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3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九月的**,秋高气爽,硕果飘香。在这美丽的金秋,(来自)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国土资源部1:1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及省厅、市局的各位领导。值此,我谨代表**区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你们长期以来对**区土地管理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对我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的验收和指导,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区土地调查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区地处**市区东部,濒临黄海,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辖**、**、**、****个街道,人口**万人,陆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公里。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依山傍海,风光秀美,是久负盛名的旅游度假胜地。1994年4月,**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新**区成立,并与1992年建立的**高科技工业园实行区园合一。**区、高科园辖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风景区三个政策性经济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突出,是**市向东部发展的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为“高科技、大旅游、外向型、新城区”。

篇2

(一)思想政治表现

在工作之余不断加强党性学习和时政研读,尤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到很多关于国内外文化知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有很大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相比之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

作为风景旅游所规划四室副主任以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认识,逐步转变工作状态和作风,对下管理项目组人员,对上与主任协调好日常相关工作,并做好室内10余人的工作协调统筹事宜。通过2019年的锻炼和调整,肩旁上的担子稍许沉重,但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负责人和室主任两者之间的切换做到了游刃有余。

(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9年是城乡规划行业大调整的第一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多,迎接的新类型项目不少。通过梳理,主要完成了岑巩都素水库对龙鳌河风景区影响专题报告、兴义市环城高速选址论证、务川县传统村落规划、遵义-湄潭天然气管道对湄江风景区影响专题报告、九龙洞风景区牙溪生态农业园详细规划等12余项各类项目。由于受市场环境影响,调整了自身的定位,除了接触城乡规划类项目外,还接触和编制了不少风景区类项目,拓展了自身视野和专业知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了本行业的相关领域知识,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从传统的空间规划到综合性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变,对城乡规划以外的相关专业领域如土地利用规划、测绘信息等了解和学习不够深入,通过各类论坛年会学习只能点到即止,还需深入研究和学习。

(二)编制的项目类型多,量上去了但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不能急于项目量的积累,更应关注项目质的提升,如此以往方能在未来的综合性的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和要求不断提高的城乡规划行业有立足之地。

(三)项目业务市场还需拓展,需要不断通过工作经历和对外接触等方面拓展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篇3

联席会议

上任不久,就接到县委办公室通知,参加县几大班子联席会议。第二天下午2:30,会议准时开始,议题只有一个,即研究县棉麻纺织厂破产改制及该项目招商事宜。

县棉麻纺织厂是县供销社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已多年停产。县供销社提出了对该厂实行破产改制并同步对外招商的一揽子方案。这是宿松县第一个破产改制企业,大家都拿不准,所以要上联席会议研究,对县供销社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评议和决策。

参加会议的有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涉及的县发改委、财政、工商、税务、建设、土地、环保、银行、公安、招商、体改等十几个部门和单位,这些部门的发言大多是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提出政策性意见或建议。县几大班子主要是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成员,他们的发言相对宏观一些,大多是先谈改革改制的重要性,表明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然后再谈谈应该注意的事项和问题等等。如此下来,除列席会议的县委办、政府办工作人员外,参会的几十人都做了发言,间或还有争议、讨论,会议一直开到晚上。最后形成的决策意见是:原则同意供销社的改革改制方案。成立县棉纺厂改革改制领导小组,下设改制组、招商组。县棉纺厂的改革改制决策就这样形成了。该厂改制很成功,工作很平稳,也成功引进港商对该厂实施整体收购,一个5万锭规模的“香港互益纺织有限公司”诞生了。

联席会议是县里除县委常委会以外的最高决策会议,主要是研究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诸如一年一度的计划生育考评和检查、县城规划和旧城改造重点工程等,都是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做出决策的。

从党政职能和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党政承担着各自的职能和任务,因而工作上相互间也有适当区分。但县级工作往往很具体,县委要做出决策和部署,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统一思想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具体落实。这样,通过一个联席会议,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既是民主协商、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工作部署,同时又是落实任务、狠抓落实的过程,几个环节紧密相联,几大班子相互协调,相关部门力量整合,把许多问题在一个会上都解决了。在县级,联席会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决策方法和管理模式。

小孤山管理体制

到宿松挂职之前,就知道宿松境内有一个著名景点小孤山,大家都劝我尽快赴小孤山一游。

那是一个晴朗的上午,秋阳将江北平原镀上一层金光。远远地看见小孤山尖尖的山峰,一行人的心情有点激动。但当真正走近小孤山,才发现景区远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华热闹。空地左侧一排约10多间低矮破旧的平房,好象无人居住;通向山脚入口处约有50米的便道,便道两旁售货亭破破烂烂、东倒西歪没有一点生机;山脚下几个零星的小贩在向游客兜售当地的土特产。

下山后,风景区管理处徐主任把我们领到一排低矮破旧的平房里,这时我才知道这里原来是管理处办公用房。管理处是隶属县旅游局的股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小孤山景区的安全、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等日常管理工作。表面上整个风景区是由县旅游局管理,但实际上县里有4家单位都有管理权。按照国家《风景区管理条例》,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由建设部门负责,县建设局负责风景区整个规划、建设的管理;风景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县文化局也在管;风景区主要由小孤山及山上寺庙组成,寺庙管理职能在县宗教局。县旅游局与县建设局、宗教局、文化局都是平级单位,在整个风景区管理上根本无法协调,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带来的恶果就是整个景区建设各行其是、随心所欲,不按规定和程序建设。

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1994年,山上有一景点“龙耳洞”,寺庙欲将景点封闭用于堆放生活用煤,管理处发现后上山制止施工,双方发生冲突,导致关门三个月。此事一度闹到市里,市里协调达成三点意见:保留管理处,门票收入由寺庙和管理处四六分成,所有居士由寺庙发证免费上山。这次协调,虽暂时缓解了管理处和寺庙的矛盾,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小孤山风景区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寺庙既享受门票的分成,又有居士发证收入和香客进香收入,但对整个景区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规划等没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而管理处及旅游局对此又显得无能为力。小孤山每年游客约12-15万人次,约一半为免费的居士、香客。所以每年实际门票收入平均在20万元左右。管理处在编正式职工10人,另聘请了4位农民工,年工资支出12万,办公经费3万,剩下的只有5万左右,根本无法满足整个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需要。

小孤山风景区管理上的问题,典型地反映政府对风景区管理上的职能交叉和多头管理。风景区管理体制的调整,必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理顺部门间职责分工,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按照统一管理的模式,设立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安全、宣传、宗教、文物保护等职能。

市管县与“效率漏斗”

200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原则上每个县都要设立县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在这一大背景下,宿松县决定在县城西北方向以将军山为中心约1.4平方公里的荒丘地带建立县工业园区。设立工业园涉及县城规划调整、林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征地报批等,审批程序复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