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村养老商业模式

农村养老商业模式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村养老商业模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村养老商业模式

篇1

今天,都市里的人们放弃了“养儿防老”的投资模式,更多地通过购买养老保险或者进行其他金融投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不和子女住一起,而是购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既解放了老人,也解放了后辈。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分析,投资莫过生小孩。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有个参赛的女士提出的创业方案是创办连锁养老中心,评委马云、史玉柱等看好连锁殡仪服务公司的商业模式,认为养老中心是慈善事业。这些商业上的成功者看走眼了。离开养老中心,就进殡仪馆,谁能说殡仪馆就比养老中心更商业?时代在变化,我们注定要老得更商业,死得更商业。陈教授说,古训“父母在,不远游”,没有养老模式的变化,今天的人们哪能成批成批的自漂在都市甚至异国他乡?

越来越多的丁克族产生,他们自信可以通过各种“商业”给自己养老。但是且慢,丁克族的选择真的没问题吗?在选择之前,有没有仔细审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和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

说到计划生育,会有人想到早年间偷渡者的伎俩:到美国后,以逃避计划生育“迫害”的理由申请政治避难,这些人随身带有受“迫害”的照片,那是蛇头为他们准备的――照片中,蛇头雇佣人作乡镇干部的打扮,在指挥人牵牛扒屋――偷渡者为了到美国生活,不得不迎合美国人对计划生育的妖魔化,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或可检讨,美国的移民管制政策也待商榷。

不过确实因为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增长放慢了,但另一个问题来了: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新生婴儿性别比平均在12:7左右,总和女婴生育率约0.7,而总和女婴生育率正是人口长期趋势的决因素。这一代的每1000个育龄妇女将生下700个女儿,其中还5个会在育龄前死去,算上不育者,只有600多个会在下一代成母亲;还有数据说死亡率在2003年达到最低点后开始回升,主要原因是老龄人口比例增加了。20年后,人口急剧减少已成定局,这样,经济学就将面临一个问题:明天,谁来养中国老人?

放弃计划生育?政府可以强力控制多生,但当存竞争压力大,人口下降时,对选择少生甚至不生的人政府将无策以对。

篇2

[2]李镜镜,张志强.国内电子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出版科学,2013(21):85-90

[3]邓开锋.整合·优化·创新·延伸[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马力海,张波. 电子书背后的著作权困惑[J].出版参考,2010(16):16-17

[5]李华. 从典型案例看版权保护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基石[J].科技与出版,2011(5):4-6

[6]万冬朝. 电子书版权保护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云. 电子书格式标准化问题刍论[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6):5-9

[8]张大伟,杨丽娟. 电子书标准化中的政府角色与“后发国策略”[J].新闻大学,2011(4):141-144

[9]焦灵芝.亚马逊电子书平台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0]吴雷,毕昱.破冰数字出版: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建设研究[J].编辑之友,2013(1):79-82

[11]毛文思.电子阅读器:缘何国内国外两重天[J].出版参考,2012(24):20-22

[12]陈勇.我国电子阅读器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3(3):62-64

[13]任殿顺. 电子书阅读器产业链竞合博弈分析[J].中国出版,2010(6):38-41

[14]王艳玲.电子书定价方法概观[J].图书馆学刊,2011(7):73-75

[15]沈明.中外数字图书发展现状及定价机制比照[J].出版广角,2013(13):82-83

[16]胡兴球,曲文风.电子书定价的价格歧视策略探讨[J].科技与出版,2013(8):14-18

[17]安达. 电子书的七种商业模式[N]. 中国图书商报,2011-11-25(006)

[18]姚娟. 中美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比较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2011

篇3

“9073”模式下的智慧养老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过程,中国社科院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统计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亿人,2025年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国家。现在“421”或“422”的家庭越来越多,从家庭结构看主要是呈现倒三角形的模式,传统依靠儿女养老模式是支撑不起来的。这就意味着社会化服务需求会大量释放,养老服务产业未来可能是指数级增长。

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养老服务就业岗位将超过850万个,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将显著提升。

传统上,我国养老主要关注硬件投入,比如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截至2013年底,中国的养老机构大概有4万个,床位近400万。民政部提出,到2020年中国每千名老年人养老机构存位数将达到35-40张,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这个数字无疑不让人兴奋,无论从需求数量还是质量看,健康养老产业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现有的投入方式、运作模式已显得非常不足。

由于普遍的倒三角家庭结构和机构养老的不现实,各地政府也提出了“9073”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机构养老,将来绝大部分的老人会在自己的家中养老。一些能够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的智能化产品也开始进入老年人的视野,养老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地打开。

目前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压力较大,行业也面临着用工难,靠技术提升服务的品质、降低成本,就变得非常重要。在智慧城市的七大构成中,其中有一个叫智慧生活,智慧养老应该归入其中。

目前阶段,智慧养老一个可行的途径是对养老机构进行信息化改造,增强其辐射力,让周边老人在家就能享受智慧养老服务。为研究探索养老机构对周边社区老人开展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民政部正在组织实施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智慧养老的平台式创新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创新,其创新集中于三个领域。第一是养老平台经济和相关企业。平台经济提供一揽子服务,一些具体服务可由各个企业来做,直接面向老年客户,这种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建起来。第二,需考虑PPP模式的实现路径,养老产业和社区、基层政府能够合作建立起这种模式非常关键。第三,是个性化服务,特别是个性化医疗问题。

在智慧养老的商业模式中,智慧养老平台是一个核心。这个平台其实就是一个虚拟养老院,利用呼叫中心的技术,建设了一个相当于一个城市的网络社区平台。老人只要注册到这个平台上,把一些信息录入进去,当老人有需要的时候只要给虚拟养老院的平台打电话,接线员的面前就会显示这个老人的各种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给他配置各种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老人如果有什么服务需求的话,平台这边就会有很多加盟商或者他们的自营商提供比如买米、买面等各种基本的生活服务,甚至是陪聊也都可以。这种虚拟养老院,成本较低。如果去投资建设一个床位,代价太高,按照养老机构目前的床位建设费用估算的话,大概是15万到25万一个床位。

智慧养老平台,是将传统的机构养老搬在了网上,将远程医疗、健康监护和生活监护资源从固定的时空范围内释放出来,让老人触手可及。其核心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线上是网络平台,线下是社会化服务。

有了这个平台后,老人或者家属虽然不在养老院也进行登记注册,同样享受养老院的服务。护理人员可以到家里进行护理,床位分散到每个家庭中,通过智能养老平台进行管理。

其实这个养老平台就是解决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把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

智慧养老平台还与线下实体养老院进行合作,青岛百灵就是这样一家智慧养老平台,目前该平台跟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第一步,青岛百灵对养老院进行智能化的改造,比如打造网络、信息化平台,提供医疗、监护、定位、点餐等服务;第二步将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家政公司、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整合,为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

被忽略的“银色人才”

除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层面,智慧养老的内涵还包括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层面。智慧养老可以让老年人的智慧也得到再次的利用和发挥,通过网络技术以及社交网络平台,利用老年人的经验智慧,发掘银色人才的价值,使老年人焕发人生第二青春。通过利用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去帮助解决一些政府、企业乃至各行各业遇到的难题,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

比如国内第一个针对老年人情感交流和知识分享的平台――老友帮网站,在这个平台上,有微博、博客,可以写回忆录。实际上那些低龄的老人,他们有很多的经验和很多的智慧。如果用的好的话,可以有效帮助解决我国即将出现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如果是某个企业遇到一个技术疑难问题,它可以把这个问题发到这个平台上。比如一个化工企业遇到技术问题,而一位老人本身是一个在化工领域有多年技术积累和经验的人,或者是化工方面一个具有组织能力的专家,他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老友帮这样的经验分享平台把全国的化工专家组织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理念的创新,借助这样的平台,这些老人资源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