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0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基础护理内涵,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人文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47-01
自2010年初卫生部下发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核标准以及省卫生厅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以来,我科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学习,统一认识,在创建过程中,充分运用人文护理知识,并结合心内科专科护理特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人文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概念
人文护理,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1]。它既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又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成分之一。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2 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2.1 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2.1.1 加强人文护理知识学习:护士是人文护理的主要参与者,护士对人文护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到人文护理的执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恢复。因此,我科通过知识讲座、学习交流等形式,强化全科护士人文护理理念,逐步完善人文修养,使人文护理贯穿于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中。
2.1.2 舒适的环境:把现代人文融入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中,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面对焦虑的患者及家属,流畅的居住空间、整洁的床单位和方便卫生的设施会给其带来流畅感和韵律感,使人赏心悦目[2]。我科在病区内摆放了绿色植物营造家的感觉,使病人感到温馨,还设立了“文化墙”,墙上张贴了爱心语、对病人的关照、祝福等,并每2周更换,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濒临绝望的病人充满生的希望。
2.2 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倡导“五心”服务:即病人入院热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需求尽心帮,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诚心送。做到“五个一”服务,即第一时间将病人接到床边,说好第一句话,落实第一顿饭,送上第一壶水,做好第一次入院宣教并送上爱心联系卡,入院次日再次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重复了解病人需求及个性、心理特征,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打下基础。为了使卧床病人卧位舒适,病区利用废弃的软袋盐水自制压疮垫。对老年、有跌倒史的病人,病房内挂跌倒树,提醒病人注意安全。病区内提供便民箱,如针线包、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以方便病人。并取消家属护理,做到“陪而不护”,协助病人翻身、擦背、剪指甲、洗头等日常生活。与病人心贴心交流,全程满足病人需求。
2.3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确保护理措施有效落实:根据科室特点实行弹性排班,并将护士分层使用,实行能级管理,责任护士由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辅助护士组成,实行责任包干制,责任组长每日对所负责病人的病情及自理能力及需求进行评估,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包括诊断性治疗,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责任组长每日上、下午下班前再次对病人进行评价,了解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病人的病情转归,需求满足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不断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2.4 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及规章制度,促进全面、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2.4.1 建立责任组长职责:病区实行由护士长-责任组长-低年资护士-辅助护士组成的网络,低年资护士、辅助护士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建立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包括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分级护理的工作内容。责任组长创新专科护理内涵,并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舒适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对病情的九知道掌握,护士长每日督查病人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危重、一级护理病人的病情变化、心理状况,指导护士完成各项护理,确保护理安全。2.4.2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各能级护士竞聘上岗,按照各能级设定绩效考核分配原则,健全护理薪酬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3]。
3 体会
3.1 人文护理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核心:人文护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一切方便患者的服务理念,它表现在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个人隐私。护理人员在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时不仅要做到操作熟练,病人无痛,更要时时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充分考虑病人的心理感受,尊重其人格尊严。
3.2 护理理念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灵魂:它具有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夯实基础护理,创新专科护理,提升病人满意率”是心内科护士护理理念。在同一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下,每一位护士都自觉按规范从事护理活动,把基础护理转化为护理行为习惯。
3.3 护理队伍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主体: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服务品质。护理服务是最直接、最快捷为病人所感受到的。护士是护理工作的主体,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3.4 支持保障系统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基础:它包括硬件保障系统和软件保障系统。硬件保障系统包括科内配备必要的基础护理设施,如洗头车,流动的泡脚筒、坐便器等;软件保障系统包括护士的专科知识内涵和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度。自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倡导以来,我科经过五个月的努力,通过全程、全面、优质的人文护理,通过夯实基础护理,创新专科护理内涵,最终达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的“三满意”工程。
参考文献
2010年1月,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2011、2012年卫生部又分别印发《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明确医院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扎实做好对病人的基础护理,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同时,各大医院均已取消护工,生活护理工作全部要由护士来完成。因此,护生在进入医院之前,就应进行全面的生活护理学习。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生活护理却不如治疗性护理受重视,这与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基础生活护理相矛盾,导致学校培养的护生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护生思想,将优质护理服务对接到生活护理教学中。
一、当前生活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对优质护理服务及生活护理的认识
部分教师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缺乏深刻的认识,也就无法认识到生活护理的重要性,更难将优质护理服务对接到生活护理教学中来。在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治疗性护理教学中,安排的实践课以及考核的项目也多是无菌操作、鼻饲、导尿、各种注射法和输液这些治疗性操作,而更换床单、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喂饭等生活护理却很少练习,甚至不练习。由于护生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能熟练掌握生活护理的技能。
2.护生不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对生活护理学习缺乏积极性
大部分的护生不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加上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活护理的忽视,导致护生无法认识到生活护理的重要性,最不感兴趣就是床上擦浴、排泄护理这些生活护理操作,学习缺乏积极性。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多是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护生仅单纯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忽略了职业礼仪的运用以及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更没有爱患者的观念。
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没有融入教学的原因
1.老教师教学理念难以转变、青年教师缺少学习机会
一些老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落后,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优秀的护士就是快速执行医嘱、准确完成治疗性护理操作,忽略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无新意,对护生的职业礼仪、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大部分青年教师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更不了解病人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医院需要什么样的护士。
2.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排斥
许多护生来高职院校学习护理并非自己的意愿,大多是听从家长的安排,因此对护理专业不够热爱,甚至讨厌护理工作。而且如今的护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长辈的呵护下和老师的关怀中,少有照顾他人的意识和主观愿望。而优质护理服务所提倡的就是基础护理,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满意的生活护理服务。当护生接触到为病人疏通大小便、梳头喂饭这些生活护理操作时,从心理上产生排斥,认为这是保姆的工作,而自己应该去做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教师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教育时,会遇到学生的反感情绪。
三、对策
1.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让优质护理服务真正与生活护理教学对接,教师首先应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固有观念。在教学中融入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调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护生职业礼仪、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的培养。
2.增加青年教师外出培训机会
青年教师是将来护理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教学理念将会对护理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青年教师应该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加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进入临床一线顶岗实践,全面了解优质护理的开展情况以及临床的实际需求,将优质护理服务融入到日后的护理教学中,对生活护理教学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了解优质护理服务,认识生活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3.改变教学方法
适当增加生活护理的课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生动感人的事例提高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增加实践练习课,要求学生不要一味地模仿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洗头、剪指甲、梳头洗脸等生活护理练习,在不违反操作原则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张开嘴、迈开腿,多和病人沟通交流,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感受。将生活护理的内容纳入护生操作考核中。考核时可提供一个病例让其分析,并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考试,重视操作原则、淡化操作流程,不硬性规定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爱伤观念以及职业礼仪的融入上。
4.逐步灌输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初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以提高其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讲座或临床见习等形式,让学生逐渐了解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理解护士的本质是照顾,无论是生活护理还是治疗性护理,都是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在实践操作中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病人的痛苦,唤起护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洗头、洗脚的生活护理服务并不等同于保姆工作,而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中的高尚行为,同时也含有很大的技术成分。例如床上擦浴,不仅是单纯地帮助病人擦澡,还要同时观察病人的病情、皮肤的状况、预见褥疮的发生,以及发生褥疮后的护理。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要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当护生感悟到自己工作的高尚并发现其中的“技术含量”时,便会重新认识生活护理意义,真正明白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总之,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与生活护理教学的对接,可以提高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理解及对生活护理的认识,改善其今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基础生活护理服务的态度,让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护生真正成为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燕红.卫生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相关文件的背景介绍及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0(3).
[2]谭维玉,王潮临,吕子静,李凤莲,廖小琼.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护生就业率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3(23).
[3]吴飞盈,廖海涛,韦义萍.在护生教育中增加生活护理教育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1(3).
【中图分类号】R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6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护理活动有了新的内涵:过去护理人员提供的只是护理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2010年我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积极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科作为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示范科室,于2010年6月起结合儿科ICU特点, 经自查讨论整改,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并落实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积极动员,宣传学习。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正式启动后,我科作为示范病房,召开全科动员大会,宣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意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科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并以“病人为中心”和以“护理质量安全为核心”的主题进行讨论,让每个护士明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及需达到的目标: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1.2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护理质量。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我们从细小处抓起,点点滴滴为病人着想:病人来有迎接声,去有送别声。对新入院病人做到及时、热情接待,实行“首迎负责制”;耐心解释,实行“首问负责制”;细心观察,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主动帮助,尽自己所能为病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病人出院亲切送出,主动送上“出院须知”,并仔细讲解门诊随访时间、用药及注意事项。我们的护理工作要求:做到“五个到位”:(1)关心病人到位;(2)了解病情变化到位;(3)护理措施到位;(4)基础护理到位;(5)护患沟通和指导到位。“五点”:仪表美一点、问候多一点、巡视勤一点、观察细一点、业务精一点。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1.3 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落实整体护理。
1.3.1 实行“护士责任制”: 要落实好责任制护理,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具体方法是取消功能制护理的治疗班,改主班护士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姓名上墙,负责所管病人的所有治疗、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出入院宣教和用药、饮食指导、特殊检查指导工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这样护理人员既了解病情,又掌握了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可以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落实各项护理服务。
1.3.2 实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护士长在排班时,结合各组病人的特点,尽量固定每组护士所负责的病人,改变排班方式,尽量保证责任护士连续上责任班,方便病人熟悉护士,护士熟悉病人。夜班遇有重大抢救或重病人的情况,护士长会做动态调整,增加夜班护士的人力配备。特别安排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患者晨晚间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协助订餐、用餐、口腔护理、洗脸、洗脚、指导服药、翻身、拍背、入厕、床上大小便、皮肤护理等)工作,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坚持晨晚间护理,落实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整齐的住院环境。
1.3.3 简化护理文书,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落实。护理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为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我们改革护理文件书写方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尽量采用简化的表格记录形式,缩短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尽量达到书写时间在30分钟内的目标,减少护士的非护理时间。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1.4推进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我科以婴幼儿患者居多,结合专科特色,不断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乃至出院后的全过程无缝隙护理,认真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入院教育、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出院后访视等工作。将服务延伸至院外,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时满足患者从出院到复查期间的健康需求,受到患者普遍欢迎。以“五全、四勤、三满意、二多、一安全”为落实基础护理的目标,实行分床责任制,在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基础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1.5 强化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为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关心病儿、爱护病儿、尊重病儿、帮助病儿的氛围,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满足家长知情需求;延伸护理服务,实行责任护士在住院期间每周电话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一次。同时,还将继续做好与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除了在每次的探视时间安排护士为家属讲解和演示隔离衣的正确穿戴方法外,今年还制作了各种疾病健康宣教卡片和版图,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护士长定期对患者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与覆盖率,使患者真正受益。
1.6 创建温馨病房,注重人文关怀。
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安全、整齐、整洁,病室物品放置有序,病房环境有儿童特色,病床桌椅为粉红色,床单被套有卡通图案。让患儿住院期间有家一样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护理人员淡妆上岗,微笑服务,每天坚持两次扫床,及时更换脏被服,保持床单元整洁;卫生间标有醒目的安全温馨提示,防跌防滑,减少了意外发生,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住得舒适,能放心接受治疗。
2 体会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以来,我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静、整洁、规范,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到位了,病人的意见少了,表扬信多了,医疗纠纷少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夯实了基础护理,丰富了专科护理内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1]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S].卫生政发[2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