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土地规划地类,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建设依据
1.1数据库标准
本方案以《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及其修订文件《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22号)为建库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
1.2软件和格式要求
本方案采用ArcGIS Desktop 9.2为建库软件,数据库格式为Personal Geodatabase,能与Microsoft Access软件实现较好的兼容。
根据建库标准和数据格式要求,土地规划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其中空间数据库采用分层的形式,通过Feature Dataset(要素集)管理Feature Class(要素类)图层。非空间数据库直接通过Table(表)进行管理。
1.3数据库内容
空间数据库包括8个数据集:
①基础地理要素
管理图层:XZQH(行政区划)、XZQJX(行政区界线)、ZJFH(注记符号)、DGX(等高线)、GCZJD(高程注记点)。
②基期环境要素
管理图层:MZLYZY(面状旅游资源)、XZLYZY(线状旅游资源)、DZLYZY(点状旅游资源)、MZJCSS(面状基础设施)、XZJCSS(线状基础设施)、DZJCSS(点状基础设施)、XHZH(蓄洪滞洪区)、ZYKC(主要矿藏区)、DZZH(地质灾害易发区)。
③土地利用要素
管理图层:DLTB(地类图斑)、XZDW(线状地物)、LXDW(零星地物)。
④土地规划地类要素
管理图层:QMDLTB(期末地类图斑)。
⑤土地用途分区要素
管理图层:YTFQ(土地用途分区)。
⑥土地管制分区要素
管理图层:JSYDGZQ(建设用地管制区)。
⑦土地利用活动要素
管理图层:JBNT(基本农田)、JBNTZBQ(基本农田整备区)、BZNTJS(标准农田建设)、YSGD(验收耕地)、JSYDGZBJ(建设用地管制边界)、ZLFKKF(整理复垦开发)、CZJSKZQ(村镇建设控制区)、STHJ(生态环境建设)、KFQ(开发区)、CYZYY(产业转移园)、TQSPJSYD(提前审批建设用地)。
⑧重点建设项目要素
管理图层:MZJSXM(面状建设项目)、XZJSXM(线状建设项目)、DZJSXM(点状建设项目)。
非空间数据包括15个属性表:TKZB(调控指标表)、TKZBLS(调控指标落实表)、JGNZ(结构调整表)、GDNT(耕地农田表)、JBNTDL(基本农田地类表)、JSYDKZ(建设用地控制表)、JSZYZB(建设占用指标表)、JSYDFLZL(建设用地分类增量表)、YDFQMJ用地分区面积表)、YDPH(用地平衡表)、ZDJSXM(重点建设项目表)、ZLFKKFB(整理复垦开发表)、BCGD(补充耕地表)、RJJSYD(人均建设用地表)、GDBYL(耕地保有量表)。
2建设流程
建设的流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数据提取、规划建库、质量控制。
图1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流程
2.1数据提取
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图层成果转换成ArcGIS可以识别的Shapefile格式,并作修复处理,作为规划数据库建立的基础。
2.2规划建库
建立空间数据库:
①基础地理要素的创建: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提取的XZQH图层需要按照建库标准重新建立字段名以及按标准赋属性值。在此图层基础上通过面要素类转换成线要素类,得到XZQJX图层。数据库中的注记符号图层使用Annotation Feature的表达形式。
②基期环境要素的创建:基期环境要素的图层按需要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提取整理,或者从其他基础资料中提取整理得到。
③土地利用要素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点状地物图层均能与规划数据库的土地利用要素图层对接,添加GHFLBM(规划分类编码)和GHFLMC(规划分类名称)字段,作为数据库基数转换后的现状土地分类。
④土地规划地类要素
QMDLTB图层是整个规划数据库的核心,它是得到其他规划图层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在图层中添加辅助字段,包括基本农田信息、用途分区信息、空间管制信息、土地利用活动信息、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等。在此基础图层上按照规划数据库标准进行融合(dissove)整理,分别得到符合数据库标准的期末地类图斑。
⑤土地用途分区要素
在上一步骤中按照用途分区信息字段进行融合,添加字段和赋值就可以得到土地用途分区图层。
⑥土地管制分区要素
同理,得到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层。
⑦土地利用活动要素
土地利用活动图层较多,同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层。
⑧重点建设项目要素
重点建设项目的面状建设项目可以根据期末地类图斑底图的建设项目信息提取得到,线状建设项目和点状建设项目需要另外创建Polyline(线)文件和Point(点)文件来实现。
建立非空间数据库:
通过Access和Excel来对Table格式的非空间属性数据表进行输入和编辑。
2.3质量控制
①人检:人工检查的项目包括:数据库冗余信息检查、文件命名和存放的规范性检查、注记信息完整性检查等,使其能够符合机检的一般要求。
②机检:采用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检测软件对数据库进行计算机自动检测,检测的项目包括:数据库完备性检测、几何错误检测、元数据检测、拓扑错误检测、数据接边检测、图斑剖分检测、约束性指标检测、城镇建设区合理性检测、基本农田被占用检测、新增基本农田合理性检测、禁止建设区检测等。
Abstract: this paper stated the MapGIS at county level planning data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library research; Analysis the contents of database and the county planning principle; Explains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base at the county level of overall planning data structure; Analyzed data at the county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base specific planning process;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data database building process in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asures.
Keywords: MapGIS, the coun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base data
中图分类号:C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 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与2010年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版)》与《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以上要求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和本地土地资源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协调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进行生态保护用地、城镇建设用地、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划分土地用途区并制订相应的管制规则,将规划的主要指标分解到乡镇,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全面的用地保障[1-2]。
1 规划内容与编制原则
1.1 规划内容
县级土地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研究规划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
提出未来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明确土地利用的重点和方针;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订全县各类用地控制的具体指标;
规划生态保护和重点城镇建设用地;
安排交通、水利及能源等重点项目用地;
划定土地用途区,并制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将全县土地利用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
制定近期规划;
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1.2 编制原则
编制县级规划应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体现用途管制的要求,并遵循下列原则[3-4]:
(1)依法编制。县级土地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统筹兼顾。县级规划要统筹兼顾耕地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用地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土地利用保障。
(3)相互协调。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与相关规划搞好在发展目标、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和管制规则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等规划应与县级土地规划相衔接。
(4)因地制宜。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正确判断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从本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制订切合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规划方案、实施措施,突出解决规划期内本县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5)注重实施。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切实可行,明确规划实施所必须的条件,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效果,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 建库结构图
基于MapGIS的县级规划数据建库的总体结构设计图如下:
图1 县级规划数据建库的总体结构设计图
3 建库流程
3.1 规划基期数据制作
现状数据准备
一般来说,规划建库需要准备的数据有:基础地理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按照规划数据库标准,以下图层需准备好:接合图表(JHTB)、行政区(XZQ)、坡度图(PDT)、数据字典(CODE)、现状地类图斑(XZTB)、现状线状地物(XZXW)、现状零星地物(XZLW)、现状基本农田图斑(JBNTTB)等。这些数据的来源可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也可以是更新调查数据;数据格式可能为MapGIS数据、ArcGIS数据、VCT数据或者其他格式。
原始资料中的现状数据最好是通过国家质量软件检查,没有拓扑错误。之后再利用修编工具进行布局的过程中,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拓扑正确性。
补齐线状地物扣除方式
导入的现状线状地物一般没有扣除方式字段或者扣除方式字段值全部为0.0(如果原数据没有扣除方式字段,仅通过数据结构升级工具增加了这个字段,那么它默认全部是0.0)。
一般情况下,即使没有扣除方式字段,我们也可以根据二调线状地物的一些属性字段值来判断它是扣在左边图斑还是右边图斑内,如结合扣除图斑编号1、2属性值与线状地物两边的图斑编号的对应关系,就能辨别出该线所属的扣除方式。
获得基期数据
利用MapGIS规划数据建库软件中【工具箱】-【规划基期转换】功能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地类分类的转换。在转换前,可根据实际数据情况编辑地类映射关系。
获取规划期信息
数据转换
若现有的规划图件是其它格式的,比如SHAPE格式,可使用规划辅助编制系统带的平台将其逐一转换为MAPGIS格式。菜单功能为【图形处理】-【文件转换】-【输入】-【装入巨型SHAPE】-【保存区】,将转换完的文件在平台中进行拓扑错误检查,有必要时进行拓扑重建。若现有的规划图件是MapGIS格式,不需要进行转换。
数据处理
现有规划期信息数据若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需处理:
中图分类号:P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53-01
土地管理是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土地管理中应用ArcGIS,充分发挥ArcGIS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和土地利用情况,优化土地规划设计,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一、ArcGIS在规划用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计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部门采用纸质档案进行存档和存储,难以进行资料汇总,并且整理效率较低,容易丢失数据,可视化较差,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土地管理的要求,通过应用ArcGIS,可有效提高规划用地管理效率,弥补传统纸质存档的缺陷。首先,根据土地规划的航片或者测量坐标,运用ArcGIS创建可视化图形,充分利用其兼容特性,将MapGIS、MapInfo、CAD中的文件资料直接导入完成转换[1]。其次,对ArcGIS系统图形的管制类型、行政区域、规划地类、日期、面积等属性参数赋值,全面完善各类土地数据。再次,结合不同类型和种类的规划用地,在相应土层中进行数据信息的分类汇总,根据行政界线、线状地物、管制分区、规划变更地、现状底图等,按照ArcGIS应用软件文字标记顺序,从下向上进行叠放。最后,运用ArcGIS系统,按照图层地块相互交错的原则,分别将图层转换为拓扑文件,根据土地管理实际状况,修改重叠地块,避免发生拓扑错误,并且确认土地位置、规划区域面积等参数准确无误,在保障图层科学叠加的基础上,将相关数据保存到ArcGIS数据库中,便于日后的土地管理和规划。
二、ArcGIS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
1、SHP文件与CAD之间数据转换
通过应用ArcGIS系统,将CAD中的old-number、change-number、change-code 保存为*.dwg,ArcGIS加载时包含Poly line、Polygon、Point、Multiparty、Annotation五个部分,Polygon包含各种地类代码层,加载过程中可利用图形数据不需要再进行转换,Annotation主要包含CAD文件的图斑号层和修改地类代码,通过Annotation将CAD数据转换为SHP文件,便于土地资料数据的保存和存档。
2、实现标注数据和图形数据的绑定
Annotation作为ArcGIS的点数据,加载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属性,将原始图斑编号和图版修改地类代码分别保存在number.shp和code.shp。Polygon作为ArcGIS的面数据,加载时将*.dwg转换为.shp格式文件,通过空间连接方式实现code.shp层的连接,生成check.shp数据,以小矩形框数据作为ArcGIS图形数据,将number.shp层图斑编号和code.shp层地类代码作为ArcGIS系统属性数据[2]。
3、数据空间拓扑和属性正确性检查
运用ArcGIS系统时,设置check.shp属性数据的显示字段,进一步优化了地籍测量的数据空间拓扑结构,对各个属性数据进行正确性检查,将图斑编号和地类代码标注为可见状态,升序排列各个图斑编号,根据导出命令将属性数据转换为*.dbf格式,将土地管理调查表和CAD文件转化为土地管理调查表和check.dbf正确性检查,按照标准的图斑序号,实现表格规范化排列。
4、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制作提供便利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先收集土地数据,然后制作调查图,按照图件编制和编辑、数据检查、零星地物和线状地物的取舍、数据合并、图斑层处理、数据分割和预处理的步骤,运用ArcGIS系统,将大于面积指标图斑和消除工具合并到一个图斑中,修饰图斑边界,消除小图斑,消除图斑时应确保同一行政区中各个图斑权属一致,通过ArcGIS的dissolve工具,按照标准属性字段合并图斑,尽量选择地类备注、权属单位名称和代码、权属性质、地类编码等明显反映图斑的信息字段[3],合并相似图斑或者地类一致图斑,在图形缩编时,用浅色表达不用进行合并的图斑,用深色标注合并图斑,运用label标准功能标出规则字段,制图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快速找到目标。同时,运用ArcGIS系统的Arc模块把图斑层的MDB格式文件或者Shapefile数据转换为Coverage数据,沿着中心线分段切割图斑,将周围图斑合并起来。在ArcGIS系统执行append命令,合并面状图斑和线状图斑层,组成地类图斑层,结合地区特点、图面负载量和缩编规则,适当删减线状地物层,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制作提供便利。
结束语:
ArcGIS作为现代化应用软件系统,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管理水平。结合ArcGIS系统特点和应用优势,根据实际的土地规划设计和管理现状,合理运用ArcGIS软件,缩编不同比例的图斑层,为土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