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生文学

小学生文学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2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小学生文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小学生文学

篇1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明白,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一地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所要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抛砖引玉,让示范引路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年龄的限制,都有一个知识认知的过程,均由感性认识过渡为理性认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在上课中,我们语文教师以强压灌输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结果学习的效率特别差,学生像机器一般,被动地工作着,不能自主。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如抛砖引玉一样,给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让学生通过师者的示范性指导,从教师的教学中知晓学法,接受学法。教师示范学法时候,应该做到目标清晰,层次面明确,而且难易适度,便于学生把握。

二、指导归纳,让认识上升

篇2

1.善于学习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应该全面发展,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过渡;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教学有新意;思想要超前,方法要创新;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具备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新的操作应用技能。只有教师本身的知识不断更新,才可以真正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

2.善钻教材

善钻教材是指教师掌握了钻研教材的规律,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力求做到师生的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统一、知识与能力统一、认识的构建与情感教学的统一。要做到这些就要找准学习目标进行导向,找到可供创设的情景进行整体感知。透析课文内容结构,上下文关系,将课文分层,从而引导学生分层操练。进行精讲点拔,整体巩固,质疑解难,反馈调控。

3.善研教法

善研教法是为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要力求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那么教师既要研究学生又要研究自己。研究学生是从认识规律去达到教师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意志、情感的目的;研究自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在教学中扬长补短,在钻研教材,吸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带有个人特色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有多种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是最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最富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行之有效。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善教”的结果

篇3

摘要:

语文学习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去评价学生,对小学生学习评价应该以激励为宗旨,体现 “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促进发展”的功能,尽一切可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改进自身的缺点,扬长避短。

关键词:评价; 发展; 激励; 内在需求; 导向; 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对其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评价时,我有这样一些做法和体会。

1评价的原则

在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评价,我坚持发展性、主体性、激励性、过程性等原则。

语文学习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既是评价的研究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注自己学习的提高,使评价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外在的激励,即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来源于内在的激励,即学习者本身的成功体验。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学习的激励是一个不断由以外在激励为主转化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动态结构。评价应让学生充分得到尊重,使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评价应强调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引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评价应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的魅力,推动语文学习不断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智能综合、思维运用和见解创新。评价要在语言活动中进行,应更多的采用形成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收集到过程信息,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2评价的内容

2.1学习态度的评价。 小学阶段是健康情感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学习态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才会有良好的效果。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学习态度上进行评价。而最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态度的,是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书面作业的字迹是否整洁、美观。所以我在布置作业时总是给学生较为宽裕的时间,从容地把字写好。我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采用评语加等级的评价形式,如:“你的字写得真好,备改你的作业就像在欣赏书法!”“老师真为你高兴,你还差一个‘优’就成为排头兵了!”

另外,学生上课听讲认真度,发言积极性和读写姿势都被列为评价项目。我班有一些同学,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不强,但学习非常认真、勤奋。我就经常在班里表扬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渐渐的,他们的学习态度更积极了,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2.2学习习惯的评价。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我对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评价包括:

2.2.1阅读习惯。

能否专心阅读;有没有边读边思边批划的习惯;是否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是否坚持主动阅读课外书。

2.2.2复习习惯。

课后能否及时安排时间复习,能否结合笔记回顾上课内容。

2.2.3梳理知识的习惯。

能否及时理清知识结构,归纳学习方法;不明之处能否及时请教。

2.3学习方法的评价。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学习方法的评价,我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合理利用时间,是否专心听讲,对自身的优势、缺陷有没有深刻的认识,是否能做到扬长避短,是否劳逸结合地安排学习。

2.4学习能力的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在肯定学生长处的基础上,再向他们提出努力方向,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对于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我利用他们的优势,结合学校竞赛和班级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授予他们各具特色的美称,如认字量最多的叫“识字大王”、书写漂亮的叫“小书法家”、口才最棒的评为“演说家”、写作水平高的称作“写作高手”、知识丰富的称作“小博士”,形形的美称,涉及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开发,会从有一个优点渐渐发展为有很多优点,最后全面发展。我班有位男生,每次笔试的成绩都不理想,书写特别潦草,但我发现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强。于是,我特意在课上多给他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鼓励他,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结果他一次比一次答得好,上课听讲也更认真。从那以后,他无论干什么都更有自信,成绩也有所提高。

3评价范围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