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会计核算定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当前,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的会计制度,在医院广为执行。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有些条例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固定资产不仅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医疗、科研、教学等)的物质基础,也是对医院规模大小、经济实力以及医疗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反映。目前,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日趋复杂,医院里的贵重医疗仪器设备也再逐渐增加,众观许多医院,不少资产单位价值已超过千万元。因此,准确核算医院财务状况首先得向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方面下手,这表明医院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客观、真实地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能力进行反映。
一、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1.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建造过程中发生费用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同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记“在建工程”。
2.改、扩建固定资产。改扩建过程中发生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记“在建工程”,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拆除部分价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
二、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现存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时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在现行《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按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对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没有作相关规定,也不能根据重置价值对其进行账面上的调整,除了出现减少实物,如出售、捐赠、报废、盘亏等情况外,基本不对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作变动,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时按原值入账,账面反映的是固定资产采购时的价格。购置时,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同时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固定基金。这样的会计处理会产生很多麻烦。当固定资产金额较大,导致提取的修购基金不够时,将造成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余额中巨额赤字的出现,使得医院的净资产出现严重虚减。此外,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还没有对 “累计折旧”科目进行设置,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科目只可以对原始价值进行反映了而不计提折旧,不能反映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不能体现出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也不能对资产净值进行反映,导致实际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出现严重背离。
2.没有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累计折旧”科目未在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中设置,提取修购基金时只是根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进行。从购置到报废的固定资产在这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对资产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就出现了问题,即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发生损耗,这必然会出现减值现象,然而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科目中显现的仍然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建议
1.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由于当下,对现行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太低,这样会给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对符合广大医院实际的确认标准进行严格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与现实状况相符合起来。而且在各医院具体核算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把固定资产进行确定后,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对符合本医院的固定资产具体价值标准另行制定,在国家确认标准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细化分类,以实现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目标。
2.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在医院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栏目下增加“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净值”两项,反映固定资产折旧与净值情况,避免固定资产虚增。
3.取消“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原在“修购基金”中列支的大型维修,改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处理,修改医院资产负债表净资产相关栏目,避免净资产虚增。
4.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终时医院应当全面核查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合理预计,这样做是为了有效避免出现虚盈实亏,能够确保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假如固定资产出现减值, 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医院可以对其进行核算。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参考《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按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已计提修购基金(累计数)――预计可收回金额。在以后各期提取的修购基金(或累计折旧)中应当按固定资产已提减值准备金后的账面价值还有预计尚可使用的年限重新对提取修购基金(或累计折旧)进行确定。总而言之,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进完善,使其能够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进行更科学、更合理、更好地服务,让现有的资产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企业化、市场化、经济化管理靠拢,相信这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M].北京:财政出版社,1998
[3]朱荣荣.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研究[J].天津财会,2010,(1)
医疗行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其内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可以保证医院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让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对医院的全部固定资产份额了如指掌,可以帮助医院相关负责人利用医院里现有的固定资产份额对医院实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第二,医院进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使医院的发展更为稳固,相关人员利用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了解到目前医院的实时情况,例如在哪一方面较为薄弱,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确保医院可以均衡健康地发展。
2现行的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常出现的问题
2.1现有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并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会计标准中,出现一些与医院固定资产的现状及管理需求不相符合的地方。第一,依据我国的相关制度与标准,医院的固定资产指的主要是在500元价值及以上的设备,或者是价值在800元及以上,同时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原有的物质形态基本不变的专有资产。但是随着这几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现有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已与目前的医疗状况不相符合,特点是目前我国的医疗设备价值已大为提高,因而如果继续沿用这个标准,将给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带来诸多不便。第二,相关的财务标准还作出了以下规定:尽管单位价值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与要求,但是如果耐用时间达到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当作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及管理。在这个规定与标准中,“大批同类物资”没有具体的标准,因而给确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医疗在进行“大批同类物资”确认的时候,标准也存在差异,部分医院有可能把数量十件以的设备确认为大批同类物资,也有的医院可能把数量20件甚至更多数量的设备称为大批同类物资,因此出现了可能在不同医院中,固定资产核算标准不相同,使医院无法满足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统一化的要求[1]。
2.2医院并未进行精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摊提
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现状来分析,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摊销规定了一定的使用年限。然而存在一些医疗设备并不能与实际的应用相符合,使得这些医疗设备的应用频率非常低,使用的期限也非常短,然而在进行折旧摊销的时候,参考的使用年限比实际使用年限大很多,导致了实际使用中出现报废或者停用等情况时,并没有在帐面对这类资产的价值进行科学的折旧摊销。目前大部分医院选择用平均使用年限法摊销内部的固定资产,在摊销的过程中也不对残值率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不能体现出来,尤其是对于部分更新换代比较快的医疗设备[3]。
2.3医院对于固定资产引入使用周期过程的管理并不完善
从采购固定资产开始,医院要对这些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的维修维护工作进行一系统的管理,但是就目前我国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来说,管理的过程缺乏系统性,使得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价值缺乏可追溯性,医院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资料并没有起到供参考查阅的作用。
2.4账目存在混乱的情况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规模相对较大,拥有的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也较多,因而医院中的固定资产大部分都为医疗机器,部分医疗机器并没有进行定时的检查,相关人员仅仅是完成了盘点的工作,对于一些需要维修与报废的机器并没有在账面上进行记录。加上检查时并未对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而仅仅对数量进行了清点,一些需要报修甚至报废的设备仍然存在账目上且其实际状态没有得到应有记录。加之工作人员不主动告知财务人员这些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长此以往造成医院固定资产账目混乱,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造成严重阻碍。
2.5分类不灵活
在新会计制度下,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中,分类较少,同时缺乏灵活性,也没有足够的折旧项目。例如目前每家医院都拥有很多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固定资产,但是关于这些分类并不明确,甚至没有列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4]。
3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3.1进行医院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修订
对于目前我国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确认时,相关标准的僵化问题,必须进行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的修订,使得标准与我国目前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需求相适应。第一,必须使医院提高关于固定资产的确认规定及标准,因为目前医院在固定资产确认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与规定,因而使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与单位必须根据我国医疗行业的现状,确定与广大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标准,才能使医院固定资产确认与医院的现状相适应。同时不同的医院在进行具体的核算时,除了根据国家的相关会计标准进行固定资产的确定,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与该医院的固定资产情况与符合的标准的制定,将固定资产在国家确认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分类,使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得到有效的加强。第二,现在我国的相关会计制度的单位价值尽管还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与标准,但是对于耐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记作固定资产管理。但如上文所述,大批同类物质的确认标准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因而使医院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时难免会出现问题。所以,应加强对大批同类物质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明确标准[5]。
3.2加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于医院固定资产方面的核算更为严格,要求其更加规范、及时与可靠,这些要求使得医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医院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固定资产变动、登记、库存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避免或者减少进行资产的重复购置,医院固定资产资源的调配与利用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地规避了过去医院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的产生,节省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
3.3加强培训,提高财务队伍的专业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及医疗行业的发,对我国的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了要求,也就是要求相关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因此医院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求相关的医院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医院相关部门也要定期地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明了对自身在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与权利。与此同时,财务人员还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自身信息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6]。
关键词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问题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在最近几年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也会影响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程。在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显现了很多问题,尤其在医院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方面问题极为的突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使医院的财务工作亮起了红灯,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中,不断摸索出一套改进当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的制度,然后将医院的财务状况最真实的反映出来。
一、现行的会计核算现状
(一)对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
当医院因为需求而购置一些固定资产的时候,会计人员都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其主要的依据就是资金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如:借记“医疗支出——财政专项支出”等会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
(二)对折旧固定资产的核算
绝大多数医院都根据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采用一种办法变通提取折旧,这种办法叫做“提取修购基金”。在医院进行提取的时候,借记“药品支出——修理费用——提取修购基金”,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三)对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
当医院固定资产经过长期使用,并在正常情况下报废了,财务人员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批准,然后相关部门主管在其审核之后在进行批准,批准通过以后医院的财务部门就可以根据有关部门主管提供的批准材料进行财务处理。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各科明细科目”。
二、核算问题分析
(一)在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中,出现最多的是提取使用修购资金方面的问题,贷方通常反映的对象不仅有提取数,还有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报废的一种改变价格收入等。在医院净资产中,“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能够恰当的反映出来,但是它并不是作为固定资产用来准备抵消的科目,它也反映不出来一个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导致医院在其固定资产方面,使其账面价值越来越大,其固定资产自身的老化程度也逐渐增高,但是在其账面价值上却反映不出来。由于“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比较传统,并不能对其固定资产的净值做出一个真实的反映。
(二)医院对其固定资产的一个处理方案中,会计科目里没有设立“固定资产清理”这一项。当医院里的固定资产发生报废或者捐赠等方式使得固定资产出现减少的情况时,一切的会计核算都是通过“专项基金——修购基金”的方式进行核算,因此这样做并不能及时的反映出其中某一项固定资产发生变价的情况或者是赔偿的情况。
(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器材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样势必会导致一些医院在购置了固定资产的时候没有用多久就遭到时代的淘汰,所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是必然因素,但是医院的会计制度却并没有为此设立一个专门的会计科目进行体现,最后的结果只会导致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存在虚假性。
三、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一)财务人员在对其固定资产进行购置核算的时候,由于医院在性质上是比较特殊的,财务人员应该根据购置固定资产所获取的资金来源不同的性质保留之前对其的核算方法。在完善了借贷双方以后,借记“医疗支出——财政专项支出”等会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财务人员在此基础之上,同时把借记方面的固定资产与贷记方面的固定资产相对称,这样可以很明确的反映出医院对自己所有用的固定资产在基金中所占有的份额是多少。
(二)财务人员在对折旧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时候,应该将之前核算方法中贷记方面的“专用基金”进行取消,并重新设立一种核算会计科目——累计折旧。在每月获得固定资产时,当月不进行计提,计提折旧的日期是在第二个月;当第一个月出现固定资产进行例如清理的过程,那么第一个月就要进行计提折旧,第二个月就不进行计提折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管理人员在对医院进行固定资产的增加或减少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
(三)财务人员在对固定资产修理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应该将固定资产的修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待摊方式,并最后记录成待摊费用,但是待摊费用不计入到固定资产的总价值中。财务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进行提取折旧的时候,必须通过上级领导的批示才能对修理费进行资本化处理。
(四)医院在处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可以按照需求设立一些相关的会计科目,比如“固定资产的清理”等会计科目,并且要求财务人员对其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清理费用进行一个系统的核算,这样做能够使得医院固定资产发生损益情况一目了然。
(五)医院在其固定资产减值这一方面,在医院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的时候,财务人员应当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一个预测,并且在医院进行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检查,特别是医院购置那些比较大型的医疗器材的时候。当出现固定资产的净值高于收回价值时,财务人员就要对其固定资产进行“固定资产清理”计提。
四、结束语
在我国的医院会计核算的工作中,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以及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出现增值或减值的情况。我们要不断的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系统的完善,这样做对整个医院管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医院固定资金会计核算方法还是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完善。在未来,经过我们的不断探求,我国的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