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

篇1

经常性的按摩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预防褥疮有一定的效果。在此介绍红花酒精的配制方法及按摩手法,供大家参考:

1.红花酒精配制 红花具有活血通络,去瘀止痛功用。到中药房购红花6克,浸入50%酒精500毫升中1-2天,即可搽用。

2.全背部按摩手法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以两手或一手蘸少许红花酒精作按摩。按摩者斜站在病人的右侧,两手从病人双侧臀部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打圈按摩,力量要足够刺激肌肉组织),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如此有节奏的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后颈部)。

3.受压处局部按摩 蘸少许红花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向中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约3-5分钟。如局部呈现褥疮的早期症状(局部瘀血发红),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压,可用拇指指腹作环状动作,轻柔地由近褥疮处向外按摩。

怎样护理心肌梗塞病人

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时,陪护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让病人休息 一般来说,老年人发病的第一周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卧床休息对于心肌梗塞病人而言非常重要。

让病人适当运动 起先可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运动,如手臂、腿、脚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然后根据病人自身的状况,可离床在室内适当活动,但要注意活动时间。如果病人的状态较好,可考虑户外活动,但仍不能做剧烈活动。

注意病人的用药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常需要一些止痛药以及麻醉剂,如吗啡等。但这些药物都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支气管疾病,因此要慎用。如老年人出现精神混乱,不宜使用镇静剂。

监测生命体征 应每1-2小时为老年人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治疗。

保持二便通畅 病危老年人应留置导尿,同时每天服甘油或蜂蜜,使粪便变软,防止便秘的发生。

饮食调整 每日做到少量多餐,多给患者食用清淡流质饮食,要限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水分在患者体内的潴留,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若患者因病难以入睡时,可按医嘱让患者口服少量的镇静剂或安眠药促进睡眠。(红云)

不同环境的身体疗养法

1.温泉疗法:泉水的温度可使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水的浮力和压力对人体有按摩、收敛、消肿、止痛的功能。因此,有皮肤、肌肉、关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在休息的时间泡泡温泉。

篇2

【关键词】上消化道疾病;精神因素;男女差别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33-02

Mental factors influence the investig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in men and women onZHANG Kai-qiang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spirit of the factors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affec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Methods:Random survey of hospital outpatient gastroscopy patients,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Female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centive for negative emotion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men and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Mental factors;Gender differences上消化道应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上消化道病变可形成功能性胃肠病、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等[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上消化道疾病与精神因素相关,并且此类患者女性受精神因素影响要高于男性[2],本文旨在对我院治疗的20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随机调查,统计分析来比较上消化道疾病的影响在男女中的差别,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1年至2012年在我科进行胃镜检查的200名病人进行随机调查,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18岁-75岁,平均年龄(45.2±11.6)岁。

1.2方法:通过制定胃部疾病调查表,随机选择病人进行填表,根据自身发病情况,如实填写与该病相关联的发病原因,进行汇总,并经胃镜明确诊断。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在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所有病人均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且排出肝胆等其他疾病导致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对病人进行调查后统计对比,在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类型中主要以胃炎为主,具体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类型例数,具体数据,(见表1);女性组患者受不良情绪影响显著高于男性组,具体数据,(见表2)。

表1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类型(例)

上消化道疾病类型女性男性胃炎8078消化性溃疡1116胃癌96总计100100表2男性和女性受不良情绪影响的比较

组别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不良情绪影响率(%)女性组564767.00*男性组163221.00注:是指女性组受不良情绪影响率与男性组比较(x2=42.9383,P

目前慢性胃炎是中国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癌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其致病因素非常多,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等,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对精神因素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研究颇多,本文就精神因素在男女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发病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女性上消化道疾病病人具有不良情绪诱因明显多于男性,由此探讨不同性别病人的治疗方法差异[3]。

上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慢性胃炎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人们的情绪处于紧张、恐惧、焦虑、愤怒及忧郁等状态时,使胃肠道的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胃肠疾病,患者常病情反复,缠绵难愈。部分病人常有焦虑,抑郁症状[4],而对男女之间的差异未作明确调查,本调查发现女性病人比男性病人更易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p<0.01),而忽略性别单纯针对胃炎、溃疡、胃癌三者与精神心理的关系因样本少,差异性尚不明确。由此,在针对女性病人患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可以常规进行心理干预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参考文献

[1]董晓莲,郑英杰,王法弟,等.德清县人群上消化道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5):28-29.

篇3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b)-181-02

儿童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a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它又分为1A型和1B型两个亚型。1A型是指由于因遗传基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起病的,是IDDM的代表。1B型是指家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IDDM,是自身免疫疾病的一部分。临床所见患儿多为1A型IDDM[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1岁者1例,2~10岁者13例,>10岁者6例。

1.2 临床表现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本组19例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症状,患者体重减轻很快,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厌食、腹痛、皮肤黏膜干燥、呼吸中带有酮味甚至出现意识改变等症状:本组9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经实验室检查支持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晚期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表现,还可出现白内障、视力障碍、视网膜病变:本组3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

1.3 辅助检查

1.3.1 尿液检查

1.3.1.1 尿糖定性:20例患者均为阳性。

1.3.1.2 尿酮体:本组患者9例呈现阳性。

1.3.1.3 尿蛋白:本组患者2例呈现阳性。

1.3.2 血液检查

1.3.2.1 血糖:血糖检查未经治疗的IDDM随机血糖20例均≥11 mmol/L,12例空腹血糖≥6.7 mmol/L。

1.3.2.2 血脂:血液中各种脂肪成分在血糖未控制时18例升高。

1.3.2.3 血气分析:本组患者9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1.3.2.4 糖化血红蛋白:8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2 治疗及预后

IDDM是终身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IDDM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和身体的锻炼,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还应加强精神心理的治疗。

2.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酮症酸中毒迄今仍然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必须针对高血糖、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可能并存的感染等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和血、尿液中糖和酮体的变化,随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源性损害。主要包括液体治疗、胰岛素治疗和控制感染。

2.2 长期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饮食管理、胰岛素治疗、运动治疗、宣教和管理、预防并发症。

2.2.1 饮食管理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是进行计划饮食而不是限制饮食,其目的是维持正常血糖和保持理想体重。

2.2.2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治疗IDDM能否成功的关键。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方法都影响疗效[2]。

2.2.3 运动治疗

运动时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2.2.4 宣教和管理

医生、家长和患儿应密切配合,帮助患儿树立信心,作好记录、加强管理。

2.2.5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微血管继发损害所造成的肾功能不全、视网膜和心肌等病变。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症。IDDM的真正起因还未明了。糖尿病的确诊并不困难,但治疗是十分困难的。医生必须对患儿和家长高度地同情、关怀和认真地帮助和鼓励;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措施,而且要持续终生。同时儿童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还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三个方面。值得强调的是,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上述3种疗法相辅相成,往往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3]。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98%的儿童糖尿病为1型糖尿病。IDDM的真正起因还未明了。糖尿病的确诊并不困难,但治疗是十分困难的。由于糖尿病终身存在,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和饮食控制,生活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给患儿和父母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医生必须对患儿和家长高度地同情、关怀和认真地帮助和鼓励,使患儿和家长树立坚强的信心,能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意见,安排好家庭生活和学习,克服糖尿病带给家庭和患儿的痛苦和不方便,以保证患儿能长期坚持治疗,计划和有规律地生活[4]。我科举办了一次糖尿病夏令营,尽管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参加的17名儿童均提高了对糖尿病进行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对糖尿病的控制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96-2006.

[2]陈凤生,王伟.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9-30,69-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