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科技创新与管理

科技创新与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科技创新与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科技创新与管理

篇1

1.2开放实验室的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展。所有专业实验室均对学生进行开放,学生可以利用实验设备完成课外实验项目,也可以完成研究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放实验项目。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流程:(1)向实验指导老师提交实验预习报告,由老师进行审核并修改完善;(2)由指导老师、实验员、学生预约实验时间;(3)完成具体实验过程,并考勤;(4)提交实验报告。

1.3学院级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人才培养计划的第六学期专门设立一门科技创新课程的学位课程,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位课程挂钩,从而将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到学位课的高度,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学院每年组织一次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具体流程:(1)从每学年第一学期9月动员工作;(2)10月组建学生创新小组并拟定项目题目;(3)11月完善开题报告;(4)12月开始购买元器件与设计材料;(5)第二学期3—5月完善设计与制造作品;(6)5月中旬第一次检查;(7)6月中旬第二次检查;(8)6月底提交作品、并召开评奖大会。

1.4学校级科技创新训练的开展: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每年组织一次科技创新训练,参与对象为全校范围学生,所有项目需要经过专家组评定,择优评选150项,开展时间为一年,原则上所有申报项目应该为学院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初步成果,进一步完善或具有一定创新性,有一定锻炼能力的项目。学校科技创新作品中完成较好,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创新性的作品,则推荐申报省市级和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2、科技创新活动的监督与考核

科技创新需要有效的监督与考核,由指导老师、学工办以及学生部来共同监督完成。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由学院科技创新专家组依据作品实物与设计报告来评定,并给予相应的成绩、学分及奖励。

2.1平时考勤。每学期由科技创新管理小组在学生的科技创新考勤记录本上登记一次,考勤依据为学生平时进入和离开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时,学生刷卡,由实验室管理系统记录并统计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的时间。要求四年内总考勤时间至少120学时,其中每学期不得低于8学时,在参与科技创新制作时间不得低于16学时。

2.2课外制作与开放实验成绩评定。由课外制作指导教师和开放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给出学生所做工作或实验的学时数与成绩。

篇2

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

科技与文化产业制度之间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却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是完全同步或完全匹配了"事实上,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同步,亦非完全匹配,而是存在着严重的时滞.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超前于科技发展水平;二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第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因为这一阶段的科技发展速度有限,从人们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到技术本身再次发展之间的时间间隔,足以让人们制定出完善且有预见性的产业管理制度"从上世纪末(尤其是本世纪初)之后,则出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现象.一方面,科技发展大大加速,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制定相关产业管理制度的速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兴起时间不长,结合程度不够,人民在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时,还没有太多的应对经验.上世纪90年代即出现了数字影视技术,我国到2002年才实施5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6"我国于1992年首次接人互联网,网络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我国至今仍无专门立法来规范网络行为,到2000年才出台5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而其他关于互联网文学产权、网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同样是1992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而我国却在2008年才出台关于手机短信的5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而且该制度在实践中还极不完善"上述事例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滞后于技术出现之后约10年左右的时间.在对技术的成熟程度、管理制度的试运行时间等因素进行纠偏之后,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有大约5年的时滞"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时滞现象并非不好的事情"相反,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必然.时滞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时滞的存在同时也是必要的.正是因为这种时滞现象的存在,才造成了两者间发展不同步,这也正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的前提"科学技术的兴起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各种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项科学技术本身需要经历谋划、提出、产生、发展、完善等阶段"所有这些科学技术个体的叠加,最终就会形成技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发展模式"另外,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是波动前进的"按照经济波动理论,经济发展是在周期性波动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技术和管理制度两者各自都是周期性地波动前进,两种波动之间也会发生影响,形成干扰"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所以在同一时间里,两种波动相互叠加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不同步"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叠加的结果仍然会出现波动现象,只不过叠加后的波动周期和波动范围不再具有直观的规律性"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而不断波动前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最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具有工具属性,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使用工具,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作用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就是维护科技推动其发展的保障.科技和制度不可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前者必然起主导作用,而后者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时候,就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作用的正向效益最大化"比如,当互联网技术成熟之后,文化信息中的加密、传播技术盛行,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制度加以保障,才能保证这类技术给文化传播、消费,甚至是文化发展带来最大的正向效益"否则如果失去了管理制度的制约,就可能会导致互联网领域文化服务质量和内容的混乱"又比如,当印刷技术普及之后,成册的文字宣传已经平民化,就需要相应的印刷行业管理制度,否则印刷产品就会无节制发展,落后愚昧文化产品就会泛滥"科技除了主导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之外,科技还为文化管理制度的订制提供了可能条件"而科技的进步,将促使这一可能条件的改变,并进而要求出现与新条件相符合的制度"所以,文化管理制度只能根据科技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科技的完善而完善.当科技创新过程存在波动时,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必然随之产生波动"同时,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这种波动还不可能是同步的"。

篇3

中途分类号:D4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18-01

一、概况

以“完善体制、明确目标、保证实施”,确保完成年度指标为目标,我矿通过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激励制度,实行全员参与科技创新,切实做到了企业高产高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实现了企业和谐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创新网络,规划科技创新目标

(一)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以矿长挂帅的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环保科技中心作为日常工作管理部门。构建从员工、区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负责人到高层管理者的六级工作管理体系。

(二)创新计划。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集团公司通知要求,已编制2014-2015年技术创新规划

(三)项目管理。按照关于报送2012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3年科技计划的通知要求,认真筛选各专业上报的2013年科技项目,并按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规范填写,按规定要求提交。立项的项目统一按计划进度进行实施,及时按要求申请鉴定、验收、报奖。并对项目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按要求报验。

项目费用按项目进度每月各专业上报经费预算,并按要求进行经费管理,各种研发支出经费票据做到认真核实,特别是科研人工费、材料费用、电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做好经费归集。

(四)成果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关于201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及时总结创新成果,并择优选取本单位已鉴定的一项科技项目按时进行网上申报。并对成果和知识产权按照保密制度进行严格保密。2012年科技成果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均已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安全效益,且科技成果转化手续齐全,资料完备。

(五)知识产权。专利成果的申报是按照集团公司技术研发部专利办公室通知要求,由单位或个人将专利材料经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审签后,报环保科技中心登记汇总,由环保科技中心统一报送集团公司技术研发部专利办公室办理,对已授权的专利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在《协庄煤矿科技进步管理办法》第七章专利成果的管理中,专门列出了专利转让规定。

(六)技术交流。环保科技中心对矿各专业及个人的科技信息,严格审核,做到内容填写规范、充实。对发表技术信息资料的期刊统一归档,并分类汇总,满足本企业科技信息查询、检索要求。矿与各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委托院校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时,均严格按照要求签订合同,合作形式具体、可操作,权责明确。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矿指派科技人员进行外出交流学习,交流学习中均是关于煤炭行业最新科技成果与前沿研究方向等有针对性的内容。

矿还定期向各专业各单位收集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对择优选取的建议进行汇总归档保存

(七)人才培养。为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的要求,科技组专门制定了科技管理培训PPT课件,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培训,学习形式分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笔记书写认真规范。

根据集团公司通知要求,为深入了解在机电设备检修、安装过程中,创新检修、安装施工工艺及方法,应用先进成熟的检修专用工具、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合理的专业化工艺流程的具体情况,以便在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机电运营部下发了关于上报“四新”技术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负责人亲自组织有关人员,认真总结以往检修、安装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每个单位都要上报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报机电运营部。

(八)检查考核。制定了《技术创新工作自评管理制度》。并认真按照《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季度检查表》所列内容逐项准备迎检材料,进行自查打分。对于自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均按要求填写技术创新工作季度检查问题整改情况表,并按要求作出自查情况书面总结。

(九)奖励。为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矿在《协庄煤矿科技进步管理办法》中拿出一章的篇幅对奖励范围、标准等进行详细说明。矿每年召开一届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矿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及任务,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矿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对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奖励的成果进行嘉奖,每季度兑现一次奖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