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临床医学学习

临床医学学习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临床医学学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临床医学学习

篇1

1.1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有利于教与学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课程学时一般较少,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的特点,又能充分利用板书教学速度适当、重点突出的特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有些教学内容如“电子云”、“杂化轨道”、“手性分子和对映体”等内容,多媒体教学表达的更形象、更直观;有些教学内容如讲课内容的框架和重难点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结构式的写法,板书教学重点突出、效果更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和精心设计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和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对教学过程的掌控。

1.2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医用化学是后续各种医学课程学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的联系。例如,在讲授“氢键和范德华力”时,引申出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稳定力量”;讲授“羟基酸”时,要求学生掌握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等物质的结构,为以后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糖代谢”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讲授“乙酰胆碱”时,引申出生理学课程中的“神经递质”;讲授“生物碱”时,注重与药理学课程中一些药物的联系。通过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将医用化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知识和临床知识相联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也更有动力[2]。如在讲授“蔗糖”时,讲解红糖、白糖、冰糖的知识;讲授“醇的氧化反应”时,讲解“呼吸分析仪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讲授“酮体”时,解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中为什么会出现烂苹果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发现医用化学的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空洞,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医疗密切相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常识、医疗知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设医用化学实验时,注重与生物化学和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开设基本操作实验如“实验仪器使用教学”(实验仪器包含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课程实验教学中所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溶液的配置”,开设综合性实验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同时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通过系列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规范操作和各种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床检验所需的部分实验内容,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医学学习的理解。

3优化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

篇2

    2体验尸体解剖和临床外检工作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病理知识

篇3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临床医学也抓住了发展契机,收获了巨大的成就。临床医学是门应用型的学科,对学习本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对急、难、重症做出初步诊断、处理的能力。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并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必须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因此,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临床医学的概述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在疾病的科学发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的手段,实现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与其它的应用学科相比,临床医学的显著特征是其研究对象的未知因素有很多,不只是局限于对已知理论的应用上,同时还需要依据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实践”。回顾医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医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由临床医学提出来的,一切疾病及其规律在活体上的表现即“临床相”,都是依靠临床医学来确认的。在临床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在进行“摸索实践”中,能够切实体会并感受到基础理论的不足。

二、临床医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自身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统一不重视学生的个性、重视管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现代临床医学教学中要积极转变观念,把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是由教师引导出来的。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学为导学,培养学生对临床医学的认知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2.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工作的本质就是一种交往、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交流和互动实现共同发展。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成为牵线木偶,更不能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分解放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氛围,通过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

3.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临床医学直接接触病人和疾病,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临床医学的课堂上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将来要走向的岗位,根据其所面临的角色设置实践性较强的叙述方式和试验情节,让学生明确方面,带着目的主动去学习。结合生活实践,设置合理的情境,有助于内化和深化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应用,在实践中也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4.指导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临床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也决定了在其教学中要着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去。古人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内容的传授很重要,但是让学生切实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教师赐予学生的最要好的装备。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挖掘知识的宝库,从而有助于实现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5.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临床医学自学能力。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科重点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临床医学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学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自由学习,并且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凸显出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览有关临床医学的报纸和书籍,或者建议同学利用网络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医学知识内容,以此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医学知识,从而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医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既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