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0 11:44:3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道路绿化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景观、文化、印象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景观功能及生态建设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功能:
(一)实用功能
第一,道路绿化以道路为依托,绿化主要起组织交通的功能。第二,荫棚效应。利用树荫,有效遮挡烈日、降低道路温度、减弱热岛效应。第三,隐蔽作用。可对一些影响城市环境风貌的建筑、地形的物体进行遮挡,减少视觉污染,塑造城市形象。第四,防护作用。可有效降尘、降噪、防火,也可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二)景观功能
道路绿化呈现线形延伸,与道路两侧的建筑在色彩、质感方面形成一种对比与互补,丰富了景观效果,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其次,可有效地分割组织道路空间,通过隔车绿带、景观小品等多种形式对道路进行分割,使人车分流,有效组织交通。再次,道路绿化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及丰富的植物品种体现时间性、空间性。
二、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道路绿化建设发展迅速,但“重建轻养”的问题依然存在,道路绿化养护水平相对滞后,绿化成果难以巩固,大大影响了绿化效益。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道树养护管理误区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除了可以美化城市,还具有防风和调节城市道路温湿度的作用。但目前行道树养护管理尚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少绿化管理单位以为行道树只需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浇水施肥;新种植的行道树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到树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时才开始修剪;另外还存在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由于城市道路往往人多车多,喷药时容易喷到行人身上,不安全,如果选择在晚上喷药,又看不清楚,所以一般只要不危及植株的生命,就任其自生自灭。
(二)道路绿地养护难
道路绿地的养护工作是绿化养护的重点与难点,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1、是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不当,乔灌木配置不合理,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绿化养护,没有铺设自来水管,没有按要求回填肥土等。
2、是绿化养护本身不规范,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地面板结,杂草丛生;修剪不及时且形式单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没有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从而达不到防治目的。
3、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绿化带遭人为践踏,汽车倾轧比较多,有的地段走的人太多成了“人行通道”,即使及时补植上去也会遭遇再次践踏,成为绿化“死角”。
(三)园林队伍技术水平低
过去,园林工作者对除草、松土、浇水、施肥都很熟练,知道怎么做,但随着养护管理新技术、新要求的提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1、职工对新制定的园林管理要求和标准往往出现不适应、不接受的状况。
2、对出现的新型病虫害、新型农药知之甚少,出现问题时往往措手不及。
3、对有些新型园林工具、器械不了解,不能正确使用。
4、不了解苗木的生长习性。
5、季节性雇工素质低下,甚至只是务工的民工,根本不懂园林绿化技术。
三、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措施
1、绿化树木的养护
(1)冬季的养护
①缠树干
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塑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既保温又防寒,再用地膜于树根部保温防寒,可大大提高乔木成活率。
②搭风障
雪松等树种在甘肃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③搭保温棚
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④根颈培土,盖地膜
在绿带内的乔木、常绿树,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 20~30cm 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⑤树干涂白
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比例为 40.0∶10.0∶1.0∶0.5,高度一般1.2m。
(2)春季的养护
春季,加强水肥管理,通过适时浇足春水来增加地温,追施有机肥增加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夏季养护首先要加大水肥管理,其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3)秋季的养护
秋季养护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修剪。合理浇冻水既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宜进行合理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以扩大树冠、优美树形、调整枝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既能减少植物的蒸腾和风折,又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2、草坪的养护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加强施肥,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钉耙梳理干净,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草新根萌发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1次,修剪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可控制病害发生。7月草坪进入休眠期,应及时清除枯草层,增加草坪的通透性。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枯萎病等。
3 提高绿化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专业化的理论培训与正规的技能训练作为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养护人员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和归属感,能极大的改善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胜任日常工作和未来工作的能力,确保完成工作既定的成果和目标。
综上所述,靓丽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护管理好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是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职责,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摸索,进一步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提高绿化管理水平,增强职能部门的责任心、事业心,为园林绿化上档次、出精品、提高、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speed up,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so in the city's roads are also beginn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green, s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en at the same time, still can beautify the city, of course, urban road green in a way to be able to reflect a city of the whole styl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of urban road green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Measures designed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在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绿化园林系统,而道路绿化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绿化道路不仅能够改变城市的整体风貌,还能够为城市的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应该怎样将植物以一种艺术的、科学的方式种植在城市道路的两旁,同时将植物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对其进行规划,建立一个整体的园林系统;营造令人舒适的环境;当然由于绿化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改变城市的环境气候,并能够维持生态平衡。
1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作用
(1)保护环境的作用:洁净空气,汽车尾气、飘尘、降尘等。(2)降低噪声:经增大道路两旁的绿化带的面积以及有效地配置建成绿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噪声。(3)改善调节道路的小气候:能够有效的调节道路两旁以及其周围地区的湿度、温度,并能够降低风速等。(4)安全作用:在交通车道、人行道与车道、停车场和各种广场的周围建立绿化带,能够控制人流以及车流,并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5)分隔作用:由于建立了绿化带,所以能够将道路分割开,不仅能够方便人行、车行,还有利于方向的辨别。另外,道路的两侧种植很多林立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在行车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6)景观作用:由于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其存在的外部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植物进行美化,这样能够使整个城市的外观美化,给人美的享受。
2组成道路景观的要素
(1)内在部分,重点就是道路中红线内部的一些物品,主要涵盖了:地面的标志、海报、路牌、路标、交通的标志、铺装、喷泉、雕塑、花坛、行道树、公交站亭、垃圾桶、电话亭、座椅、路灯、路障、路栅等;(2)外在部分,重点的就是背景建筑,在道路的空间上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城市中的建筑,道路两旁的建筑形式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物质作用、视觉印象等将会对道路的空间有所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将是这个城市文化以及物质生活的具体体现,当然倘若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不好,那就会对这个城市的品位有严重的影响。
3绿化道路的景观定位及布置形式
3.1绿化道路的景观选址
(1)景观大道。就绿地园林系统而言,其设计的关键和就在于园林景观路的规划在这条道路上,通常情况下,车速每小时是不能超过六十公里的。针对园林的具体规划,第一步要考虑的就是该城市的环境质量,在植物的选取上,一定要选择具有较高观赏潜能的植物,在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园林中,将乔灌草和绿化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也就是将立体的和垂直的向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园林的结构形态,也为整个城市的综合风貌增加了立体感。(2)快速路。在快速道路上,通常情况下规定形成的速度每小时大约为八十公里。在这里规划的重点就与景观大道有所不同。在快速道路上要将绿色安全最为其开始的基础,在选取植物的时候,侧重于彼此之间的差距的变化,差距越大越好,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达到绿化的要求。(3)普通的道路。对于这样的道路来说,在城市中是非常常见的,它并不属于是主干道,所以对于行车速度来说,不能过高,但是特殊情况除外,对于这类道路的景观来说,其种植的规格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所以说,园林的规划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生态以及安全。
3.2绿化道路的规划形态
(1)二带一板形态。这样的新形态在城市的绿化道路中是随处可见的,也就是将行道树种植在道路的两旁人行道的分隔线处。这样的种植方式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占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小,管理上也很容易。然而这种方式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倘若车道太宽,那么行道树就不能发挥其遮阴遮凉的作用,同时当机动和非机动车在混合行驶的时候,对其交通管理是特别困难的。(2)三带二板形态。这种规划方式主要是用单边行驶的双车道中间的绿化带的规划,同时还在道路的两旁设定行道树。多数是用于道路非常宽阔,同时绿化带相对比较大,并且环境比较好的地区,典型的就是在高速公路中的绿化带。(3)四带三板形态。其分布的特点是用双向的分隔带将车道划分为各部相连的三块,其中,处在中间位置的是机动车的行车道,而两旁的都是非机动车的行车道,这样加上行道树总计是连四条绿化带。所以将其称作是四带三板形态。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占用的土地面积特别大,当然它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受益的面积是非常大的,在夏天的时候,这样的形态的遮阳效果是十分好的,交通便利,安全指数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车辆的混合行驶带来的诸多不便。(4)五带四板式。其特点就是采用三条分隔带,这样就把车道划分成四条,绿化带的数量就是五条,这样方便了行车,彼此之间有间隔,这就为行车安全以及限制车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还节省了用地。(5)其它形态。根据道路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总结当地的特点,然后再建立绿化带,例如,水和山坡的绿化带的规划。
4道路绿化的种植设计
4.1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有效地结合
在最近的几年中,在南部的很多城市中,已经将落叶树种当做是关键性的植被,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树种的花色很多,并且季节变化的过程中这种树种的变化很小。其实,落叶树种到了秋冬季由于没有叶片,其生态效益往往没有常绿树种那么显著。许多植物都是靠叶片吸收二氧化碳来产生氧气的,而且植物通过叶片起到吸收有害气体,衰减噪音等作用,叶片对灰尘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吸附的作用;个别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分泌黏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如近两年在广州市区,由于汽车增加相应的尾气排放也大量增加,导致到了秋冬季节就出现“灰霾天气”,这样的恶劣天气与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尤其针对的就是 “二带一板形态”的道路而言,其行道树主要都是用落叶树种的,当冬季来临的时候,落叶树种不管是从景观还是从生态的角度,常绿树种都要优于落叶树种。所以,在进行道路规划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选取其中的一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两种树种结合在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将彼此的优势发挥出来。
4.2路灯设备要和绿地保持一致
在 “二带一板形态”的道路上,一般的情况都是将行道树和路灯建立在一个水平上,这是由于行道树是会不断生长的,倘若不在一个水平上,那么树冠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必定会将路灯遮住,那么就会影响到照明的亮度,也就是说,道路在晚上的时候可能会不明亮,这可能会给交通安全带来不便。所以,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植被自身的特点进行建立,同时,在和路灯搭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植被不能太高,当然也不能太密,争取适度是最好的。
4.3对行道树栽培的规划
就行道树而言,全部都是种植在道路的两旁的,这样不仅能够为过往的车辆行人遮蔽阳光,还能够美化道路。当然落叶和常绿树种都能够有这样的作用,然而,对其还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生长的速度一定要快,能够经得住修剪,在低处是不允许开枝的,树种的主干要直挺,树冠要大而且要浓密等。行道树的栽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树带式的,还可以是树池式的,甚至其他的形式。
4.4栽种绿岛植物的设计
绿岛植物分隔车道、美化街景,一般宽度大于1.5m。视宽度可种植一行甚至多行行道树。绿岛的边缘可以栽植绿篱,绿岛内可铺设草坪或栽植地被植物,使城市道路绿化、美化的效果更好。
5结语
目前城市中的园林式的道路的绿化工程是一项十分严密的工程,它对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也是自然景观的一个缩影,它涵盖的不仅仅是自然的艺术,还结合了人文艺术,真正的展现了意境美和姿态美。在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园林艺术能够给人美的享受,是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是城市化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城市文明的另一种代表。
参考文献:
[1]朱媛.城市道路绿化及其生态意义[J].科技信息,2008(12):644-645.
[2]程晓山.浅谈道路绿化设计中的意境构思[J].广东园林,2004(4):26,37.
[3]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2):45-46.
[4]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4):13-16.
[5]徐文辉等.杭州市城市街道绿化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2(3):23-25.
中图分类号 S731.7;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238-01
农村道路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当前由于道路两旁土壤特性复杂、造林技术落后、管护措施差等因素影响,导致造林失败。特别是岩石地段的造林成活率几乎为零,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补植,但却始终达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和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可提高道路绿化造林成活率的办法,现总结如下。
1 选择适宜树种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隶属安康市,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6 ℃,土壤异质性复杂。应选用速生杨树、香柏、玉兰、桂花等作为石泉县各项绿化造林的主栽品种,也可选用当地抗旱、抗冻、抗病且易成活的针叶类树种。道路绿化需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来选择适宜的树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方可达到生产目的。对于黏性土壤适宜培育各类松树、柏树等乔木;砂壤土适宜栽植杨树、国槐等;黄绵土适宜各类杨、柳、松柏等树种;盐碱土适宜种植柳树、白蜡树等;土质层薄、岩石地段适宜种植乡土树种。苗木规格要求胸径3~5 cm,土球大小应是苗木胸径的5倍。
2 推广抗旱造林
(1)选择春、秋2季造林。根据石泉县道路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抓住春、秋季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充分运用抗旱造林新技术,采用深坑壮苗、当地自采苗、保水剂、生根粉、截干、伤口愈合剂等办法,保证造林质量,提高成活率。春季以造林为主、补植为辅,秋季以补植为主、造林为辅,避开干旱霜冻时期造林[1-2]。
(2)用生根粉和保水剂。生根粉能促进苗木不定根的形成,缩短生根时间,目前在林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苗木移栽主要用3号ABT生根粉,1 g可处理苗木3 000~6 000株。保水剂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所吸收的水分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造林时可与农药、肥料同时施入根部,提高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造林成本。
(3)挖掘种植穴。农村道路以沙石为主,石泉县道路绿化采取深坑,挖成鱼鳞坑的人工造林模式,将穴面做成与原坡面相反的斜面,以增加雨水拦蓄量。对于土质层薄、石渣较多的种穴一定要保证质量,杜绝简单应付的做法。不要底土和表土,采取人工添土,并用石块围砌成1 m见方左右,深度40~50 cm,以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的小环境。对于大苗栽植穴的挖掘规格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来确定,回填时先填表土,再施基肥,最后填底土。
(4)苗木处理。由于苗木在起苗、运输过程中大量失水,加之有时不能及时栽植。因此,在种植前先将苗木用清水或生根水浸泡24 h以上,使苗木吸足水分后再进行栽植,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5)苗木栽植。将苗木放入坑中,周围填细土,用脚踏实,土埋至坑深2/3处,如果是大苗木,必须先用3~4根木棒支撑好,再填土。对于带土球苗木栽植时,要拆除苗木根部不易腐烂的包装物,种植穴底部要踏实,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浇足底水,待渗完后,再覆表土,围蓄水坑[3]。
3 加强养护管理
(1)新苗保护。派专人从事日常管理工作,风雨过后,要及时将倒伏苗木扶正,覆土砸实,谨防再次倾倒。水土流失严重的应及时添土,若发现树坑积水要彻底排除。对于土质层厚、苗木长势较好的,要做好根部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
(2)控水。新栽植的苗木,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一般在苗木栽植后7~10 d浇第2次水。再过15 d浇足第3次水,待水渗完后,要覆土保墒。若是秋季栽植的针叶树,除在树上搭遮荫棚外,每天给树叶喷水1次,以防苗木失水。若是冬季栽植的苗木,只需浇足定根水,开春后再浇1次发芽水,这样苗木成活率可达85%以上[4]。
(3)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4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任重而道远,各项绿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监管并重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必须成立专门的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制订道路绿化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另一方面绿化单位一定要考虑土壤对苗木生长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树种,并针对土壤异质性进行管理,才能达到绿化当年见树木、3年成林荫的效果。
5 参考文献
[1] 马晓梅.浅谈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陕西林业,201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