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0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

篇1

尽管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抗风险能力低。由于国家现行的农业保险政策扶持对象是原承包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享受不到扶持优惠政策,相当部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没有办理保险,遇到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往往出现亏损,抗风险能力低。据调查,2013年种植烟叶的部分大户因受水灾减产,出现经营严重亏损;种植花生的大部分大户因市场价格回落呈现亏损局面。

(二)扩大生产规模融资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合作社或者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都缺乏贷款抵押条件,往往因资金瓶颈阻碍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三)设施农业用地存在困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经营、加工、仓储等环节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需要占用一定面积土地,但是大多数经营大户承包的都是基本保护农田,国家的《基本农田保护法》、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政策都对设施农业用地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当地政府和国土部门调整规划解决设施农业用地问题。

(四)缺乏管理和技术型人才。目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牵头人,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多数属于传统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

(一)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农业经营的基础,因此,农民家庭经营是农业产业化最基本的经营模式。要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土地依法流转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规模,培育更多的种养大户,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条件成熟的可申领工商企业营业执照,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规范家庭农场的发展。

(二)完善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分散的农户按照产业链、产品和品牌组建专业合作社,兴办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耗费人力、财力较大的涉农项目,更加适合由合作社承担。根据上级精神,在全县选拔评选出一些农民合作社作为五星级合作社创建对象,按照经营高效、硬件完备、带动有力、服务统一、运行规范五星级标准进行培育发展。提高办社质量,加强规范运作,严格建章建制。通过五星级合作社的引领,使全市合作社发展规范化,走向完善壮大,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积极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它们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量;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遏制粮地“非粮化”、农地“非农化”现象。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完善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任权利,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真正实现保底收购;又如 ,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共同体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际的好处。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17-1

1 两地区合作的地缘优势

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望,两地生态、气候相似,有便利的通讯和交通条件。两地农作物品种生育期基本相同,可互引之鉴定后生产利用。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富,远东地区人均用地为12hm2,阿穆尔州有耕地180万hm2,主要栽培农作物为大豆、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资金短缺,致使某些作物品种生产潜力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生产总量低。人们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品种单一,且严重短缺。俄罗斯人们对肉制品需求较大,畜牧业发展很快,其饲料严重不足,对杂交的饲料玉米品种需求迫切。这些条件可为农业科技输出提供极大的机会,并增加项目实施的可能性。

2 农业科研合作优势

俄罗斯农业科研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俄罗斯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差异大,针对一定区域的问题研究不足,生产技术落后;国家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支持大幅度减少,使完全依赖国家资金支持的农业发展陷入困境;工、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相差甚远,农业生产单位大量亏本,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资金短缺使机械年久失修,对土地投入减少,农业生产单位无力继续生产,虽然市场急需当地的农产品但仍有大片土地荒芜。在粮食主产区阿穆尔洲,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以后由于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因素影响,大豆产量开始降低。俄政府农业食品政策规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吸引个人及外部力量投资等进入农业生产,来保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黑河分院为我国北部地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科研单位,在北部高寒区的大豆、玉米、水稻育种、栽培等方面有显著成就。该科技成果适宜毗邻的俄罗斯阿穆尔洲地区的种植。如经过多年试验,黑河分院的大豆品种黑河14、17、25、27、28等;玉米杂交种边三1、2(可用子粒和青储);大豆窄行密植和垅三栽培技术等深受俄罗斯农业生产部门的欢迎。目前我们的大豆科研主功方向已由高产转为优质育种,研究出了一批高油、高蛋白的新大豆品种,这也正是俄罗斯市场急需的产品。黑河分院已经与俄罗斯全俄大豆所、新西伯利亚作物所、远东农业大学开展了十多年的多方面合作研究。如:大豆遗传育种、玉米杂交育种、大小麦、马铃薯栽培和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通过合作科研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来往频繁。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科研单位与国外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多次得到国家的资金的支持,为进一步技术输出合作奠定了基础。

3 农业技术输出优势

通过“引进来”和双方合作,俄方对我们的品种有了一定的了解,给予我方培育的品种和技术很高的评价。认为“黑河号”大豆品种和玉米适宜阿穆尔洲地区种植。曾多次提出合作意项,要求引进或购买大豆、玉米种子。俄罗斯农业是高度的计划经营,生产用的种子必须统一计划生产,优质的种子便于迅速推广。俄阿穆尔洲政府也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因此,我们应抓住机会,尽快走出去,向外寻求发展。

4 市场优势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粮食产地和供应地,仅大豆种植面积占俄罗斯的(70%)。俄罗斯有强大的粮食市场需求,黑河培育的品种在俄阿穆尔洲地区有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黑河培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和早熟大豆品种。

俄罗斯阿穆尔洲是俄罗斯的南部地区,生育期较长,也是蔬菜的主产区,自中俄开放以后,首先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就是蔬菜,中国蔬菜品种产量高、品种全、适应性强。目前仅阿穆尔洲就有几千中国人在种植蔬菜,如:黄瓜、柿子、甘蓝、元葱、西瓜等。几乎所有大棚都是中国人建造的。如今,中国的蔬菜种子在俄罗斯市场到处可见。俄罗斯市民已经习惯了、学会了利用中国的蔬菜种子。中国的蔬菜以低投入高产出、品种多样性,丰富了俄罗斯市场,如今市民已经离不开中国的蔬菜了。以前阿穆尔洲种植的西瓜垧产不到2t,现在利用中国的杂交西瓜品种在保护地栽培垧产可达到40t,使以前市场上稀有的西瓜,现在到处都有。俄罗斯的农场主也看到了高于当地产量5-8倍的神奇的中国的杂交玉米品种,垧产超过5t,是任何作物无法比拟的。

5 目前存在的问题

篇3

传统型 包括农产品直接利用型和农作过程利用型两类。由于很多农业和农作的生产过程不为城市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可吸引相当的城市人。可由农民进行那些传统和现代的农作过程表演,供游客观赏;也可由游客亲自采摘果实或在农民指导下直接参与一些简单的农作过程劳动。

农村文化利用型 可利用的是两种形态。一是地域文化,二是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即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即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融进旅游休闲农业,让游客在田园风光里既得到物质享受,又获得文化享受,可以成为旅游休闲农业的一大特色。

科技型 是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农业结合发展的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相当丰富,随着高新技术渗入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将是最吸引人的。例如,基因农业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用基因方法生产出的马铃薯、番茄又大又好,同时还能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2、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

根据上文表述的流行模式,我国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下列经营类型:

观光农园 包括成熟的果园、花圃、菜园、茶园等经营范围,提供给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购买及参与生产等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科技农园 以农业生产为主,向游客展现农业科学技术、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休闲农业经营,如农技博物馆、基因农场、生物工程、温室栽培、阳光农园等。

生态教育 以自然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户外渡假住宿、户外野餐活动等。

乡野畜牧 以圈养或畜牧方式饲养牛、羊、马、鸡、鹅等家畜,规划放牧、挤牛乳、剪羊毛、捉小猪、抓土鸡、坐牛车、骑马等活动。

农庄民宿 在农村地区规划具有农村特色的建筑物供游客休息、住宿,并且提供具有乡土特色的餐饮,让游客体验农民的生活形态,并享用新鲜农特产品的经营,如一般农庄、自然修养村、渔村、民俗村等。

民俗旅游 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作为休闲农业活动的内容,如农村民俗文化馆、乡村博物馆、农产品生产作坊、民俗古迹、地方人文历史、乡村居民建筑、体验农家生活等。

渔业风情 把渔业资源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海洋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渔业等活动,如溪边垂钓、岸钓、船钓、体验渔村生活、让游客直接参与捕捞作业。

3、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 休闲农业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农业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其示范和推广作用,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媒介招来八方宾朋不仅为本地区带来大量服务收入,而且会带来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收。由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源泉。休闲观光农业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可以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休闲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投入不多,就业成本低,因此,开发旅游农业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方向。因此能带动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