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家庭教育方针

家庭教育方针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家庭教育方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家庭教育方针

篇1

“立志勤学”是人才成功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概莫能外。然而,由于各个时期的社会形态、阶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原因,对“立志勤学”有着不尽相同的具体内容,其“立志”之标准、其“勤学”之内容都在形式、内容、目的、考评等方面提出或规定一套“法度”和“规范”。即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因此,家庭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一个部分来说,其宣传讲授、训化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形式、内容、要求、目的等也必须符合这个时期的教育思想。

例如“爱国”“修身”这两项,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爱国”“修身”内容都各不相同。我们现在是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以发展国民经济和培育市场经济为主要特点的时代,因此,“爱国”“修身”必须突出这一特点,我们现在倡导的“爱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等就是这个意思。

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三个面向”,就是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新的时代信息,就是坚持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性。

例如“天下为公”,悠悠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以天下为己任者多若繁星,他们胸怀博大,高瞻远瞩,纳天地于胸怀之间,为政处事于公理之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抛家殉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乃其德辉煌,光耀万世,惊天地泣鬼神!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然而,我们只有以“三个面向”这一新时代信息进行补充强化,让这一民族精神富有强烈的时代性,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会在继承和发扬中得到发扬光大。

三、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家庭的实际情况

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其教育形式基本还是传统上遗传下来的老办法、老形式。彼此对象都是家庭成员。教育的时间和方法是通过家庭生活的各个活动过程来体现。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老师”,由于文化修养、道德品行的不同,又由于社会地位、社会职务的不同,所以自然产生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世界观等都不尽相同。孩子的情趣、爱好、志向、气质、意识以及智商程度又大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决不能“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为有效。

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结合起来

(一)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学校、家庭是学生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两个“场所”的情况,通过学生必然会得到沟通。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沟通双方信息,就会使很多问题防患于未然。

除了家长、老师之间的互访之外,最成功的办法就是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它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可以解决学校、家长双方的“信息”沟通,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互相切磋,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家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家一户”“一师一生”式的教育,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宗旨上表现出“专治”,缺乏民主。在教育内容上,不免出现随心所欲和盲目性、随意性。如果家长学校办得很好,就可以解决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带来的教育弊端。家长学校还可以避免家长教学方法上的简单粗暴,解决就事论事和教育形式无程序性、延续性等问题。

篇2

具体说来,吴佩孚的教育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面,即社会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方面以及家庭教育方面。

一、社会教育方面强调忠孝为本、忠君爱国

吴佩孚认为忠是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原则,不仅仅是忠于自己的国家,还要忠于自己的师长、朋友,这是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同样的,他也极其注重孝的作用,他曾经说过“教之道,首重在孝双亲”①、“孝为忠之本,忠为孝之用”②,即教育的根本在于忠孝,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乃至于家庭教育,忠孝都是最基本的,最为重要的。在《吴佩孚文存》中,吴佩孚多次对忠孝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如他说忠是“吾人心中最初之一点天良也,即中心由静而动之一点始基也。扩而充之,推而广之。忠于人,则人服且悦。忠于事,则事无不成。忠于物,则物无不格。故忠者,包万事万物,而为中心表现实行之道也。”③“千万要注重忠孝二字。因孝者是本忠者是用。从全能尽忠尽孝,何患天下不平?”④并且他还认为,只有做到忠孝二字才算是真正爱国。“忠由孝出,才算真正爱国,倘以为有利于国,有益于民,不可顺应潮流,与人同污,必须砥柱中流,挽回乾坤,方算大忠”,⑤“如求国家之治,天下之平,须从孝字做起”⑥。这些话都足以说明吴佩孚对忠孝的重视。吴佩孚的忠君爱国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有助于唤起国人的觉醒,增加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有助于全体国民统一起来共同抵御外侮,是有着极为积极的进步作用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他强调“中体西用”,中西互补

吴佩孚在学校教育中主张首先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即“中学为体”。但同时,也应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即“西学为用”。他认为“中国学说,向来注重根本,西方学说则以应用为主”⑦,而“学生之好坏,全视国家对于教育所定之方针如何。余向来主张教育方针,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前清教育方针尚属不错,但读书者偏重文章,不重实用。及至民国,又空谈技艺,不重根本。若能以《四书》《五经》为本,以各种科学为用就好了”。⑧在学校中,这种中体西用、中西互补的教育思想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更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吴佩孚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以及他个人受传统文化影响太深,思想难免受传统礼教束缚,因此在他的主张里,对于西学的认识与倡导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对于西学的认识还是有着很深的片面性与局限性的。

三、家庭教育别强调女子教育,提倡男女并重的教育思想

吴佩孚尤为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女子教育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不容忽视。他说:“大凡教育事业,向来男女并重。且国家之治乱安危,关系女子之事迹甚多,不胜枚举。”“家有好主妇,家庭即兴;如无好主妇,家庭必日就衰败。如居高位者,有好主妇,国家即可兴盛,否则国家必至灭亡。女子之贤否,关系国家之兴亡。”⑨“女学生对于国家,尤为重要”。⑩“女子为家庭教育之本,相夫教子,责任重大。如文王之后妃,幼时为好女学生,故后能母仪天下,佐兴周室。”……不难看出,在这里,吴佩孚将女性教育上升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其重视女性教育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反响极为强烈。(虽然这种男女并重,提倡女子教育的教育思想里,对女子的教育还是以能成为“贤妻良母”为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篇3

坚持党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根据省、市家长学校的《规程》、《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学生的素质,领导全体的学生家长更新对子女的教育观念,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学生的德、智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及工作措施: 

1、争取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家长到会率达到85%以上。 

2、进一步健全家长学校教师的讲课质量,做到备课充足、讲课生动,使学生家长得到真正的教育。 

3、积极开展家长间的经验交流活动,激发家长的兴趣,让大部分家长学有所得,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平时教育孩子中。 

4、本期家长学校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主题,教会孩子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使家长学校的创办达到真正的目的。 

5、在家长学校的管理方式及检查方式上,采用会前通知、联系的方法,班主任做好点名工作,并与家长进行主动的交流,使主讲老师所讲的知识巩固和深化,把家长学校真正的办到家长的心中。 

6、增强家长学校中家长的重视,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7、强化家校联系工作,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每次家访要做好记录。努力做到一学年家访达100%。 

8、做好本期优秀家长的评选,根据平时的到会情况以及表现来评定本期的优秀家长。 

9、举行家长学校开学典礼以及结业仪式。 

10、在继承上期家长学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家长学校越办越好。 

四、具体工作安排: 

时 间

主 讲 

04年9月: 

第一课

1、家长学校开学典礼

王优娜 

2、家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庭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方伟

04年10月: 

第二课

教孩子成龙成凤先成人 

??担当起家庭教育的神圣职责

夏 波

04年11月: 

第三课

为父为母是一门大学问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途径

侯军波

  

04年12月: 

第四课

春风化雨,滋润道德之苗 

??家庭德育的方法

范明春

05年3月: 

第五课

教孩子学会学习 

??小学低段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优娜

05年4月: 

第六课

千锤百炼始成钢 

??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李方伟

05年5月: 

第七课

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培养 

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侯军波

05年6月: 

第八课

1、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 

??家庭生理健康教育

夏 波 

2、结业典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