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4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手术中护理的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因急诊阑尾炎收治入我院普外科,并拟行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99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手术室规范化流程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37.7±4.2)岁;观察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41.2±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手术护理常规进行配合,具体包括术前相关物品准备、术中手术配合、相关安全防护、术后随访等内容

1.2.2观察组

依据规范化流程护理进行护理配合。以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为基础,结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意见、建议以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步骤,规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流程。规范交接流程:与病房共同协作,规范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事宜以及术前术后交接的内容事项,缩短交接时间,避免术前准备不全或遗漏的发生。规范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用物准备:手术室器械敷料组的成员根据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器械敷料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制订器械敷料用物清点单。手术人员按清点单进行用物准备,避免和减少用物准备缺陷的发生。规范手术护理流程:将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按照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间节点进行整理、归纳,制订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图册以及手术配合流程图。手术配合图册内容包含术中护理、术中洗手护士配合步骤、麻醉配合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等内容,册中图文并茂,便于护理人员了解术中重点注意事项。规范术后回访流程:手术室护士于术后24h进行回访,重点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伤口的愈合以及疼痛、发热等。手术室护士将回访相关信息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意见及建议记录于手术室术后访视单中,便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手术相关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等指标,其中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

两组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相关时间比较

两组入室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及手术边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规范化流程护理减少了护理差错

急性阑尾炎因起病急,手术检查很难做全面,术中情况多变,更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充足的术前准备,娴熟默契、技术过硬的术中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急诊手术成功率[5]。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明显下降,表明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手术配合缺陷率,减少护理差错,起到了差错预防的作用。

3.2规范化流程护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基于手术室工作特点,为护士提供了井然有序的工作模式。实施过程中,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还考虑到了护理规范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使护理的实施更加安全合理,提高了满意度,提升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6]。通过满意度调查发现,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使医生的满意度由原先的93.5%提高到96.2%,尤其是对年轻护士的评价较好。

3.3规范化流程护理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

篇2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7.1±10.9)岁,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18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22例;观察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48.6±11.2)岁,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19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了手术前的器材、患者身心状态的准备,手术中的器材提供与归为,以及手术后的护理观察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的指导护理措施下进行腹腔镜手术,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见图1。护理措施流程的基本结构见图1,按照术前、术中、术后的阶段来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在手术前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使手术前患者的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仪器进行准备,确保相关仪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其次,在手术中要注意让患者保持最佳的手术,并检查各类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医师及时提供所需器材,在手术完毕之后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归类存放。最后,在手术之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分析其变化情况。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了突况,则应该协助医师进行紧急情况的处理。

在术后3d,进行护理效果影响的调查统计,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了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医师对手术期间配合手术的满意程度、患者对手术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等3个方面。其中,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可以根据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记录情况来得到可靠的指标,而医师对手术期间配合手术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对手术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得到具体的结果。

1.3评价指标:对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调查可分为发生与未发生两种;医师对手术期间配合手术的满意程度调查可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大选项,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为总满意率;患者对手术护理过程满意程度的调查可以直接划为满意与不满意两项,可直接计算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文中出现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通过χ2检验,使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后的调查统计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期间,不良反应率为22.5%,医师满意率为82.5%,患者满意率为77.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期间,不良反应率为7.1%,医师满意率为97.6%,患者满意率为92.9%。两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期间的不良反应率、医师满意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许多类型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来得到良好的治疗,比如说常见妇科疾病、胆结石、肾癌以及其他腹部内脏器官的疾病等等。特别是在当今腹腔镜手术相关仪器不断更新进步的背景下,这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均有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应用的相关经验总结。但在手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仍然会存在着紧张、焦虑等情绪,并且所需要的手术仪器可能也会出现故障损坏的现象,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可以从护理的角度入手,加强对护理内容的控制,帮助手术更加顺利地进行。

篇3

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护理记录单2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查找原因,并将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1.2方法

由手术室护士长、护理部质控小组组成检查小组,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标准,针对抽查的2000份手术室护理记录单进行全面检查,仔细核对,查找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

2结果

抽查的2000份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中,检查出不合格护理记录单42份,占2.1%,其中分析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书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13份记录内容不完整或不准确,占0.65%;10份记录单内容不一致,占0.5%;7份空项,占0.35%;6份有涂改情况,占0.3%;4份有代签名情况,占0.2%;2份未贴标签,占0.1%。

3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

3.1填写字迹潦草,记录内容不完整,项目填写不全

记录单中由于工作忙碌或粗心,护士填写时字迹模糊、潦草,填写不符合规范;有些部分填写未完成,如出血量、尿量等,出现严重漏项现象。

3.2记录单内容不一致,有涂改和代签名现象

部分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上手术时间不准确,与麻醉医师没有及时沟通,记录中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与麻醉记录不一致,记录单有涂改,巡回护士代洗手护士签名等情况。

3.3记录前后观察不仔细,记录不符合实情

如术前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已有压红、压伤等情况,与术中使用电刀、长时间特殊引起烫伤、压伤不同,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疏忽,观察不仔细,没有正确填写记录单,导致患者及家属产生误解,诱发医疗纠纷。

3.4未贴标签未按要求粘贴手术用物的灭菌指示卡及指示标签,植入物标签粘贴也有遗漏。

4提高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措施

4.1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加强培训学习,开展针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使其充分认识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加强证据意识教育,明白护理记录单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不断规范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在保护患者权益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科室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护理记录单书写技巧进行交流总结,尤其是加强指导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素质及书写能力,不断排除日后由于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风险。

4.2强化责任,规范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强化护理人员责任,组织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标准,规范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和书写,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填写记录单时做到字迹清楚、文字工整、表达准确,严禁涂改代签名情况,记录内容完整准确,所有填写项目不遗漏。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手术室护士要经常与手术医生、麻醉师交换意见,加强沟通,保证护理记录单与麻醉记录保持一致,尤其是对于容易造成影响手术护理质量的项目和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项目,一定要重点记录,仔细检查记录单书写内容,保证书写规范和准确性,如实记录相关项目,提高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

4.3建立健全护理文件书写质控体系

我院为规范护理记录单书写,开展了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提高护理文书各环节的质量,具体做法如下:每次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养成出手术室前自己反复检查护理记录单的习惯,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对记录单检查后再带回病区。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每周对护理文件进行全面检查汇总,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指导,定期考核,一旦发现有书写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每一位护士。护理部质控小组每月定期抽查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情况,确保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书写客观、真实、及时、完整,严把质量控制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规范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