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8:3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石油钻井企业来说,通过开展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利于推动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搞好钻井参数实时采集和网络传输,有利于提高对钻井生产中井下情况的远程安全管理水平
石油钻井生产的最大特点是野外作业,点多面广战线长。为此,必须把生产一线钻井参数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后台分析管理,增强对钻井生产中井下复杂情况的远程安全监控管理,作为钻井信息技术应用的侧重点,并围绕这个侧重点积极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很好的远程动态管理效果。
(一)有计划地组织钻井队技术员和部分信息管理人员外出培训,进行钻井参数仪、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传输、钻井井史软件及IADC报表的培训学习。通过强化培训,让参培人员熟悉其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为钻井参数远程自动采集做好人才准备。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钻井队配备先进的钻井参数仪,传感器、无线网卡等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在钻井生产过程中,组织钻井队运用钻井参数仪,传感器,进行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工作,并结合《井场信息实时平台》,开展实时数据、井身结构、基础数据、钻井液数据的无线网络传输和工作。通过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使管理者、一线井队技术人员都可以远程每天24小时全程跟踪、了解和处理包括钻压、扭矩、悬重、泥浆流量、泵压、泵冲等钻井参数;生产技术管理者,也可以通过了解网络传输的实时钻井参数,并对照该井的设计要求,进行动态分析,对由于井下复杂情况而引起钻井参数动态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做出快速反应和处理,从而大大增强对生产过程中井下复杂情况的远程监视和处理能力,降低钻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如,对胜利油区的重点井、超深井、大位移井,通过CDMA无线传输技术、钻井参数采集仪,进行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工作,提高了对生产一线技术监测能力,明显增强了后台调度对前线生产的远程管理水平,井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三)在前线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稳步发展条件下,要加快后台生产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对前线生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对钻井安全生产监管水平。通过开发钻井生产网络数据管理平台,突出生产数据管理中心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数据的网络化分析管理水平。通过开发建设网上生产经营数据管理系统,内容可以覆盖钻井企业大部分生产动态信息、生产报表管理、外部市场的生产动态管理等,提高对钻井前线生产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可以明显减轻生产管理部门收集前线生产资料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的准确性、生产数据的整合处理能力;各级管理者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并掌握各钻井队的第一手生产动态资料,为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生产技术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后台数据的自动整合处理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各种可能出现的隐患,促进钻井前线安全防范管理进一步深化。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后台分析处理,能够提升钻井生产过程的技术预警能力,提高钻井生产安全系数,全面实现科技增效。
二、加强生产视频远程采集传输,提高对钻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水平
钻井队作为钻井企业施工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是生产信息及有关数据源头的主要采集点,也是钻井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发展和维护职工健康乃至生命的永恒主题,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钻井施工中,对一线井队进行远程监控,协助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现场限期整改不安全隐患,已成为信息技术部门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这项工作也自然应该被列入了信息应用管理的重点。因此,要把加强远程现场视频监控管理作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大事来抓,创造一切有利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钻井一线现场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C931.6
1全球眼技术在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中应用的局限性
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应用全球眼技术,主要包括有高中端的家庭住宅、写字楼、商店以及病房等,它们通过利用全球眼技术,实现现场辅助、安防报警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在使用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局限性。
1.1全球眼的安防报警功能不够完善
就目前来说,全球眼技术的安防报警功能还不够完善。在其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报警终端接入方式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利用电缆,实现对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DVS)或者IP Camera的告警输入接口与报警探测器的连接。当告警输入接口电平出现高低变化时,前端的DVS或者IP Camera就会触发告警,由于已有既定的通信协议,告警就可以上报至“全球眼”网络监控平台。
第二,由安防报警主机管理报警探测器,通过利用无线或者有线,实现安防主机和报警探测器的连接,其中,对于接入的探测器,安防主机不仅可以进行防区设定,还可以布置或者撤销安防管理,通过串口电缆,安防主机就能连接到IP Camera或者DVS。同时IP Camera或DVS对报警探测器的告警触发进行甄别,并且通过既有协议,将告警信息上报平台。
然而,这两种报警方法均存在着局限性。当某一地点发生报警情况时,由于告警传递到平台上的信息量不够充足,因此系统对防区的信息、告警类型等无法正常识别,对前端安防设备的运行状况也不能进行监控,做不到精确监控防区的位置,而只能确定发生报警的IP Camera或者DVS。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局限,当某一地点发生报警后,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监控所在的位置资料进行查看,然后再结合位置的实际情况,做出对警情处理办法的决策,这个过程使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处理报警事件;同时,由于单向地传输报警信息,因此前端报警终端的监控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前端报警终端的布、撤防工作也实现不了客户端远程作业与远程管理;除此之外,如果需要详细了解用户前端安防主机的报警信息,还需要电话的帮助,因此全球眼平台无法实现联网上报。而电话、视频监控等等多种安防系统的同时使用,给用户造成了很多麻烦。
1.2全球眼现有的功能没有密切结合中小企业的需要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实现安防报警以及视频监控在同一界面上进行操作的可能,这样,可以对生产情况以及营运情况实现动态化的了解,例如员工的出勤率、商铺的客流量等等,远程监控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全球眼的目前技术上来看,其主要负责实现的是视频监控功能,而且用户一定要保证IP Camera与DVS的捆绑使用,而不能私自进行安防系统功能组合。由于每个用户的需求不同,这种强制性组合安装大大降低了全球眼的吸引力,缩小了全球眼业务拓展的机会。其次,在发生报警时,告警通知的手段比较少,报警信息量不够大,而且单一;当告警信号上报到网络视频服务器时,需要用户在互联网上,否则无法及时发现警情,客户也只能了解些许报警信息,因为平台只是记录报警以及报警时间而已,其他更详细的的信息则无法提供。
1.3全球眼软件技术层面存在着不足
中小企业选择使用全球眼监控,首先,在客户端上,需要用户安装全球眼技术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其操作系统也会有相应的限制。其次,在客户端结构上,采取的是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当全球眼系统的软件要进行升级时,每一个用户、每一台机器都需要重新安装新的升级软件。然而,由于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着用户移动办公或者分布式办公的现象,因此C/S服务机制会让监控操作程序变得更加繁琐。在监控设备较少或监控点较少的用户上,例如家庭用户、商店或者其他中小企业,由于采用C/S模式,在安装上,工作量非常大;在成本上,所需的维护成本以及升级成本都非常高,大大制约了全球眼业务在市场的扩展。
2如何推进全球眼技术在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2.1改进全球眼技术的视频前端
视频前端由IP Camera或者模拟摄像机以及DVS组成,负责实现监控的音频、视频信息数据的采集、编码、存储、传送等一系列流程功能,同时,来自平台的控制指令可以在视频前端实现作用。从而通过全球眼这一平台,实现对网络视频的监控。
2.2完善安防报警主机
利用IP网络,就可以实现安防报警主机与全球眼平台的连接。网络型安防报警主机下挂各种种类的探测器,以对监控现场的周围环境信息进行采集。要监测现场是否存在着火灾安全隐患时,可以通过烟感探测器;监测现场是否有人员出现时,可以选择红外传感器等等。网络型安防报警系统通过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帮助,实现了对现场信息的探测、采集,并把采集而来的信息封装成IP数据包,再传输到中心平台。
2.3加强对中心平台的管理功能
利用全球眼现有的监控平台而开发的中心平台,是整个系统的信息控制中心。这个中心平台一方面对全球眼的告警联动、使用者权限以及接入终端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在增设报警管理服务器的前提下,实现对告警联动、联动预案的管理功能,同时指令报警管理服务器,及时、正确地处理安防主机上报的告警信息。
2.4客户端支持多种架构
传统的全球眼客户端只支持C/S结构,改造后还应该能支持B/S架构。这样,客户端的限制度下降,用户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登录全球眼平台,远程控制视频前端,同时还可以实现查阅告警记录、浏览实时视频、回放监控录像以及设置报警联动等等功能。
2.5拓宽安防报警的应用范围
由于网络型报警主机具有携带告警信息和全双工通信等功能,因此,可以根据此优势,把安防报警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例如,中国电信可以根据全球眼用户的需求,在安防报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统计客流量、管理人工考勤等功能,从而提高全球眼产品在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市场上的竞争力。
结束语
尽管全球眼技术在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局限,然而其工作仍然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科学性以及高效性。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眼技术一定能结合用户的需求,做出改变,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安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使之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本报讯 为深入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举办2013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会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启动会。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自2005年起,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多年来,一批专业的电信运营商、信息化服务商积极参与和支持信息化推进工程,通过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实施专项计划、举办大规模宣传培训活动、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努力开发和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在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市场、信息、融资和人才等困难,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在低成本、低风险地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朱宏任强调,2013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要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为重点,进一步集聚信息化服务资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要继续在全国广泛开展推动信息化应用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支持活动,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介绍了2012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取得的成效,并提出2013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将继续发挥信息化服务商和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集聚服务资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其中要主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培育信息化应用的典型企业,进一步普及推广信息化解决方案,积极开展专业辅导活动;二是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和突出困难,促进供需对接,提高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鼓励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开展合作,积极承担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任务;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培训,就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等推进活动;五是宣传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服务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程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