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9:0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篇1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情况复杂,病种多样,受专业化特殊原因的影响,对相关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服务质量的护理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成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面对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手术室接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对于存在语言认知障碍和转院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30,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12~72岁,平均年龄为(42.6±3.7)岁,脑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五官科手术4例,普外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3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13~70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手术类型:脑外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手术17例,五官科手术5例,普外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严格按照手术室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整个护理环节进行优化,对各项护理内容进行深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1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重新修订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目标为“深化优质服务理念,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各层级护理内容,并进行层级考核。

1.2.2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手术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病种较多,应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首先应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既定护理内容,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其中术前护理应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术中全程陪护,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情绪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术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其次是深化服务内涵,同时关注患者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环境管理、健康指导、生活干预等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持续、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格外注重护理细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情绪变化,多与其进行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调查,采用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合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情况,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同时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分指标均以(x±s)表示,护理满意度则以n(%)表示,分别行t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定量分析: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平均SAS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定性分析: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的情况较为复杂,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较高,常规护理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必要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全过程护理内容进行深化,通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来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3]。刘玲等[4]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发现该模式对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可用于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本组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50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满意率分别为(86.5±6.4)分、92.0%,而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50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75.8±6.2)分、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付婷婷 单位: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大街院区手术一科

参考文献:

[1]毕湘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0(3):80-82.

篇2

手术室是一所医院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手术室内医患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1】,其意义重大,手术室是具有严格的规范制度,医护人员均需要遵守。手术室的护理不仅仅是在手术室内,而是围绕手术一定的时期内对患者的护理,也就是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现全国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也是其中的一大部分。评价一所医院的医疗服务治疗与信誉的良好的重要指标就是患者满意程度【2】。本院手术室也进行服务制度的改革,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从整体到每个护理人员均进行优质化服务的培训,在术后的随访中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调查其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医患纠纷也有所减少,效果非常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本组为未实施手术室优质化护理服务组,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手术类型:呼吸体统手术11例、消化系统手术77例、循环系统手术10例、生殖系统手术31例、骨组织手术24例,五官手术47例,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83岁,小于16岁患者21例,大于60岁患者49例;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实施手术室优质化护理服务组,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5例,女性65例,手术类型:呼吸系统手术9例、消化系统手术69例、循环系统手术11例,生殖系统手术28例,骨组织手术31例,五官手术52例,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为81岁,小于16岁患者29例,大于60岁患者51例。

1.2方法:对照组为未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组,研究组为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由以下几点进行。

1.2.1术前护理工作:为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手术应该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做好术前的访问工作,在手术之前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进行探访时需要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焦虑,应该向患者介绍自己,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的流程,让患者了解麻醉的方式以及需要的,可在床上帮助患者做好演示,让患者做好练习。告知家属在进入手术室后的具体事宜,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里顾虑,对于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做好交待,向患者与家属讲述相同疾病手术的成功病例,让患者安然度过术前的夜晚,和病房护士使用一些正性暗示语言,避免一些语言与字眼对患者造成刺激,了解患者的病史,向主治医生与护士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与病程,对于患者使用的药物以及过敏等情况做好确认,做好术前评估,制定好详细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前的准备,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以及患者核查清单,护理人员要准备到病房接患者,准备器械的护士做好术前物品的摆放,做好清点,节约术前的准备时间,以便手术能够准时进行。

1.2.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该尽快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在手术开始前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患者心情平复,加强护理,防止被患者由于紧张而影响手术,造成麻醉不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病历的交接与核对,做好患者手腕上信息的核对工作,检查好术前需要的准备,建立好静脉通路;手术室内应该避免闲谈,无手术无关的话题不要谈论,患者在没有进入麻醉状态时工作人员的交谈语气要轻柔些,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护理人员不能离开手术室,将手术室的温度调整到最宜,保证患者的体温,做好心电监护,出现异常情况要思维清楚,做好相应的对策,术中协助医生做好各个方面的监护工作;手术结束时护理人员应该与麻醉师一起等待患者的清醒,做好术后整理与患者的穿戴等工作,在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时应该告知术中情况,并且交待时候护理的注意事项。

1.2.3术后护理:术后随访1-3天,在术后次日,护理人员应到病房做好术后探访,向病房护士了解术后患者情况。见到患者及家属时应该做好自我介绍,向患者讲述手术情况,交谈时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让患者放心,术后的探访促进患者的康复,对患者以及家属提出一些术后康复的建议,帮助家属照顾患者,询问病患对手术室服务的建议以及满意程度,离开之前祝福患者早日康复。

1.2.4手术室优质服务的设备建设:手术应该在等候区做好温馨的建设,为等候的家属提供舒适的环境,很多手术时间过长,家属焦急的心里在外等待手术结束,所以在等候区应该做好舒适的等候区,陈列一些健康的宣传册以刊物,供家属们阅读,了解健康知识度过枯燥焦急的等待;在手术的休息区建立饮水间与阅读间,在医生护理人员休息时可以舒缓下心情,由于长时间在手术时工作,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为了缓解疲惫感,让工作人员有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1.3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以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 P

2结果

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期间发生护理错误与医患纠纷问题例数为14例,患者非常满意116例,满意14例,比较满意20例,一般23例,不满意27例,满意度为75%;研究组护理错误与医患纠纷问题7例,患者非常满意129例,满意19例,比较满意24例,一般15例,不满意13例,86%,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满意程度比较

注: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化服务是新一代护理服务的模式,开展医院优质化护理服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于近些年来医院之间的竞争力加强,除了在医疗设备以及技术上要提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护理方面有所提高,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专业化,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特殊的部分,手术室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问题发生率,良好的改善护理、医生、患者之间的关系,对手术室进行优质化服务。

手术室优质化服务的开展主要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管理、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全程的优质服务、以及手术室设备的建设。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管理人员要了解每位工作人员的特点,发挥其所长,实现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加强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在围手术期间连续的、全程的为患者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3】,术前、术中、术后都要给予患者温馨舒适的优质化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工作人员使用正性暗示语言,使用原则【4】是医护人员之间使用,对话时候要自然,使用时不能使用过度肯定的语言,以免发生医患纠纷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患者家属提供舒适的等候区,为工作人员提供温馨的休息区,年龄小的患者提供母亲般的服务,避免患儿的过度哭闹。

本院通过研究表明手术室提供优质化服务,提高了本院的信誉,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发生的问题,让患者感受到专业的医疗技术,优质化的服务,手术室优质化服务的开展效果非常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

篇3

根据卫生部关于深化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院全面铺开,手术室也不例外。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而手术室护士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最精良的护理技术,还要更加全面的为广大患者及手术医生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开展,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原则,从环境、技术、人文等方面全面提高,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给予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

1术前访视的改进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都要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走到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后面带微笑的自我介绍,耐心亲切的和患者交谈,详细的了解病史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手术过程以及术后不适的原因,为此我们制作了《术前访视手册》,以真实的场景图片方便患者能更加形象的了解相关知识。并介绍本院历年来手术病人的情况,安排接受相同手术成功的病人介绍情况,使病人了解真情,做好思想准备,并树立信心,相信医院,相信医务人员,激发其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病情,准备特殊的手术用物,如老年人及小孩,我们可以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升高,防止患者在手术时感冒。

2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护理细节

2.1手术器械“个性化”。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需求购置专科手术器械,并对专科医生的特殊手术器械进行精细化管理,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手术医生姓名命名器械包,特殊器械专人专用;制作特殊器械图谱,并配以文字说明,避免与普通器械混淆;根据手术医生习惯及操作特点制作“手术医生器械喜好卡”放置在手术间,以提醒护理人员根据医生习惯备齐器械,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2.2手术护士“专科化”。实行专科管理,采用专科手术组人员固定及轮转制度,成立以手术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的专业细化,以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2.3后勤服务“人性化”。为医生提供“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体现手术室“对医生的优质服务就是对患者的优质服务”理念。手术室着力打造温馨、舒适的茶歇环境,缓解医生工作压力与疲惫感。提供各种茶叶和咖啡、报刊阅览、洗浴用品等,为防止医生在休息区休息时着凉,手术室还准备了“加温衣、加温毯”。

2.4为小儿提供“母爱式”服务。手术室添置各类安全性强的玩具供患儿玩耍;购置小儿手术凝胶床垫保护患儿皮肤,避免压伤;允许患儿家属着装规范进入复苏室陪伴患儿,减少术后患儿哭闹,降低复苏期患儿风险的发生。

2.5为家属提供“清晰化”服务。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属等候区,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患者手术进程,缓解家属焦虑、担忧的心理状态。等候区内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陈列相关书籍供家属阅览,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3术中安全护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1全程跟踪服务。手术患者从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均需护士陪同,以便及时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服务。首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查对;入手术室时巡回护士第二次查对;麻醉前,医生、麻醉师、护士进行三方查对;手术开始前暂停,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开始手术;取下的标本,与医生核对后,进行固定并送检。其次,全程陪同患者。连台手术患者在等待间有护士陪同,建立静脉通道,并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

3.2微笑服务。巡回护士通过微笑把信心和温暖带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馨热情的服务,消除对陌生环境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减轻痛苦、焦虑,让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体会家人般的关怀,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3.3手术结束后护理。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整理好患者的衣物或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对躁动患者采取适当束缚,把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回病房,并与病区护士进行交接。

4术后随访,提高管理水平

术后1~3天,到病房访视患者,先和患者拉家常,告诉他我就是你的责任护士,从术前1天、术中的护理都是我在为你服务;问候患者,说明来访目的;对于全麻患者告诉他手术很成功,你很勇敢,对我们的操作给予很大的配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于非全麻患者,再次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适当介绍一些术后的注意事项、健康指导等。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并发症及恢复情况,一方面丰富了护理经验,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室的社会效应。最后要征求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定期做满意度调查。

优质护理服务是对患者、对医务人员、对护理团队姐妹们的全面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手术室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完善了手术室护士的人文修养,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手术室文化建设的品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2]翟丽霞,孙妍.关爱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J].中国伤残医学,2010,(6):154-15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