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9 15:16: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案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企业会面临商业模式的困境?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及竞争环境的改变是这些企业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要真正实现突破,移动互联网企业应从商业模式的原生态、持续性和生态化三个方面入手。
保卫“原生态”战略优势
移动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抄袭完国外的模式后,却不考虑应用的本地化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缺乏“原生态”。
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企业大都采取“模仿”国外同类型企业的做法,其商业模式通过C2C(Copy To China)简单移植到国内市场,这导致企业经营没有或缺少原生性,从而陷入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困境。例如国内模仿美国签到服务Foursquare的大量移动互联网企业,目前就面临用户规模不足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国内人际交往模式跟国外的不同。
除了企业在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时需要注意原生态定位,一些先于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应该考虑强化商业模式的原生态,避免被山寨。例如2G时代知名的3G门户和UC浏览器,它们在WAP时代很好保持了领先性,也具有一定的原生性,但随着3G时代到来,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介入该领域而使得它们的商业模式被山寨,从而陷入到市场丢失、用户体验不突出等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困境。
对一个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讲,模仿或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应该尽量保持商业模式的原生态,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形成与竞争对手或者山寨企业不同的差异化特征。
小米手机是保持商业模式原生态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小米手机模仿苹果采取自行设计并寻找代工的方式,针对中国市场特点确定了2000元以下的定价,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产品定位;另一方面,小米手机放弃了苹果专卖店加网上销售的方式,简化为网上销售的模式,成功降低渠道成本;最后,小米手机在移动应用方面进行布局,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MIUI和聊天工具米聊,但它没有贸然投入巨资到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而是采取较为低调的示弱手段。
如果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原生性较好,可以使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留下大的改善提升空间,时间也比较充裕,不过这并不说明企业可以坐等成功的延续,而应该对产品及服务不断改善,强化原有商业模式定位带来的优势。
持续创新提升产品杀伤力
但并不是说,将一个国外的商业模式抄袭过来并做好本地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商业模式想要不断成功,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
介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建立基本的商业模式后,应通过持续改进产品提升价值,为保持商业模式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元素,避免竞争对手介入自己的核心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的升级,影响企业盈利的实现。
苹果公司是从核心持续改善产品的最佳案例。在推出iPhone和iPad核心产品后,苹果不断为现有产品提供升级产品,为了强化核心产品价值,苹果还建立了软件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硬件产品的用户体验。正是通过不断改善的商业模式,苹果有效避免了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的挑战。反观传统手机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由于缺乏围绕核心产品改善的策略,纷纷陷入了商业模式困境。
号称最大手机厂商的诺基亚,虽然跟随苹果商业模式也推出了软件策略,但由于三心二意的应用没有强化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反而拖累公司丧失了发展方向。美国领先的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也在去年落入了互联网公司Google手中,成为了Google的附属品,这也跟摩托罗拉缺乏围绕核心持续改进的策略有关。
不仅智能手机公司难以避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困境,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时有失败的案例。在WAP时代处于领先的3G门户曾经获得IDG大量的投资,但由于管理团队没有及时围绕核心改善产品,而是通过多方出击的方式介入到大量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使得其商业模式缺乏延续性,导致3G门户目前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从移动互联网实验室重点跟踪的50个移动互联网案例来看,大部分移动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避免被对手山寨,削弱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研究及实践证明,产品或服务生态化是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可行方式。
善用“生态化”制胜法宝
最后,当通过持续的创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就需要由单一的产品覆盖到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非常羡慕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江湖地位,期望在移动互联网复制类似的竞争优势,避免简单的价格竞争。要达到腾讯类似的江湖地位,移动互联网企业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认识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创新。
苹果是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最典型的成功案例。苹果通过提供核心的硬件产品及软件服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竞争对手跟随提供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情况下,苹果仍然有能力避免竞争对手挑战其竞争优势。例如,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虽然比竞争对手亚马逊的Kindle Fire贵一倍,但其市场份额仍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这不能不归功于iPad加iTunes及App Store形成的生态系统。
类似苹果的成功还不多见,例如目前还不清楚模仿苹果的小米手机能否获得成功,但期望生态化的移动互联网失败案例随处可见。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一直想引入社区化运营模式,并且还尝试建设了一个无线音乐微博平台,但最终也在集团公司统一运营移动微博的收缩策略中不了了之。
对于中国移动的创新项目移动MM、飞信以及无线城市,目前据称也处于生态化转型阶段,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为什么苹果生态化策略获得了成功,而其他企业鲜有成功案例?
研究显示,2000-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事件118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案例有96起,披露投资金额为6.63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690万美元。(见图1)
从历年的投资规模情况来看,2009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事件的最高值,共发生26起投资事件,其中有22起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9800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445万美元。2007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披露投资金额总值最高的一年,在25起投资案例中有24起投资案例披露了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20017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834万美元。不过从历年的平均投资金额来看,2006年平均投资额为1025万美元,创历年最高值。
2007年可谓是移动互联网投资第一波热潮,主要受三大因素的拉动:一是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大,为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互联网厂商如腾讯逐渐加大向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渗透,原有移动互联网厂商如空中网、3G门户等进一步发展,差异化的应用/服务丰富了移动互联网产品,同时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究带来了新的血液;三是各类细分业务的不断出现,除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外,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无线广告及各类独立的手机客户端软件等业务的出现使投资方找到了移动互联网投资点。此外,中国移动网络扩容也优化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传播介质。
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共发生11起,其中8起案例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额为7256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907万美元,预计随着手机游戏、移动视频、移动支付等细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2010年下半年移动互联网行业仍将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外,我们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加之充足资金,预计2010年移动互联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将有所提升。
从单笔投资金额的角度分析,中国移动互联网近十年的投资案例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单笔投资金额集中分布于500万美元以下,共发生55起投资事件,占总投资案例数的46.61%。
从投资轮次的角度分析,2001-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中,Series A投资案例数量仍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共披露投资案例53起,占总投资案例44.92%,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45起,投资总额为20486万元,占比为30.92%。此外,有24起投资案例未披露投资轮次,占比达20.34%。
从投资地区角度分析,2001-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热点区域以北京为主,北京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为57,占总投资案例的48.31%,其中已经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48起,总投资额为38849万美元,占比高达58.63%,平均投资额为809万美元。上海地区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数位居第二,投资案例总数为17起,占比为14.41%,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13起,总投资金额为2849万美元,占比为4.30%,平均投资金额为219万美元。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北京、上海、深圳地区是投资活跃地区,尤其是北京,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网络游戏市场盘整将至
中国网络游戏进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经历了从萌芽、成长到成熟、从运营到“自主研发+运营”并行再到海外运营,从单机游戏到联网对战再到3D网络游戏。2010年,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即将进入盘整期,除技术、产品、运营、渠道拓展方面发生变化外,资本市场运作也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网络游戏行业的热点话题。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共发生17笔投资,其中已经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15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10027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668万美元。总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降19.05%,披露的投资金额总数同比下降44.12%。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投资案例集投资金额首次出现下滑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期,资本市场对网络游戏的态度更加冷静和客观。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共发生92笔投资,其中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为57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42030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737.37万美元。从2010年上半年的投资情况来看,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共有6笔投资,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5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1035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59万美元。(见图2)
我们认为,2010年下半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发展看点有四点:
一、中国相关部门对网络游戏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一年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措施,从内容创意、研发到市场运营,乃至虚拟货币运营等网络游戏的各个环节加以管制与规范,尽管短期来讲,将减缓部分网游企业的发展速度,甚至出现行业的小幅盘整与洗牌,但是长远来讲,对中国网游产业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预计内容管制、虚拟货币管控仍是未来网络游戏监管的主要方向。
二、中国网络游戏合作运营趋势明显。
相比于网络游戏发展前期市场的“自产自销”,2009以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同类厂商之间的合作案例日渐增多,网络游戏的联合运营表现尤为明显。如腾讯与巨人联合运营网络游戏《绿色征途腾讯版》、腾讯游戏与北通联合运营《地下城与勇士》、盛大游戏与金山联合运营金山3D游戏《剑网3》等,同业合作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的趋势之一。
此外,异业合作态势也日渐明朗,如巨人网络首款的体育社区网游《体育帝国》与体坛网在北京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开创网游异业合作的全新模式;盛大网络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展开全面战略合作等,相继拉开网络游戏异业合作的序幕。
我们认为,同业、异业合作将较好的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优秀的产品+良好的运营”将推动网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众多中小厂商的入局,联合运营的案例将逐渐增加,但是切忌盲目联合运营。
三、网络游戏将成为连接娱乐产业各环节的桥梁。
网络游戏是目前中国文化娱乐产业众多细分市场中发展较好的市场之一,也是获利雄厚及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在众多的文化产业细分领域,网络游戏凭借其特殊的属性成为将众多细分领域融合的桥梁,如网络文学的版权溢价可以通过出售版权给网络游戏,盛大文学的《星辰变》正在尝试进行多版权运营;影视作品未来也将通过网络游戏的改编增加溢价,如2009年6月,博瑞传播拟以最高不超过4.81亿元收购成都梦工厂网络信息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举意味公司将正式进军网络游戏业。2010年6月,华谊兄弟与移动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掌趣科技达成协议,以1.485亿元自有资金获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这次注资表明华谊兄弟进入游戏行业的战略布局,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预计未来将有部分影视机构进一步开拓网游行业。
四、部分上市网络游戏公司发展值得期待。
在中国的上市网络游戏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在2010年下半年的业绩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完美时空,新老游戏交替之后,预计新游戏《神魔大陆》、《魔界》等都将成为公司未来营收的增长点;另外,2010年,完美时空收购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宝宏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是网络游戏公司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全线布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二是网易,一方面《魔兽世界》即将开服,另一方面《天下贰》(3D游戏)等游戏将于2010年下半年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营销,作为中国3D网游的先行者,预期市场表现存在上升空间。
能源存储成为清洁技术投资新热点
所谓能源存储,主要是指将电能通过一定的技术转化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使转化后能量具有空间上可转移(不依赖电网的传输)或时间上可转移或质量可控制的特点,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合用电需求的方式(功率、电压、交流或直流)释放,为电力系统、用电设施及设备长期或临时供电,如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等。
从行业的界定来看,能源存储隶属于清洁技术行业,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能源存储技术提高电网使用效率,最终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能源存储技术帮助电网平衡波峰和波谷时期的用电需求,平稳度过电能调度中短暂的电力中断,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之一,减少因时间/空间上供求不平衡导致的电力浪费。
其次,能源存储技术使得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时间、电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使用无论对电网还是对用电设备都会造成很大冲击,进而阻碍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以及向用电设备供电。
应用工厂总经理黎诗佳认为,传统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障碍是缺乏互联网的基因,缺少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目前来看,各方面做得最好的行业是电商,应用工厂希望帮助传统企业客户实现这样的转型,成为连接客户和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纽带,为企业提供闭环服务,帮助企业及早把握市场先机。
脱胎于众包模式
构建企业级移动应用B2B平台
应用工厂从众包模式脱胎而来。在国内,“一呼百应”的众包模式并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尤其在互联网行业,进入门槛低,低价竞争、恶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企业级移动互联网领域,众包模式的一些表象给传统企业带来了“移动互联网=APP”的错误印象,而实际上却复杂的多。基于这种现象,应用工厂开始思考如何把服务做得更深一些,以体现企业级移动市场的本质。
众包模式下,平台仅提供简单的信息功能,开发者和客户只是获得了沟通的渠道。而应用工厂强调服务,将开发作为一种服务带给客户,不论服务商用生成器做模板式开发还是进行定制化开发。除了系统开发,还提供云资源、托管、计费、分销服务等大众化的服务。当然,应用工厂也能做到很小众、很垂直化的服务,比如某合作伙伴开发的“Commercial Check”,是专门针对户外广告的监测服务。
黎诗佳认为,相比众包模式,应用工厂给服务商带来三大价值:第一是品牌价值,中国电信的品牌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应用工厂也将把品牌价值放大;第二是数据价值,包括电信和合作伙伴的数据都可以为服务商所用,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将他们的服务变得更精准、更有效;第三是案例价值,平台已有的案例可以复用,帮助服务商更快地提供他们的服务。
通过线下发展客户是应用工厂的优势。众包模式下,客户主动信息寻求解决方案,而应用工厂除了服务这一类型的客户之外,还会主动去发掘大型客户。当然,这种模式存在“天花板”,即线下人力有限导致了客户覆盖面不够大。因此,应用工厂在这个闭环中创新地引入了商这一层。通过合作商去接触客户,理论上将客户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无限大。
当然,应用工厂作为整个链条的服务平台,也将商视为服务对象。对于合作商来说,移动互联网也许是一个陌生领域,应用工厂会通过培训阐明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价值,支持这些合作伙伴快速进入新领域。
对客户来讲,应用工厂能够提供调研规划、数据运营和推广实施等多层面的服务。除了能提供横向的多种选择,还具有纵向的一整套服务能力,这是应用工厂与众包模式最大的不同。应用工厂正是以这种咨询服务的方式,连接上下游服务对象,摆脱众包模式的弊端,真正为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B2B平台。
开放姿态深耕企业级移动互联网“试验田”
依托中国电信天翼空间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应用工厂拥有二十万以上的开发者力量,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与数十家服务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对于服务商资源,黎诗佳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说:“天翼空间已经聚集了很多开发者,而且作为运营商的开发商店更是聚集了很多大的开发公司,他们需要跟运营商有紧密的合作。”
中国电信提供的运营商能力贯穿整个产业链,不仅能够为平台服务商提供短信、计费、托管等服务,还能为平台客户提供专线接入,并通过终端、号卡资源帮助客户进行移动应用分发。集成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合作服务商提供行业垂直解决方案,这是应用工厂服务平台的一大特色。
另外,中国电信在政企客户拓展方面的优势明显,这要归根于中国电信与政府和大型企业多年的业务来往。对服务商而言,通过中国电信的平台发展政企客户,项目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此外,互联网以数据驱动,应用工厂的电信用户数据、合作伙伴用户数据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尽管应用工厂在很多场合在打中国电信这张牌,但其并非完全依赖中国电信。黎诗佳多次强调平台的开放性,虽然提供电信的托管、云计算、计费等服务,但不会强制大家使用。黎诗佳说:“我们提供电信云,但合作伙伴也可以选择其他服务商,比如阿里云;电信有计费(服务),合作伙伴也可以引入其他的计费方。”
黎诗佳表示,平台会找准自身的位置,以开放的姿态为上下游服务。“应用工厂是搭台子而不是唱戏,行业垂直的功能让服务商来做。平台对服务商的价值是带来客户,带来数据,带来案例。”他说,“B2B和B2C有所不同,B2C业务的版权归开发者,但B2B业务则归属于企业客户或者平台。如果版权在平台这边,案例便可以复用,提供给更多的服务商。”对企业级服务商的技术团队来说,他们通常将垂直化做得很深,很难复制,而平台的能力之一便是将其复制推广。面对客户的横向需求,应用工厂的汇聚能力、咨询能力可以集众家之长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客户是上帝,为了维护客户利益,应用工厂给服务商建立了信用机制,在服务商增多以后方便客户选择,这一点与淘宝很像。应用工厂探寻两种做法,一种是借鉴淘宝的方式给予等级标识;另一种是呈现成功案例,将服务商的案例展示给客户以供参考。黎诗佳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制规则,以达到公平公正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