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的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50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就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服务由技术竞争转向服务竞争[1]。为了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求,必须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2]。满足患者的需要,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化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发起“优质护理服务”号召,本科室也响应号召精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强化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激发护理人员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和手术医生的协作精神。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文化管理及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和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地渡过手术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通过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内涵,最终达到手术患者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的“三满意”,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目标。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服务品质,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优质护理服务,关键要从群体形象着手,即树立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温柔、动作轻稳的护理形象。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倡导“五心”服务,做到“五个一”服务[3]。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使护患关系融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患者身心愉快,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 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2.1 术前访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手术患者在承受身体痛苦和精神创伤的同时,其家属也承受着难以解脱的压力[4]。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满足其心理要求。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要对择期手术患者做好术前访视。首先到患者科室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一般情况、是否有感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等。必要时查看相关资料,以便能更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术前指导。然后到病房患者床旁,面带微笑地做自我介绍,耐心、和蔼地与患者交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温度、手术、手术方式、麻醉的目的和方法以及进入手术室前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该手术大致所需时间,并告知家属在等候区耐心等待并给予信息支持。告知其手术整个过程中有护士陪伴着并对其进行护理,耐心地讲解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及术前禁忌,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向患者做相应的介绍和相应的指导工作。把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思想顾虑及恐惧感降低到最低限度。
2.2 术中安全护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大都较为紧张脆弱,手术室护士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任何使患者感到刺激的因素,满足患者生理舒适需求[5]。因此,巡回护士应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尽可能为患者排忧解难,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2~24 ℃,湿度维持在40%~60%,并根据患者需要适当增减盖被,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移动患者时要轻抬轻放。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根据手术室安全核查表逐项核查患者,核对腕带,安慰患者,根据病情建立静脉通路。在麻醉前及消毒皮肤前,再次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即由手术医生或者麻醉医师主持,巡回护士共同参与,核对患者的腕带、病历,并大声读出患者的所有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患者的等各项内容,要听到回答“对”确认无误之后方可开始手术。要尽可能使患者在手术台上感到舒适,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有责任让患者感到安全、舒适。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例如: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患者都希望自己的躯体不要过分暴露,责任心较强的护士处处都会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不会让患者过度。护士在为任何患者做任何一项操作时都要做到嘴甜一点、心细一点、温柔一点、动作快一点、脑筋活一点、理由少一点、效率高一点。 手术结束时用盐水纱布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裤并盖上棉被,同时面带微笑地告知患者“手术结束了,现在送您回病房,您感觉还好吧?”等等。无论做哪项工作都要为患者着想,使患者感觉到自己仍是整体的、社会的人。
2.3 术后随访,提高管理水平 患者家属最关注的是患者手术进展情况,患者家属对“ 术后康复指导知识”的需求最高,非常渴望获得更多的术后康复指导知识,以便自己能更好地参与到患者的术后康复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6]。认真总结术后追踪访问患者手术效果,了解配合手术的不足及优缺点、经验,是护理安全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 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
3 体会
手术室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只忙于手术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7]。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温馨护理”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患者身心愉快,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手术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根据医生、患者的要求,实实在在为医生及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亚林,李斌,王向东,等.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09,17(22):57.
[2] 陈谷霖,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实施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52.
[3] 桂慧华,骆秋芳.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J].护理学杂志,2007,7(22):62-63.
[4] 孙转莲.手术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303-304.
[5] 吴宝青.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2007,21(35):28-30.
1 亲情服务简介
1.1 内容:我们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亲情相伴,质量保证”的服务主题,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使手术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
1.2 护理人员的语言礼仪与行为规范。在护士语言规范中重点突出“文明性,礼貌性,规范性,情感性”。
总之,使用手术室规范化语言对患者进行护理,得到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2 做法
2.1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为了转变护理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我们制定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护理人员培训方案,使每位护士掌握护患间交流的技巧,并使用手术室规范化语言,为患者提供了和蔼可亲的优质服务。
2.2 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每个手术间物品和仪器应摆放整齐,排列有序,并根据患者习惯调整手术间的温度和湿度,手术室护士说话及操作应轻柔,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
2.3 加强健康教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通过与手术室护士交谈,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愈后情况,并且了解现代化手术室先进的仪器及设备,了解手术的安全性,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
2.4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热情接待,适时的表达尊重和关爱。进行每次操作前,都必须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在患者焦虑的时候给予适当触摸,让患者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2.5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应温馨服务于每一个瞬间。
根据卫生部关于深化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院全面铺开,手术室也不例外。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而手术室护士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最精良的护理技术,还要更加全面的为广大患者及手术医生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开展,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原则,从环境、技术、人文等方面全面提高,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给予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
1术前访视的改进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都要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走到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后面带微笑的自我介绍,耐心亲切的和患者交谈,详细的了解病史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手术过程以及术后不适的原因,为此我们制作了《术前访视手册》,以真实的场景图片方便患者能更加形象的了解相关知识。并介绍本院历年来手术病人的情况,安排接受相同手术成功的病人介绍情况,使病人了解真情,做好思想准备,并树立信心,相信医院,相信医务人员,激发其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病情,准备特殊的手术用物,如老年人及小孩,我们可以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升高,防止患者在手术时感冒。
2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护理细节
2.1手术器械“个性化”。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需求购置专科手术器械,并对专科医生的特殊手术器械进行精细化管理,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手术医生姓名命名器械包,特殊器械专人专用;制作特殊器械图谱,并配以文字说明,避免与普通器械混淆;根据手术医生习惯及操作特点制作“手术医生器械喜好卡”放置在手术间,以提醒护理人员根据医生习惯备齐器械,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2.2手术护士“专科化”。实行专科管理,采用专科手术组人员固定及轮转制度,成立以手术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的专业细化,以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2.3后勤服务“人性化”。为医生提供“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体现手术室“对医生的优质服务就是对患者的优质服务”理念。手术室着力打造温馨、舒适的茶歇环境,缓解医生工作压力与疲惫感。提供各种茶叶和咖啡、报刊阅览、洗浴用品等,为防止医生在休息区休息时着凉,手术室还准备了“加温衣、加温毯”。
2.4为小儿提供“母爱式”服务。手术室添置各类安全性强的玩具供患儿玩耍;购置小儿手术凝胶床垫保护患儿皮肤,避免压伤;允许患儿家属着装规范进入复苏室陪伴患儿,减少术后患儿哭闹,降低复苏期患儿风险的发生。
2.5为家属提供“清晰化”服务。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属等候区,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患者手术进程,缓解家属焦虑、担忧的心理状态。等候区内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陈列相关书籍供家属阅览,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3术中安全护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1全程跟踪服务。手术患者从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均需护士陪同,以便及时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服务。首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查对;入手术室时巡回护士第二次查对;麻醉前,医生、麻醉师、护士进行三方查对;手术开始前暂停,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开始手术;取下的标本,与医生核对后,进行固定并送检。其次,全程陪同患者。连台手术患者在等待间有护士陪同,建立静脉通道,并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
3.2微笑服务。巡回护士通过微笑把信心和温暖带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馨热情的服务,消除对陌生环境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减轻痛苦、焦虑,让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体会家人般的关怀,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3.3手术结束后护理。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整理好患者的衣物或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对躁动患者采取适当束缚,把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回病房,并与病区护士进行交接。
4术后随访,提高管理水平
术后1~3天,到病房访视患者,先和患者拉家常,告诉他我就是你的责任护士,从术前1天、术中的护理都是我在为你服务;问候患者,说明来访目的;对于全麻患者告诉他手术很成功,你很勇敢,对我们的操作给予很大的配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于非全麻患者,再次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适当介绍一些术后的注意事项、健康指导等。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并发症及恢复情况,一方面丰富了护理经验,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室的社会效应。最后要征求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定期做满意度调查。
优质护理服务是对患者、对医务人员、对护理团队姐妹们的全面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手术室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完善了手术室护士的人文修养,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手术室文化建设的品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2]翟丽霞,孙妍.关爱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J].中国伤残医学,2010,(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