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然而,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选择一个怎样的切入口,并如何避开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坑,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创业已经红海一片,但我们可以从传统产业寻求一个突破点,再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的营销手段让这个点不断放大,这样的创业就有章有法了。
接下来,笔者将论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几大痛点”,希望这些痛点也能够帮助刚踏入互联网创业的朋友们。
痛点一:做好产品
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样的产品,产品在互联网上又是怎样的定位。具体点说,就是它要让用户知道你的产品相较于传统产业的产品有什么不同?其次,是产品质量,互联网产品不同于传统产业的产品,只有做极致的产品才有可能在互联网中制胜,就像现在的小米,不要忘了,它再怎么怎么牛逼,也是基于他过硬的产品质量。试想如果有一天,小米手机做的和国内三流手机一样的时候,还会有这么多米粉继续追随小米吗?在产品的生产上,我们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考虑让用户提供建议和参与产品的设计,将大大提高用户对传统产业转变成互联网产品的一种亲切感。
除了这一款产品还有一款产品你不要忘了,就是你的网站,它也是一款至关重要的产品,一定要做出一个高质量的网站,无论是在网站运行速度、页面设计、产品展示上都要下足功夫,要让用户一用这个网站就知道你的产品对他是有意义,有帮助的。
痛点二:做好品牌
怎么让这么多人记住你?我们想一想,人们是怎么记住魅族的、是怎么记住乐视超级电视的?答案就只有一个,做互联网品牌,传统产业转型做互联网首先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而且是做互联网品牌。我们来看,传统产业的品牌路径是:先砸知名度,再做美誉度,最后是维护忠诚度。互联网是产品即品牌,它的路径是先做美誉度,然后再做知名度,而忠诚度往往却很难建立。所以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去做产品的忠诚度,让产品走进用户的内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再去做知名度,做品牌,这样才能在用户心中形成很强的品牌印象。最终要的一点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要让别人记住你的话,那就是做储你自己的互联网品牌。
痛点三:做好自媒体
互联网产品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用互联网与用户保持交流,所以一定要利用好社会化媒体,为自己的产品在互联网上做好营销。下面我们来看一张社会化媒体图,看我们做互联网产品时可以利用哪些社会化媒体,而这些,在传统产业一般是不使用的。
笔者认为,在众多社会化媒体中,最重要的是要用互联网思维做好自媒体,我们可以依托微博、微信、QQ空间、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建立起自己产品的自媒体矩阵,微博和QQ空间都有很强的媒体属性,传播是一对多,很适合做事件传播;微信是基于通讯录的好友关系,是一对一的传播,适合做客服平台。但是建立起来后的自媒体,切记不要广告,一定要切记,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用户关注你的自媒体,是为了看你广告的,我们要做内容,可以做产品的内容,做自媒体运营的内容,同样,也可以让用户产生内容。久而久之,自媒体的建立可以让产品口碑得到扩散。
我们来看国内一家将传统产业转型成互联网产品的公司,在其产品在互联网首发的前一个月时间,借助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进行营销,在上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个时代最好的卫生巾”、“一万盒午后卫生巾即将开抢”、“国内最贵的卫生巾是怎么诞生的”等消息在其官网和这些新媒体上频频出现,不断造势,并成功借助社交网络实现病毒式口碑传播。在其首发当天,一万盒午后卫生巾便在3分17秒之内宣告售罄,可见社会化媒体所带来的传播力量之大。
痛点四:做好口碑
互联网产品口碑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好的口碑可以成就一个品牌,而不好的口碑则无法让一个产品形成品牌。传统产业的产品如果在互联网上形成口碑后,其口碑的传播速度不亚于朝廷台广告的传播速度。我们知道,口碑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在传统商业时期,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以前你只要把东西忽悠出去,让客户购买就行了,但在互联网时代,环境变了,规则变了,再用原来跟客户打交道这套方法搬到互联网上,发现已经没用了。所以,一定要形成用户的概念,当传统产业进军互联网的时候,要想想谁是你的用户,因为你的口碑永远是你的用户在帮你传播,只有抓住你的用户,才能做好你的口碑。现在更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做用户更要做粉丝,让用户做你产品的粉丝,他们对于你产品的传播效果将会更好。
②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纽约时报100年〉读后》,http://
/bbs/dispbbs.asp.
③周胜林,《论主流媒体》,《新闻知识》,2001(12)
④莫梅峰,《主流媒体》,圣才学习网,2010-11-3
⑤赵永华、赖华榕,《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社言论数据库(2002-2000)的内容分析》,《现代传播》,2010(7)
⑥温艳华,《媒体公信力缺失成因探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⑦徐晓明,《谈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经济论坛》,2006(7)
⑧卢梦君,《沪上高校新闻媒体公信力实证调查》,《新闻爱好者》,2011(10)
⑨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37-438
⑩李铁锤,《对软性假新闻是损害媒体公信力主因的质疑》,《编辑之友》,2011(12)
一、背景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大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的网民也在增加,而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出现后,中国网民使用手机移动客户终端成为了以自己为传播中心的“自媒体”――即公民用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
不仅普通的社会公众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自媒体,向外传播分享自己的经历、新闻,也有不少名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外传播信息并从中获利,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吴晓波,“吴晓波频道”连接线上、线下,并最终转向由电商套现的新兴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盈利模式,无疑体现的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其大发展下的一种自媒体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
二、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企业经营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然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而自媒体的发展更是适应了当前社会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社群的发展,其中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算是在自媒体发展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从纸媒转战网络媒体,适应当前的“移动化”趋势成立公众号,有内容有深度的文章,成立社群等。接下来笔者将对其进行分析,以小见大,试图理解当代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经济的发展趋势。
“吴晓波频道”是由著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书的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于2014年5月8日正式上线。吴晓波表示最初创建公众号只是为了找到他失去的读者,希望能够将写作继续下去,而微信公众号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吴晓波频道”将核心用户定位为中产阶级,吴晓波在公众号上的署名文章也坚持了他一贯的理性、严谨的写作风格,与此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没有太大区别。
(一)运作模式
1.线上“圈粉”
“吴晓波频道”对自身的定位十分的明确清晰,就是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对于财经、理财以及企业转型有兴趣的人,面对精准的定位,“吴晓波频道”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推出以财经为主题的视频,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中还推送吴晓波关于财经或理财等方面的专栏,使得关注公众号以及视频的用户是对财经类信息感兴趣的人,从而达到“圈层”的目的。
2.线下“固粉”
自媒体不能只是在线上发展,线上发展只能帮助扩大知名度,扩大订阅用户量,而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才能够增加用户黏性,即帮助用户增加对公众号的认同度,归属感以及依赖程度,换句话说,让用户认同公众号的内容,能够在公众号提供的社群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还对公众号产生一种依赖,公众号的不可替代性高,用户希望从这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及对其信息的有较高的信任度。
“吴晓波频道”的线下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书友会,一个是培训课程。
“吴晓波频道”推出的书友会是“想把喜欢读书的同学召集到一起,藉由一本书,勾连一批人,以价值观聚之,以价值系之。”“吴晓波频道”通过微信号推荐书目,在全国各地成立书友会QQ群,同时通过会员福利日、展示书友会活动以及征集书评等方式将书友会活动日常化。以常态化的社群活动增强用户对公众号的认同。
2015年4月25日至26日,一场由“吴晓波频道”发起、组织的主题为“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的千人大课在深圳开讲。这次的转型大课是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在“吴晓波频道”的微信公众号中,关于企业转型的文章基本上都有10万以上的阅读量,反应出用户对传统企业转型这个话题的关注。这类课程的举办,是基于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说在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同时达到了提升用户对于“吴晓波频道”的认同度。
(二)套现模式
1.广告
过度的软文将会导致用户的阅读体验受到限制,而“吴晓波频道”也仅在爱奇艺的视频中有福特的冠名广告,所以广告并不是“吴晓波频道”套现的主要方式,也并不是其高速增长之处。
2.培训
转型大课是“吴晓波频道”已经组织过的培训,报名人数众多,还有不少人是通过众筹参加的,培训后不少人表示获益不少。“吴晓波频道”的用户主要是热爱财经的人,其经过长期的社群运营,培养了大量忠实的粉丝,举办的培训课程同时又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了大量的公众号用户,同时“吴晓波频道”能够找到全中国最优秀的讲师为大家做培训,由此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培训形成口碑传播,“吴晓波频道”通过社群化的方式以及口碑传播进入培训行业,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培训行业。目前培训已经成为“吴晓波频道”一个很大的收入来源。
3.电商
吴晓波的网店叫做“美好的店”,主张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他不是公众的“指路人”,不向大家说教你需要买什么东西,而是借由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大家来买他所卖的东西。在“吴晓波频道”的电商产品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吴酒”――吴晓波自己岛上种的杨梅,按照浙江古法酿造的杨梅酒。人们冲着“吴晓波”这个人或是这个名字去买的酒,而吴晓波也需要用产品的质量来获得大家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三、“吴晓波频道”对自媒体营销的启示
1.营销观念――从客户需求出发
“吴晓波频道”的大型培训课成功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是针对客户需求而产生的,用户对该话题感兴趣,想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或知识自然就会报名参加。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发现他需要什么,寻求他可能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他,那么既然抓住了客户的需求自然就能够获得的成功。
2.目标市场――圈层经济
“吴晓波频道”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位的自媒体,它的运作是一种典型的圈层经济――锁定一部分有共同特征的人,对这群人进行专门的营销、传播,它所服务的对象不是大众,而只是一小部分人,是社群化的服务。互联网时代,分众和订制服务已逐渐成为自媒体的发展方向,盲目追求粉丝的数量往往不利于增强用户黏性,只有明确用户群体的范围和特征,才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和服务,从而使用户之间产生群体认同感。圈层经济将是未来营销的重点。
3.产品――内容营销
无论是什么企业有内容的产品都是制胜之道,产品是核心,产品有价值、有内容,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吴晓波频道”的产品就有微信公众号中的专栏文章、视频、培训课程、电商售卖的产品,文章、视频、课程都是有内容有深度,能够吸引目标受众,而一个终日不知所云、没有意义的自媒体终将会被舍弃。所以自媒体想要良好的运营就需要有针对性且有内容的产品。
4.电商套现
电商目前是很多自媒体的套现模式,也会成为自媒体发展的趋势。利用电商套现需要让“自媒体”的“自”成为一个受到大家关注的与信任的有人格符号的人,利用个人人格魅力吸引公众购买电商产品。人们因为自媒体的“自”这个人而购买产品,那么产品质量需要得到保障,若是产品却无法令人满意,导致的结果将会是破坏大家对于该自媒体及个人的信任。所以,无论是什么产品,只要是面向公众销售或提供的,那么只有有质量的产品才能禁得住市场的检验。
注释:
[1]“吴晓波频道”:
参考文献:
[1]徐宏.从“吴晓波频道”看微信公众号如何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增强用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