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2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管理的关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1 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即66条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宜的完好状态。
12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2 健康管理的性质及特点
21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达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目标放在最合理的时间内把最适用的方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23 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24 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是:标准化、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3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31 第一步收集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①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吸烟状况、身体活动状况、饮食习惯及营养调查,饮酒状况。②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和血脂、血糖、血、尿实验室检查等。
32 第二步骤是进行健康及疾病及风险性评估。① 一般健康风险评估即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主要是对危险因素和可能发生疾病的评估,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综合识别健康风险鼓励和帮助受检者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评估。②患病危险性的评估③患病风险性的评估,其主要特征是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征的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选择要预测的疾病(病种)。④健康及疾病风险评估及预测一般有两类方法,一是制定个人死亡某些特定健康状况的可能性即单因素加权法。二是制定一定特征的人患某一特定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的即多因素模型法。⑤验证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3 第三步是进行健康干预: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确定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减少发病危险。①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③主检医师根据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个体设立目标并动态追踪效果。
4 健康管理的常用服务流程
必须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标准和学术界经公认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及规章等确定和实施。
41 健康管理体检 健康管理体检是以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基础,按照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来选定体格检查的项目。
42 健康评估 通过分析个人健康、家族史、生活方式以及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为体检者提供,一系列的评估报告,如健康体检报告,精神压力评估报告等。
43 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根据以上的评估报告,主检医师为体检者制定个人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健康指导,制定随防跟踪计划等。
44 个人健康干预服务 通过互联网使个人能够进行个人健康信息查询,健康指导,健康管理通讯及提示功能:监督随访是体检中心干预服务的一个常用手段,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核实健康管理计划的实现状况,并检查(测量)主要危险的变化情况。检后健康教育也是后续服务的重要措施。在营养改善教育及生活方式与疾病控制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45 专项的健康疾病管理服务 ① 对已患有慢性病的个体,可选择针对特定疾病或疾病危险因素服务,如:糖尿病管理,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管理,精神压力缓解,戒烟、运动、营养及膳食咨询等。②对没有慢性病的个体可选择的服务如:个人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善咨询,疾病高危人群的教育及维护项目等。③健康评估和干预的结果,既要针对个体和群体的特征和健康要求,又要注重服务的科重复性和有效性,强调多平台合作提供服务。
5 健康管理在体检中的应用前景
51 通过健检服务,能够识别个体和控制的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达到有效的健康状况评价。
52 有利于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辅助临床决策。
53 实现全程信息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对危险因素如膳食运动等进行的技术模块,同时也是个人的健康自我维护和沟通的平台。
总之,健康管理的出现是时展的需要,健康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的服务模式,它通过创造一个推动自我健康改善的有效环境,帮助个人建立个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采取行动来降低疾病危险性达到改善健康的最终目的,有效地为体检中心提供了一个与客户保持长期互动的平台和通道,成就了健康体检中心的服务延伸。
健康管理,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自2000年健康管理在我国兴起以来,我们不断被健康管理学、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产业等等衍生名词冲击着,但是健康管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健康管理到底离普通百姓有多远?健康管理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又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健康管理的意义何在。
一、健康管理的起源
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随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之所以美国是健康管理的发源地,是因为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特殊性。美国的医疗保险类型多样、种类繁多,包括学生医疗保险、私营保险、儿童医疗保险等等,总的来说,大致分为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是以商业保险为主,保险公司基于经济利益,希望投保人都能保持身体健康,尽量减少生病次数和生大病的机率,于是积极推出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同时,在投保时,公司需要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根据健康状况决定保险费用的多少。此外,慢性病负担和人口老龄化也不断加剧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导致医疗费用对国家的经济和发展产生了威胁。这些主客观原因都促进了美国健康管理的发展。
受发达国家影响,健康管理在21世纪初在我国逐渐兴起,特别是2003年全国经历了“非典”大劫难之后,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有了显著提高,健康管理的概念、技术和产品逐渐引入国内,健康产业迅速发展。
二、健康管理的概念
说到健康管理,就不得不先谈谈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
健康管理是对人类身体从生理到心理状况需要长期保持符合科学的标准指数并为此努力的一种现代、精品化、多元化服务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关注生命质量并不断提升的研究过程。[2]健康管理的实质是将管理学概念应用在健康领域,包括健康维护、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及康复领域,主要分为三大职能:健康监测、健康维护、健康促进。[3]从管理的层面说,健康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一方面需要找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尽量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健康管理是基于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提炼后形成的交叉学科。
三、健康管理的应用
提到健康管理,普通民众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健康管理是一门学科或是产业,是专业人士涉及的领域,离日常生活很远,暂时没有应用在生活中。事实上,健康管理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在生活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复杂而多变。
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不等于健康管理,但它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健康体检,顾名思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身体检查,是指在身体尚未出现明显疾病时用医学技术、设备、手段进行全面检查,目的是筛查疾病,找出潜在威胁健康的因素,及时控制和治疗疾病。
健康体检与传统体检有所不同。与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体检不同,健康体检是以预防为主的利用医学技术和手段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的现代医学模式。体检结果也从传统的一张看不懂的化验单演变为具有良好操作性及指导性的健康评估报告,同时为“客户”提供配套的健康促进方案,从而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体现在将项目检查、“售后服务”、跟踪服务集成一体,进行系统管理,同时依托医院技术和设备,有效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分析,既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费用。健康体检是个性化的医疗管理,是以“未雨绸缪”为主导思想的预防管理,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有机结合,赋予体检更丰富的内涵。
2、移动健康管理
近两年,最热的词非“互联网+”莫属,自2015年它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健康领域也毫不例外的被融入到现代科技的大环境中。手环、手表、眼睛等等可穿戴设备进入公众的生活,通过佩戴收集人体健康数据,上传至设备云端,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云端数据库中匹配相应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这就是移动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互联网+“可穿戴”就诞生了智能移动健康管理,标志着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医疗模式的集合和创新,也将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推向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时代。
3、健康保险
由于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高和移动健康管理的发达,民众的健康管理需求逐渐增多,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日渐上升,健康保险就是健康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保险业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与资金管理能力,特别是健康保险作为医疗保险的补充,有利于整合和协调各种健康诊疗服务。[4]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防患于未然”,也就是由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或事中管理。此外,健康保险业还能够通过激励机制以及所掌握的客户资源,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费用支付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健康管理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21世纪的医患关系不再是单一的医生和患者,而是医学和社会的关系,以慢病防控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健康管理正是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让健康的人更好的拥有保持健康,让患病者更早的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恢复健康。同时,基于现代技术的智慧健康和基于保险业的健康保险发展已日趋成熟,未来健康管理产业会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体育产品产业、颐养与抗衰老产业、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健康传媒与健康文化产业等等都将应运而生。因此,将健康管理与医患关系、生活保健结合起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培玉.健康管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2.
[2] 喻陆.现代健康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0)19.
[3] 杨迎春,巢健茜,王小雨,董文慧.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
[4] 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
【作者简介】
1.吃原始(天然)的食物
研究发现,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会降低免疫反应,而ω-3 脂肪酸可以增强免疫反应,这两者之间必须保持平衡。ω-3脂肪酸多存于原始食物当中,而现代化的饮食当中,ω-6 和ω-3的比率高达25:1。所以,应增加原始食物在饮食中的比例,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鱼类、海藻类、亚麻子、野生家禽及蛋类、核桃及南瓜子等。
2.摄取多种颜色的食物
蔬菜和水果因为含有不同的天然植物性化学物质而具有不同的颜色。这些天然植物物质,例如胡萝卜素,在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支持免疫系统,也可以抗氧化。
3.酸碱性食物搭配
健康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酸碱平衡,癌症和大多数疾病都偏好较低的pH值,而身体的复原一般都是在细胞内的pH值呈碱性(约在7.3~7.4)时才开始。一般来说,蔬菜和水果是碱性食物,而肉类多为酸性食物。
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对癌症病人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和心理治疗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行为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斗志,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以及增加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控制感和帮助病人更好地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等。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指导、提供信息等进行的干预方法。包括向病人提供有关化验、诊断、治疗、治疗副作用、预后、医疗费用等的信息;向病人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强烈负性情绪反应,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对癌症适应的影响等知识;澄清病人的一些错误认知,并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使病人减轻因癌症及其治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等。
治疗性干预是以心身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使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对癌症病人进行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心理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和支持―表达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