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3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实施步骤,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1对象2005年7~9月在我院疗养的在职干部184人,其中男150人,女34人;年龄38~52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人,对照组84人。两组疗养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由护士长、护士、医师、营养师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了解疗养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疗养计划,制定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1)。
1.3实施步骤
1)疗养员入院时,由当班护士将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于床尾,并向疗养员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及内容,取得疗养员理解。每日由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上的内容,对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并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2)出院时发放满意问卷表,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手册。
2结果
2.1两组疗养员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在掌握疾病预防知识、饮食及运动、压力缓解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2.2疗养员满意度比较两组疗养员接受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1)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在职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疗养员从入院到出院得到了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而且可以使护理人员遵循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内容,知道做什么,怎么
做[2]。按照护理路径表对疗养员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加大了对疗养员健康教育的力度,真正了解到疗养员在健康、生活、娱乐方面的需求,根据疗养员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
2)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由以前的被动服务到主动为疗养员服务,促使护理人员主动与疗养员交流沟通,融洽了护理人员与疗养员的关系,增强了疗养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疗养员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了疗养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大力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普及以夏季传染病预防为重点的卫生知识,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病,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二、实施期限
夏季爱国卫生运动以夏季为主,具体实施期限从6月下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历时100天。
三、实施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年6月底以前)。成立工作专班,全市成立以市爱卫委主任为组长,爱卫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活动办”),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市爱卫办);制订活动方案,指导活动开展,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以夏季传染病预防为重点的卫生知识,尤其要大力宣传疫病可防、可控、可治的知识,在全市城乡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年7--9月上旬)。具体实施阶段包括两个内容,同步实施。
(一)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1、动员基层单位和群众,对城乡环境卫生进行一次集中清理。主要是组织搞好家庭、居民区及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对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实行严格的卫生管理。
2、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建设和监管,重点清理暴露垃圾和污水坑塘,彻底清除城乡结合部、车站、码头、农贸市场的垃圾,使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较大改观。
3、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强化城镇供水水质监管,积极推进农村改水,保障群众饮水卫生。
4、大力推广卫生厕所,结合农村“一建三改”,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建设,加强人畜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夏季传染病防治
1、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加大农村、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防控救治力度,做到手足口病防控救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有效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2、坚持预防为主,完善疾病防控体系。以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介传染病为重点,严格实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加强疫情监测预警。
3、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完善防控救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强化饮(食)品店管理,对加工制作销售食品的过程要实行全程监督,确保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5、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在全市城乡深入开展除“四害”活动,消除蚊蝇孳生地,进一步完善防鼠、防蝇设施,杜绝和减少经虫媒介传染病的发生。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年9月中旬)。市活动办将对照方案,深入各地检查验收。各地要结合实际及时查漏补缺,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巩固活动建成果。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年9月下旬)。市活动领导小组召开总结大会,认真总结活动成果,评选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四、保障措施
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疾病的治疗,而是愈来愈迫切地需要获得健康知识。临床医护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及医院资源,协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面对疾病,系统而科学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医院工作重心的一部分[1]。为了解健康教育在眼科围手术期开展的意义,共选择我院五官科2013年5月~6月收治眼科手术患者70例进行比较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6月收治眼科手术患者70例,男25 例,女45 例,年龄46~80岁,平均62.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1.2.1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让患者了解其住院医师、责任护士、相关住院制度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探视制度,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步骤等。
1.2.2在术前各种检查实施之前,让患者了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和检查前后应注意事项等。
1.2.3从患者入院到手术前,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所用到的药物,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术中配合、如何控制合并的慢性疾病、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休息、饮食、大小便进行指导,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详细解答。对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舒缓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1.2.4手术当天,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具体方法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做好伤口的护理,对患者睡眠进行指导。
1.2.5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了解患者感受,做好安慰解释; 对患者术后饮食进行教育指导,对用药具体方法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滴眼方法。
1.3应注意的问题
1.3.1以上各个关节健康教育形式要丰富,包括课堂讲授、观看宣传片、现场模拟、互动答疑、分发宣传手册、一对一答疑等,让患者易于掌握,印象深刻。
1.3.2健康教育专人化可使实施宣教人员水平得到一定保证,同时,1例患者的健康教育由多名护士共同完成,容易导致健康教育内容重复或缺失,难以系统有效地疏导和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黄美红等[2]的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专人组患者对效果的评价高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专人负责化的健康教育既有利于护士工作的顺利进行,又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人力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达到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
1.3.3针对内容适当调整眼科健康教育的实施时机。入院当天患者由于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很难使注意力集中,所以在入院当天对患者在短时间内进行多项健康教育,无法达到健康教育的理想效果,应该针对教育内容合理调整眼科健康教育实施时机。
1.3.4应及时检查健康教育的效果,必要时多次重复。眼科患者普遍年龄偏大,记忆力差,对知识掌握难度大,重要知识点应不断强化,督促其掌握到位、执行到位。
2 结果
对照组35例中掌握疾病相关知识23,占65.7%,没掌握12 例,占34.2%;对疾病认知和态度表现良好的有25例,占71.4%,表现为一般10例,占28.6%;对护理满意28 例,占80.0%,不满意7例,占20.0%。
观察组35 例中掌握疾病相关知识32 例,占91.4%,没掌握3 例,占8.6%; 对疾病认知和态度表现良好的有33 例,占94.3%,表现为一般2 例,占5.7%; 对护理满意34 例,占97.1%,不满意1 例,占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主要是在院内以患者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采用多种教育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行为向有利于预后方面发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消除了患者及其家属顾虑,让患者处于最佳状态迎接接受手术[4]。在本文中,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疾病认知和行为态度良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青光眼手术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胡晋平,刘君,吴虎兵,等.眼科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J].调查,研究,2013,13(2):70-72.
[2]黄美红,俞文敏.健康教育专人化管理的实施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0,6(2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