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服务管理

健康服务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服务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服务管理

篇1

一是政府法律保障问题。智慧医疗中的个人健康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同时也涉及医师的职责。如何保证广大民众在最大程度地享受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又可以保证自身的隐私安全,这是需要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完善相应监督管理体系才能解决的问题。

二是产品化与市场准入问题。现有的智慧医疗系统产品多数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产品和技术标准不完善。由于系统庞大且特殊复杂,较多新企业很难取得相关资质,与市场规定准入条件和指标要求差距较大,难于遵循市场公平性原则。

三是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与提升问题。智慧医疗技术涉及医疗专家系统技术、医疗感知技术、电源管理与运用技术、网络通讯的软硬件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在研发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融合、突破和创新,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是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智慧医疗涉及行业领域范围较为宽泛,产业结构和利益链条形成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有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来整合利益关系,调整利益结构和转变分配方式。

五是标准化与规范问题。系统涉及信息采集、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终端接口、功能结构等多个环节,现有业务与技术标准涉及领域宽泛,形成各类标准错综复杂,大量的标准已过时需要重新制定,历史堆积问题日趋严重,负面影响日渐凸显。

六是资源配置与协调问题。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形成了条块固化模式,网络集成与服务商结构也颇为复杂,资源分配方式、技术协调对接、服务协同管理等缺乏有效的手段。市场、技术资源分配缺乏有效的约束与管理。

七是规范运营服务和管理问题。医疗行业由于长期资源短缺,形态比较稳定,条件优越。随着智慧医疗的应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化会对医疗从业人和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其改变传统工作形态和服务方式,改变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

八是医疗知识普及与培训问题。传统医疗理念中人们对健康管理的认识远远不够,重治疗轻预防现象较为普遍,对于治疗过程的了解知之甚少,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也成为医患关系紧张和健康问题社会化的根源。医疗健康知识培训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和普及智慧医疗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二、推进智慧医疗的有效性措施

各级政府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保障性政策,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也都涉及了智慧医疗的相关内容,并有明确的规定。展望未来发展,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应包括:

(1)创立科学有效的商业服务模式智慧医疗不仅会改变现有医疗模式,也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新模式将体现智慧医疗具有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三方面的优势,让医疗体系中每个要素紧密联系并发挥作用,让产业链中的病人、医生、研究人员、医院管理系统、药物供应商、保险公司、风险投资等各个群体都积极参与并能从中获益。

(2)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智慧医疗的核心是病人各种信息的采集、传递与共享,人体生理信息采集传感器和网络终端设备就成为智慧医疗系统技术的核心和纽带。非医疗机构、家庭成员、特殊人群、个人信息数据采集专用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健康参数对比模型研究及应用、个人健康保健量化管理方式、病理参数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研究等,都是智慧医疗的当务之急。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才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广泛地推广运用。

(3)整合有效资源、构建完整产业链我国智慧医疗行业地域分布广泛,技术差异较大,产品种类繁多,市场集中度较低。应该设置重点区域重点扶持发展,集聚包括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平台服务商、产品生产商、终端制造商、生物工程基础研究与配套机构、传感器技术研发机构和厂商,以及用户服务商等多方资源,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的产业集聚群体,通过行业组织和机构搭桥,开展包括产品技术工艺、市场应用信息、人才培育等方面交流合作,构建并不断完善智慧医疗的产业链。

(4)重视标准化工作智慧医疗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行业,融合有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跨度较大的领域,涉及的技术标准复杂,缺乏规范的标准体系。应该针对产品技术工艺、市场运营与服务、产业行为与管理,尽快开展相关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相应标准。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196-03

[Abstract] To our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integrated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model to optimize the article on China'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integrated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model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medical center health management integration services Construction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existence, and described th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integration points. The status quo in our hospital and health management integration services, primarily in our hospital provide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management, file management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 management and other services. Proposed to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medical services, health monitoring and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after the equally important, the prosecution service after quick reports in three directions Health Management integration services.

[Key word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Health management integrated services; After the Special Services Unit; Health examination; Fi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健康管理是榇τ诩膊∽刺、亚健康或者健康的各类群体提供身体健康评估服务机构,并根据健康评估报告对其健康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指导与建议。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健康体检中心是健康管理的先导服务机构,在康复治疗、保健预防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常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该文结合该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策略。

1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现状分析

1.1 医院体检中心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健康产业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的健康体检中心已经达到了7 000多家,并且每年还会以几百家的速度快速增加。而医院开展体检服务业务具有着仪器设备共享、资深专家团队等优势;另外,投资规模较小、经济效益明显、潜在的病员客户群体开发等优势让我国的各大小医院都成立了自己的体检中心[2]。国家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和“三个转移”卫生工作的推进,为我国的健康管理模式的成立和展开带来的发展机遇。

1.2 健康管理工作展开的价值分析

在疾病的发病类型中,慢性病发病率占着越来高的比重,人们的健康状况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验已经不能满足疾病诊断和预防的作用[3-4]。健康体检除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外,取得健康信息的健康管理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医院体检中心的工作方向已经转向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疾病健康知识管理、患者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以完善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

1.3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该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的建立是根据该院体检中心现状和广大市民对健康体检服务要求的基础上,成立了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目前,该院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的主要核心内容包含着以下内容[5]:①为体检者提供体检前后的健康教育和培训;②提供数字化的健康档案管理及健康体检服务模式;③根据患者的需求与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服务;④逐步完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

1.4 现阶段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要点

①服务流程要具有覆盖面广,级别较低,能够为不同层次的人提供服务;②应用便捷、迅速;③包括很多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丰富全面,能够为体检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方法;④建立起符合于国民健康的风险评估模型;⑤健全的健康服务机构是保证健康的主要路径,是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同时也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收入。

2 该院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与内容

该院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设备精良、项目齐全、服务较好,已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获得了“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该院一体化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教育、健康管理、体检者的档案管理以及患者的疾病管理等内容。

2.1 健康知识宣教

为体检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让体检者对相关的疾病知识有着一定的认识,让体检者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该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为每位患者提供检前咨询服务、检中指导服务以及检后健康服务,开通短信、手机APP等网上健康知识服务模式;②该院开展了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会议,探讨发展方案及健康管理办法的探索;③为体检者提供检后健康评估服务,并针对每位体检者展开疾病防治解说。

2.2 为体检者建立起电子健康档案

①为每位体检者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该院可以安排相关医学专家、健康专家定期的对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针对每个人制定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当发现患者某种疾病风险增加时,则对患者发出健康提醒,这有助于重大疾病的预防;②以个人的信息档案为基础,通过微信、QQ、电话等为个人提供问药问医咨询服务,让体检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用药指导、准确服用药物,避免了乱用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2.3 数字化、信息化体检服务的建立

数字化、信息化体检服务是早期发现疾病、健康状况评估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这是健康管理的基石。信息化的体检服务流程能够显著的提高服务效率、健全体检报告、减少错误率,并能够自动的生成项目、疾病和财务等有关的统计分析,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也减少了运作费用。

2.4 健康信息管理服务可以向群体、个人提供多种的信息咨询

①信息:通过微信、QQ等媒介向个人、群体发送机构服务消息、健康知识、健康促进知识等服务;②为群体提供信息查阅服务:为个体、群体建立起个人的健康信息档案、体检机构信息和健康知识等信息平台,方便个人自主查询相关的服务信息;③健康信息通知服务:通过微信、QQ等现代社交媒介向个人、群体定期的发送健康知识保养方法、体检和健康信息管理内容以及疾病治疗服务方式;④建立网络服务:网络服务能够为体检者提供快速、便捷和随时的服务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服务机构具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网络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提供所有健康管理有关内容,能够为个体提供干预服务。网络健康管理可以提供健康信息查询、健康知识、健康教育、体检网上预约、专家就诊预约等系统的全面的信息服务。

2.5 个体健康促进服务

个体健康服务包含对患者健康的体检、检后评估以及健康促进服务等。并根据每位体检者的体检信息报告,为体检者提供特色的健康保养、康复模式和个性化的中医疗养服务。制定出适合于个体的保养计划。

3 该院优化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策略分析

虽然该院的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但该院为了更好医疗事业发展而需要不断的进行管理优化。该院对体检服务现状进行总结,并吸取先进管理服务经验,对该院的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实施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以来,已有3万5千多人次得到了初步应用,并给体检者带来了较好的服务。

3.1 转变体检服务理念

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员工是每年为员工提供一次健康体检,然而很多体检群体对健康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已经由从前的体检预防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健康保养、健康咨询;因此,该院的健康体检管理服务也转变了服务理念[6-7]。另外,院体检中心也完善了健康管理与服务,采取以“解决问题”的模式为个体服务;到目前为此,该院的“体检服务”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

3.2 健康监测与促进同等重要

在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后,为个体建立健康信息档案,为个体提供健康管理后的定期监控和健康促进教育是预防、控制慢性病、常见病的有效途径,也是个体维持身体健康的主要方式[8];这是健康管理服务是否可以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真正落地”的关键举措[9];也是该院体检中心实现持续服务于老群体、开发新群体、扩大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到目前为止,该院已经与很多单位进行合作,定期的为员工进行健康咨询、体检等服务;并向广大群众宣扬中医特色养生之法,以为广大群体带来健康信息服务。

3.3 检后快捷报告的形成及检后特色服务

为了对体检质量进行控制,体检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虽然该院体检服务流程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该院的软件工程师会定期更新体检服务软件,简化操作程序。每项体检完成后都会自动集成体检结果,每位体检者都会经过报告汇总,系统初筛,结果入库,质控,资深专家总检,审核,质控等环节[10-11]。体检结果可通过个人的用户帐号登录“一生健康”APP查阅,并配对专家进行针对性体检报告解读,提供体检报告和注意事项等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群体体检单位,除能提供专门的报告解读外,还由总检专家组进行整体分析后给单位负责人出据一份关于该体检单位体检状况分析报告。

另外,该院体检中心正推出“我们不仅做体检,而是您的健康管家”的检后服务理念,由于该院临床医疗技术较为薄弱,为延伸检后服务,已与省内知名三甲医院及专科医院达成医联体合作模式,整合省内知名专家更好地为体检者建立“防、治、养、康”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住院绿色通道、优质就诊等服务,同时该院体检中心派出专职人员进行预约挂号、床位预约、住院手续的协助办理、专家会诊等优质服务,争取为每一位体检者提供最周全最优质的体检服务。

4 结语

总之,医院体检中心在制定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体系时,必须要以个人和群体为基础做出健康管理发展总体规划,规划中要以健康体检服务流程为主,其健康服务流程应该包括健康管理系统的完善、健康知识教育、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以及健康促进等相关的服务系统,让健康保险与管理服务计划等均建立起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从而实现对慢性病、常见病的有效控制与预防,让很多慢性病、常见病等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病几率不断降低的目标,当然这也是我国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12]。目前,该院的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有些服务还不尽满意,但经过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优化,能够为体检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在不远的将来,该院不仅能够为客户带来健康体检的同时,还可以为客户带来优质化的身体疗养计划。

[参考文献]

[1] 丁步祥.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研究[J].医学信息, 2012,25(4):47-48.

[2] 武留信,楚俊杰,吴非,等.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2012年现况调查[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1):36-39.

[3] 黄燕, 季雪梅.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初步探讨[J]. 医院管理,2013,17(31):4189-4190.

[4] Carl H. S, Kristi L. K, Wajdan A.Preparing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to Manage Patients Infected With Ebola: Experiences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J],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2015,9(5):558-567.

[5] 丽.探究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12中旬刊):734.

[6] 张艳美.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6):66.

[7] 刘广丽, 童文霞,侯沙,等.人性化服务在妇女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8-119.

[8] 孙立梅,张秀梅,王文玲.优化服务流程中全面实施健康体检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 5(23):123.

[9] 郑小红,陈勇前,戴碧茄,等.短信平台在体检后续服务中的评价[J].当代护士,2014(6下旬刊):187-188.

[10] Barbara A.P, Janette F.R.Adding Value―Supporting Patient Education Services at the Bedside[J].Journal of Hospital Librarianship, 2015,15(3):262-273.

篇3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是随卫生改革而出现的一项新课题,缺乏管理经验可借鉴,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各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的重复性、交叉性而造成一定的推诿性、依赖性;管理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意识及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操作模块是医护人员屡职(月)综合评价量表。

方法

评价表依据此表是根据“深圳市社康评估操作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使评估标准进一步行为化、具体化、过程化,确保社康中心管理到位,更好地回应市卫生局系统的指令。

评价表内容评价表共6个项目,分别是:①医疗(权重2.5);②预防(权重1.5);③保健(权重2.5);④康复(权重1.0);⑤健康教育(权重1.0);⑥资质(权重0.5);⑦营销(权重2.0)。每个项目对应各自的行为方式。

医疗:①按时完成个人、家庭健康档案;②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书写医疗资料;③熟练掌握并运用医疗技术;④无误诊、无医疗事故发生;⑤紧急救护及时、措施得当;⑥“双向转诊”记录规范,过程完整,无滞留病人;⑦认真履行首诊负责制度;⑧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日常维护及时。

预防:①独立、规范地完成各项免疫接种工作:②明确社区健康问题,适时进行医学调查;③掌握传染病的现场处理及报告制度;④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规范;⑤掌握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

保健:①准确动态地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情况、专案管理;②重点人群定期随访,记录准确;③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药具发放和咨询服务;④个体健康教育与日常诊疗工作相结合。

康复:①残疾人的专案管理;②落实各项康复指导措施,定期随访:③建立、完善、落实康复训练档案。

健康教育:①经常性、有针对性开展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②专题讲座与健康知识普及相结合,有计划有重点;③编写健康教育资料。

资质:①严守医德医风格项规定,热诚耐心为社区居民服务;②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③严于律己、团结同事、服从统一安排;④有自身素质提升的规划与措施,按时完成继续教育。

营销:①人均就诊药费;②日均医疗收入:③日均就诊人次。

应用范围 ①社康站内,由站长考核员工:②社康科,由社康主任考核各社康站及站长。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人或社康站的职责和功能有所不同,相应的指标可以调整或标化。此表用于医护人员屡职情况的月考量,连同本年度各自的工作责任目标,年末述职报告(总结),构成年度系列化的全方位评价。此表采用一评、互评和领导评价三结合方式,在今年屡职评价的总分计量中,自评和互评各占30%,领导评价占40%。年度的个人总分,全年屡职评价分占80%,完成工作责任目标占15%,年末述职报告占5%。

评价结果 表中所列的7个基本项目指向的是社康中心的主要职能、个人素质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行为方式”对应的是屡职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评价者应以此为依据对被评价者的屡职行为和工作效绩(包括效果、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地确定A、B、C、D 4个等级中的1个。其中,A为优异,B为良好,C为一般,D为合格,E为不合格。量化评分:A为2分,B为1.8分,C为1.6分,D为1.2分;100~90为优异,89~80为良好,79~70为一般,69~60为合格。所有评价项目中有一个E的总分就是不合格。

评价结果的校正 评价过程中,如果出现与实际反差过大的情况(如光环效应),可采取相应得统计方法特殊处理(如加权平均数、方差、集中量数等),以保证结果的公正、客观性。结果

2007年与2006年我社康中心实施目标管理前后病人满意率,见表1。

从表1可见:实施目标管理前后病人满意率经两独立样木的X2检验,P

2007年我社康中心与未实施目标管理的社康中心的病人满意率见表2。

从表2可见:对2007年是否实施目标管理的社康站的病人满意率经两独立样本的X2检验,P

讨论

这项目研究是作为整体改革概念、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提出的。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以社康中心功能为基础的,以激励评价为动力,以优化管理结构、改善服务行为为特征的适应形势发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其应用目标在于打造人文环境,强化社康中心的服务功效,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卫生健康工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框架式是:管理运作系统和过程监控系统。

管理运作系统包括:①一体化目标的实施;②资源社会化的打造;⑧系统与组织的优化。

一体化目标的实施指:①操作制度章程:②工作时序目标;③功能行为目标;④个体行为目标;⑤岗位职责要求。

资源社会化的打造是指:①医院文化的建构;②学习型社康中心的推进。

系统与组织的优化是指:①组织管理原则;②服务流程的改善。

过程监控系统包括:①模式控制;②形成性评价;③档案考核;④随机调控。

“管理运作系统”的重点在于一体化的目标实施。一体化的目标由5个要素构成。其中的第一、第五要素体现了职务行为的规范和基本准则;工作的时序目标是中心年度总目标的层级分解,而个人行为目标则是它的具体体现和回应。显然这是一个纵横交融、拾级而上的目标管理网络。过程监控系统是目标管理运作的助推器,对于每个相对独立的事项,都有个“目标-达标-评价-冉达标”的基本模式控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