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与体育教案

健康与体育教案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2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与体育教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与体育教案

篇1

2、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学习中来,并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五指张开,掌心空出

教学难点

手指、手腕柔和用力

教学准备

小篮球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

与要求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热身活动

1、游戏:喊数抱团

方法:学生围成圈按老师的要求逆时针跑动,老师随意喊出数字如“2”,喊完后学生迅速反应,找到相应的人数站到一起,多于或者少于规定人数的都有一个小小的“奖励”(3个蹲起跳)

2、篮球热身操

1、教师组织学生到操场集合,做好人数的清点;

2、提醒学生将发卡、钥匙等一些尖锐物品放到一边;

3、询问是否有人见习并做好安排。

教法:

1、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及玩法;

2、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强调注意安全;

3、教师当好裁判,及时评价;

4、带领学生做好篮球热身操。

组织:

××××××

××××××

要求:集合快、静、齐。

热身操队形:

×

×

×

×

×

×

×

×

×

×

要求: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游戏。

3分钟

10分钟

三、学习原地运球

1、师生互动,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知道的篮球明星,激发学生兴趣)。

2、原地运球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或前后站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掌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指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向上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

3、游戏:运球比多

(评选“MVP”)

规则:所有学生随老师口令原地运球,若球掉了则被淘汰,淘汰者原地蹲下,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后面慢慢增加难度如:眼睛不看球或左右手交替运球等),最终选出一个或多个本节课的“MVP”。

教法:

1、教师和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创设情境“篮球宝宝”休息够了,现在想出来活动了;

3、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要领,强调重难点;

4、老师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手腕柔和用力;(右手推左手练习)

5、集体跟随老师进行原地运球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错;

6、2人一组互相纠错练习;找学生示范;

7、游戏练习

(1)转移视线运球练习(要求学生运球时眼睛看前面,教师可通过小游戏来吸引)

(2)2人一组原地运球,随哨声交换位置;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做好裁判;

3、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或表扬。

队形1:

××××××

××××××

队形2:

×

×

×

×

×

×

×

×

×

×

要求:

1、教师讲解时学生四列横队排好,不要随意走动;

2、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3、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练习;

组织:

×

×

×

×

×

×

×

×

×

×

要求:

1、认真听清规则;

2、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真实水平。

22分钟

四、放松、总结

1、集中做放松操

2、教师对本节课做简单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4、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教法:

1、教师领做放松操;

2、做好小结、评价;

3、安排好器材的回收归还。

队形:

××××××

××××××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动作舒展,充分放松。

5分钟

教学

反思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部分:第一:准备部分:激发兴趣,热身活动阶段,第二,基本部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阶段;第三部分:结束部分,身心放松总结阶段。

首先介绍本课的准备部分:课的开始,教师组织集合整队,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报数声音洪亮,教师介绍学习内容原地运球并要求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动脑,认真学练,避免冲撞,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我组织学生用游戏“喊数抱团”来热身,然后进行简单徒手操来进行活动,并进行了简单的熟悉球性练习,让学生手指感知篮球,活动各关节,为篮球原地运球教学做好铺垫。本环节预计用时约13分钟。

第二个环节:基本部分用时约22分钟。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以右手原地运球为例),两腿前后开立,自然弯曲,五指分开,掌心空出,在右脚侧前方,手臂带动手腕,五指柔和用力按拍球的'正上方,学生观察、思考,模仿,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讲解、示范原地运球手型与手触球部位方法,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明确原地运球手型与手触球部位动作要领。纠正学生两腿站立姿势、手臂带动手腕按拍球的错误动作,提示学生眼看前方。体验屈膝弹动,小臂带动手腕上下肢协调用力按拍球的徒手动作。

3.组织学生右手持球进行原地运球,练3—4组,练习中教师反复提醒学生注意按拍球的部位和控制球的落地反弹点,眼看前方,在队伍巡视中进行针对性的纠错,及时对学生学练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反复练习,熟练动作。

4.信号指挥眼看前方运球,学生双脚前后开立,原地运球,眼睛看老师手,说出老师手上比出的数字,目的是让学生视线不要老是盯着球,反复训练3-4组。

5.增加练习难度,“人动球不动”,学生两人一组相对而立进行原地运球,当听到老师哨声时两人交换位置,只是人移动球不动,以此来练习学生的控球能力。

6.然后我安排了一个比赛:运球比多(即寻找MVP),让学生通过比赛激发兴趣,同时达到练习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结束部分用时约5分钟

篇2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中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发展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人教版水平二的要求设计的。通过多样的跑、跳跃练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些情景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本课时主要是依据教材选取了50米、30米、各种跑的情景游戏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255班45名学生,学生跑的素质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快速跑的学习热情高涨,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少,比如起动反应动作、怎么样才能跑的快、接力跑游戏中的技巧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跑的知识。

五、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快学生快速跑反应;

难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汶川大地震故事为引导话题在通过争当逃生勇者为情景将学生带进跑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运用游戏法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创设游戏和比赛的情境,让同学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整堂课同学在快乐的游戏中拉开了序幕: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课的主题,“刘翔是跑什么项目?”、“哪位同学知道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关键是什么?”“反应迅速、快速启动”。然后抓住“反应迅速”是做好起跑的关键,安排了“叫号跑圈”和“猜拳跑圈”的热身小游戏,既起到了锻炼反应能力又预热了身体,使同学身心完全投入到课堂里。

2、鼓励同学亲身体验,比赛气氛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让游戏伴随着同学学习与活动是体育新课标的一种尝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同学活动、体验、心情都能达到锻炼过程。在同学试做一次站立式起跑后,针对发现的错误动作,马上用口诀的方法让同学复习动作过程。“两脚前后站,两臂正相反,前脚稍蹲,后脚成弓,上身前倾。信号一响,摆臂快,后脚蹬地比箭快。”这样既记住了要领又饶有趣味,重复了多次练习后心里还是很高兴。接着用不同姿势的起跑再次提高同学的练习兴趣,又锻炼了同学的反应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巧夺体操棒”的游戏,边巩固起跑动作又有角力对抗,同学更加感受到起跑迅速的重要性。

3、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教、学互动其乐融融。为了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请同学当起“小裁判”,在做示范和练习时同学尝试发令。设计不同信号的起跑练习。如在小组合作、玩“巧夺体操棒”游戏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小裁判”做出公正判决。

篇3

对我校八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分为A实验班、B对照班,提前两天将《排球正面垫球》的学案发给实验班,内容涵盖:垫球的手形、身体站位、击球部位、击球时机、图解、垫球的小视频网址。提醒实验班的学生提前预习学案。经过一课时的学练,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垫球测试,球落地为失败,结束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实验班优秀为20%,合格以上为95%,不合格5%;对照班优秀为5%,合格以上为50%,不合格为50%。经上课的观察及课后的讨论得知,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前已熟悉垫球的基本姿势及击球部位,课上学习后,只需着重练习找准击球时机,相对任务较少,而对照班的学生则在课上要学习手型、姿势、击球点、垫球时机等一系列连贯的知识。由此可见,让学生预先通过学案,了解上课的内容,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连贯动作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出有特色的导学案,使其真正能够起到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体育学案导学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以教为主的。上课时教师宣布本课任务后,学生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此之前学生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教学目标一时很难达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任凭教师调来调去,教学何谈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案导学在编制过程中就已经把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在自学时的目标。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没有说明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学习目标则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目标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而学案导学十分重视学生学的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达到教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目标统一。如果说教案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话,那么学案导学就可以使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同步完成。比如上文提到的排球墊球,一般会安排四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那么编写学案时用小单元的形式来完整备课的话,学生能对怎么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有利于总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只是对象不同,但总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一切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长,每一次发展都跟教师每一课时的教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每一课时的学习,累积起来才会显现出发展和进步,因此如何提高每一课时的课堂效率,关系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快慢。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的学案以每周或者双周的形式发给学生为好,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双休日对体育学案进行预习,适当上网查找资料。通过学生提前知道下周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在学习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手段,在课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真正做到高效学习,最大限度地达成学生学习目标。

三、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任何教学都是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来共同完成的,因此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是教与学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的。由于学案是提前发给学生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案知道教师在每一课时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课前的相互沟通经过学案的发放达成,并且在以小组形式的学习中,学生知道怎么样分组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通过提前与小组学习伙伴的沟通,针对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先行找到解决办法。那么课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沟通、默契配合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案导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