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饮食营养与安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1一般资料:我区在2016年开始将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卫生监管并重运用于日常食品与公共卫生监管中,分析实施前后1年时间内,我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情况。1.2方法:综合分析当前我区在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强化措施,从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卫生监管两方面出发应对食品安全中潜在问题:1.2.1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情况。①食品营养情况。结合对我区食品营养情况综合调查可以发现,食品营养工作质量不佳的情况较为严重,存在有多方面问题。诸如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针对食品营养情况进行检测;食品中有关添加剂类型尚未说明;食品营养标准尚未完善;未对食品原材料监控工作加以重视等。同时,社会群众对于食品营养的重视程度不高。②食品卫生监管情况。因食品卫生监管方面存在有一定缺陷,使得不合格产品大量存在于市场中。具体而言,当前食品卫生监管存在问题主要有2点:a.法律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食品卫生监管条例。b.分段管理中,各级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2]。1.2.2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对策:①引导居民按照多样适量的方式进行饮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按照多样适量的方式进行饮食,可有效满足人体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同时可有效避免因长时间摄入单种食物而出现营养失衡甚至“食物中毒”。避免患者出现细菌性或者生化性食物中毒的情况。从当前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各类食物或多或少残留有毒素、激素等。摄入食物单一,很容易导致其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同时,在该饮食模式下能起到对居民胃肠、肝肾功能保护的作用。②提升居民对食品营养的重视程度。在生活节奏持续加快的情况下,居民对食品营养重要性认识程度有所降低。为此,必须通过健康知识讲解的方式引导居民对该方面内容加以重视,鼓励其做到营养均衡,不食用三无食品。③强化食品卫生监管。有关食品检测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其以严谨的态度开展各方面食品质量监控工作。并落实食品检测责任制,针对不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惩处[3-4]。1.3观察指标:针对实施前后我区食品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数据进行处理,按照%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以χ2检测,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前一年时间内,我区共发生8例食品安全事件,而实施后仅1例,实施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发生前,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居民健康。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食品安全问题在日益严重,导致居民患病率在持续提升。食品安全“双重挑战”于近几年被社会所重视。为有效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我区从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针对当前我区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监管对策。从提升居民对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视程度、均衡饮食以及强化食品监管部门职责等角度出发,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综合对比实施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食品安全不良事件可知,在该监管体系的作用下,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饮食健康[5-7]。总之,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是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内容,以及需要在后续工作中持续进行重视与处理。
作者:于宏 单位:鞍山市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大队
参考文献
[1]李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应用[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35(1):1-5.
[2]张晓伟.浅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10-11.
[3]王慧.浅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的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食品安全导刊,2015(21):45.
[4]胡承康,白玉成.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5):427-430.
食物中的“好”――营养学
“营养”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大家的营养知识却未必丰富,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学科,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是难以掌握的。上面跟大家介绍过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那么它的具体定义如何呢?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食物营养)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增进健康(人体营养)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苹果含有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指的就是食物营养;我们经常倡导的“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就指的是人体营养。
营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实验研究”、“人群研究”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以《毒理学实验》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动物实验,比如,给大鼠或小鼠喂一段时间食物、药物,然后进行解剖取脏器、骨头等,最后通过仪器分析它们的各种指标的变化。“人群研究”是以《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最后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自己要积极主动,多跟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多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从指导个人或群体合理安排饮食、保健防病,到参与指导国家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改善体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营养学的应用无处不在。目前营养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国内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在宁夏西吉、青海乐都、广西都安、云南寻甸等地,中国贫困地区儿童严重营养匮乏,发育迟缓……这些都是营养学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营养学的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营养充足”转向“营养最佳”。以前强调温饱以防止饥饿,强调食品安全来保证生存,而现在应强调食品有可能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改善健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和减少疾病。人类预期寿命在增加,老龄人口在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期望在增强,这些趋势使人们逐渐从重视延长寿命转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也是促进营养学概念转变的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坏”――食品卫生学
而说到食品卫生学,有一点不得不说,我国原来有一部《食品卫生法》,后来又出台了一部《食品安全法》从而替代《食品卫生法》,因此可以说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为什么现在人们如此重视食品安全呢?网络上一个名为“中国人的一天”的段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切,“早起,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中午,在食堂要份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黄馒头……”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离我们生活很近而问题又很多,人们才那么重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很多,我给大家举“瘦肉精”为例。2011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3・15”的网站上,九条焦点新闻有八条是关于瘦肉精的。而早在2006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瘦肉精就排在了第三位。那么“瘦肉精”为何屡禁不止呢?这就是学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学生及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思考的范围有:行业、立法、司法、行政、媒体,因为范围的广泛,因此如果我们能自学一些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很有帮助,北京大学在本科阶段针对大二以上的同学开放双学位,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你可以选修一个双学位。
以上说了食品卫生学的现状,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趋势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的关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食品卫生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专业背后的思考
1.1缺乏全面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疗养院对于营养饮食疗法的各项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其防病治病作用等方面还缺少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因此,对营养饮食疗法在疗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系统地把其作为一项维持健康、促进康复的有效疗养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开展中只注重疗养员吃得安全、卫生、营养、可口,而对于疗养员个体的膳食需要和具体的科学指导等方面有所忽视,加之对营养科(室)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各项管理和技术要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之相关的检查和督导力度不够,使营养科(室)、疗养科和食堂三方面相互脱节,致使营养饮食疗法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让疗养员切实从中受益。
1.2营养科(室)建设不完善营养科(室)建设不够完善是比较常见的问题:①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管理上不够严格,各项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②科室在人员和设施设备上长期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补充,导致营养专业性人员相对不足,设备设施简单且陈旧,从而造成营养科(室)偏离了正规化建设的轨道,规模和水平达不到疗养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疗养工作的需求,影响了营养饮食疗法全面深入地开展。
1.3缺乏营养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高水平营养专业人才,是疗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营养饮食疗法不能科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营养科(室)建设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制约了其发展与壮大,造成科室人员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较差,一些人员不愿在营养科(室)工作而离开,疗养院在人员方面又不能进行合理调配,从而导致了营养专业人才的不足,尤其是素质高、业务精的人才更是短缺,影响了营养饮食疗法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1.4缺乏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相关教育和培训目前,疗养院对食堂工作人员的要求还不够全面,对其在食品安全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方面的管理和要求比较重视,而在营养饮食疗法常规和营养知识及烹饪技术的掌握上有所忽视,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对各种疾病的膳食要求和营养需要了解的不多,认识上存在不足,不能按照营养医师要求制作出符合疗养员实际需要的合理膳食,达不到营养方面的实际要求,使营养饮食疗法始终不能落到实处。
2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
2.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重视程度加强对营养饮食疗法的各项制度和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充分认清其在疗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按照《疗养技术常规》[1]的要求严格管理与操作实施,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加强和完善营养科(室)管理和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大力培养和引进营养专业性人才;重视食堂人员营养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使营养科(室)、疗养科和食堂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密切协作,在运行中环环相扣,确实达到针对疗养员不同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膳食计划并认真予以实施,通过合理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干预,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2注重营养科(室)建设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疗养工作中,营养科(室)与其他科室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行营养饮食疗法广泛深入开展的主体。因此,必须认清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地补充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为营养医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打造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大力营造科室浓厚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使其能在正规的、良性的状态下不断向前发展。
2.3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影响营养饮食疗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热爱本职、精通业务的营养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加强营养科室建设外,还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进修、培训等方式,尽快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营养专业人才,同时,根据需要合理引进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以改变人才不足的现状。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热衷于营养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深入实践各类膳食对人体的保健康复作用,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比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是营养师的基本职责之一,这就要求营养医师具有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并在工作中做到腿勤、手勤、嘴勤。要根据营养饮食的需要和供应标准,为疗养员提供普通饮食、治疗饮食和实验饮食,并对疗养员提供饮食指导、咨询及营养保健讲座[2]。经常深入疗养科室与医生沟通,及时修订疗养员的饮食治疗方案,了解疗养员对营养饮食的需求和意见,为其开具合理营养处方等。深入食堂,了解饮食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传授营养卫生知识等。
2.4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在营养饮食疗法的开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除了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其进行严格要求以外,还特别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营养饮食疗法常规学习和营养知识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等,使其深刻认识到营养膳食在保健康、促康复中的作用,熟知基本饮食、治疗饮食等不同饮食类别的适用范围和饮食原则,以及它们对各种疾病的有利作用,熟练掌握各种营养配餐技术,以保证严格按照营养医师的要求,制作出各种合理营养膳食,来满足不同疗养员的需求,为增进疗养员身心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