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8:4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村法律法规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篇1

1、农民法律意识概述

1.1农民法律意识的基本内涵

所谓法律意识,指的是人民对于法律现象的归纳与总结,这种归纳包括知识、心理、观点几方面的要素。法律意识及要求公民要自发地认同与尊重国家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它体现的本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不论何人,都需要在法律的世界里办事,不能越轨半步。而农民法律意识就是指在法律范围内来实施社会活动。

1.2农民法律意识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对于新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提高农民们的法律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与渠道,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由于教育、历史等因素,农民阶层对法律知识是陌生而又缺乏的,他们仅仅是从感性的层面上去认知法律,并没有了解到法律的精神内涵,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恶果就是,在农民们碰到一些生活或者工作上的纠纷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动用法律知识或者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是想到“走后门”或者暴力解决的方式与途径。这是非常不好的,尤其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我党在十五次大会上确定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方针,但是在很多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落后地区,很多农民依然对法律的概念感到迷茫与模糊,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权利意识,遇到事情也无法用法律手段去解决,传统的人治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很多农民的内心想法依然是,政府统管一切,一切矛盾纠纷的解决路径都指向政府而不是法院。

2、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方法

2.1不断强化法制环境,推进法治教育宣传

只有在健全的法律体制与法治氛围里,农民们才可以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一个公平公正,行之有效的健全法治环境才可以让人民安居乐业,让农民们认知到法律对自身实际利益的重大保护作用。才可以让农民知道政府的治国宗旨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都要依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四大原则方针。农民们的正常生活的维持离不开生产劳动,但是如果他们的生产劳动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机制作为保护,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由于我国农民群体数量庞大,很容易引起各种纠纷。农民们由于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化素质也相对较低,很容易对法律产生一种逆反甚至抵抗的心理,这时候就必须通过循循诱导的方式去说服思想相对传统守旧的农民们,普法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已经进行了多年,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仅仅如此,是还不够的,要进一步深化农民们的法治精神文明建设,要用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进行新农村的法治体制推进建设,例如黑板报、村委讨论会、广播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法律宣传渠道,农民会在这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当中逐渐提升法律意识。

2.2不断加强对“涉农”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农村法律机构建设

自从党的召开以来,农村的法治文明建设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这与我党密切执行的农村经济深化改革与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建设是离不开的,比如已经颁布执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草原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畜牧法》、《渔业法》、《种子法》、《农业法》《乡镇企业法》、《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等一共接近三十本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民们的正常经营生产生活保驾护航。地方政府方面还制订了大批的地方法律法规与纲领,可以说,至此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但是,从长远来看,农村的法律法规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不值得骄傲,我国在农民的法律知识覆盖层面、法律运用维护能力等方面还有着很多的欠缺与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农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只有从实际生活当中去改造农民的旧式法治观念,才能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关联性。

2.3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强化社会本位思想

要让广大农民依法守法,并且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一定要彻底地把农民当作是此次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工作的重要主体,才可以让农民在双方的沟通当作发挥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去配合党的法治社会建设。法律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民们也不会因为一些外力的挤压而迅速学会法律法规制度并加以运用,要让法律法规意识深入农民们的骨髓当中,就一定要让农民们在一个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当中去感知、感受法律法规对自己的好处、保障。只有这样,农民们才会在法治社会当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才会感受得到自己的归属感。一定要让农民们明白,法律并非是与自己很遥远的事情,法律也不是洪水猛兽,法律不会给守法的人带来任何恶果,反而可以保护任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总之,一定要加强农民的现代法律法规意识教育,要从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出发,通过具体的基层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

3、结论

农民在法律意识上的淡薄与法律观念的缺失,是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最大阻碍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基层的法律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与潜移默化的法律知识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法律意思,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篇2

一、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与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由于观念、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一直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如何加强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任务了。

二、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法治社会。这就表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对于农村财务审计而言也是如此。目前,在审计方面,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财务审计颁发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而言过于宏观,并不能为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可操作性高、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没有构建或者尚未完善符合本地区的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就使得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缺少

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财务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很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这无形中就导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执行,致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缺失,不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影响与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由于认识不足,很多农村村干部认识不到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不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更不用说严格执行相关审计规定了;二是由于部分村干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对财务审计工作百般阻挠,导致财务审计工作难以执行。

3.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审计的内容日渐复杂多样。要想做好现阶段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务审计从业人员。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显然是很难满足农村财务审计要求。 具体而言:一是专业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很多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是从相关部门调过来从事审计工作的;二是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工作环境较差,薪酬待遇不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农村从事审计工作,导致农村审计从业人员都存在着年龄偏大的问题;三是专业素质不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审计的内容不仅多,而且更加复杂,这就对农村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审计人员都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三、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分析

1.健全与完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需求有增无减。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健全与完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一是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按照正确方向进行改革;二是由于我国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要想健全与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各个农村地区应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财务审计发展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制定的法律法规可以取得实效。

2.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要想强化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使财务审计规定可以落实到实处,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当地上级部门与领导的重视,将财务审计工作看成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亲手管、亲手抓,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二是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的检查工作。上级部门可以在每年末都安排财务审计人员对农村相关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存在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着重大管理漏洞与问题的做法要及时改正,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贯彻于落实。

3.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养

具体而言:一是做好招聘工作。对于农村专业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招聘工作,保证有足够的审计人员专门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杜绝身兼多职现象的发生;二是改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年龄结构,构建根据竞争力与活力的审计队伍。其主要是要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薪酬待遇,改善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以便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三是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强化其审计业务知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其可以胜任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二、具体开展活动情况

今年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县里确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农村经济更发展,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富裕,乡风更文明。林业局主要是组织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深入林区、林农、业主中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县”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及林业科普知识,在法律法规宣传方面,以《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省种子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省绿化条例》、《天然林保护条例》等为重点,林业科普知识方面以林业产业化建设、森林经营管理、森林防火知识、森林病虫害防治、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苗木快繁、天麻种植、绞股蓝生产加工、林下土鸡养殖技术要点及林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等为重点。

5月23日,由林业局科技、种苗、造林、防火、野保、森防等组成“科技宣传”活动小组参与了由科技局组织的在巡场双三公园集中开展的“科技宣传”活动。书写宣传标语1条,发放法规、科技等宣传资料1200余份(册),林农咨询120人(次),防火宣传围裙800个,手袋1200个。

5月24日—6月3日,9个片区林业站在各自的辖区内利用赶场天相继开展了“科技宣传”活动。涉及全县17个乡镇,发放宣传围裙、环保袋900余个、林业法律法规咨询和发放科技宣传资料3500余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