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

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1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

篇1

随着青岛市董家口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如海晶化工、阳煤集团、青岛钢铁、青岛碱业、青岛港等相继落户,用水需求加大,但根据青岛市降雨量及库容量情况,水资源供求形势严峻。为此,青岛市水利局组织实施了棘洪滩水库至董家口调水工程,以缓解用水压力。

1项目概况

棘洪滩水库至董家口引水工程主要包括棘洪滩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线工程、前二沟加压泵站工程、陡崖子净水厂工程和净水输水管线工程5部分内容,管线部分采用K9级球墨铸铁管DN1600mm,长92km、DN1200mm,长21km,2016年7月项目完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董家口地区的用水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设计阶段。该项目设计使用寿命、技术参数不尽合理,局部设计未结合现场考虑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如204国道以北原设计DN800mm,管道450m,未考虑输水能力和地面附着物的占用问题及穿越204国道的施工难度;子信路过路施工未结合现场采用全面开挖的方式进行管道安装施工图设计;设计中的切管、双承管件、弯头、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后续运营检修工作的进行。项目设计中软基路段的软基处理、钢板桩支护工艺复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2.2招标阶段。招标控制价未认真审查,局部项目工程量没有设计详图和方案,造价咨询单位未在控制价编制中详细说明,致使钢板桩结算出现变更追加,关键部位的软基处理实际工程量与结算出入较大。顶管施工的方案和图纸没有具体的落实,在工期紧的前提下很难保障施工进度。2.3施工准备阶段。地面附着物的清理补偿速度慢,且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未一次实施,需要协调的难度大,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准备阶段速度缓慢,施工单位进场时间拖后。2.4项目实施阶段。施工、监理单位未按照中标后的项目班子配备,出现项目经理、五大员及总监和监理员的严重脱岗、旷岗现象;实施阶段事后控制,事前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没有很好的结合现场实际及工程特点进行编制,不具有指导性,造成管理被动。2.5其他项目管理方面。检查井施工过程底板和池壁个别未整体浇筑,存在漏水现象;井室套管与池壁交界处混凝土蜂窝、麻面,成品保护意识差;合同管理存在漏洞,出现中标内容与合同签订内容不符现象,容易造成索赔缺陷,联通井承插管件脱口,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通过施工图会审,结合公司实际,将204国道以北改为DN1200mm大口径管道,增加了输水能力,保障了后续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尽管投资增加约20万元,但对后续项目地面附着物赔偿难度降低和重复建设节省了较多资金;通过现场勘察走线在穿越董家口港区子信路过路施工采用顶管施工135m,仅此一处施工方案的变更造成额外追加投资70余万元。对井室构筑物05S502图集进行优化,将49墙体改为24墙体,降低混凝土井室的钢筋配筋率,同样满足了项目井室构筑物的使用功能。采取这些措施后,单项工程节省投资20%以上。图纸会审中的切管、双承管件、弯头、管道的连接方式变更以后续运营方便为原则,甲方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将承插球墨铸铁管件的柔性连接改为法兰连接,将切管改为短管,杜绝使用双承管件,取消不必要的弯头,减少水头损失,同时节省了投资,降低了项目施工的难度和风险。针对软基路段图纸会审期间采用防滑脱自锚管的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优化,节省了投资,保障了工程质量。3.2加强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在招标文件前,要对项目控制价编制依据、方案、详图进行重点审核,重要分部工程量复核可采取抽查的形式进行。如钢板桩支护方法、钢板的型号、尺寸、理论重量等;施工便道的宽度、长度、石渣用量等;顶管的工作坑尺寸、混凝土厚度、井深等关系工程量结算的项目特征应进行详细描述,避免施工方的索赔,造成投资的增加。该项目子信路顶管施工前,项目部先对方案进行专家评审、造价事务所对变更价款审计后再进行项目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3.3做好施工前期准备。长距离调水工程属于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地面附着物补偿、拆迁户和库区居民迁移等,需要当地政府、项目实施主体,局属单位参与。拆迁工作既要为工程建设服务又要顾及百姓利益,工作繁琐,需要基层一线亲民队伍来实施。为此,积极协调项目各参建单位及当地政府,将工程永久占地(各类井及标识牌、标识桩、水渠、构筑物、办公房)和临时占地(管线路由)一次清点到位、补偿到位,在一个补偿合同中体现补偿金额、占用期限等合同主要条款,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4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配备项目班子,严格考勤制度,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的可行性。严格落实项目负责制,落实报验审核制度;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加大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成员班子押证管理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使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5其他项目管理措施。后续施工中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将检查井底板和池壁整体浇筑,避免了漏水现象的出现;井室套管与池壁交界处严格按照规范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封堵,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质量缺陷的出现;阀门管件安装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护进行成品保护,避免土建施工过程中弄脏管件,便于后续运营。后续联通井施工时先做支墩,放出墨线,找出中点再进行球墨管的安装,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合同、监理合同进行充实、完善,利用公司专业法律顾问降低或规避合同管理风险,达到了良好的项目管理效果。

4结语

长距离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涉及进度、投资、质量、安全、合同、协调等多方面,在事前、事中、事后、全员、全过程、动态控制等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项目参建单位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有效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半年来的运营实践证明,该项目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杨大伟 王辉 单位:1.青岛市水利局西海岸供水管理处 2.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规划设计院

篇2

中图分类号: 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PDSA Deming cycle, illustrates and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level,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rise, cogent safeguard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with high quality, high level of completion.

Key words: Deming cycle;Cost control;Schedule control;Quality control;Circulation;Improvement

一、政府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是一个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概念,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工程有别于其他民间投资项目。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且对于落实国家政策、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我国在确立已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政策方针之后,我国各级政府每年都会有数以千亿的资金用于道路、桥梁、保障房等基础性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上。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保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在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的建设方面,既确保了国家关于保障民生居住相关政策,又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有序增长。因此,政府投资工程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和意义。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投资工程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也随之加强,我们在工程管理上的要求也相应的不断提高,从而使政府投资工程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发挥其预期的投资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建议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建设程序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财政基本建设资金评审与财务管理制度等内容。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得更加科学化、更加严密化和更加系统化。因此本人借用PDSA循环理论就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出几点小的建议。PDS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型。它包括P一计划,D一实施,S一研究,A一行动四项循环是日常的生产管理领域中极为常用和有效的工具。它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认真做好政府投资工程前期工作

从项目审批流程上来讲,涵盖了项目批准阶段、规划和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许可阶段全方位的内容。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来讲,前期工作是整个项目实施的开始也是基础。工程前期工作为整个项目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为整个项目的安排提供了有序和系统的规划。由于工程项目各项内容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特征,工程前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未来走向和成败。因此,抓好投资前期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以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为例,前期工作中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一步,是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各阶段投资控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方案的比选、设计水平的优劣,对工程实物的投资、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一个工程设计完成以后,基本上已完成了工程规模、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形成了建筑产品的雏形,构成了投资方案的轮廓。只要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我们就能在工程投资控制的第一关,发挥主动控制的功能,做到事前控制,有利于后续概算编制工作的准确、完善与细化,对于后续施工过程控制中的成本控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前期工程概算的编制,是后续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一个依据和参照,同时也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做一个系统和整体的计算。

2.注重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也就是所谓PDSA中的D(实施)。注重施工过程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最为直接的途径。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因为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地位更要注重对其施工过程的控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又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三方面。

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因为其所担负的特殊用途和功效就注定在项目的进度方面有不同于其他民间投资项目的要求。在项目的起、始、节点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因为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和工序是相互连接一步步实施的,任何单一环节在进度上的问题都会对后续环节和整个项目造成十分被动的影响。因此在工程进度上要严格按照工程前期准备计划日期节点实施,保证工程项目合理有序的实施。

3.抓不足求改善,完善工程管理

众所周知,任何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瑕,毫无漏洞的。由于政府投资工程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和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在工程施工管理上有些环节并不能完全按照计划实施开来,或者按计划实施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如此,在施工管理中我们才提出抓不足、求改善从而完善施工管理的方针。也就是所谓PDSA中的S(研究)和A(行动)。通过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案从而解决问题,最终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能够合格顺利的完成。

三、总结

管理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过程。在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由于其特殊的意义和功效在工程管理水平上就需要更为严格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和完善项目工程管理上我们就要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抓好施工过程中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并且在施工管理中随时发现问题、找出管理上的漏洞并分析解决实施最终目的使得政府投资工程能够顺利完成,从而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功效。

参考文献:

[1]胡建辉 细化项目过程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博览,2009(28):86-88

篇3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83-02

根据2012年财政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国债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与原规则相比,新规则在对外投资方面,体现出来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从严控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但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现状来看,存在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项目投资效益差、相关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和评价体系等问题。如何在现有管理体制下规范投资决策程序,加强投资管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成为事业单位面临的难题。

一、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的目的

事业单位单位对外投资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履行事业职责、完成事业单位任务之外的一种经济活动。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是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利用与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不直接相关的闲置资产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投资活动主要履行规范管理对外投资行为,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本单位拥有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职责。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的目的主要体现为:(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规范对外投资管理行为;(2)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现状来看,规范对外投资行为是目前加强对外投资管理追求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要求被投资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对外投资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决策程序

投资决策阶段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规范投资决策阶段的相关行为对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外投资决策程序是对外投资管理的首要环节。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2006]第36号):“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事业单位开展经营项目投资业务,一般应履行如下决策程序:

1.拟定投资方案(或项目建议书)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管理部门应根据拟对外投资的项目性质,组织人员编制投资方案(或项目建议书),对拟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投资的必要性、投资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进行初步分析。

2.进行可行性研究

在具有初步投资意向的基础上,事业单位的计划、财会、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投资管理部门应负责组织和撰写《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果投资金额达到一定限额或者投资项目达到一定的重要程度,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相关依据;投资方式、投资金额及投资来源;投资对单位财务状况和履行职能的影响;拟创办经济实体的股权结构情况,拟合作方的资信状况;投资行业的基本情况;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其他有关情况。

3.实施项目评估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对外投资项目评估制度,通过设立投资评估小组或建立投资评估会议制度,由单位主管领导牵头,有关业务、投资、财务、法律、审计和监察等部门参加,必要时可邀请专家,审核拟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规性、合理性、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等,对各种投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财务分析,为投资项目的最后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4.进行集体决策

事业单位的领导成员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投资事项认真研究,在充分讨论《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投资事项集体决策,并形成会议决议(或会议纪要)。对外投资决策所依据的相关资料以及会议决议(或会议纪要)等,应当作为单位档案材料进行管理。

5.向主管部门报批

在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项目形成决策后,报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办理报批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1)资产有偿使用申请报告及拟投资资产清单;(2)拟投资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货发票、工程决算单、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等复印件;(3)事业单位法人证书;(4)拟投资资产的权属证明;(5)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会议纪要;(6)投资、入股、合资、合作意向书,草签的协议或者合同;(7)被投资方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复印件;(8)被投资方近两年的年终财务报表;(9)拟投资资产的评估报告;(10)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及财务、资产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的意见;(11)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12)其他需提交的文件、证明及材料。

6.签订投资协议

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与被投资方签订投资协议,明确出资时间、金额、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按单位规定的程序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必要时进行法律咨询。协议签订后,事业单位应委派专人对所投入的资产按规定办理资产转移、产权登记等手续。

三、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后续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被投资单位是投资单位业务范围的扩大,也是国有资产在更广的范围内运营。事业单位作为投资方,应指定有关职能部门规范对被投资企业的后续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益。

1.派出人员参与经营管理

事业单位应区别被投资单位的具体情况派出董事等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具体包括:(1)具有实质控制权的企业,一般为全资、控股企业,应对被投资单位派出董事、监事和相应的经营班子成员,全面负责其经营管理。(2)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一般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应对被投资单位派出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董事、监事,参与和监督其经营管理决策。(3)参股企业或无实质影响的单位,一般持股比例小于20%,应设置专人及时了解和掌握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不能放手不管。

对派出人员,应要求其切实履行职责,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维护单位利益,实现对外投资的保值、增值,及时向单位汇报被投资企业情况,提出管理建议,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进行监督。

2.加强对被投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

事业单位应通过建立投资后续管理综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密切关注被投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和利润分配情况等实时监督。

3.加强对外投资处置环节的控制

在办理对外投资资产处置时,应实行决策层领导集体审批制度,区分不同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具体包括:属于资产无偿调出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划拨单办理交接手续,报财政部门备案;属于对外投资出售(转让)的,应当在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到法定的交易机构办理转让手续,报财政部门备案;对于被投资单位未达预期目标已解散注销、破产清算、或停业歇业的状况,要严格按照投资协议和公司章程办理,尽量保证投出资产的安全完整;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意外变故导致对外投资国有资产损失需核销或者核减的,须按规定报财政部门审批或者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参考文献:

[1] 张忍干.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现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1):24-26.

[2] 李静.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113.

[3] 蒋岩,孙琪光,张天雷.加强对科学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管理[J].农业经济,2010,(7):89-90.

[4] 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规范对外投资行为 加强资产收益监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4):5-6.

[5] 胡兵.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6):112-113.

[6] 钟丽.浅谈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4):154-15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