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1 前言
随着社会逐渐迈入信息化社会,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高电子类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开设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这一交叉学科专业性课程。但是,现代通信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卫星和光纤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促使现代通信技术发生巨大的变革。[1]因此,加强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成为众多职业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①课堂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的关联不强。当前职业院校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内容多为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系统。但是,现代通信技术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如果只依靠简单的介绍现代通信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手段,学生难以发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和其他电子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2];②课程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滞后于通信技术更新速度。现代通信技术是当前更新和进步最快的技术之一,现代通信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而职业院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职业院校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只是介绍先进的主流通信技术和体系,课程内容概念性强且广泛。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学生难以将课程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技术;③实验手段多样性不足。当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手段单一,侧重点也单一。现有实验的侧重点在于单元验证性实验,没有对典型通信系统开设实验内容,职业院校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开设关于典型通信系统的实验内容。[2]实验手段单一难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验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对策
3.1 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包括数字数据、卫星、光纤移动、通信业务网等通信内容以及最新通信技术的相关内容,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多且杂,每个不同的内容可以和不同的工科专业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改革教学内容可以在实现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专业类型或专业方向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即将现有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和分类,并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安排教学分类后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集中讲授数据通信、程控交换等计算机通信网知识,而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通信系统的新原理等知识。[3]又如,电子技术应用或无线电类学生不需要深入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知识,只需要一定的现代通信知识作为预备,因而电子技术应用或无线电类学生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集中在讲授难度不高的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知识即可,而不需要深入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知识。
3.2 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也是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是一门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的课程,但许多学校仅仅使用讲授式这一单一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不仅不能深入分析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直观了解,学生也难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并不能将教学内容联系到实际的通信系统中。而根据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较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新的理论知识时,启发式教学有较好的发挥空间。例如,教学可以利用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成直观的图形曲线,再让学生根据对图形曲线的了解进行描述学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计课堂演示环节,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教学方式教授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3.3 改革实验教学
传统的是试验箱验证性试验具有学生锻炼机会小、实验花费高,不能验证典型通信系统的缺点,因此实验课程教学中要多引用功能更强的实验仿真软件,来弥补硬件实验的不足,而且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实验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实验学习的能力,实现了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例如,学习卫星通信系统实验,可以将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链路分解为多个基本通信单元,并使用仿真实验软件进行设计和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典型通信系统实验目标,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师生交流的机会也更多。[4]不仅如此,使用仿真软件后,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讲解典型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不会只局限于讲解相关工作原理。例如,学习CDMA系统,一般的职业学校很难使用实验进行讲解,只能通过讲解相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使用仿真软件可以弥补这个缺陷。通过仿真软件搭建CDMA系统仿真模型,教师可以根据仿真模型向学生讲解典型的通信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再让学生自主搭建仿真模型,让学生在调试模型参数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4 结语
现代通信技术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课程,学科覆盖面极为广泛,它和许多工科专业都有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和分类;丰富课程教学方式,将现代化教学方式灵活地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达到满足信息社会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高要求。
(四川九洲高级技工学校,四川 绵阳621000)
参考文献:
[1]解志斌,田雨波,颜培玉.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电子技术,2011(23).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15
1 现存“现代通信技术”教学的不足
第一,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各种专业技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都在不断的更新,变化迅速,以至于我们的教育发展都跟不上各科技术的变化,导致教学专业的技术教学已经落后于现代技术的实际运用,内容更新慢已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教学的重大弊端,亟待解决。
第二,“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在书本内容上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而且专业内容广泛,概念性很强,有很多知识与模型只有通过抽象的想象才能完成,是一门专业难度较大的学科。所以,非此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又没有具体的现场模型和实验给予学生现实的指导,对于这样一门系统性很强,学习内容又抽象的学科来说,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应该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出能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战性人才。
2 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地方,主要对象就是学生与老师,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成就的高低,老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老师的授课方法进行改进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成就。由于“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理念性强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时,没能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与理解,也没能为学生建立起实际系统的直观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对所学知识与技术进行实战分析与理解运用,致使他们在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实践时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现实工作中难度加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多加入实验教学与现实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应参与进去,对于所得到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由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让他们在现实环境中理解记忆所学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对于实验与理解过程中所得知识理论与书本概念和老师讲解不一样的地方提出疑问与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多思多想的自主学习方式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习,使得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深刻理所学知识内容,以便在实际运用时能从容解决现实问题。
3 教学思路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非通信专业的选修课,应从学生的理解接收能力与现有的学习基础入手,尽量为学生提供思路明确、容易入手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应以基础通信传输过程为主线,将固定数字电话网络和移运通信网络等实践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具体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基础知识入手,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能活学活用,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点。另外,学生学习此专业主要在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的是能在实践中作出贡献,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在于知识点有多深奥,因此在编辑教材时,我们要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对于具体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现实社会通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指导,在实战中教授专业技术知识。改变以前内容繁多、复杂和深奥的特点,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现实操作的能力,使得学生学习时能够步步为营,掌握牢固可靠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综合起来看,整个教学思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验验证、现实案例的实际模拟和专业技术的实习。
4 培养模式的改革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于通信技术课程采用实验箱来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但是这种实验条件下学生在实验时实际动手的操作范围小,而且进行一次实验学校所投入的资金数目也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实验效果是达不到预想的实验效果的,尤其是那些典型的通信系统实验更是难以很好地完成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与计算机软件与实验内容结合起来,用计算机软件Matlab,LabVIEW等仿真模拟软件来弥补实验室硬件的不足之处。如通信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Matlab软件,让学生自主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借助软件从而完成CDMA典型通信系统的实验,再结合老师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论讲解,深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基于“现代通信技术”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基础性强,而且很多概念都是抽象存在的,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产生枯燥的学习情绪,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对于很多抽象概念,老师可以制作多媒体素材、PPT的电子白板等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知识,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如“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中的“硬切换和软切换”等概念讲解中,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虚拟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
5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现代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热门课程,学习该课程的各科学生也越来越多。如何让所有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并在现代科学社会中有效运用,自然而然成了当代青年发展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柏钦.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通信业务知识的渗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4-89,96.
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门为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通过知识的加工和优化,在原《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原理》等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并向应用性方向拓展[1]。由于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学习过《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原理》课程,所以课程目标是“轻理论,重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关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电信交换、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框架和最新应用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由通信网基础技术、电信交换、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光传输网五大主要组成部分[2],详见图1。
图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通信网基础技术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强调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的技术如信源编码技术、信道复用技术等、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调制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电信交换包括常用的交换方式如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数字程控交换、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智能网;无线通信包括无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移动通信包括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和3g系统的原理、技术体制及应用发展;光传输网包括管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原理、sdh光传输网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等。WWw.133229.COm
2 传统的现代通信技术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学科体系为中心,先讲述理论,在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致沿袭本科教育中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从通信网基础技术到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都过于侧重理论,偏重知识的积累,内容丰富,公式与性质多,抽象难懂,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弊端如下:
2.1 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来说,知识抽象、枯燥,特别是讲到通信原理等摸不着看不见的知识时,学生更是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在学习,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2.2 教学过程中以原理知识为核心,而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功底和理论推导能力,使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设计锻炼,导致知识与能力不协调。
2.3 理论和实际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只作点缀,学生动手环节较少,更缺乏现场操作的经验,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3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考虑到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等课程,在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力求简洁明了,突出科普性,激发学习兴趣[3]。采取“多挖坑少钻井”的方法,对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较深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比如通信网基础技术中的调制技术、语音编码,电信交换中的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信令系统,无线信道特性分析、扩频技术等知识点,只能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
3.1 教学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对理论知识不要求过度深入,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建立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参考图1的课程内容,将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任务,并按主要内容将这一任务分解成任务模块:通信网基础技术模块、电信交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光传输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几个子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以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完全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抽象的知识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采用类比引证等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多维立体教学,则可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2.1 多维立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上老师大都使用ppt进行教学,不停地播放幻灯片,授课信息量大,内容多,但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忽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维立体教学,就是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网络+板书”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法展现抽象的知识点,在图、文、声、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大量的最新信息[4]。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映ppt、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课后学生可以登录教学网站下载学习资料,通过网络、论坛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学习卫星通信时,可以插入卫星通信系统的图片,播放最新卫星通信的相关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3.2.2 善于类比。
本课程设计很多的原理、概念,若只是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叙述出来则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易理
转贴于
解,而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事物做类比则可以很好地理解[6]。例如,在讲解无线通信中电磁波按照传播方向的分类时可以将其与台球的运动做类比,如图2所示,这样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也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包括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等。
图2 台球的运动
再如,在讲解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时,切换包括软切换和硬切换,什么是切换?什么是软切换?什么是硬切换呢?同样也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假设你在一个工作岗位呆久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想调整一下,但你不能终端工作,直接变成空闲状态,因为你很在乎工作所带来的收益,你不希望这个收益中断(切换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无中断的数据传输)。根据岗位变动时,交接工作地开展方式不同可以把岗位变动分为温柔换岗(类似于软切换)和强行换岗(类似于硬切换)。温柔换岗就是在和新的工作岗位进行联系时,旧岗位的工作也不已下载中断,而是进行相应的交接工作;强行换岗就是和旧岗位彻底中断,然后建立和新岗位的联系。根据类比引出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