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6.03.116

企业文化是指内部员工公认的,认为合理并发挥作用的,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理论支持,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理论导向与集中体现。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愈发的凸显,与之相关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但两者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1 企业文化的分类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企业在以不一样的形式呈现,并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企业文化的不同类型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文章中,主要分为四类,即家族型、创新型、行政管理型和市场导向型。

1.1 家族型企业文化

主要以日式企业和中国家族制企业为例,通过一定的途径维系企业全体成员,存在着成员之间的包容体谅与家长一言九鼎的权威。强调企业成员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同舟共济,企业成员在企业利益的感召下,会暂时放弃个人既得利益,不怕苦、不怕累、拧成一股绳,共谋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命令通达,如臂指使,保证了企业的高效率运转,带动企业发展。但同时也有其弊端,如过分强调亲缘关系,组织排外性以及领导者的独断专行。

1.2 创新型企业文化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强调冒险精神、自主意识、敢打敢拼、思维活跃的价值理念;强调企业员工思维方式的不断自我突破与强调企业管理思想的前瞻性;提倡企业管理者的不断学习与自我发展;把创新作为企业全体成员的最高要求以及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鼓励和支持创新。

1.3 行政管理型企业文化

该类型强调命令执行,注重用一系列企业规范和准则来对企业成员进行约束和管理,执行力度强但企业文化缺乏活力,企业成员的自主能力较差,企业决策者习惯性跟随国家政策动向,擅长把握国家发展方向,但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市场导向型企业文化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市场导向型企业文化无疑更受欢迎,从市场出发、以市场为主成为主流。通过分析市场现状,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使整个企业保持一种“客户第一”的理解及行为态度。强调企业生命在于市场,以对市场的敏锐感觉来进行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也体现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充满活力的同时也存在残酷的竞争。

2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影响着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素。另外,企业发展也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成功与否。

2.1 塑造管理风格,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有其文化特色,本质上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领导者由于个人魅力、生活环境与受教育水平的差异造就了不一样的经营管理风格。而企业文化独具一格的能力就是在于塑造不同的企业管理风格,引导企业领导者改变现有管理思维模式,使之更适应企业自身发展与市场环境;使企业员工不由自主地为之奋斗与自豪;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提升员工综合水平,增强员工心理归属

企业优秀的经营理念指引着员工相关方面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使员工自觉遵守相关的准则;在企业文化塑造和建设过程中,以知识文化丰富员工精神世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业务水平;同时营造浓郁学习、文明、进取的氛围,协调各部门关系,贯彻企业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

2.3 有助于企业战略决策,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发展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来决定。管理层的每一个决策都在牵动员工的心理状况,影响着公司的整体运行。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管理层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保证公司的良好运行。

3 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企业发展的目的在于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很好的生存并实现企业自身的愿景。企业通过对企业自身文化体系的构建集中经济、人力资源、塑造管理风格,为公司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路径来实现。

3.1 企业领导者发展眼光的培养

巨舰的航向从来都是由掌舵者来决定。企业领导者的意向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构成,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首要因素就是培养企业领导者的卓越领导能力、长远的眼光、人格魅力以及前瞻性的管理意识。

3.2 契合企业全体成员的认知

一个企业要想良好运行必须要有一个公认的、符合企业全体成员认知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凝聚企业整体资源,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挖掘每位企业成员的潜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3.3 了解企业管理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仅依据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以充分了解企业战略发展意图、企业员工人员构成、企业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因素为前提,郑重对待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要素。

总之,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受到了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如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塑造领导者个人魅力等手段层出不穷。可见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取胜、实现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企业文化;员工价值观;行为准则;对企业发展;作用

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员工,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促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发挥出敬业、创业、创新精神,在平凡工作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要紧跟时展潮流,抓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关键性、决定性意义的重大科技项目,合力攻关,实现自主创新。企业员工树立起与企业共进退的精神,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高度的认同感,全心全意、尽心尽责,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所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指导员工行为规范。价值观能使员工保持高昻斗志,具有强大凝聚力,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员工洁身自爱、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增强员工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成就意识,引导员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中去。简言之,员工的价值观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员工行为准则,固化为企业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二、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规范效应,有效提升企业投资经营的成功率和效益性

制度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准则,制度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办事规则,方圆指事业成就。国内外组建公司和企业集团,都要进行制度建设。企业成立,必须首先制定企业章程,企业章程是企业最高行动准则,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法律约束力。一个企业没有章程,不可能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企业也无法成立。企业章程是企业的基本制度,是处理企业内部外部关系,处理矛盾纠纷的法律依据。因此,制定企业章程,必须坚持三项原则。第一,符合法律原则,章程必须与有关经济法律相一致,也就是说制定章程要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作指导,不许与法律、政策相抵触。第二,实用明确原则。章程是企业纲领性文件,不宜太繁,也不宜太简单,力求含义清楚明确,不容易发生歧义。第三,保持相对稳定原则。章程作为企业的基本制度,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频繁变动。否则会影响企业稳定发展。企业的制度建设还要包括以下重要内容,企业的经济性质、产权关系,经营宗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的权利制衡关系,公司的治理结构、投资决策、人事关系、分配关系的正确处理,都要靠制度来执行。制度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时,迫切需要制度创新,最重要是思想理念和制度创新,需要借助创新来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使市场交易带来的附加值大大高于交易成本,带来资本经营的高价值。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经济低谷时期,文化是资本最好的配置点。俗话说,“天文察变,人文化成”,文化能给人们梦一般的想像空间,文化能创造人类文明,文化能创造经济奇迹。

三、充分发挥物质文化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物质利益原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员工参加企业劳动的初衷和动机是能从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经济利益是企业联合员工的纽带,追求更大的可持续的物质利益是企业的归宿,企业给员工物质利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建设企业物质文化要坚持三项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才能实现企业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1.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平等互利是市场经济法则,企业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员工对物质利益的满足程度,直接决定着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伙伴关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平等对待。互利是组建企业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各部门、各单位才有积极性,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交换是等价交换,不允许无偿调拨和占有,在部门之间,在利润分配、物资调拨、价格制定时,不允许有违反价值规律的不合理行为的存在,各成员之间形成“荣誉共享,利益共沾”关系,大家按股权份额分享盈利,分担风险。只有坚持等价交换,企业才能收大于支,企业才能盈利,只有在盈利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增加员工工资,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级差效益分配原则。

根据级差效益原理,优化企业内部分配关系,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分配方式。级差效益是指企业生产中等量投入取得高低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其中,取得高额劳动生产率的好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合理区分级差效益的不同状态,对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的产品,在定价时给予适当补偿,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创新和经营管理高水平获得超额利润,大部分归员工所有,以鼓励员工创业创新、加强管理、降低消耗、提升质量。

作者:李义 单位: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篇3

一个处于良性发展中的企业,必然有着能够凝聚所有员工的文化价值观。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要求所有的员工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员工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既切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又能进一步带动企业发展。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

(一)企业文化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可以感受出来的。一个员工朝气蓬勃、团结一致、干劲十足的企业,和一个员工懒懒散散、没有干劲、死气沉沉的企业,即使是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各自进入以后,他们的工作态度也会截然相反,完成改造他们的无形之手就是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效率,这也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心中的准则,它提供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在企业里什么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行为是企业所提倡的和不提倡的,最终达到所有员工朝同一个目标努力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并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把广大员工的潜力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企业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使个人目标和企业文化得到统一。企业文化只有渗透到员工内心,员工才能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创新。

二、 企业文化在多方面指导企业发展

近年来,企业文化被认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已经达成共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赖以支撑的基石,是一个企业应对各种困难、化解各种风险、战胜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多方面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二)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之中。

(三)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相同的企业价值观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四)激励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