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数学学习”论述到:“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施课前预习,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索的机会,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由此看来,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环节。鉴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年龄特点,教师设计预习作业时应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1.预习作业应具有点拨性。
预多在课外完成,因此预习作业量不宜过大。根据教与学两方面的需要,预习的问题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让学生能在顺利完成预习任务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信心。例如,苏教版五上《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一课的预习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先自己想想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观看指导视频。
(2)我们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请你整理一下。
(3)对于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及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你能找到哪些有价值或容易出错的题目?请你写在下面,和大家分享。
2.预习作业应具有挑战性。
预习作业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要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乐趣。例如,苏教版五上《小数的加减法》一课的预习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1)用竖式计算:475+34,
475-39。
(2)观看微视频1(例题的计算讲解视频)。
(3)试着用竖式计算:4.74+3.4。
(4)观看微视频2(4.74+3.4的讲解视频)。
(5)试着用竖式计算:4.3+6.98,5.46-0.6,4.75+2.65,4.75-2.65。
(6)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3.预习作业应具有启发性。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试图理解新知、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具有启发性的预习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尝试成功。例如,苏教版五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一课的预习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1)观察例3中的四组图,比一比每一组左右两个天平图的变化情况,再用等式表示。
(2)观察这些等式,说说每组等式的变化情况,写下你的发现。然后自学书上的内容,了解等式的性质。有疑惑的同学可以观看视频。
(3)尝试完成“练一练”第1题。
(4)直接观看例4的教学视频,学会解方程,并在预习本上按照规范的书写格式尝试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的第2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现状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数字媒体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偏多,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实践,达不到预计的教学目标;二是高职学生基础水平差异较大,而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一视同仁”,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三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 ,虽然授课地点从多媒体教室转移到计算机机房,授课方式由“一对多”变成机房广播式教学,但教师主讲、学生只能被动聆听的方式并未改变。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方向,讲究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目前现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 (反转课堂)”,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它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准备的 MOOCs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通过网络等在家中或课外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回到课堂上师生参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活动 (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先教学生后练,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课堂上讲授来完成,而“知识内化”则 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技能操作等由学生自主完成 。翻转课堂颠覆了这种形式,转变为课前传授授课内容课上内化知识,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课件等来完成知识接纳,课上时间进行知识内化。
3翻转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从当前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实践来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技能训练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操作,逐步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特点来看,本课程主要用Dreamweaver软件进行课堂教学,该软件便于操作,工具简单易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大部分教学内容适合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这些特点为教师组织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3)从师生素质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老师普遍年轻化,对于信息技术较为敏感,基本都能够完成常规学习资源制作、管理和的任务。而大部分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能力。
4翻转课堂设计方案
在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已有成果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笔者长期担任本课程的教学经验,设计出一套较为可行且效果显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4.1课前学习阶段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提前一周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考虑到当前学生都有腾讯QQ号码,所以教师将教学视频传送到提前建好的QQ群中,由学生自行下载观看学习。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本课程提供的教学视频一般都在4~6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每次课录制2个视频左右,每个视频讲解一个工具的使用或者项目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视频进行暂停、回放和快进的操作。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在QQ群中进行讨论。
学生的课前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同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将问题带进课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在这一环节也能够将学生的实时反馈信息进行记录与整合,在课上集中解决。
4.2课中知识内化
在课中环节,由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业,然后就学生不懂的知识或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讲解,再与学生就讲授内容进行课堂互动,通过交流、反馈,现场解决问题或形成解决问题的示范性的思路或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在这一环节,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使得教师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师生、生生的交互上,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学习,有利于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
4.3课后总结和反馈
为了使课前、课中、课后连接成一体,让优生“吃好”后进生吃“饱”,教师梳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课外拓展练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举一反三,并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个别仍学有所惑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补救性学习。
在一个学期的实践结束后,笔者对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85%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为牢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学生课下学习的监督,课上教学环节的有效组织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从而促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参与中启动思维机制,使学生积极参与作业,使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和补充,不能让学生在“抄抄写写”的旧传统上打转了,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需要开放的新思路。小学生本就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如果老师讲课内容不生动的话,那他们就可能是“人在教室,心在外了”。所以,小学英语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让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现就活动设计和作业改革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活动设计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1.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总是具有浓厚的兴趣,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的教学必须要有趣味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开始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死板的教授小学生英语,已经行不通,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些地方的教师利用歌谣教授学生英语,即在英语课上,教师利用教学生简短的歌谣,来记住当堂课的单词、语法,或者是简单的日常用语。课后还当堂课学习的歌谣,要学生改编,或者加上动作,之后进行评比,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当天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的教学内容通过特色活动来深化
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更多的是要能学以致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的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师也要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特色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故事的演讲,为学生的交流和活动创造一个好的平台,让他们把英语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多元化评价英语活动课
评价是进步的重要因素,无论何时,都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重要因素就是评价。符合学生心理的,科学的,适时的评价很重要,这些不仅可以是学生的信心增强,还可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对学生评价,不是单一评价,而是多元化的评价,无论是从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方式,都坚持了多元化和多样化。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之后,有所收获,而不只是走了一个形式而已。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贯穿在其中,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小学英语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二、作业改革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课堂的学习很重要,课后的作业也不可忽视。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是为了更深刻更牢固的记住课堂学习的内容。如何有效的布置课后作业,也是社会关注的一大话题。基于此,笔者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作业改革在小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1.具有层次性的布置小学英语课后作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潜力、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法是不可取的行为。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要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学习时刻都充满兴趣。所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就采取了作业分种类的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把学生划分为几个组,分别布置不一样的课后作业,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觉得作业难做了。
2.具有创新性的布置小学英语课后作业
死记硬背,已经是陈旧的教学观念了,这种观念已经不被现在的小学生所接受了。所以,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不再遵循以往的观念,而是创造性的布置课后作业,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布置英语课后的作业,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小学生的心理要求,更多的考虑他们的行为习惯来布置他们能做且愿做的作业,而不是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想法来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作业改革,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致力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