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医学培训

中医学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中医学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医学培训

篇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生、治疗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进行医患沟通显得愈加重要。由于临床教学大多注重专业知识培训,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关注不够,以致医学生临床工作后难以适应医疗工作,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1]。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要有高超的诊疗技术,而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应特别注意加强和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笔者根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和多年的外科临床教学经验,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影响医患沟通的相关因素

1.1 患者方面 首先,医患沟通时,患者大多期望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又通过医生的检查和判断,以验证自己的病史,以此判断医生医术的高低。以致不能在诊治过程中和医生很好配合。其次,医患沟通时患者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大多数医生习惯于扮演主动角色,采取“问答式”交谈,使医患之间的交流受到一定限制。第三,由于医学是探索性科学,在现行环境下仍有相应的局限性,医疗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患者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影响医患沟通,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误解。第四,随着社会发展,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消费观念引发的医疗纠纷明显增多,以致医学生与患者很难有良好的沟通。

1.2 医生方面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近些年医疗纠纷的增多,导致一些临床医生害怕出现医疗纠纷,不愿放手让实习学生锻炼,使学生缺乏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的机会。少数临床医生责任心不强,对待患者不够耐心、细致,与患者的交流不足,也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

1.3 学生方面 由于目前就业困难,竞争激烈,有部分医学生忙于考研深造,对临床实习不重视,走过场,不认真询问病史,不仔细查体,从而阻挠了医患沟通。态度不够端正,不注意倾听患者的谈话,缺乏沟通技巧,对患者的提问缺乏耐心,查体不全面,不注意患者隐私方面的保护等是医学生与患者沟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平时的临床教学中,发现有一些医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经验,不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不善于学习;缺乏爱心,讲话没有艺术性,不会处理医患关系,无形中对患者造成伤害;不考虑患者的心态和生活的社会环境,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复杂,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密不可分。因此,在临床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同时要重视人文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不仅要学会行医,更要学会做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能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早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它要求将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交叉结合,改变既往医学教育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视心理和社会知识培养的缺点,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将患者看做是社会的人,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角度来看待人类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与作用,从“以疾病为中心”转换成“以患者为中心”[2]。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能让学生尽早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更好的适应临床医学的要求,尽早融入医疗工作中。

2.3 适应医学教育趋势的需要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医生,而高素质的医生不仅要掌握广博的医学知识、理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能力,处理好患者的情绪能力以及医患交流沟通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构成一名医生应当具备的完整规范的医疗行为。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除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外,同时应不断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综合素质[3,4]。因此,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应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3 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

3.1 大力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 临床教师不但要重视本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还要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足够重视;要实施问题教学,要培养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高素质的教师[5]。首先要大力增强临床医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积极性,使教学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其次,加强临床教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院内和院外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第三,建立临床教师淘汰机制,通过严格的教学评估,对不称职的教师取消教学资格。临床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其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仁爱之心,与患者交流的方式、方法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2 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临床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实际处境,体会患者的难处,无形中就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医患交流就容易进行沟通,不易产生误解。将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预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诊疗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反应和不利因素及时、详细做出解释,可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3 要求学生加强个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形象 衣冠整齐、言谈得体,举止大方,展示出一名医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和职业形象,既是对工作和同事的尊重,也是对患者的尊重。良好的自我形象既能增加个人的自信心,工作时心情愉快,也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有助于医患双方进行交流沟通。

3.4 指导教育学生掌握语言沟通技巧 关心体贴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询问和不厌其烦的解释病情,可以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工作中要注意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说话、动作的方式,对患者尽量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和安慰性语言,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理解能力、性格爱好、知识水平等选用不同的话语表达,从而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从而收集到真实可靠的病史资料,进行针对性地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3.5 要求学生努力倾听患者诉说 善于倾听对方的叙述,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信息,有利于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倾听患者谈话时要身体稍稍前倾,双目注视着对方,神情专注,这样可以向患者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很重视对方,正在认真听取对方的述说。这样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要做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要有体贴周到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及对治疗的情绪反应。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但会看病,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疗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要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许峰,卢仲毅,王兴勇,等.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J].西部医学,2004,16(1):91-92.

[2] 李光.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7.

[3] 孔宪炳.外科实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67-771.

篇2

一、“狼性精神”。狼性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一个企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企业不断地向前迈进。润华集团提出了“二次创业”,使人人可以参与进来,为企业创新,多元化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今年是润华集团成立十周年,风风雨雨的走过十年,是每一个润华人为之顽强拼搏,团结奋斗努力而来的结果。工作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同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职业素养”。怎样做好一名员工,是我们大家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怎样培养出一名好员工,是领导们每天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里面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怎样把一件事做好!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你要先做好一个人,这是基础。然后你就需要踏踏实实的做,不要整天废话连篇,你以为领导都喜欢拍马屁的吗?领导请你过来是做事的,记好一个字是“做”,这才是根本,除非你是一个靠嘴吃饭的人。接着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一个可以把工作当成恋人的人,请问有什么是他做不好的?紧接着就是团结,工作讲究团队合作,1+1>2。你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好,一个大家可以融入集体,融入团队的企业,是可以创造不可能的。

三、“商业人格”。张阿浪老师的培训,使我本来就狂躁的内心,重新燃起了火苗。在这个只看结果,不要理由的时代,你还按部就班,过一天是一天吗?交代给你的事,没有做好,或许是能力的事,但为这件事找理由,就是态度的问题!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企业需要发展,企业的员工同样也需要进步。学会为自己投资,让自己不断地学习,让自己谦虚起来,使自己不断摄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小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现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这个社会进步太快了,我怕有一天自己跟不上脚步!借阿浪老师的一句话:“多读点书吧,我给你跪下了”!

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但是我的热情更高。感谢润华集团给了我这一次的学习机会,学习使我快乐。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用“狼性精神”为引导,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衍生出“商业人格”,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为润华集团奉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说到并做到,才是好男儿,我要体现到我的工作之中:

1、组建润宇建设营销团队,以驻马店为中心向周围辐射;

2、明确工作职责,全力做好润宇建设对外的营销工作,努力完成集团下达的目标;

3、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少说多做,把每件事做好,做到极致;

篇3

当代肾脏病学领域主要涉及“肾实质性病变”和“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治疗”这两大分支。但从临床实践角度来说,肾内科的很多疾病具有极强的特殊性。“相同的病状特征、不同的病理反应”是很多肾脏疾病的典型特征。为此,如果医师仍然单纯依据主观经验判断患者症状对应的主诊病症,其误诊率会非常高。只有将循证医学的方法引入肾内科病症的诊断过程,以实证性的病理资料或实验室数据为依据,才能得出真正意义上经得住推敲的诊断结果。此外,肾脏发生病变的过程多为缓慢而且隐性的病变过程,应用药物治疗的疗程普遍较长,疗效观察则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病程和病例的演进过程如此繁琐复杂,单纯依靠单独的个人力量很难实现对海量病历资料的完整记载和传承。因此,只有依靠循证医学思路整合现代肾内科教学实践,才能在继承和发扬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临床实践中的各类情况,有效弥补以往纯粹主观经验的不足,更好的适应现代肾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发展需求。

1.2以循证医学理念推动肾内科教学实践发展的具体方法

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自学训练”(problem-basedself–directedlearningprogram,PBL)方法首创于McMaster大学。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如下:“第一步,从临床实践中提出有关疾病预防、诊断、预后、治疗、病因方面的问题;第二步,检索相关现有的研究证据;第三步,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第四步,应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患者的选择解决临床问题,指导医疗决策;第五步,评价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现举一例加以说明:“病房收治了一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复泡沫尿、全身浮肿为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初步考虑为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明确其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Ⅲ期。”可见,我们应当利用循证医学的思路首先解决该病例患者的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问题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为此,肾内科临床教学导师应当指导医师采用正确的文献检索策略和有效的方法途径,以便其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合理诠释文献的科学内涵,全面获得医学证据资料,有效的将医学理论资料与患者实践情况有机结合来解决现实问题,最终收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在肾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方面,我们应当促使年轻医师从思想深处认知凭借主观经验行医办事的严重危害,敦促其认同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提高年轻医师利用循证医学方法行医治病的技能性。导师应当训练年轻医师查阅各类医学文献的技能技巧,帮助年轻医师掌握利用文献资料作为临床实践佐证的循证医学方法。另外,导师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塑造年轻医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利用循证医学方法获取医学文献资料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时,导师应当始终向年轻医师灌输循证医学思想是进行医疗决策行为之前必须严格遵循的第一性原则,是医师向患者实施医疗行为的前提。只有学会以自主寻求医学实证性证据来指导和解决临床实践活动,才能推动肾内科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上一层楼。

1.3依据循证医学思路进行肾内科医师培训实践的注意事项

尽管循证医学方法是值得肾内科教育领域积极推崇和深入挖掘的教学方法,但在我们推进该方法过程中仍有相关事项必须引起高度注意。首先,导师必须能够有效识别个别医师打着循证医学幌子行经验医学之实的假象。导师应当一针见血的指出个别年轻医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背后的本质——不会思辨的考虑问题,将医学文献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只知道遵照执行却忘记批判审视,只记得一味的照搬执行却忽略扬弃思想指导下的发展思想。其次,导师应当告诫年轻医师学会医学方面的“与时俱进”,要牢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循证医学所援引的文献资料应该是最新的权威性研究成果。“新”是导师应当时刻告知医师牢记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医学领域的理论成果也是如此。因此,与时俱进的更新资料信息,将自身所学及时修正和调整,是循证医学指导肾内科培训实践的应有之义。再次,导师应当鼓励和敦促所有接受培训的年轻医师掌握一种以上的医学专业外语。事实上,我们所倡导的循证医学中援引的证据资料很多都是来源于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提升阅读和吸收医学专业外语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的能力和素质,也是所有肾内科医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必须注意锻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懂得医学专业外语而坐等翻译现成的医学资料,将会大大限缩医师循证医学过程援引有力证据资料的范围和领域,这也会从实质上影响肾内科医师循证医学的实践效果。最后,导师还应当注重年轻医师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循证医学的准确性、严谨性和可信性,提高其医疗决策的精准程度,提升医师整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破砂锅问到底”应该是循证医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塑造医师循证医学的科学态度,改善已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储备,养成医师良好的行医习惯,都是导师应当着力培养的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