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法律专业培训

法律专业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法律专业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法律专业培训

篇1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过程中对策

1.构建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构建的队伍既要数量适当、又要个人素质高,既要政治水平高,又要业务能力强。必须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执法队伍,精通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首先要做好人员保障。依据所辖范围、市场规模,适当的扩大执法人员队伍。并且将水平高、有责任感的工作人员引入到执法队伍当中,迅速的改善当前文化市场执法力量薄弱的状况。其次要实现素质提升,通过执法行为管理、工作能效考核、执法能力评估等,锻炼出一支高水平的执法队伍,改善执法素质,提高执法管理质量。2.要不断加快文化立法程序,完善文化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增强文化法规建设,是进一步改善我国社会主义法规体系的重要一环。新时期文化产业在国家全方位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市场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进步。而当今的社会实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也急需文化立法的迅速完善。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有许多的文化立法项目要开展,即使已出台的法规文件也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有关的条例文书也需要继续扩充。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建设好文化市场的法律体系,增强依法治国的水平,使得文化法制系统的构建成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3.多部门联合执法,增强执法力度。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是非常复杂的,牵连到方方面面,当前的执法部门力量过于单薄,只是依靠自身实现文化执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想要实现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就需要实现多部门的联合执法。首先,构建起与文化审批单位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将执法机构的相关检查意见当作文化经营者能否年检合格的重要条件。其次,构建执法联动机制,增强文化执法与其他多个部门的工作联系。对于某些较为复杂、困难的工作实际,文化执法单位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创建通畅的信息交流路径,增强执法力度,实现与执法有关的信息的分享,增强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范围,以取得足够的警示效果。4.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执法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文化市场非常之活跃,且紧跟时展步伐,各类新技术、新手段都能在文化市场中发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出版物以及网络文化的发展,全新的文化项目持续涌现,传播速度更是飞快。但文化市场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却没能跟上。因此,需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使得各级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能够不断得到成长,利用集中学习及个人自学,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多角度地学习,使得文化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法规文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不断提升依法管理意识,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以及工作水平。

三、结语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管理部门,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及时转变执法理念,不断增强工作水平,培养出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个人形象佳的执法队伍,通过创建完善的文化法律文件,实现多部门联合执法以增强执法力度,开展专业培训以不断提升执法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才能实现对当下飞速发展的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才能在新时期有力保障文化市场的运行秩序,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辉.简谈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演变[J].现代企业文化,2016(24).

篇2

2、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电算化会计工作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它会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会计人员要想适应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因此,为了让会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对会计人员的各项培训师相当有必要的。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2.1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机构统一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

2.2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人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

2.3聘请专业的电算化会计讲师到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4选派优秀会计人员到专业培训机构或是大专院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培训。

2.5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为依据,对会计人员进行分层培训。

3、改善会计人员的组成结构

3.1知识结构要全面

会计工作的综合性极强,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还必须要对会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因此,在人员的安排中,要将不同知识、不同专长的会计人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知识互补,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上达到或基本达到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3.2学历、职称结构要适应时代

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所在比例还相对较低。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聘请高水平的电算化会计人才,吸引、招收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投入会计工作中来,鼓励现有会计人员,积极参加更高学历教育和更高职称的考核。并将学历、职称也职工的工资待遇,职位升迁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进取、知识更新。

3.3年龄搭配要合理

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队伍的组成中,既要有经验丰富、心思细腻的中老年会计从业人员,又需要勇于挑战、冲劲十足的青壮年会计从业人员。只有这样的不同年龄段会计人员合理搭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不同年龄单会计的优势,在工作中取长补短,达到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4、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集许多方面的利益为一身,掌握着一个单位最敏感的钱财事务。所以,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质量对单位的影响重大。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质量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是相当有必要的。

4.1加强信息安全教育

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与业务无关的互联网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过程不危害到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4.2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与财务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开展自己的会计工作,保证在会计事项的处理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规范财务行为。

4.3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篇3

[摘要] 目的 分析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后院感专职人员知识考核评分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74.85±14.27)分,参加考核人次为190次,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10例;在实施院感专业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92.36±7.01)分,参加考核人次为310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45例,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试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培训前后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并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关键词 ] 院感;专业培训;感染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78-02

医院是治疗病患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细菌较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事件,对患者的康复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这也是新时期下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除了患者病情特殊以外,最主要的是很多医务人员缺乏对院感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引起对院感控制的重视,随着医疗规模的扩大以及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院感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影响,对医院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重视度非常必要。为了进一步分析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院感培训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院感培训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实施院感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考试参加人次、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专职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视程度以及院感管理水平。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1专职人员培训

医院为专职人员争取外出学习机会,将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感染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另外是组织专职人员参加全国、本省、本市的各类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习班,通过这种系统的方式进行院感知识强化,充分掌握院感知识的基本理论、控制技巧等等。比如常见的外科洗手,在培训过程中就需要提高相关人员对正确洗手的重视和方法掌握,采用洛本清外科洗手法、应用肥皂、控制洗手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等,从而确保洗手的彻底;在物品管理上,要培训相关人员对加强各项医疗操作尤其是手术室、门诊输液等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控制的重视和管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监督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是否符合无菌操作规范,尤其是进行手术消毒的时候注意消毒范围是否充分;另外是对传染病学、临床药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微生物学等知识全面深入的学习,使专职人员具有制定正确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能力。

1.2 医院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工作规范和标准等等;从而使各医务人员充分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院感知识、预防方法、法律法规等等,以在日常工作中能严格遵循规范开展各项感染预防工作。比如在环境的管理上,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了解到日常预防和管理措施,要及时将手术室、病区、重症监护室的湿度和温度在合理水平、做好洁污分流工作、按时清洗和更换空气过滤器;尤其是要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高发区域物品的管理,要从放置、消毒杀菌以及根据物品的类型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在具体措施上还可以通过减少放置木制物品、纸箱等对灰尘吸附力大的物品,使室内尘埃微粒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物品的分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做好物品的检查、清洗消毒等操作,加强无菌敷料器械消毒管理,加强对手术废弃物的控制,如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等等等;另外是在感染控制的评审上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从而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尤其是要对进修、实习、新上岗的人员加强培训,这部分人员由于没有临床经验,更缺乏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院感控制的重视[2-3]。

1.3科室培训

尤其是对新设立的业务科室或原有科室因病床增加或业务范围扩大的科室需要加强院感的管理、监督与培训,密切关注科室院感控制情况。特别是手术室、儿科、ICU、艾滋病收治科室等感染高发科室,同时全面有效的培训与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1.4流行病的培训

近几年,我国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传染病感染事件,而很多的流行病依然具有很高的感染率,比如甲型 H1N1 流感、手足口病等等[4],医院是患者非常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发生。因此医院要加强对这些流行病的关注与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流行病的认识,并充分做好感染的预防工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74.85±14.27)分,参加考试人次为190次,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10例,感染发生率为0.17%;在实施院感专业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92.36±7.01)分,参加考核人次为310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35例,感染发生率为0.06%。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核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培训前后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情况见表1。

3 讨论

院感控制与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这项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医疗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临床统计表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一直居高不下,并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张志艳等报道称,目前我国医院的院感发生率大约为0.01%~0.14%,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医院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并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至关重要。而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院感专业培训[5-6]。总的来说,院感专业培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规模的不断壮大,医院感染质量与管理工作的范围也就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了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控制,还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院感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从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采取有效的干预及针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从而将人为因素或者医源性因素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等;除此之外,要提高院感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协调医院的多领域、多科室、多环节、多部门共同进行,因为每一项临床工作都与院感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实现这一协调工作,必须要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而很多医务人员由于专业不同,比如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人员在开展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通过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通过不断的对掌握的知识更新,提高院感控制能力,才能配合医院做好院感管理工作[7-8]。

其次,从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来讲,医院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单位,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各类医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参次不齐,很多医务人员由于性格、成长环境、价值观、专业水平的差异往往不能配合医院的院感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加强院感专业培训,明确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的职责,发现日常医院感染监测和各种类型的检查中的共性问题或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做好院感的管理与预防,以此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如今,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增加,以往的一些传统传染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加上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由于外界、主观因素而发生感染事件,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重者对医院所有人员都可能造成安全影响,甚至发展成公共卫生事件。这些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医院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对院感管理与控制的重视度和专业水平,从而在日常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尽最大限度的降低院感事件发生率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明显低于专业培训之后(P<0.05),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试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感染率由最初的0.17%降低至0.06%,低于临床报道水平。由此表明,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并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参考文献]

[1] 赵冬秀.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17):4639-4640,4642.

[2] 罗银江,程敏,李志刚,等.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及建设要求[J].卫生软科学,2012(11):945-946.

[3] 蒋颖,吴昊,王婷,等.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4):3283-3284.

[4] 张晓霞,郑雪梅,魏玮,等.PDCA循环在我院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4,2(36):1004-2407.

[5] 张春英,刘兰莲, 邱红.多功能床边工作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71-2172.

[6] 李迎新,林海燕.基于全智能实时数据采集的院感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11):2-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