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医基础笔记

中医基础笔记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中医基础笔记,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医基础笔记

篇1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2

1.中医学和藏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比较

病因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病的原因,即足以破坏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统称之为邪气。中医、藏医对病因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它不是单纯孤立地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而是重视这些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状况,即是除了研究病人发病时可能存在的外界条件因素外,主要则是以正气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病理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来推究原因,这种辨别病证、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并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关于病因的分类,根据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外因)和内伤病因(内因),此外还有劳倦、饮食不节等不内外因。外感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六气”,这本是自然界中阴阳消长变化在气候中的客观表现。但是,当气候发生急剧异常变化或节令与气候脱节(即所谓“至而未至”、“未至而至”),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改变的气候时,则“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六”。疫疠,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病邪,多从口鼻而侵犯人体,其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易于传染流行,症状相似,病情严重。内伤病因是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内伤是致病因素。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即过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而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的功能紊乱,即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等,以及长时问的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也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 三因素(龙、赤巴、培根)、七精华(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三秽物(大便、小便和汗液)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常量,其性能和作用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失衡),便导致疾病发生。病因分类可归结于内因和外缘(外因)两大方面。内部病因分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三种。龙、赤巴和培根这三种人体固有的基本物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原来的平衡,则变成致病的因素被称为三邪(三大内因),三邪在反常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及鬼崇(不明原因,四大外因)等干扰下产生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故中医学和藏医学在发病学及病因学上具有显著的不同。

2.中医学和藏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比较

辨证论治是中医、藏医学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其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去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和传统藏医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藏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藏医学都以辨证论治作为其确定基本诊疗的原则。

3.中医学和藏医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望、闻、问、切是中医、藏医学重要的诊察方法和手段,望、闻、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求全面地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切诊亦名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通过四诊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性质(寒热)、部位(脏腑)、深浅(表里)、正邪的关系及病情的吉凶。切诊的部位相同,以高骨为标志(桡骨茎突),其稍微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候脏腑之气。藏医脉诊称冲、甘、恰,分别和寸、关、尺相对应,而藏脉又分上角和下角,上角为阳,下角为阴,故分十二部脉分别候诊脏腑之气。所以,中、藏医学诊断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其各自名称术语有所不同。

4.中医学和藏医学治疗手段的比较

饮食和起居的要求基本相同。提倡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注意忌口,如寒证不易吃冷凉的食物,热证不吃性温的食物。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寒证易保持温暖勿受凉等。

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中药、藏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等,产地不同,药性各异。药物性味如寒热温凉等相同;炮制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炮制方法也基本相同,包括筛、簸、刮、去核、洗、漂、熬、膏、劈、碾、飞、炒、炒烫、煅及制等;剂型相同,一般丸剂较多,还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与药酒等。

配方原则基本相同。根据辨证选择药物,可以是单方,但多数都是复方,少则数味多则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此外,中医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问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与相反;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在正确判断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官的关系和系统状态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相对应的药物之寒热学说以及个药的性味、功能及消化后性味三种因素。

外治法基本相同。有放血疗法、按摩、擦身、火灸与艾灸、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及药水浴等多种方法。

篇2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5-0008-03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select new combination of rice variety which suitable for local region cultivation.【Method】Conducted contrast test of one season 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6 rice varieties;【Results】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ety "SLY5814"with the advantage of highest yield, when next is variety"YLY143",the variety"YLY8866"with the advantage of better integrated traits and higher resistance.【Conclusion】 The three rice varieties"SLY5814", "YLY143"and"YLY8866"a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in Guanyang County.

Keywords: Rice; variety; biological traits; yield; contrast

水稻是灌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一些一季超级稻新组合在灌阳县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生产适应性和其他重要特性,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筛选出适宜灌阳县当地种植的一季稻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在灌阳镇上王村进行了超级稻品种的品比试验,为推广一季超级稻新组合及引导农户购种提供科学的依据,进一步加速水稻新品N的推广与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Y两优900”“Y两优143”“Y两优916”“超优1号”“Y两优8866”“深两优5814”。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灌阳镇上王村上陆家屯陆光奖责任田,面积630m2,土质为粘壤土,肥力中上,地势平坦,地力一致,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常年水稻产量9000kg/hm2左右,前茬作物为水稻。

1.3 试验处理及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90m2,采取随机排列法,不设重复,每蔸插2~3粒谷,行距26.7cm,株距20cm,各处理的栽培管理一致。品种成熟时,对各小区进行单独收获、晒干、称重。每个品种取代表性植株3蔸进行室内考种,以灌阳大面积种植的“Y两优916”为对照。

1.4 试验过程

1.4.1 育苗 各参试品种统一于3月26日进行浸种催芽,采用药液浸种,用爱苗10ml、福戈4g兑清水10kg浸种消毒,保湿催芽到露白,于3月28日进行播种,大田的用种量为22.5kg/hm2,采用塑盘育秧,因早春气温较低,采用加盖农膜保温。

1.4.2 移栽 4月17日进行移栽,叶龄3.5叶左右。移栽前用福戈、35%三环唑进行病虫害防治,做到带药到大田,插植规格为行距26.7cm,株距20cm。

1.4.3 施肥 肥料的施用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肥量的大小,采用平衡施肥法,每1hm2施纯氮210kg。N:P2O5:K2O=1:0.5:1,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按4:2:3:1比例施用。即插秧前整田时施45%复合肥(15-15-15)375kg/hm2、尿素75kg/hm2作基肥;4月27日施尿素60kg/hm2、复合肥150kg/hm2、氯化钾60kg/hm2作分蘖肥;6月10日施45%复合肥(15-15-15)225kg/hm2,尿素45kg/hm2,氯化钾75kg/hm2作穗肥。粒肥在始穗期或齐穗期视苗、天气酌情而定,主要以喷施叶面肥为主。

1.4.4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做好试验田的“三虫两病”防治工作。5月2日、5月25日、6月8日、6月20日、7月11日、8月5日分别进行了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的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苏云金杆菌、70%吡虫啉、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5%三环唑(丰凌)。

1.4.5 水分管理 采用水气平衡栽培模式,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插后回青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保持湿润灌溉为主,严格按照水稻生育期的需水量进行科学管水。够苗晒田,及时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大穗形成。后期采用两段灌浆法,干湿交替,以促使水稻充分灌浆,提高结实率,并在成熟前7~10d断水。

2 结果与分析

水稻成熟后对各参试品种进行测产验收,并进行经济性状考种,产量及考种结果见表1、表2、表3。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性状及产量情况

2.1.1 生育性状 由表1可以看出各品种的生育期为139~141d,基本相同。“Y两优8866”最早,生育期为139d;“Y两优916”最迟,生育期为141d;“Y两优143”“Y两优900”“超优1号”“深两优5814”生育期为140d。

2.1.2 产量 由表1可以看出“深两优5814”产量最高,为10944kg/hm2;“Y两优143”“Y两优8866”次之,分别为10602kg/hm2、10576.5kg/hm2;“Y两优900”“超优1号”10123.5~10048.5kg/hm2;“Y两优916”产量最低,为9789kg/hm2。

2.2 各参试品种农艺性状及抗性

通过表2可以看出:分蘖力较强的品种为:“Y两优8866”“深两优5814”“Y两优916”“Y两优143”;分蘖力中等的品种为:“超优优1号”“Y两优900”。株型紧凑的有“Y两优900”和“超优1号”其他品种表现适中。抗病性:各品种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稻瘟病发生,纹枯病发生较轻。因此,应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抗倒性:各品种的抗倒性都较好,叶色、叶姿、熟色均表现较好。

2.3 各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3可看出:

2.3.1 株高 “Y两优143”最高为119cm,“超优1号”最低为106cm,其它品种的株高在113~117cm之间。

2.3.2 有效穗 参试各组合中有效穗比CK多的品种是“Y两优143”,为344.925万穗/hm2,其余的都比CK低。

2.3.3 穗长 各参试品种的穗长比CK长的品种有“Y两优143”“Y两优900”“Y两优8866”“深两优5814”,穗长在27.8~24.5cm之间,其中,穗长最长的是“Y两优143”,每穗长为27.8cm。比CK短的品种有“超优1号”,每穗长为23.5cm。

2.3.4 千粒重 各参试品种的千粒重比CK重的品种有“Y两优8866”“Y两优143”“超优1号”“深两优5814”,千粒重在31.2~27.3之间,其中,“Y两优8866”千粒重最重,为31.2g。“Y两优900”和“Y两优916(CK)”的千粒重一样,均为26g。

2.3.5 结实率 各参试品种的结实率比CK高的品种有“深两优5814”“Y两优8866”,“深两优5814”结实率最高,为89%,“Y两优8866”的结实率为86.8%;比CK的结实率低的品种有“Y两优143”“超优1号”和“Y两优900”,其中结实率最低的是“Y两优900”,为77.2%。

2.3.6 每穗总粒数 每穗实粒数 各参试品种的每穗总粒数都比CK多,160粒以上的有3个种,其中“深两优5814”最多,为168.6粒/穗。最少的为“Y两优916”,为115.5/穗。各参试品种的实粒数都比CK多,其中最多的为“深两优58141”,为150.1粒。

3 结论及推广意见

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的产量均在9000kg/hm2以上,超过10500kg/hm2的有3个品种,“深两优5814”为10944kg/hm2、“Y两优143”为10602kg/hm2、“Y两优8866”为10576.5kg/hm2,产量最低的“Y两优916”为9789kg/hm2。6个参试品种都超过了当地中稻9000kg/hm2平均水平。

综合参试6个品种的各种表现可以看出:这些品种都适宜在灌阳镇作中稻种植,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品种:“深两优5814”。其次是“Y两优143”、“Y两优8866”,“Y两优900”。它们株型紧凑,群体整齐,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是比较理想的几个组合,但在种植这些品种时应注意防治稻瘟病。针对各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提高弱势颖花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能有效提高参式品种的产量,使各参试品种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勤平,叶万余,何永祥,余永国,董丽兰,韦汉文.不同超级稻品种比较试验[J].广西农学报,2010,25(6):1-5

篇3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如今,全球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高碳能源使用总量,自然资源有着较大的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程度越来越严重,并且有着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到了全球气候,威胁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建筑活动,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根据相关的统计研究表明,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中,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是建筑活动,建筑垃圾也可以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垃圾总量。在我国,建筑排放了大量的碳,消耗掉大量的能源。我国的建筑市场十分巨大,我国单位面积建筑还有特别高的能耗,并且以后每年也会新增大量的建筑面积。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对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对可再生能源推广和使用,促使环境得到保护,污染得到减少,将更加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提供给人们。要想促使建筑的绿色得到实现,就需要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加以应用,不能够单单着重于某一个环节。要想实现绿色建筑,建筑规划设计是必须要重视。

在设计初期的时候,建筑师就需要具备可持续的设计观,这样方可以将可持续性的绿色建筑给设计出来。但是如今建筑较为复杂,建筑师仅仅凭借主观判断或者经验,是无法有效把握的,那么就可以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给应用过来,计算复杂的数据,实时的动态模拟也可以实现,分析建筑物理环境性能,促使绿色建筑设计得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应用先进的BIM软件,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创建,建筑师就可以随时分析建筑物理性能,以便合理调整方案。

2 绿色建筑设计中IBM技术的应用

一是节地与室外环境: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就是节地与室外环境,要想促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到实现,就需要给予当地生态环境充分的尊重,更好的理解自然环境,以便协调统一人们的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将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给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将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等保留和合理利用起来,在建筑的选址、朝向以及布局形态等方面,也需要将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要协调统一建筑风格、规模和周围环境,将历史文化和景观的连续性给保持下去。促使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比如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得到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得到减少等等。

在这个方面,就可以采用土木与基础设施行业BIM软件Autodesk Civil 3D,在多个领域内都可以应用,如勘测、场地规划、道路设计以及水利工程等。本软件结合原始地形地貌,可以直接生成三维数字地形模型,非常的直观,设计师可以感性认识,结合可靠的场地现状模型和设计约束,来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以便将更加具备创新性的环保设计给推出来。并且土方计算以及数据查询功能也是本软件所具备的,可以随时随地的将数据提供给设计人员,以便促使设计师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得到提升。

在室外环节设计方面,BIM软件可以信息建模、数据计算建筑室外环节,如今出现了很多的软件,可以应用过来,比较的简单和灵活,那么在方案最初阶段,即使还没有确定各种数据,比如体型、空间构成、建筑选址等,设计师也可以利用简单的体块来大致预测建筑物的多种性能,充分比较不同方案的结果,以便将最终方案给确定下来。

二是节能和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的非常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在建筑能量性能的各种因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建筑体型、方位以及围护结构形式。在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就是建筑物与外环境的热换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因此,建筑能量性能就会受到建筑、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的主导影响。即使建筑功能是相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着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能耗。如果仅仅依靠经验,或者手工计算的方法,无法对建筑设计的质量进行正确判断;要想促使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保证,就需要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给应用过来。如今,国内传统的分析软件也具备一定的计算功能,但是BIM,可以将实时的动态模拟和更加准确的能耗评估给提供出来,将多种差异化的设计方案提供给设计师和业主,就可以对方案进行挑选。另外,借助于BIM技术,还可以在建筑设计软件和建筑物理环境性能分析软件之间传递建筑信息化模型,重复建模以及重复设置的时间就可以得到大大的节省,促使设计和分析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是节水和水资源利用:在工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料就是水,人们的生存离不了水资源,要想促使社会经济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节水和水资源利用产生足够的重视。将BIM软件给应用过来,可以对各种水系统规划方案进行模拟,进行虚拟的水循环演示,然后将最佳方案给挑选出来,因地制宜,促使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得到增加,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可以得到减少。在节水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雨水回收,而在诸多软件中,已经在设计流程中加入了雨水分析环节。

四是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在这个方面,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在设计方面,需要对装饰性构件进行减少,将那些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给利用过来,在结构材料方面,需要将高性能材料给应用过来。其次是在施工运营过程中,需要对浪费问题进行减少,要大力回收利用材料。在这个方面,BIM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比如借助于BIM软件,工程师可以对建筑材料的用量更加准确的预测,以便对分层填挖量更好的估计。这样生产和运输多余材料导致的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就可以得到有效减少。另外,将施工项目管理软件给应用过来,三维管线碰撞检查,可以避免有设备碰撞出现于施工过程中,否则就会有拆装、返工或者浪费等问题出现。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绿色建筑将会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BIM应用到绿色建筑设计中,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BIM可以在整个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内应用,但是并不是只有贯穿全过程中方可以将价值体现出来,而是借助于工程设计,就可以将阶段性的价值给体现出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内,将会更加广泛的应用BIM技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