实施远程控制。由于系统被入侵,电力企业信息泄露会造成不良后果,更严重的是系统被恶意控制,不但会给电力企业本身造成严重的后果,还会给社会和用户带来重大的损失。

2.2 网络病毒的传播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来说是最普遍的一种威胁,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各个企业开始创建或发展企业网络应用,这无形也增加了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病毒的危害十分巨大,它是通过数据的传输来传播的,其能够对计算机的软硬件造成破坏,同时它还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因此,一旦感染了病毒,其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

2.3 恶意网页的破坏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于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电力企业职工都在不断地点击各种网页,并在网络中寻找他们所需要的资源,网页中的病毒是挂靠在网页上的一种木马病毒,它的实质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编程来编写的恶意代码并植入IE漏洞而形成了网页病毒。当用户浏览过含有病毒的网站时,病毒会在无形中被激活,并通过因特网进如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当病毒进入计算机后会迅速的自我复制并到处传播病毒,使得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崩溃,严重的会将用户的系统彻底格式化。

2.4 信息传递的安全不容忽视

在电力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基本上是明文方式或采用低安全级别的加密进行传输,当这些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其安全性就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不具备网络信息安全所要求的机密性、数据完整性和身份认证。

2.5 软件源代码不能独立控制的隐患

篇3

自从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走向成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走上的台面,油田企业是我国的支柱企业,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油田企业的应用,安全保密工作也相应的展开,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还缺乏相应的保护,使网络信息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泄密事件进行防范,为我国的石油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1油田企业网络安全现状

我国油田企业的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原油田对这方面的建设也十分的重视,目前,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赖网络信息化的系统,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给中原油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1油田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我国油田企业的管理已经逐步转向信息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涉及油田生产、开采的一些核心数据目前都主要由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保存,但是,网络信息是虚拟的,且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中,非常容易发生泄漏,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我国的油田企业网络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石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措施,非常容易发生管理的混乱,这样,相关的资料就很可能发生遗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危害。第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油田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决定了管理人员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目前,中原油田有很多管理人员的网络保密意识淡薄,专业素质不强,出现技术问题解决不了,也没有学习的劲头,同时,保密意识的淡薄使重要的文件被轻易拷贝,非常容易造成网络泄密,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病毒入侵和软件的漏洞

目前,网络病毒非常猖獗,很多不法人士和机构利用一些特别的手段,编写一些网络病毒,利用石油企业管理和软件的漏洞来感染系统,盗取机密。当然,这些属于有意识的侵入导致泄密,还有很多通用的病毒由于员工的不合理操作和在很多无意识的情况下侵入了系统,造成了系统的崩溃,导致大量的信息遗失。

2提高油田企业网络安全的策略

结合上文提到的我国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隐患,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中原油田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网络安全水平,保证油田的安全有序发展。

2.1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要保证油田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上就是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所以,油田企业要制定翔实细致的管理计划和规定,让每一名员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意识,在规范和制度中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提高油田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我们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谁那出问题,由谁来负责,这样的责任细化能够提高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真正的重视起企业的网络信息保密工作。

2.2加强对软件安全隐患和病毒的防范

网络病毒层出不穷,给油田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目前,我们要着力提高技术能力,完善防火墙的建设,积极防御病毒的入侵。同时,技术人员要对油田企业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数据丢失后无法还原的现象。除了这些措施外,我们还要对一些机密度较高的进行加密处理,进一步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在数据和信息的管理中,我们应当设置相应的权限,这样,能够掌握高级机密的人员数量就少了很多,对于信息的安全性也就有了很大的把握。

2.3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

我国网络信息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很多油田的员工年龄较大,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并不熟练,所以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时候容易发生纰漏,这样,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及时的对企业人员进行计算机的培训和网络安全保密技术的宣讲,将保密意识入脑入心,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将在我国的石油企业中应用更加广泛,我们要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网络安全保密能力,为石油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广.油田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09:23-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