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标准农田示范点

高标准农田示范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标准农田示范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标准农田示范点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主线,以防沙治沙、绿色家园、退耕还林、绿色通道、低产林改造等林业生态工程为依托,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体系,壮大林业板块,提高林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目标任务

完成人工造林10000亩。其中,速生丰产林8500亩,经济林1500亩。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防沙治沙及综合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治沙造林新品种“南林895”杨树和西未红密桃,完成工程造林8000亩。其中,营造速生林7000亩、果树1000亩。进一步加强治沙宣传,完善治沙机制,壮大治沙产业,争创全国先进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二)启动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在抓好柴店岗村与村2个“年度绿色家园示范村”林木补植的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提升档次”的原则,重点抓好孟楼镇小黄营村、韩堂村和竹林桥镇温岗村、李楼办事处黄龙庙村等4个“年度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大力栽植香椿树、柿树、榆树、楸树、枫杨等乡土树种,建设结构合理、乔灌花草科学配置的村庄绿化体系。

(三)加快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建设。在重点抓好孟土路自然生态林补植补造与老丹路高标准绿化的同时,抓好通村公路绿化,实现所有通村公路全部绿化达标。抓好鄂北防护林主副林带的补植补造。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工程,抓好农村路沟河渠绿化与农田林网建设,构筑农业高产稳产的生态屏障。

(四)推进林业板块建设。贯彻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推进林业板块建设,促进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重点是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发展,推广杨树“南林895”。抓好经济林开发。沙区果树开发以推广西未红蜜桃为主,岗坡地果树开发以推广制罐专用黄桃品种为主,砂梨品改工作以推广“圆黄”等新品种为主。加快高产花椒示范点建设,为在全市推广积累经验。

(五)开展低产林改造工程前期摸底调查。市林业局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组织开展全市低产林调查摸底,掌握我市低产林现状、结构,为下一步改造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篇2

规范化旱地改制面积200亩。其中:20__年大春:玉米种400公斤,肥料10000公斤,地虫清600公斤,薄膜400公斤,大豆种500公斤,防治药剂一批,覆膜栽培,投入资金74000元;20__年小春:小麦种1400公斤,肥料7000公斤,地虫清600公斤,防治药剂一批,机械化半精量播种,投入资金64000元。

二、现代农业玉米项目

1、新建蓄水池3口,完善提灌设施,投资100000元。

2、新建沟渠903米,田间作业道797.5米,机耕道603米,投资445110元。

3、拟建沟渠525米,田间作业道1313米,土地整形3080平方米,投资313141元。

三、农村能源建设

20__年市财政拔款总投资380万元,在__镇建设沼气池1200口;市财政拔款3.5万元建设沼气综合利用1处;县财政拔款60万元,建设大中型沼气池(集中养殖场)9处,近20__立方米。

四、农业结构调整

1、引进业主。引进业主唐基述等3人在响滩村1、3社承包土地110余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带动该村1、2、3、4社500余亩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2、秋菜示范。在__镇响滩村1、2、7、8社利用早玉米收获后的稿秆作支架进行秋菜豆示范,无偿提供价值120__元的优良四季豆种子。示范180余亩,总产103.5吨,总收入29.33万元,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360余元。

3、规划沟渠。帮助业主规划蔬菜种植区田间沟渠、道路及土地整治,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报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4、发展烟叶。在响滩村新发展烟叶50亩。

五、农田基本建设

(一)、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1、建设规模

建设高标准粮田20__0亩(其中水田9490亩,旱地10510亩),其中:__镇13060亩,元兴乡6940亩,项目安排在__镇、元兴乡两个项目区的17个村(__镇的海棠村、踏水桥村、三江村、人和寨村、三合碑村、望乡村、倒碑垭村、华实村、响滩子村、园山村和偏偏店村;元兴乡的雷胜村、石鸭村、跳蹬村、蒲溪村、里沟村和火花村。)集中连片实施,主要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和地力建设。

2、建设内容

农田水利工程:新建灌渠7.79公里,整治排渠15.88公里,渠系建筑物300处,新建蓄水池17口,整治山坪塘24口。

地力建设:测土配方施肥3265亩,秸秆还田13060亩,优质良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2030亩。

土地平整:田形调整700亩,坡耕地平整300亩。

田间道路建设:整治机耕道2.48公里,整治田间作业便道2.90公里。

(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在永太镇、杰兴镇、广福镇和__镇建立4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选8个地势条件好地块作为监测小区,配置化验室仪器设备和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4台/套。

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107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16万元。

田间工程建设:田间工程建设总投资920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工程投资662.6万元,田间道路建设工程投资78.4万元,土地平整工程投资104万元,地力建设工程投资75万元。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投资72万元,其中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投资48万元,化验室仪器设备投资21万元,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投资3万元;

(三)、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该项目分为水利措施、农业农机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推广四个方面,我局主要参与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实施,20__-20__年投资579万元,其中:农业措施387万元,科技推广192万元。

1、20__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建设地点:项目区涉及__镇响滩村、偏偏店村、材源村、踏水桥村、马家湾村、龙怀村、倒碑村共7个村。

建设内容及投资:项目总投资29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76万元),其中农业措施198万元,科技推广96万元。

2、20__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建设地点:该项目在元兴乡跳蹬村、蒲溪村、火花村、里沟村、石鸭村、西泉村、庙沟村和五合村共8个村实施

建设内容及投资:项目总投资28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74万元),其中农业措施189万元,科技推广96万元。

(四)、__县20__年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旱作节水项目

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6660亩,以__县__镇响滩子村为重点向偏偏店村、倒碑垭村、三江村和踏水桥村辐射,主要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和土埂种植生物篱及等高种植农作物技术集成两大建设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生产便民路500米,人工砌筑地埂3000米。

经济植物篱种植:种植花用苗216000株、黄花苗180000株。

缓坡地等高种植:推广缓坡地等高种植模式4000亩。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8万元,经济植物篱种植30万元,缓坡地等高种植2万元。

六、20__年工作打算

1、尽量满足__镇新农村示范点范围内的农户建设沼气池;

2、争取在集约化养殖场建设1处沼气发电装置项目。

篇3

二、全面深化农用地整治。坚持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调查和摸清我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编制并安排好垦造耕地规模、时序和区域,确保完成垦造耕地任务。推行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在项目选址、实施、验收等环节更加突出质量监管。严禁坡度25度以上山坡开发造地,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全面开展移土培肥和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地力培育和农业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定期公布耕地质量状况。规范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及示范县建设,努力建成若干“万亩方、千亩方”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点,坚决纠正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逐步推广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建立村级农民耕地保护组织,探索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并举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三、合理规范建设用地整治。坚持城乡统筹,节约集约,按照“先减后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从政府推动型向农民意愿型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地方政府宅基地复垦率的责任考核,推行“先补后占”,引导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建新主导型向拆旧主导型转变。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有效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力度,加快低效用地改造,有序推进“亩产倍增”计划,以土地整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土地整治从外延扩张向内部挖潜转变。积极探索“全域联动、全域整治”的整镇、整县大国土整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心村培育,推动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