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物流专业特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tevens指出:ESP(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带有四个根本性特征:一是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二是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和职业有关;三是在句法、词汇、语义以及语篇分析上,重点必须放在那些与特定专业、职业以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四是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正因为ESP具有以上特点,所以近年来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作为从事物流领域工作的人所使用的英语――EL(物流专业英语 English for logistics)就是其中一门新兴的学科[1]。
与其他专门用途的英语类似,学好物流专业英语也绝非易事。这首先是物流知识覆盖面广,它包含物流科技、物流管理、物流理论、物流实务。在物流科技知识内容方面具有科技英语的某些特色,即王平先生在《科技英语的特点与翻译》一文中指出的:“科技文章属于严肃的书面语体,严谨周密,行文简洁,语法正确,重点突出,按逻辑顺序精确地表达出概念的复杂体系,清楚地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2] 而在物流管理、物流理论知识方面包含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 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transportation (运输), storage and materials(仓储与材料), packaging(包装), information processing(信息处理), demand forecasting(需求预测), production planning(生产计划), purchasing(采购), facility location(设施布局), after sales(售后服务)等等 [3]。物流实务方面具有专门用途商务英语的某些特点(也有物流报关、单证、函电、货贷等);其次是因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EL在教与学上均难觅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甚至连专业词典也鲜见,参考资料与辅导书更是难觅踪迹。因此关于物流英语词汇量大、专业性强;句子结构复杂,语言信息量大,语篇抽象晦涩难懂的抱怨声不绝于耳。那么,如何在学习与工作中克服这些困难呢?本人以为首先是要对物流专业英语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读、写、译。
1 物流专业英语词汇的特点
EL词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普通词汇(common words)、半专业词汇(semi―technical words)和专业术语(technology or specialized terms)。物流英语词汇大部分是由普通词汇构成的,比如:freight, cargo;半专业词汇也是普通词汇,但是它在物流英语中具有特殊的含义;专业术语只占EL词汇的一小部分,常见于EL文献资料,显见于日常生活,非常正式、抽象、有时晦涩难解,不过由于它们的意义和用法相对稳定,一旦掌握之后,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1]。
1.1 一词多义
准确性是翻译物流英语篇章的第一准则。概念的精确取决于词义的精确,而词义的精确又取决于词的含义的多寡及词在句中的联立关系[4]。在物流科技英语中,虽有许多抽象难解的、一词一义的专业词汇,而出现频率更高的一词多义的半专业词常成为翻译的拦路虎。因此,正确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是翻译物流英语文章的基本要求。
比如,Lean business:不是小生意而要译成精益企业;
Lead time:在物流专业英语中是前置期(即备货期)之意而不是引导时间;
Shelf life:货架期(即物品保存期限)而非架子的寿命;
Collect:在物流专业英语术语中指货到后付款而非收集;
Tally:不是筹码而是理货;
Clingfilm:中的film既不是电影也不是胶卷,而是食品薄膜。
1.2 多义一词
物流科技文章为了精确地表达相近的概念和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时也为了避免用词上的单调,普遍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比如:
acquisition, procurement, sourcing, purchasing都可用来表示购置,采购,购买;
inventory, storage, storing, stocks, warehousing均可以表示库存,保管,仓储,储存等;
package, packing, packaging, wrapping虽然在意义上有些微小差别,但是常被译作包装。
1.3 合成词与派生词的广泛使用
大量使用合成词与缩写词是物流科技文章的特点之一。合成词从过去的双词组合发展到多词组合;派生词趋向于任意构词,这种构词具有灵活性和任意性。例如:
airtight密封,airfreight空运,outsourcing外购,fiberboard 纤维板,door-to-door 门到门,coast-to-coast岸到岸,warehouse 仓库,cross-docking直接换装,towline 拖缆,containerization货柜运输,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effectiveness效力,compartmentalization区分,划分,subcontractor 转包商,分包商;anticorrosive 防腐的,Thermoform加热成型。
1.4 广用缩略词
至于缩略词,可以说每个领域、行业、学科都有自己一套特定的缩写词,甚至在同一个行业中同样的缩写词会代表不同的含义,物流专业英语也不例外[5]。比如:
CRP: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CRP)连续库存补充计划;CAO:computer assisted ordering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FCL:full container load整箱货;JIT:just in time准时制;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TPL:third-part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要计划。
1.5 名词化结构、名词短语、抽象名词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名词短语和抽象名词是物流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6]。例如:
Logistics starts with the provis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semi finished goods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finished up with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after sales service of the products. (物流以为制造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的供应为起点,以产品的物料配送和售后服务为终点。) 在这句话中,provision 供应(名词化结构),semi-finished goods 半成品(名词短语),manufacturing process 生产过程(名词化结构),physical distribution物料配送(名词短语),after sales services售后服务(名词短语)。
2 物流英语词汇的翻译技巧
与相对稳定的汉语的词汇含义相比,一词多义是物流科技英语中的普遍现象。不同的语境、语域、语旨或语法结构可能赋予同一个词或短语不同的词类和含义。因此,词义的选择与确定是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译者翻译时不仅要弄清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研究它们的拓展含义,根据具体使用场合、上下文的联系以及同其它词语的搭配等,在许多不同的义项中选出一个最确切、最符合文本要求的义项。译者不但要熟悉原文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通晓词的基本含义(denotation)和引申含义(connotation)以及词在特定物流专业领域中的特定含义[4]。
2.1 根据词的具体使用场合选择词义
物流英语中用于不同场合的同一词或短语其含义及汉语表达可能均不相同。译者必须结合专业知识以及不同的语境和具体使用场合来选择其一,否则就会使词不达意。例如:H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is relatively rigid, milky, translucent, and has a hard finish. (高密度的聚氯乙烯是相对坚硬,呈乳状的,半透明的物质,且含有一层硬硬的膜。)这句话中的finish显然不能译为完成,在物流英语中它是涂层、膜的意思。
2.2 从词汇的上下文中确定词义
物流科技文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译者推敲选择词义时,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求确解,要文中求句,句中求词。例如:Several well-known firms involved in logistics relationships owe much of their success to the notion of information utilize to share this information with one another. Among the most notable examples are Procter & Gamble and WAL-Mart. Through a series of agreements with giant retail customers, P&G has made a major commit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dicated customer teams to handle these major accounts.(许多参与物流联系的著名企业把他们大部分的成功归功于与其他企业分享自身可用信息的理念。在这些例子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公司的事例,通过与大的零售客户订立的一系列协议,宝洁公司对特定客户团队做出一系列的承诺去管理这些重大客户。)从上下文中我们不难判断account 不应解释为“账户”而是指“客户”。
2.3 利用词的同义与反义关系来确定词义
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避免形式上的单调繁复,许多物流英语文章的作者不仅有意大量使用可替换的同义、近义结构或让句型、结构、词汇相互错开,用类概念代替种概念。译成汉语时,一般应使译名保持一致。例如:On arrival at the place of destination it will be taken to a 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where it will be “degrouped”, i.e. the parcels contained therein will be separated and delivered to the various consignee.(集装箱到达目的地后将被运到集装箱场站去拆箱,即集装箱内的货物将被拆开后并送到相应的货主处。)如果知道词“separated”的词意,就不难猜出“degrouped” (被拆分)的词义。
有时,在物流英语文章中语言颇具对比特色,作者可能使用一些含有对比意义的词汇,这时译者可从此义知彼义。如:Highly polished metal surfaces are particularly subject to the gangers of rust and corrosion. It is customary to coat the surfaces thickly with a slushing oil.(抛光的金属表面很容易生锈和腐蚀,通常在表面上刷上一层厚的抗腐蚀油。)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从rust and corrosion中推断出反义词a slushing oil之意。
2.4 根据物流专业知识识别和确定正确的词义
为跨越英语中纷繁复杂的一词多义现象给正确理解物流英语文章的内容带来的障碍,译者应熟悉这类词在特定物流专业领域中的特殊含义。如“elevator”基本含义是“电梯”,而在物流专业英语这一特定的领域里指的是“升降梯”;又如“package”的一般含义指“包裹”,而在物流英语里的含义是“包装”。因此,在识别和确定这类词的正确含义时,应首先识别这类词的使用范畴,根据其使用范畴确定其含义,必要时可查阅物流专业词典[5]。
2.5 模糊词义的确定
物流科技英语用词规范、严谨、精确,但它也是活的语言,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词义的相对稳定并不排斥灵活多变。随着一些超语言因素的介入,有时物流科技英语中亦会出现模糊词义,译者可以运用“动态对等”的手段尽可能将原文负载的语义信息体现出来[4]。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联系、具体语境和逻辑关系,将词义予以适当变通。如以shipping一词为例:
在shipping space (发货区)中,shipping指发货;
在shipping by chartering(租船运输)中,shipping指运输;
在shipping agency(船务)中,shipping指船务;
在advanced notice of shipping delay(送货延迟通知)中,shipping指送货;
在advanced shipping notice(运前通知)中,shipping指运货。
3 物流英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3.1 被动句的大量使用及翻译技巧
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1/3是被动态。这是因为科技文章侧重严谨的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有一种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动语态[7]。物流文章中广泛使用被动语句,凡是在不必或不愿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这种表达方式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严谨、紧凑。汉语中虽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狭窄,物流科技汉语文章大多是主动语句。故而我们在翻译物流专业英语的被动句时常常将它们翻译成主动句[8]。
例如:Protection from corrosion: before goods are packed, materials which are liable to deterioration during transit should be properly treated with protective;highly polished metal surface are particularly subject to the dangers of rust and corrosion;It is customary to coat the surfaces thickly with a slushing oil; anti-corrosive compounds, films, wax or grease should be applied. This is done with a brush, by means of a spray gun, or by a dip tank process; airtight containers and dehumidifying compounds, such as silica gel should be used; liquids in bulk will normally be shipped in drums or tins; some materials should be wrapped in waterproof paper or wax paper; in the case of highly dangerous materials, the shipping companies to lay down specifications for packages; cases should be lined with waterproof paper or cloth(防腐蚀包装:在货物包装之前,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变质的材料采取适当的防护处理;抛光的金属表面很容易生锈和腐蚀。通常在表面刷上一层厚厚的抗腐蚀油;防腐化合剂、薄膜、蜡、油等是必用之物。用刷子、喷漆枪涂上,或在浸泡桶里加以处理;密封的容器和除湿化合物,如可用硅脂胶体;大体积液体通常装在鼓形圆桶或罐里;一些材料应该用防水纸或石蜡包纸;为了预防高危险材料,船运公司规定了包装规格;箱子应该与防水纸和布一致。)本段共十句话,其中就有九句用了被动态,仅一句不是。这样的段落在物流专业英语中屡见不鲜。看这段话的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整段话全是主动句,而且没有出现“被,由,为…” 等字眼,有时连主语都不必补出,也能把道理说清楚,毫不拖泥带水。
3.2 长句及复合结构在EL中的广泛使用与翻译技巧
为了表述一个复杂的概念,使之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结构紧凑,物流科技文章中往往出现许多长句,有的长句包含多达七八个分句和从句,有的长达一页[7]。首先,遇到长句时要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搞清楚句子的主干部分在哪里,然后要确定每个分句和从句的归属,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Logistics(military definition):The science of 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mo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orces…those aspects of military operations that deal with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movement and hospitalization of personnel; acquisition of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peration and disposition of facilities; and acquisition of services. (物流(军事定义)是一门计划、执行军队的流动和补给的科学。是关于材料的设计,发展,购置,储存,流动,配送,维护,撤回和材料的部署;人员的医疗和流动,设备的建设、购置,保养、操作和部署;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的那些军事操作方面的科学。)该句的主干是The science of 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mo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orces.下设四个分句进一步说明物流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每一个分句各有一个中心词,每个中心词前各有多个修饰语。翻译时要注意对句子结构的分析。
其次,在EL的翻译中,由于国外尤其是欧美许多物流文献的复合句居多,大量的长句是由一个中心词和连续套接的修饰成分组合在一起。在翻译时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其内容上都不允许把它们依其顺序译成汉语,较为有效的是将长句及复合结构进行语意分割、语句分割和思维分割。而切割之后的句子,既要求不改变原句中的逻辑关联,又要顾及第二语的思维和表达,这样势必在切割中进行重新调配和重新排列[9]。
例如:The concept of benefits is a multifaceted one that goes beyond the product or service itself to include issues regarding timing, quantity, supporting services, location, and cost,so a basic definition of logistics is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meeting customer needs by ensuring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right benefits for the right customers, in the quantity and condition desired by that customer, at the time and place the customer wants them, all for a price the buyer is willing to pay,which apply equally well to for-profit industr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s the earlier discussion on military requirements illustrated. (利益的概念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包括产品和服务本身,还包含时间安排、数量、技术支持、布局和成本, 所以物流的基本定义为: 物流是一个持续满足客户的过程,即确保满足客户在利润上、数量上、时间上、地点上、条件上、价格上的要求的过程,这个概念同样可以应用于盈利企业和公益组织,正如前面所述的在军事上的需求讨论。)这段话只有一个长句,其中包括两个原因状语从句,五个定语从句,两个方式状语从句以及多个复合结构。翻译时注意在句子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流专业知识,以及各种翻译法,汉语语言思维习惯才能将作者的意思正确地传达给读者。
前面所谈到的问题固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理解。如果对专业内容不了解,往往根本看不懂原文。即使词汇都查到,也弄不清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英语的结构使得句子分析有时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结合意义来进行,而不能全靠语法手段来进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英语句子有所谓“结构意义”,即使词汇完全不懂,也能从句子的语法特征中理解句子的结构意义。可是,问题在于英语句子的结构并非都是如此简单,在实际的语言中可能遇到许多句子不结合意义内容就不能进行分析。而所谓意义内容自然和专业知识不可分离。所以说,物流专业英语中对长句及复合结构的翻译应将专业知识、语法分析、汉语表达习惯,翻译方法等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7]。例如:Essential suppliers should be treated as partners and they should be involved in helping to improve the whole logistics process by the way in which they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 design or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anage and control the supply of their products. Adversarial relationships with suppliers are not productive and are not necessary, and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应将供应商视为伙伴关系,通过让他们参与产品设计或通过管理和控制所提供的产品的方式来帮助和改善整个物流过程。不必要将与供应商的关系看作敌对关系,这样并不具有生产性。然而当然也不该因此混淆了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了的义务。)这段话虽只有两句,但结构复杂。翻译时应注意将被动句译成主动句,理顺两个by the way 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以及各并列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必要时可打破原有的语法结构,采取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将段落的正确意思表达出来。
4 隐喻在物流专业英语文章中的使用与翻译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隐喻概念体系”(metap- horical concept system)的新理论,指出隐喻是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方式。他们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现象,提出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被称作目标域(target domain),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source domain),隐喻的认知机制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物流专业英语文章中也可找到大量的隐喻,如:Bullwhip effect (牛鞭效应) ,skin packaging(紧缩包装), distribution network(配送网络)just-in-time inventory(准时制库存),shelf life(货架期,保存限期)等等。认识和理解这些隐喻对提高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流实务很有帮助。
物流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译文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字词、句型结构、比喻修辞表达等。意译(free translation)指译文主要表达原文所传达的内容和信息,不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应。这种方法更多地是阐述原文的意义,而原文表达中的语言形式、形象比喻等可能均有一定的损失[8]。物流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技巧之一就是要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即目标域能让读者较易联想到源领域的可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反之,就应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
例如:Agility and leanness could be seen as being mutually exclusive;the first requires capacity to be reduced to the “bare bones” whilst the second needs spare capacity to meet rapid changes in demand. (灵活与精益求精被看作是互斥的,前者需要将容量(库存)减到“露骨”的地步,而后者需要留有额外的库存以满足快速变化的需求。)本句话中用 “bare bones”喻指将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生动直观,让人容易联想,记忆深刻,可直译。
又如:In order to “fine tune” the supply chain there is a need for constant monitoring of service levels and regular review. (为了调整供应链,(我们)必须连续监控服务水平以及定期反思。)此句中的fine tune原意是弹好…的调子,用它来映射“调整供应链”。这个“跨域映射”较为主观地表达了主语的意愿。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故而选用意译为佳。
5 结语
物流专业知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给物流专业英语的学习增加了不少难度。但在学习与实践中我们仍能不断总结出EL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上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EL的翻译必须注意词义的选择与确定;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注意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特点;结合多种翻译方法才能易为汉语读者所接受。凡此种种,都要求EL译者除了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词汇、语法、修辞)外,还要有良好的物流专业知识,能自如地运用逻辑思维判断,字斟句酌,努力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语义信息与风格上的等值。当然,本文的分析是粗浅的,是引玉的一块砖。希望其他的研究者能共同努力,总结出“玉”一样的EL的一般规律,让从事物流专业英语的教育、学习、翻译、研究的人员不再抱怨它难于上青天。
参考文献:
[1] 王琳.浅析物流英语词汇的特点及教学方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 (7): 173-174.
[2] 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程世平.物流专业英语[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 田玲.科技英语翻译的词义选择与确定[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6,(10): 153-154.
[5] 刘宓.谈阅读物流专业英语文章的技巧[J]. 物流科技, 2005, (6): 85.
[6] 林本椿.英汉互译教程[M]. 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4.
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有时候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是物流专业人员,或者物流专业人员在物流企业里从事物流市场营销的居多,在学校里学到的物流专业知识并未派上用场,最后一种情况是学生所具备的物流实践技能较缺乏。特别是如今的社会需要实用型的人才,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因此针对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有必要为物流专业设置具有岗位方向以及配套实训项目的实施教学。
二、建设港口物流实训室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交往的曰趋频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为主体,以江河商港为辅助,并集聚公路、观、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综合立体式国际航运中心。物流涉及综合运输,夕卜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公铁7iC联运的货运中心,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现今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务,而这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要求。
北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滨海城市,其南临北部湾,是中国第一批对外的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其办学特色是以^务北部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沿海优势突显自身特色。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广西北部湾港口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连接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众多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北部湾各城1#的港口物流建设也进入,高素质技能型的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同时针对目前实训基地与教学现状,港口物流专业应创建特色实训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任务学习法与项目教学法,改革专业技能考核方式,提升办学质量。
1. 实训基地是港口物流的特色需求
港口物流无集物流、航运、加工、贸易、报关、商检等专业在内的综合月艮务行业。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多,这就*学生学会整合相关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往往很多专业是分开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港口物流的完整流程与操作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把港口物撕涉及的知识嫩连面来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港口物流十分重要。因此建立物流港口特色实训室能够满足物流港口专业学生对熟悉港口物流流程的需要。
2. 实训基地是港口物流专业的实操技能保证.
在港口物流专业建设里,师资队伍的建立、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应属非常关键的一项。在港口物流操作中,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装卸、集装箱调度、货运组织等港口作业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学生在实训基地得到实况操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三、港口物流实训基地的特色建设
实训基地是一种集教学、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实训融人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是实训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所在。
1. 实训室建设的不足
(1) 现有的实训室的实训项目比较简单或单一,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专业的实训项目,缺乏物流的综合特性。例如模拟仓库设施设备’往往设置的只是普通货物仓储。但是在现实情况下,货品有可能是鲜活货物、危险货物、放射性货物等,面对这种特殊货物的仓储管理知识未能展现出来。
(2) 学校有限的经费需要分配于各个专业建设实训室,因此在经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需要给实训室配备的设施设备,例如电脑、软件、货架、叉车等,可能会让专业团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的实训室设施设备。
(3) 模拟港口物流设施设备是大多数实训室的考虑,购进大量的港口运输与装卸的设施设备模型,学生可以进行参观了解,但缺少亲自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未能了解操作流程,缺乏实训室的实用性。
2. 建设特色港口物流专业实训基地
面对目前实训室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尭针对以前港口物流专业的实训室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港口物流人才的方案,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有机联系,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建立一个特色港口物流专业的实训基地。
(1)目前在我校已通过“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设备始终跟不上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是最好的选择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的实训内容是最新最及时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提前“培养”适合企业的理想人才。
(2) 加强实训教师的队伍建设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一种方法是让教师到港口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这有助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且教师能对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有个良好的掌握。另一种方法是邀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校园进行实践指导’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将行业发展的状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及要求信息带给学生。
一、背景探讨
众所周知,物流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和内容非常多,一般有包装学、运输学、仓储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学原理、物流客服服务、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国际物流等,但物流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在该行业找到工作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有时候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是物流专业人员,或者物流专业人员在物流企业里从事物流市场营销的居多,在学校里学到的物流专业知识并未派上用场,最后一种情况是学生所具备的物流实践技能较缺乏。特别是如今的社会需要实用型的人才,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因此针对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有必要为物流专业设置具有岗位方向以及配套实训项目的实施教学。
二、建设港口物流实训室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交往的日趋频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为主体,以江河商港为辅助,并集聚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综合立体式国际航运中心。物流涉及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公铁水联运的货运中心,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现今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这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要求。
北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滨海城市,其南临北部湾,是中国第一批对外的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其办学特色是以服务北部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沿海优势突显自身特色。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广西北部湾港口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连接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众多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北部湾各城市的港口物流建设也进入,高素质技能型的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同时针对目前实训基地与教学现状,港口物流专业应创建特色实训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任务学习法与项目教学法,改革专业技能考核方式,提升办学质量。
1.实训基地是港口物流的特色需求
港口物流是集物流、航运、加工、贸易、报关、商检等专业在内的综合服务行业。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多,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整合相关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往往很多专业是分开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港口物流的完整流程与操作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把港口物流所涉及的知识模块连接起来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港口物流十分重要。因此建立物流港口特色实训室能够满足物流港口专业学生对熟悉港口物流流程的需要。
2.实训基地是港口物流专业的实操技能保证
在港口物流专业建设里,师资队伍的建立、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应属非常关键的一项。在港口物流操作中,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装卸、集装箱调度、货运组织等港口作业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学生在实训基地得到实况操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三、港口物流实训基地的特色建设
实训基地是一种集教学、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是实训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所在。
1.实训室建设的不足
(1)现有的实训室的实训项目比较简单或单一,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专业的实训项目,缺乏物流的综合特性。例如模拟仓库设施设备,往往设置的只是普通货物仓储。但是在现实情况下,货品有可能是鲜活货物、危险货物、放射性货物等,面对这种特殊货物的仓储管理知识未能展现出来。
(2)学校有限的经费需要分配于各个专业建设实训室,因此在经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需要给实训室配备的设施设备,例如电脑、软件、货架、叉车等,可能会让专业团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的实训室设施设备。
(3)模拟港口物流设施设备是大多数实训室的考虑,购进大量的港口运输与装卸的设施设备模型,学生可以进行参观了解,但缺少亲自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未能了解操作流程,缺乏实训室的实用性。
2.建设特色港口物流专业实训基地
面对目前实训室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先针对以前港口物流专业的实训室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港口物流人才的方案,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有机联系,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建立一个特色港口物流专业的实训基地。
(1)目前在我校已通过 “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设备始终跟不上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是最好的选择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的实训内容是最新最及时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提前“培养”适合企业的理想人才。
(2)加强实训教师的队伍建设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一种方法是让教师到港口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这有助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且教师能对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有个良好的掌握。另一种方法是邀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校园进行实践指导,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将行业发展的状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及要求信息带给学生。
(3)实训教材增加仿真软件,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企业项目去练习。建立港口物流仿真体系可以改变原有的实训室的运作模式。企业提供真实案例,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然后再与企业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教学在真实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也增加学校和企业的交流,让学校可以与企业保持一种紧密的关系。
港口物流业的高职物流物流专业需要培养适合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就应该将港口物流的实训基地设置出自己的特色。企业的加入无疑加大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仿真软件处理企业真实案例等教学方式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也为企业准备一批专业人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本来繁杂的教学资源通过系统的整合,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最终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