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5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建设工程与建筑工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建设工程概预算的概念
建筑产品,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在指定地点进行建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而每个建筑产品的结构类型、工程规模、装修标准不同,施工条件,施工周期、气候条件等也个异,因此不可能对建筑产品确定一个统一的价格,而是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及各种规定的要求,事先进行经济上的计算。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是建设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
2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之前应掌握以下主要文件资料
2.1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是编制概预算的主要改造对象。它包括经审批、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设计选用的国标、市标和各种设备安装、构件、门窗图集等。
2.2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时编制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资料和计算标准。它包括已批准执行的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单位估价表、该地区的材料预算价格及其它有关文件。
2.3 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施工方案)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单位工程具体施工方法(如打护坡桩、进行地下江水等)、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等的主要施工技术文件,这类资料在计算工程量、选择定额项目及费用技术中都有重要作用。
2,4 工具书等辅助资料 在编制概预算过程中,有一些过程中直接计算比较繁琐也较易出错,为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计算过程,概预算人员往往需要借助于五金手册、材料手册或把常用各种标准配件预先编制成工具性图表,在编制概预算时直接查用。特别对一些叫复杂的工程,收集所涉及的辅助资料不应忽视。
另外,建设单位发放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招标文件内容及其在材料、设备、加工订货方面的分工也是施工概预算编制的依据。
3 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可行性研究及涉及任务书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纸预算施工预算完工结算竣工决算。
3.1 设计方面控制预算 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首先要从经济角度影响设计,由工程
造价人员对每个人设计方案作出估价,通过编制施工图纸设计预算来衡量和控制施工图纸设计,供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定设计限额时参考。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造价,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在此基础上推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要克服当前某些设计中不结合地域实情,片面追求高标准的形象。才能保证工程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目的。
3.2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目之一,计算的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科,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3.3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 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厦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3.4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图纸、当地法规文件、地方特色定要了解透。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还要深入工程第一线,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图纸上的有时候差别很大。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要关心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i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il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appear, and also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relevant advice.
Keywords: building project fil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档案即指承建方在代建项目管理,以及改建、扩建项目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文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代建工程档案建设
1、档案的分类
建筑工程档案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及建筑企业实际情况, 通过各种活动直接形成的,对企业有保存价值的,由各种不同载体而形式的历史记录,根据其载体的不同,分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其中电子档案一般是由光盘、移动硬盘、软盘等电子设备为载体的文字、图像和声音文件。
而根据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不同,档案的范围可分三大类。档案员为了方便工作,一般都会将档案按照永久性保存档案,长期性保存档案和短期性保存档案对档案进行划分。因此,对承建方而言,明晰工程档案的类别是代建工程档案建设的前提。
(1)永久保存的档案
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是档案资料中最重要的一类文件,它包括代建服务合同、招投代建服务标文件、结算文件、地质勘察文件、工程验收文件、代建工程总结文件。
(2)长期保存的档案
长期保存的档案一般是指保存50年的档案,一般是指代建项目管理部文件、代业主招投施工标、合同文件(中标施工单位)、土建专业的单位工程综合管理文件、土建各分部的施工技术管理文件、设备专业的综合管理文件、总平面竣工图、室外专业竣工图、建筑、结构竣工图、消防竣工图等;
(3)短期保存的档案
需要短期保存的档案在重要性上相对较轻,但数目却十分繁多,它包括监理的质量会议纪要、桩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文件、电梯工程施工质量文件、设备各分部的施工技术管理文件等。比如,承包集团因项目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和施工规则,统计报表的工作要求和项目工地会议纪要等等。短期档案要求的保管年限为15年。
2、代建工程档案的特性
代建工程档案建设是贯穿工程投标到施工建设,再到工程竣工的整个过程,从项目准备阶段文件开始,到监理文件、施工文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时间上具有较强的顺序性。因此,了解建筑工程档案的特性会让工程档案建设事半功倍,某种程度上,这亦可称之为档案建设的过程。
(1)档案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工程档案与其他类档案最明显的区别,根据承包公司对工程项目的不同,工程档案要求每个工程都会形成独立的档案整体,即一个建筑工程便会有一个对应的工程档案与之对应。
这主要是由建筑工程承包工程的地域性差异造成的。因为不同的地域,项目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由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广交会项目建设,除了要依据国家建设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外,还要满足《广州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广州市建筑工程文件的整理及档案移交规定》、《广州建筑工程档案编制指南》(试行)、《广州市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规定》等要求。
同时,不同地域的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相关的工程材料的价格也有所不同,所以一项工程一定要有单一的工程档案。
(2)档案的可操作性
工程档案不是单纯的会议记录,也非各种形式的合同报告,它还包括数目庞大的可操作性文件。比如,经政府各相关部门审批的关于消防、环保、卫生等文件,以及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文件,这在建筑工程实施中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土建工程或者是水、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文件,以及各种竣工图文件在施工建设中都具有实际操作性。
同时,工程档案要求实事求是,因为它是监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是验收实际工程结果的凭证。
(3)建筑工程档案建设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档案管理员在工程档案建设中,应明确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档案资料,比如中标通知书、合同书、投标文件、图纸、设计变更、设计联系单及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以及承、发包双方达成的有关工程承包的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备忘录和施工现场签证等等。
尤其是当一些文件涉及到补充或者变更时,比如因为质量、工期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补充协议和相关的会议纪要、现场签证、竣工结算书等等更应及时纳入合同,并做好记录。
二、代建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部门缺失
据了解,许多建筑工程公司的文书、文秘或者助理都监管档案工作,或者管理,有些公司甚至将档案工作交由其他业务部门,这便导致一些公司档案资料杂乱不堪,甚至严重缺失,直接导致工程实施效率低,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
2、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综合性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影响建筑工程公司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很多建筑工程公司都存在着档案资料的系统性不强,资料不清晰、不规范、不完备的问题。这种情况即便是具有专门档案管理部门的公司也不能避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
三、对代建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1、提高对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公司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经营过程中让各个部门在思想上对档案管理给予充分的认识,指令各部门协调好档案部门人员的档案工作,这是工程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2、建立专门的建筑工程档案部门
工程档案部门是档案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机构。对此,缺失该部门的公司应及时设立。不仅如此,对已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公司,应明确档案工作部及相关部门的档案职责。
作为档案部门,在做好项目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以监督和指导其他有关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比如,合同签订的责任部门计划经济部,应严格执行其规定竣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要求,从而确保及时移交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项目档案产生及负责各施工单位档案过程管理监控的项目管理部,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基础上,还应与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施工单位现场档案工作检查,以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性,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与此同时,应与公司结算拨款的主控部门财务部达成一致意见,对未经过档案验收签字的施工单位坚决不予拨款。
如此,才能保证施工建设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档案建设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档案工作效率,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保证。
3、培养或聘请复合型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才
众所周知,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建筑工程的档案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内容庞杂,涉及的方面多样,所以只有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事实证明,档案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大都源于档案员的不专业,因此培养或挖掘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是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
4、及时减轻档案工作的负重
对于到期的档案,承包企业应及时销毁,减轻档案管理工作负重。档案销毁鉴定工作应严格按照当地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执行,并由企业专门的档案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应登记入册,然后遵循审批流程,待得到审批手续后进行销毁。
5、注意建筑工程档案的安全
建筑工程档案的保管也是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比如,需要备份的档案应做好备份或双备份,对于电子档案应每满4年进行一次抽检。
总结:
在当今竞争激励的建筑工程市场,规范而成熟的代建工程档案建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and the past some of the practice of the bidding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reform of old bidding system of bidding and unreasonable contract form, make engineering contract awarding more perfect, more public bidding shows the openness, fairness, impartiality, honesty and credit principle, put an end to corruption, 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public bidding system began gradually to mature and were widely used.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tend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s well as to the bidding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bidding;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招标在建设业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招标制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筑业迅速发展,建设管理体制步入改革后开始实行的,是一项能够充分体现工程承发包交易行为公开、公平、提高 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防止腐败和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为建筑企业深化改革,挖掘内部潜力,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契机,尤其是在政府对建筑业发 展的宏观调控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招投标制的推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进一步说其既是宏观经济的决策者,又是微观经济的直接经营者,包揽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事务。政府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一切要按政府计划行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在新旧两种体制中,政府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从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目前,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 须充分发挥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很多,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增加信贷资金、减少信贷利息等经济杠杆来进行调控,也可以采取严格企业资审、控制总量平衡、强化行业管理等行政手段进行调控。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主要解决工程由谁来承揽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招投标政策调整实现对建筑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与经济调控都属于间接调控手段,比起直接调控手段的行政干预要高明得多,它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我调解的良性运行机制,必将对整个建筑业的协调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奖优罚劣的招投标运作机制。
1.2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招投标的原则,而“择优”则是招投标的最终目的。就某一项工程招标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了上述原则,那么中标者必定是众多投标企业中最优秀的。因此,推行招标制度,必将实现对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每一具体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投标单位选择、评标的分办法这两个环节,只要政策稍有调整,就可能影响到中标结果。 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招投标原则,尤其要把“择优”这一宗旨贯穿招投标过程的始终, 这样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招投标制的大力推行。
1.3促进了建筑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目前,企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多少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营机构还同有完全形成,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从我市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施工量仅达到其施工能力的40%左右,个别国有企业活源仅达到10~20%左右,企业面临着管理体制陈旧、施工任务少、资金短缺、 周转不灵等一系列难题,再加上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劳保又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历史包袱。 建筑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的激烈,这些都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招标投标制的全 面推行,从根本上净化了建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 机遇,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招投标过程中,虽然政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参 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同等条件下也力求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竞争的激烈和业主要 求严格,甚至苛刻,仍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不但要看外部为他们市场竞争提供了如何优越的条件,更要看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困境,迅速转变观念,深化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变管理型为经营型, 走集团化、集优组合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和危 机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精湛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构设备去迎接市场的挑战。
二、对建筑工程招标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业还比较年轻,经验还不够、还不够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为此我有几方面的建议:
2.1依法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