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金融工程和经济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关于经济学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也有人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物质需要及欲望满足的社会科学。英国人亚当・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之父”,他在1776年所著的《国富论》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创立的标志。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们认为经济学仅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第二阶段,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商品和货币;今天经济学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它的研究领域已经囊括了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欧债危机等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就业、储蓄、消费等都与经济密切相关。
在所有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尤其是西方经济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信念是十分坚定的,从实践看,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这可能正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当然,经济学是研究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而人类行为是很难简单看做是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目前还不能成为像物理、化学那样的自然科学。经济学对未来经济的预测也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有客观准确的规律可循。很多经济现象并非必然而是或然现象,所以经济学家的预测也不像科学家那样准确。
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扩大,经济学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愈来愈细密。一方面,从带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经济学中不断分化出带有应用性的和独立的部门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经济学科内部各个分支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经济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学科之间彼此联结的边缘学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对分析的精确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出现了研究经济数量的分析和计量方法的学科;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系统的历史依据,出现了各种经济史学科……这样,经济学就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学科体系。
经济专业的分类
在我国教育部的高等院校学科分类目录中,经济学作为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在经济学科下面又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若干个二级学科,有部分高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环境经济等若干个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顾名思义比较侧重于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它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熟悉国内外有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具备对经济问题做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政策把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类专业的毕业生一般经济学基础比较扎实,可以适应很多的工作。比较对口的工作是从事教学、科研等。但由于缺乏专业能力的学习,所以有些急需人才、要求马上进入角色的单位不太喜欢这类毕业生。但是,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基础比较好。
应用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比较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学科。金融被称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虽然金融危机使金融机构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在各行业收入排名中,金融行业连续多年遥遥领先,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士被称为是“金领”。近年来,金融学及其相关的专业是各经济类专业中报考最热和竞争最激烈的专业。此外,财政学、税收、产业经济学也广受关注。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银行、证券、保险、投资、资产管理等公司就业。
2国内低碳经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低碳经济专业的特点。
根据前文所述的"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应当包括:掌握经济学、金融、统计学、会计学等的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低碳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贸易政策,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对外沟通能力。由于该学科的知识高度交叉性,很有必要对该专业的本科生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做到深浅得当。
2.2低碳经济相关专业开设院校。
目前,国内普通本科院校招生目录中,针对"低碳经济"这一领域,有一些高校陆续设置了相关的专业,比如能源经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然而,近几年来国内高校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专业的开设仍然较少。另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经济学系,一直开设有能源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低碳经济类课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则于2011年在其下属的“经济学专业”设置了低碳经济方向(以下简称低碳经济专业);并且有报道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划在2014年的招生计划中,新增的金融工程专业(碳金融方向)。
2.3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关于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本文将以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专业为例,简要介绍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的能源经济专业,为该校经济学院下属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国内第一个设立的能源经济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立足于国际能源政策与战略平台,为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能源经济理论方法、追踪国际能源价格趋势、熟悉各国能源政策与战略的高级能源经济战略性人才。其中,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能源金融方面入手,教授学生能源经济、投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人大经济学院还定期推出能源经济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内容涵盖资源、环境、气候等众多相关领域。而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方向,主要为在各级政府从事能源经济管理,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能源板块从事投资、行业分析,以及在国有大型企事业进行能源管理等。
3低碳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上述论述,可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学(低碳方向)提供参考借鉴。另外,考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作为本科独立院校,其对学生的要求定位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所差别。在此,考虑上述因素,论述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低碳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3.1培养目标的适当定位。
作为本科独立院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直坚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此,结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低碳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熟悉低碳领域相关技术、政策、制度和规划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适宜从事公司、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
3.2专业课程的合理安排。
专业课程方面,目前新华学院的低碳经济专业的课程类别分类较杂,虽然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课程有涉及,但是无法很好的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建议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将其他修习的课程分门别类列出,如理论经济学类、应用经济学类和经济学方法类;如此更能体现每门课对培养目标的意义,同时也体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前沿性讲座,内容涉及最新的低碳经济资讯、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低碳经济工作进展、低碳经济的应用等,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3.3产学研的联合培养。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光是课程的专业学习和讲座课程,是不足以培养毕业后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因此,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在此,就要求注重专业产学研的合作。可以通过专业相关的研究项目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使得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市场接轨,也为学生提供接触低碳市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