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教育标准化

健康教育标准化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4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标准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2 入院教育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做好入院宣教,环境介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介绍,病房管理,自身物品管理,术前检查及术前指导等内容。

3 术前健康指导

3.1心理调适指导 手术是肛肥大唯一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病人最担心的是术中疼痛,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因此,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情绪。我科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对患者的痛苦及担心给予同情和安慰,同时对他们讲解手术目的、方法和效果,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放松心情,勇敢治疗。

3.2饮食指导 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3.3活动指导 劳逸结合,适量活动。

4 术后健康指导

4.1活动指导 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勿久蹲久坐久立。

4.2饮食指导 2小时嘱病人勿大量饮水,防止尿潴溜。术后当日、次日进食流质,半流质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应遵从医嘱,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生冷食物及油腻食品,以防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多喝汤汤水水,促进营养吸收。

4.3排便指导 术后病人小便应有人搀扶,尽量避免排便。小便不畅时做好心理护理和有效的物理诱导排尿,无效时遵医嘱导尿,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潮湿。病人解大便时不应久蹲,解便时不应有看书、听歌等不良如厕习惯。大便不好解时遵医嘱用润肠通便的药如芍药汤、液体石蜡等使大便松软、,以利排便。

4.4换药指导 注意创面有无渗血,如敷料已被染湿应及时更换,便后坚持坐浴,可用1∶1000的高锰酸钾液或生理盐水,或用中药煎熬坐浴熏洗,每次10—15分钟。便后及时清洗。换药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换药应有科学性,争取患者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4.5疼痛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解释,正确评估疼痛的程度,要有同情心,要相信病人,及时引入良性信息,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看电视、听音乐、讲故事,以分散注意力,使其发挥耐痛潜在能力,做好心理护理。无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5 出院健康指导

5.1活动指导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喝酒、久坐都会刺激;保持清洁;勤换内裤;坚持每日便后清洗,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篇2

近几年,护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医院迅速发展和崛起,一些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人力资源浪费、工作中盲目性等现象表现突出。有调查分析表明,造成上述原因除了护士缺乏相应知识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一套科学、系统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1]。为此,探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工作稳步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学科价值。近4a,我们借鉴国外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结合中国护理现状,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模式,经过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全国10个省、市的300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主任护师36人,副主任护师141人,主管护师2045人,护师778人;95%以上为护士长,年龄25岁~62岁。选择3家省级医院和2家市级医院作为主要试验对象。

1.2方法

1.2.1设置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建立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组织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护士工作职责条文及记录表格。

1.2.1.1建立4套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①评估、目标、计划、实施和评价;②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2];③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④评估、目标、方法、实施、评价。

1.2.1.2建立2种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①三级管理体系,即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康教育科和病房健康教育小组;②二级管理体系,即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病房健康教育小组。

1.2.1.3建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为二级管理,即护理部及病区。护理部每月进行质量评价,病区每周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和效果。

1.2.1.4建立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条文包括健康教育能力、水平、责任心等方面。

1.2.1.5建立健康教育记录表格包括内科、外科和简易病人健康教育记录表。

1.2.2临床试验将研制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3家省级医院和2家市级医院试点应用。

1.2.3临床评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主要在《护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时进行,使用问卷和当堂提问2种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共设30个问题,20个问题是用问卷形式,要求被调查者在10min内完成;10个是用提问形式,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以举手表决形式。

2种提问形式均采用单项选择。

调查表设计从4方面进行: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水平、职称、所在医院性质、科室;②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包括4种不同步骤、思维方法、可操作性和难点等;③规范化评价标准,包括规范化记录、标准化评价体系、评价分类及内容等;④组织管理体系,包括3级管理体系、2级管理体系、健康教育专业护士的设立。

1.3资料分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5家试验医院经过2a多的运行,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改善,工作质量得以提高,病人的满意率上升5个百分点。

调查资料结果显示:93%省级医院和84%市级医院护士认为,研制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80%地区级医院护士认为,研制的主要项目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其中97%护士认为有必要参加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培训;95%省、市、地区医院护士认为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可以在不同等级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社区站应用和推广;90%护士认为有必要建立该评价标准体系;87%护士认为我国目前缺少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85%医院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3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深化整体护理,有效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

3.1研究和建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医疗制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不仅涉及医院而且涉及社区医疗,它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高质量、有效率的原则。健康教育是当今各级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也将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适应这种医疗制度,开展高质量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工作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能真正达到促进康复、降低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3]。

3.2标准化、科学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的价值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科学的系统工作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重复性、低效性等弊病,促进护理工作从经验型管理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发展[4]。通过调查,95%省、市、地区医院护士认为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可以在不同等级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社区站应用和推广,其中50%赞同用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标准化工作程序;39%赞同用评估、目标、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8%建议用评估、目标、方法、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3%赞同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工作程序中,开展整体护理病房时间较长的与开展整体护理时间短的或没有开展整体护理病房的护士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

3.3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的作用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①建立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②建立健康教育科,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教育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③建立病房健康教育小组,主要负责本科室的健康教育指导、实施、检查和贯彻上一级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在试行的5家医院中,有3家采用三级管理体系,2家采用二级管理体系。调查资料表明:85%医院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但有迫切需要建立的愿望。

3.4建立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标准化评价标准体系为使健康教育工作能达到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建立组织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立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根据近10a国外护理文献检索的情况:发达国家有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并指出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对保障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获取健康教育最佳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5]。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从评价的分类标准、测量标准、结果标准、标准化病人健康教育简易记录表、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管理评价表等来考虑,其具体内容可以从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状态、使用专业知识资源、健康态度和行为[6]等方面来考虑。调查资料表明,87%护士认为我国目前缺少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90%护士认为有必要建立该评价标准体系,以保证和监督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5加大护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护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护理改革的又一项工作内容,涉及的学科广泛,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各医院在开展健康教育或推行健康教育模式时,必须首先对实施者进行培训,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她们弄清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联系及区别,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7]。调查资料表明:95%护士认为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培训。

标准化、科学化的工作模式是高效率、高质量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只有贯穿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才能促使其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2]RedmanBK.Theprocessofpatiented-ucation[M].St.Louis:CVMosbyCompany,1993.15~20.

[3]郭清.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8~20.

[4]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132.

篇3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1]。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中,饮食治疗是重要的部分。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除了需要专门营养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措施中的核心,它能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饮食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已在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社区建档完全;自愿参加。符合标准的有94例,将所选患者以社区为基础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饮食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糖尿病饮食的有关知识、利用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科学的烹调方式和科学的进食方式。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在干预期间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一对一的饮食治疗知识的辅导,并针对个体纠正饮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由社区医师组织2~3次小组讨论,就饮食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进行交流。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处理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等。态度包括糖尿病可否控制和预防以及是否有信心控制血糖等。行为包括血糖、血压以及体重的监测、进食速度、吃油腻食物以及甜食的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及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标准化效应指数[2]分析评价健康教育效果。计算方法:以净得分分析为基础(t检验),即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得分的差值减去对照组得分的差值,以判定干预的净得分或净效果是否为零。标准化效应指数不但能显示健康教育效果的改进程度,还可以用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一般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0.25时可认为教育有意义;当标准化效应指数为0.3时教育效果较小;为0.5时教育效果可视为中等;为0.8时,教育效果可视为较大[3];成功的健康教育,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1.17[4]。

标准化效应指数=净得分/联合标准差

净得分=得分增长值干预组-得分增长值对照组

联合标准差=(标准差干预组得分增长值+标准差对照组得分增长值)/2

2 结果

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改善,知识(K)、态度(A)、行为(P)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知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最大,为1.86;其次为知、信、行总分(KAP),为1.67,见表2。表2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标准化效应指数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见表3。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以其“知、信、行”的过程,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来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水平,达到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保持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目的[5]。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防治以及饮食治疗的有关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产生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信念,进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知识(K)、态度(A)、行为(P)得分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1.86、1.21、1.29和1.67,均大于1.17。说明本次饮食健康教育是成功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增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态度改变,进而改变了以往的不良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的过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6]。由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及社区医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就近、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

综上所述,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210.

[2] 汪宏莉,霍卓平,余小鸣.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08-1509.

[3] Michael T,Herbert JW,GR,et al.Effectiveness of Teenage Health Teaching Module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1,61(1):26-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