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护理管理思路及策略

护理管理思路及策略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护理管理思路及策略,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护理管理思路及策略

篇1

浙江省中医医院2001年经济活动情况分析 陈瑜,倪淑红

遂宁市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运行情况及现状 马敬龙,张耀辉

浅谈医院绩效考核 段华汛,胡毅,李志明,杜国兵

中医医院经济补偿机制探讨 张晓玲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医院工作全面发展 王意诚,程永进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医院发展 李瑞银,王保友

浅论满意度调查在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吴红卫

『先进的量化考核方法与实践 王珂月,赵雨珠,王小才,袁汉丽

适应市场需求拓宽竞争思路促进医院发展 高文庆

浅谈医院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 黄少瑜

主要诊断的选择对单病种费用统计的影响 韦云,章蕴,穆芳洁

收支平衡点分析在医疗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王萍桂,胡文俊,杨春霞

浅议医疗质量 聂天义

《中医内科学》课堂拟临床教学法的探讨 罗月中,李思宁,黄衍寿,陈亚发

我院中医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赵国梁,程剑影

医院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 靳子明,杨锡仓

远程预约挂号系统的应用与效果 洪灵,李穗华,黄志萍

浅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王晓英,衣晓燕,初成刚,毕晓文

发挥"龙头作用"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建设 宋明丽

强化专科专病建设努力突出中医特色 姜华琦

奉化市中医院开展ISO9001:2000质量认证工作的体会 王建康,唐明彪

适应新形势重塑新形象 李淑欣,曹林

拓宽办院思路创建"三个优势" 张辉华,周兴强,王亚平

改革促发展服务出效益 尹国佑

基层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迟金云

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加强护理管理 谢肖桃,汤雪英,林燕玲

加大医院宣传力度推动医疗改革进程 刘卫红

病人选择医生是提高医疗服务的有力措施 史明华

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设计和运作 王小才

以病人为中心,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高翔

"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中医医院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赵丽娟,王志伟,宋代莹

浙江省农村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 俞志新,李水根

中医院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及评价 侯会周,朱天林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潘智明,周继刚

规范医护协作减少医疗纠纷 夏清轻

树立法律观念积极适应《条例》——谈《条例》和举证责任中的医疗文件 楚延春,刘素娥,卢桂珍

确立创新经营理念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医院持续发展 张治祥,杨培君

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刘海波,张晓静

抓学科建设,促医院整体水平提高 俞兴祥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院整体发展 王学军,孙伟义,冯凯,刘晓滨

关于中药复方产业化发展探讨 刘亚明,牛欣

关于构建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平台的几点思考 周英豪

建立中医药水平等级考试的建议与初步构想 刘友章,刘安平,王茵萍,邓铁涛

"能力本位"培养21世纪中医高素质创新人才 吕志平,李鲲

中西医结合人才资源分析 卢传坚

中小医院预防人才流失的对策 高军,李朝霞

"医院诚信、医生诚信"——从另一个角度看医药费用 黄少瑜

青海省藏医药事业发展与展望 王炼

推进新疆中医、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路 冯国俊,王北疆,才万

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走入社区大有可为 金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医院发展 马洁敏,张辉华,马晓静

浅谈医院的分配制度改革 王亚文

区(县)级中医医院调整发展思路的探讨 张文兰,林培顺

加强立体化宣传,树立中医院品牌 方宁,张伟程,麦东行

重庆市中医院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方明金

医院建立"病人生活服务中心"的探索和思考 潘整中

安阳市中医院在医保改革中的两点体会 郭爱荣

浅谈医院的民族医药管理 彭芳胜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 孔凡利,颜景琏

巩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建设成果的做法、问题及对策 郇宜进,尚宪和,刘玉明

新世纪农村中医药(全科医生)人才需求培养模式探讨 黄永东

试论新形势下提高临床医生处理医患关系技能的培养 赵鹏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成效与体会 刘迪谦,田润萍

浅谈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 段长春,唐日晶

加强成本核算,促进医院经济管理 汪秀琴

"本、量、利分析法"在医疗设备投资中的应用 赖春梅

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模式浅议 王利军

高校科研设备管理之我见 倪荷芳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强重点专科建设 杨振华,居文俊

护理管理中必须强化法律意识 王雪文

浅谈『慎独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 赵凤梅,魏静辉,王慧平

中医院急诊科留观病房三种护理模式调查 邓秋迎,陈惠超,黄见平,黄丽,骆金英,李彦丽

基层医院护理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 柳春青

医院后勤管理改革方式的思考 王向松

浅议医院档案基础工作改革 曲卫华,王海英,柳兴蓬,衣晓燕

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建设现代化中医药学术团体 李俊德,Li Junde

关于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SARS事件引发的启示 桑滨生,Sang Binsheng

我国中医医疗、教育、科技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分析研究 李宗友,李琳

传统中医秘方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水清,Huang Shuiqing

江苏省中医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章亚成,梁宁生,胡钢

加强人文精神建设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李志明,王小才,段华汛

医院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后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谢晓辉,李秀瑛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周宜强,仝选甫

中医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探讨 洪景远,许松,刘松苎,王文霞

中医医院改革运行机制的思考 黎建,Li Jian

医院开展ISO9001:2000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丁世幸

遵循《条例》挖掘内涵规范管理促进中医医院发展 王阶,Wang Jie

实施人才战略是加速改革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陈立新,Chen Lixin

论入世后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 柴可夫,钱俊文

提高中药国际市场份额的策略分析 汤少梁,王高玲

中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劳汉生,Lao Hansheng

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加强中医医学教育 马堃,王阶

医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任后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卢广州

PBL教学法在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徐利仙,赵秋月,张晓梅

浅谈医院文化与医院管理 姚红

公立医院如何应对民营医院的人才竞争 唐明彪,王建康

『非典病房和隔离区后勤保障的两个问题 王迪,阎桐,于佳辉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探讨 邹伟

提高期刊编辑质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 闫志安

认真学习贯彻《中医药条例》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周雷,Zhou Lei

内蒙古中蒙医药防治SARS工作情况、问题及对策 于连云

以非典防治为契机,加快中医医院文化建设 刘靖,黄少瑜,Liu Jing,Huang Shaoyu

我院防治非典型肺炎岗前培训的措施与体会 许耀芳

入世后中医药发展策略浅议 杨卫彬,王阶,Yang Weibin,Wang Jie

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农村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褚秀军

浙江省中医医院ICU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倪淑红,张庚,Ni Shuhong,Zhang Geng

加强门诊管理提高患者"信任度" 李穗华,梁建玲,周燕萍,Li Suihua,Liang Jianling,Zhou Yanping

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几点思考 仝选甫,王海东

中医药科研要重视专利文献的利用 刘子志,陈朝晖,Liu Zizhi,Chen Zhaohui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实践与思考 王贞,曹林

规范服务树立形象开创中医工作新局面 孙来齐

学条例抓管理促规范严自律 唐建君

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几点探讨 夏文彬,游晓红

对医院改革的几点认识 王向松,吉斌,才万

我院中医科发展之浅见 师宾

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 李健,Li Jian

护理质量管理实施ISO9000标准的意义与方法 刘香弟

关于中医临床国际交流实行统一考试的探讨 葛蓓芬,Ge Beifen

论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必要性与措施 王晓冰,吴小婉,卢咏梅,Wang Xiaobing,Wu Xiaowan,Lu Yongmei

我院医德建设的措施与体会 陈秀丽,宋云萍,周兴强

加强医德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周云霞

浅议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 曲卫华,王海英,衣晓燕,王钦璞,柳兴蓬

护士长管理艺术浅谈 张碧莲,符东辉

当前医院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分析 苏庆民

著名医家施今墨先生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 高益民

威海市中医事业五年回顾分析 刘新波,鞠立民

中医临床路径构建思路与方法 张敏州,程康林,乔志强,曾影红

浅谈医院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兼论CI、CS、CL战略的导入 曲堂清,臧力学

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实现医院快速跨越 纵亚雯

浅议医疗营销与售后医疗服务 李朝霞,高军

《中医药管理杂志》征订启事

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竞争力 戴谷音,江琦

试论提高中医医院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陕黎明,章先斌

重点学科建设和评估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高琳,刘迪谦,孙明瑜,王欣

创新临床医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方熙茹,冼绍祥,张勇,陈茂珍

《中医药通报》杂志2005年征订、征稿启事

医院新管理体制下的医疗人才资源管理初探 任小巧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团队建设 黄晓兰

浅谈医疗成本核算与控制 李志明,杜国兵

信息时代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陆大忠

发展"回药"生产壮大区域财源--兼谈政策税收支持 姚巨才

欢迎订阅《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谈医院管理中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王,许桢惠

基层中医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体会 陈小萍

中医处方规范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魏豪

篇2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45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ang Yiping

Abstract:Objectiv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find the problem of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 discussion on dountermeasures,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Methods:Find the Nursing care of 52 cases of accidents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during 2010 July to 2013 July,t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Prone t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problems is basic nursing and phlebitis.Conclusion:Seek solutions fr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and can prevent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Keywords:Neurosurgery nursing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49-01

神经外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重点科室,同时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具有病人急诊多、情况急、病情变化快,同时专业性强的特点,同时神经外科的疾病治疗面朝着越来越广的趋势发展,这就对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此收集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出现护理问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起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并对其解决思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整理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出现护理问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的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为(40.5±20.4)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疾病分布中,脑外伤患者有21例,颅内出血患者有19例,脑挫裂伤患者有8例,颅底骨折的有4例。

1.2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发生的护理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思路。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在总共52例护理事件中,病人出现管路脱落16例,比例为30.7%,静脉炎14例,比例为26.9%,基础护理问题10例,比例为19.3%,用药差错5例,比例为9.6%,其余7例。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2 护理事件发生的班次统计。在所有52例护理事件中,白班发生28例,比例为53.84%,小夜班10例,比例为19.23%,大夜班14次,占比26.92%。具体见表2。

表2

3 讨论

神经外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来诊时多为急诊,复合伤多,并发症多,病情变化迅速而急遽,日常治疗过程中病人各种置管多、意识不清患者多、基础护理任务繁重,各种意外情况和并发症都有可能发生[1]。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引发患者家属的不信任或护患纠纷。作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既能顺利完成护理任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又尽可能的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个需要仔细探讨的问题。本次研究表明,神经外科护理事件主要表现为管路脱落、静脉炎、基础护理疏忽、用药差错、褥疮、坠床等问题,其中管路脱落、静脉炎和基础护理疏忽占了总数的76.92%,是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从发生护理事件的时间段来看,白班发生28例,占总数的53.84%,小夜班最少。对所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和可采取的解决对策如下。

3.1 护理因素。护理从业人员的应急水平、心理素质、掌握专业知识的水平以及责任心的强弱,都有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特别是安全意识不强,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彻底,执行医嘱不严谨,对病人病情变化观察不密切,都随时可能导致管路脱落、坠床、用药错误等事故[2];日常工作不细致,基础护理欠到位,无菌操作不严格,则有导致静脉炎、褥疮的可能。同时,近年来,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观念不断更新并应用到临床,如果我们的护理人员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护理工作,而是墨守成规,就不能做的经常的虚心学习,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也很有可能导致护理事件的发生。还有,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繁琐细致,碰有车祸、急诊等突况时,人员相对不足,导致护士的精神紧张,持续下来就容易产生精神倦怠和心理疲乏,极易导致护理事件的发生。

对护理人员因素导致的护理事件,一方面对我们的警示意义最大,另一方面也最容易从自身解决[3]。解决策略归结如下:第一,应该科学的安排护理人员的作息时间,并在每个班次保证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方可保证我们的护理人员有充足的精力、良好的精神风貌来完成本身工作,同时可以减轻她们的情绪焦虑和心情紧张,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二,应当强化对专业知识和新技术的指导和训练,加强护理的继续教育学习,利用床旁带教、特殊病人护理讨论等方式,提高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使护理人员都具备处理病人的能力和素质。第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并强化护理安全管理观念,建立考核制度,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平时注意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增强责任心。只有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打好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3.2 患者和家属因素。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多急、危、重,患者经常存在意识障碍或躁动、谵妄等,这就导致患者在日常治疗时多不配合。在进行输液治疗或管路引流时,引起造成鼓针或引流管路脱落,或因躁动导致坠床、跌倒等事件。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应首先向家属解释清楚,争取家属的谅解。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尽力稳定患者情绪,并做好陪床家属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配合护理人员做好看护工作。必要情况下通知医师适量使用镇定药物,或者使用约束带制动,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绑缚松紧度,避免造成患者肢体血运障碍。

3.3 管理因素。本次研究中发现,白班是发生护理事故最多的班次,主要是因为白班所占时间长,护理操作多,主要的基础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入出院手续等都在白班完成,护理人员疲于应付,容易导致护理事件发生。因此,应当制定科学的护理流程,配备合理的护理人员资源,合理安排休班,避免护理人员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完善神经外科的护理程序,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并及时整改查出的问题,并及时检讨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理情况,积累经验,避免重复差错,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事件的发生。

总之,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是一个要求严谨、细致的系统化的工作,而且随着科技及环境的变化还会产生很多原来没有遇到的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在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管理制度、患者及家属的教育等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刘丽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并为骨科护理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89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两组患者在入院第5天均接受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及护理质量评分调查,记录数据并作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骨科;风险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51

近年来,随着患者法治理念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案件不断涌现。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应当具备预见性眼光,善于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并对潜在的可能性危险环节进行干预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1]。因此,探究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显得极为关键。据文献报道[2],风险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护理整体水平及降低医患纠纷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效。我院骨科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89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22例。年龄19~74岁,平均(24.1±1.8)岁。股骨骨折32例,胫腓骨骨折18例,腰胸椎骨折39例。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69例,女23例。年龄20~75岁,平均(23.5±1.6)岁。股骨骨折38例,胫腓骨骨折15例,腰胸椎骨折39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经X线检查,再联合其临床症状体征,确诊为相应部位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即按照责任制排班,护士长分配各项护理任务。研究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护理风险识别护士应当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即在患者住院全程,护士应当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罗列患者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项目,并逐一按照风险内容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尽可能将潜在风险的危害减弱化。如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问题、肢体活动问题、关节功能训练及压疮等,只有有效识别护理问题,才能指导下一步护理干预。

1.2.2制定风险应急策略在明确护理风险后,护士长召开小组讨论,再次将所有的护理风险项目逐一归类,分别划分为高、中、低风险。护士长全面征集小组所有成员关于特定风险事件的处理流程,最终进行全面整合,提出系统化及完整性的操作步骤,便于护士在突况下能够沉着应对。应急策略一旦制定,护士长应定期召开小组学习,并进行考核,以帮助护理人员内化有关内容。

1.2.3强化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由于护理文书的记录是整个护理流程的具体反映,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文本,也是护患纠纷发生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当保证书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护士长需要加强科室护理记录的检查频数,同时设立奖惩制度,严格按照医院规定,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1.2.4完善实验室生化指标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涉及患者的血钾、血钙、血气、血小板、红细胞计数等。一旦上述指标处于临界值边缘,应当及时向医师汇报,便于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对症处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开展,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本科室的护理质量。

1.2.5高风险预警告知护士需对本科室所有患者进行压疮、坠床及跌伤评估。若评估结果为高风险时,则需在床头放置醒目提示牌:防压疮、防坠床、防跌伤等。

1.3观察项目两组患者在入院第5天均接受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表测评。其中护理满意度的答案采取封闭式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护理质量评价表则由患者根据自己所感知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表2)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自从西方学者提出至今,备受各大医院管理层青睐。因为当今医患纠纷的日益显现,主要与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相关,而风险管理的出现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白,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医院不必要的纠纷损失,达到双赢效益[3]。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借助对潜在及现有风险的识别、评级及对症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4]。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服务人性化内涵的体现,不仅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信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另外,制定风险应急策略是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也是护士应对风险事件的指导性文件,所以护士长不可轻视,应当多次召开座谈会,在征集多方意见后,再全面统筹,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应对策略[5]。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当多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知识,准确、及时地预见和把握风险事件,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在骨科病房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益。

参考文献

[1]谌艳.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9:111-112.

[2]刘娅,刘春丽,孙花,等.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6):660-661.

[3]于哲浩,周金娜,陈楠,等.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体会[J].河北医药,2013,35(12):1906-1907.

[4]梁燕霞,龙小艳,杨春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508-15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