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篇1

【Abstract】A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gains its large-scale, complex and international momentum,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become more frequent day by da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level increased year by year ,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is field drew great attention from stat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es, so the input increase with years .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 promo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an not achieved the desired result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basic work of management an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we aimed to set up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strategies, the final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model

1. 引言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和国际化,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日趋频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使得近年来我国建设管理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实际应用状况却并不乐观,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促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既不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也不是在项目管理系统技术和方法上,而是在项目管理的系统的运行、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协调、企业的项目组织文化和人们的习惯势力等方面。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障碍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障碍。有必要分析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采取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使信息交流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减轻了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工作地负担,加快了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2]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发展快,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及信息利用科学化等特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不仅意味着利用信息设备替代手工方式的信息处理作业,更重要的是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工程项目增值的目的。

2.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信息网络,并将其作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的企业开发应用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少数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了监测和自动控制技术,更多的企业则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了各类专业软件、进度计划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材料管理软件等。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几个方面:(1)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2)信息门户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的应用。(3)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4)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5)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1]2.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的推进,我国的许多企业尽管在企业内引进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国内许多大型的企业,以及大型、特大型项目也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购置了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并应用了很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据笔者调查和与一些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一起研究开发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其中成功的,即能够有效运行的并不多。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设计院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有很强的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应用软件(如P3,EXP等),但管理状况依然落后。网络系统的基本作用仍然是邮路的功能,许多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后仍需要人工处理。院内的职能部门之间依然相对封闭。在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并没有被集成起来,许多信息依然混乱。(2)有的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美元与国外某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先进的、完备的,但目前仅有约20%功能获得使用,而且仅有一些单个功能的使用,并没有在相应程度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3)一些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在开始时,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充满信心,但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又不能接受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和对企业组织文化改进的要求。结果有些企业在途中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有的企业虽然努力向前走,投资购置了设备、软件系统,但效果不显著。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最终仅成为一种形式。 所以,在现代社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障碍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1)许多领导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偏见。他们认为,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高级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及购买高级的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而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有效运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不愿意花时间和费用。(2)在企业内和工程项目上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许多企业在业务管理上只引进项目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仍采用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式运行,企图在企业组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3)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没有标准化,包括工作流程、组织责任、信息的整合等。(4)企业缺少现代项目组织运作所必须的组织文化,如公开化、公平、民主管理、透明度等。(5)人们缺乏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养成项目管理信息化运行所必须的认真的、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

3. 达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对策略在现代高科技时代,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成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项目管理系统技术等已不是主要的因素。在我国经济体制、人们的组织行为、传统文化方面的障碍反而影响更大。所以,更应注重体制和组织文化方面的改进。

3.1重构企业管理系统,使之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由于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在一定的行业和企业中运作的,特别是为企业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的管理系统和大型特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必须解决企业的管理系统对项目的影响问题,并且要将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那么就必须在企业内和在大型项目内推行现代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法和制度;必须改革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改革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分配,明确分离部门业务与项目业务,使之符合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对企业的管理系统最新构造。

3.2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信息流程。在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必须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企业和项目信息整合与标准化(如WBS、CBS、OBS编码的标准化)问题。 这套系统有效的运作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而不仅仅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时间和费用是无法实现项目管理现代化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的。

3.3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已是抑制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抑制网络平台项目管理的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例如德国的国家标准DIN273是建设工程费用结构的分解,它是德国最早颁布的国家标准。 现在不仅形成了国家标准,而且有几个国家统一的地区标准,如北美有统一的工程分项标准,并将更进一步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如由ISO开发建设信息分类系统(CICS)的基准体系的UNICLASS系统。 而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连一些基础性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标准都没有,如建设工程费用分解结构、全国统一的建筑工程项目划分方法和编码标准都是没有的。

3.4建立适合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在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文化必须作相应的改变。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和运作模式是基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文化和法律背景形成的,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这种不相适应已形成我国发展现代项目管理的最大障碍,而人们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结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应用、计算机系统等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采取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准接轨。高标准、高效能地达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篇2

【 abstrac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measures of our countr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o provide some useful help.

【 keywords 】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国家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的许多建筑企业在此利好政策下做大做强,无论在市场占有,还是领域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拓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原有的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由于仍然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已经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建筑业和工程管理方法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时期,但进展缓慢,甚至赶不上我国经济体质改革的总体进程。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工程建设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与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充分暴露,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建筑国际化的要求。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相关政策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工程监理制度不符合国际惯例和项目建设的内在客观规律。我们的工程监理单位仅仅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商在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方面进行监督,即单一的“施工监理”,虽然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又把监理范围扩大到了设计阶段,但相对与国际项目管理承包商对整个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国内的监理公司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上还有很多的差距。

我们现阶段实行的《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只是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招标等单位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但对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还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项目管理行业尚缺少指导性实施准则,致使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管理实施中无法可依,项目管理公司的责权不明,许多职责与监理单位交叉重叠,对施工总承办商和分包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此外,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招投标、合同文件以及项目管理服务收费标准和风险管理制度等配套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社会认可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

思想观念落后,国际通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还得不到普遍认可,社会各方的认可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少数经济发达的城市认识项目管理的理念比较到位,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难以接受项目管理理念;外资项目的业主一般都认同项目管理方式,但不少以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的业主则尚未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和能够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他们认为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会消弱自己的权利,因此不愿采用这种服务。

我国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在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解,因此在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使项目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造成了国内建筑市场对项目管理服务的需要降低。

我们目前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工程项目建设还没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这也是业主不敢轻易接受项目管理服务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建设单位所支付的项目管理服务费用较低,远低于工程监理费用,致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配备相应的项目管理人才。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市场的快速发展。

3、企业层面的问题

我们大多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需要。临时性的项目管理组织缺乏管理的连续性,不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营的积累,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除50多家设计单位已改造为国际型工程公司外,我们大多数企业的服务功能、组织结构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和工作手册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项目管理集成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国内多少工程监理单位仅仅局限于进行施工监理,尚不能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许多大型施工单位也不具备设计管理能力。

我们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落后,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国内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总体水平偏低,竞争力弱,主要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项目管理,不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缺少先进实用的项目管理软件。

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普遍缺少熟悉国际通用项目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软件,精通管理、技术和经营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国内许多项目管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机制,单靠企业内部培养不利于短缺人才的迅速补充,企业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因此人才缺乏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我们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数量太少,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很低,此外,我们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只擅长某一阶段的项目管理服务,与国际先进的工程公司和咨询公司相比,我们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综合实力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尚需大力开拓。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对策。

1、改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主要由三种管理要素构成的,分别为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组成。改革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改革的这三种管理要素。首先,管理观念的改革,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下的企业经营及管理观念与传统以往的体制不同, 以往建筑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以行政指令管理为特点;而现在是利润观念,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追求盈利为目标,以科学决策、追求创新为特点。经营观念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经营观念转变过来, 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 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具体包括: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需要具有弹性;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总公司下设的专业化劳务公司不能流动,只能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施工作业任务;总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近市场的要求,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等。

2、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

篇3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大、业主需求的改变以及项目管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国际化、集成化、信息化趋势。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有许多项目已通过国际招标、咨询等方式运作,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使得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成为趋势和潮流。项目参与各方的国际化,使得项目管理上升到知识经济的高度,成为高知识、高技能的活动。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为了适应项目参与各方的需要,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增值,集成化已成为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所谓集成化管理,是指运用集成思想,通过保证管理对象和管理系统完整的内部联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协调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不仅是指项目全寿命期的集成管理,而且包括项目工期、造价、质量、安全、环境等要素的集成管理。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伴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工程公司、咨询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实现项目管理的网络化、虚拟化。国内外许多企业已开始大量应用项目管理软件,有的企业还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借助于有效的信息技术,将规划管理中的战略协调、运作管理中的变更管理、商业环境中的客户关系管理等与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造价/成本、质量/安全、进度/工期控制)相结合,建立基于Internet的项目管理集成化信息平台,将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内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纵向管理集成―――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横向管理集成―――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管理环境集成―――全面一体化管理。

1、项目进展阶段的集成―――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

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几个方面。1)目标系统。除包括基本目标―――建设目标(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投资)和运营目标(服务质量、运营成本和经济收益)外,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目标还应包括:使项目利益相关者(项目投资者、业主、用户、承包商、供应商、政府、所在地周边组织等)满意;与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等环境相协调;满足项目所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2)组织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组织系统不仅是指业主方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组织的一体化,而且还包括业主与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3)信息系统。该系统应是一个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在项目全寿命期中进行信息处理,为项目所有参与方提供信息服务,辅助其进行决策、实施和控制的集成化人机系统。业主应成为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集成化信息系统的主推动者。

2、项目管理目标的集成―――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由于项目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得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不应仅考虑建设工程项目本身建造成本的控制,同时应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社会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1)项目工期成本。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建造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增加,间接成本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减少。在考虑项目总成本时,还应考虑工期变化带来的其他损益,包括效益增量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为了控制项目工期成本,需要从多种进度计划方案中寻求项目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2)项目质量成本。项目质量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为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损失费用总和。具体包括:控制成本、损失成本及特定情况下的外部质量成本。 (3)项目社会成本。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对世界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化潮流。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业主、供应商、金融机构、社区以及所在地政府的社会责任。当然包括企业员工的安全、福利、教育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加大项目造价。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必须要考虑社会成本。

3、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集成―――全面一体化管理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各类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纷纷开展了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三、企业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的策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发展趋势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应努力适应建筑市场需求,转变市场经营理念,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培养项目管理人才,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实力,追求卓越绩效。

1、从项目的阶段性管理发展为全寿命期管理有条件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实施工程总承包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承包,我国一些工程设计企业已在工程总承包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应实施“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甚至“五位一体”,为业主提供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于一体的项目管理承包或服务

2、从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发展为综合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下将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割裂后的分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至今仍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空间受限等,与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不无关系。工程承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定额体系,工程投标报价应与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方案密切地联系起来,并实施全要素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应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造价、工期、环境、安全等因素为业主提供集成化管理服务。重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并不意味着项目目标的割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