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7: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学价值的流动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

篇1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45-02

一、民谣的含义

民谣,又称顺口溜,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诗经园有桃》中说过,“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所谓民歌民谣,就是民众的歌唱或韵语,其内容无所不包,小到织布采桑,婚丧嫁娶,大到天子朝政,人生哲理,最多的还是男女之情,正所谓“无姐无郎不成歌”。民谣创作者多为只字不识的牧童村妇,或者是落拓士子、深闺怨妇等社会底层的众生。它之所以被人们所深切喜爱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技巧,只是在于它们的天然无雕饰。民谣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研究民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对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化学等的理论建构以及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民谣发展史

(一)中国民谣发展史

1.中国民谣发展史。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目众多。南北朝是民谣创作极为发达的时代,吴声的柔情似水,西曲的爽朗健康,无不意气风发。隋唐五代的民歌在曲子词,宋元的民歌在小令。以宋代著名民谣《月子弯弯》为例: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他州。

那简短活泼而又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

明代是民谣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时代,卓文月在《古今词统序》中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儿《打枣杆》《吴歌》之类,为我明一绝耳。”民谣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从三个主要时期来看,即从南朝到明代,再到现代,民谣一直不断发展着。衣食住行历来是民谣反映的题材,从这一实事方面来说,民谣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其政治价值。因此,人们一方面将民谣视为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之一;而另一方面,人们透过民谣来看事物。

2.中国民谣的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反映出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能对当时人们生活的方式、思考的方式进行描述与归纳。同样,民谣中的一些词语也能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些特征。无论是产生于明朝的民谣还是出现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民谣,二者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民谣具有流动性。刘建明先生曾指出“作为浮动意识的舆论,所表现出来的第一种外部特征,是它经久不息的流动性。”民谣,作为舆论的重要形式,也同样具有流动性特点。民谣的这种艺术特征为民谣传播插上了翅膀,民谣的这种艺术性实现了民谣作为舆论传播的流动性的要求。

(2)民谣具有口头评述性。无论时代的大众媒介多么发达,民谣总是悠然地在这个社会中显示其应有的力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会产生一定的新闻求知欲和评说新闻的舆论欲求,尤其是当社会出现动荡和危机时,人们的舆论欲求变得十分强烈。这时,如果大众传媒媒介不能及时、充分的解释和评述这些社会矛盾,民谣就会充分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舆论作用。

(3)民谣具有表层性。与哲学、政治、法律、艺术这些深层意识形态相比,民谣只是一种表层意识形态,作为艺术的民谣,是术语知识世界的内容,而作为晕轮的民谣,则是属于经验世界的产物。民谣既反映出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表达出人们的真切的情绪,又表现出一种过度否定式的偏激。

(二)英国民谣发展史

1.英国民谣发展史。

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即12、13世纪,兴盛于14、15世纪,复兴于18、19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英国文学史中,尽管在任何一个时期内都有民谣产生,但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有两个里程碑:(1)十五世纪的流行民歌民谣;英国文学在十五世纪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民间文学的繁荣,民间文学以民谣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内George K.Anderson的The Geste of Robin Hood(绿林英雄罗宾汉)尤为著名,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青睐。(2)十八世纪中后期罗伯特•彭斯所做的民谣。其中《一只火红火红的玫瑰》家喻户晓。

2.英国民谣的特点。

英语民谣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开头都是贴近故事的风土人情的小片段,而很少给出任何写作背景。在故事被陈述之前,很少让听者了解其特征。英语民谣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是故事叙述者的客观性。创作者的感情和反应几乎不能在文章中有所发现。

三、从民谣对比看中英文化异同

(一)词汇方面的对比分析

明代民谣主要以吴歌为主,吴歌与英语民谣都有着地域性的特征,即以方言的形式说唱。在决定区别地域特征以及歌词的区域性起源上方言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如 《月上》:

约郎约到月上时,那了月上子山头弗见渠。

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的早?咦弗知郎处山高月上的迟?

其中这里面用“奴我,弗不”。类似的在其他诗篇里面还用到了奈,侬你,俚,伊奈他。同样,英语民谣中也出现了大量方言,如苏格兰方言:Waewoe,aneone等。尽管两者在方言的使用上都表现了相似之处,但在词语的选择上表现出了中国人自谦语使用的频繁性,英语和汉语一样有尊称,但鲜有谦称。汉语则不然,谦称有且相当繁杂。古今常用的谦称“鄙人、奴、在下”等,往往是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而西方人则要求自己不卑不亢,充满自信。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这种自谦语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并一直奉行着“中庸之道”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而在西方,一切都是由实力决定,突出得体原则。

(二)内容方面的对比分析

民谣是对平民百姓的真实反映,这是所有民谣应具有的共同特征。明朝时期出现的民谣内容大多数都是鞭笞、讽刺封建婚姻制度的爱情诗。拿明朝一短民谣《梦》为例:

正二更,做一梦,团员得有兴。千般恩,万般爱,搂抱着亲亲。

猛然间惊醒了,教我魂神不定。林中的人儿不见了,我还向梦中去寻。

嘱咐我梦中的人儿也,千万在梦儿中等一等。

文中把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朝时的大量私情歌谣,都充分展现了晚明时期的社会风气。而在英国民谣中尽管有部分是描述爱情的,但大一部分都是关于社会平等的。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春风并没有对英国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当时英国社会还是比较黑暗,广大穷苦农民备受欺压,民不聊生,因此反映出来的多是民生民权问题。

(三)风格方面的对比分析

明朝时期,以口头方式阐述的民谣内的重要因素就是词语的重复和不间断的变更,同样的文章绝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且必须是由预先编造好的短语和主题来加以构成。如下面这首民谣:

我唱山歌来问询,我唱山歌不算多。

我唱山歌来问正,我唱山歌乱说多。

江南水乡地区的民谣,有其鲜明的特色,通常是用委婉清丽、含蓄缠绵来概括它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

然而,英国的民谣与下个世纪的民谣本身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有着自己惟一的风格。

O shall I kill her,nourice? Or shall I let her be?

O kill her,kill her,Lamkin,For she ne'er was good to me.

英国民谣最显著的特点即是他们以一种非常实际的吟唱方式来转述故事并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情给予少量描述。爱情死亡以及背叛之类的话题经常是被着实表现出来。并非同中国一样委婉、含蓄。同时,英国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缺少细枝末节。对人物、地点、时间的描述往往是比较零散的,风格上体现出了两国文化的大不同。

四、结束语

总结来说,民谣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对民谣的分析也是我们追溯历史、分析两国文化异同的一个有效手段,它不仅是地区中至今仍然存活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社会、世界观等)和审美价值(艺术),而且也是研究方言的珍贵资料。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艺术研究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越来越高,它是艺术创作上可资借鉴的丰富源泉。

【参考文献】

[1]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Chinese Folk Songs and Folk Singers.Chime Foundation. Lxiden,1997.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A)―0062―01

语文课应该追求什么?应该让学生在语文新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是传授系统化的语文知识,培养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还是承担起文化建构的使命?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认识。

一、重视情知过程

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就是意义的生成与创造。无论“课程”还是“文化”,都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静态的、客观实体的存在;另一是创造的、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语文新课程追求的是课程意义的创生,而不是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追求的是生命的自由与探索,而不是对泛文化的追随与盲从,它时时表现出生命的流动性与创造性。

语文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师生共同创建“课程事件”。一个事件的结束引发另一个事件的开始,而每一个事件也具有自身展开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更多地从关注知识获得的结果转为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语文课中美文的阅读与鉴赏,真情的表达与交流,哲理的思考与顿悟,都是与生命体验、人生意义相关联的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强求结论与结果。正如彼得斯所认为的,“知识以及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无需通过教育的结果来加以证明”。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就是语文知识,特别是内隐性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吸收与呈现。语文学习的能力,就是言语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在过程中形成并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在情境性的活动中领悟和掌握;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在言语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说,抓住了新课程实施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地整合统一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价值标准。

二、渗透生命意识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言语实践中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是人的生命在语言世界里的自由展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与他所学的内容融为一体,学习就成了他生命的体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理解生命、提升生命意义的过程。语文新课程应该把对学生进行完整性建构和发展主体精神作为目标取向,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探索者,语文教师要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例如,口语交际、阅读与鉴赏、写作应与学生的言语实践、情感体验紧紧结合在一起,而其中就隐含着文化观念和主体价值判断。可以这样说,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在语言的世界里获得生命体验的过程。

篇3

十年前的黄金时代难重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又永远不会简单重复,十年前的黄金时代难重来。

眼下经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2002年,当时也是内外交困,但随后却迎来了5年平均11%的高增速,我们不禁要问,当年的黄金时代还会再来吗?哪些因素发生了改变?

当下与2002年拐点处有诸多相似:

1)经济增长皆位于十年底部,GDP增速目前6.8%,过去十年均值9.56%,2002年8.7%,当时十年均值10.37%;

2)价格皆以上游通缩为主,但边际改善,目前PPI已经连续50个月为负,1月起跌幅收窄至-4.9%,2002年时PPI跌幅收窄,共计21个月为负;

3)长端利率皆位于历史低位,目前长端利率2.84%左右,当时低至2.4%左右;

4)海外经济政治皆阴云密布,目前发达国家放水灌出来的复苏弱不禁风,新兴市场资源卖出来的货币一再出事,民粹主义抬头,频频;当时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新兴市场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

5)美元边际紧缩搭配低油价,目前是美元加息落地后阶段性见顶,指数冲高100后走弱,原油价格位于38美元左右,当时为美元降息周期结束与加息周期开启的中间时点,指数冲高120左右回落,原油价格28美元左右。

6)对于的预期比较悲观,对于CPI过度关注。目前,对于发达市场用水灌出来的复苏普遍心存疑虑,美国加息节奏普遍预期放缓,过度关注CPI的上行,甚至开始过度担心起了滞涨;2002年时,对于海外经济也是偏悲观,特别是911袭击后甚至升级为担忧世界性衰退,同时由于CPI下行,也引发了市场的不理性关注,进而引起了对于长端利率的过度追逐。

逝去的青春难重来,高增速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2002-2007年的高速增长是依托“地产+出口+基建”三轮驱动的,危机后在经济政策刺激下勉强转为“地产+基建”两轮驱动,眼下仅剩“基建”一轮蹒跚。

1)人口红利不再来,地产挥别黄金时代。

20-29岁刚需人口自2013年开始下降,68亿平米量级的库存即便按照2013年13亿平米的天量销售来估算,也要消化5年,更何况新开工一直高于销售面积,所谓的去库存并未实质性开始,当年轰轰烈烈的房产时代难再来;

2)入世红利不再来,出口再难堪以大任。

2002年-2008年,WTO推开了外需这扇门,打通了增量市场,出口平均增速高达28.5%,对GDP增长贡献峰值达到14%左右,眼下,金融危机三波涟漪冲击叠加全球贸易再平衡压力,过去12个月出口增速-8%,未来不拉GDP后腿已经实属不易。

3)政府杠杆红利不再来,基建可托底难上拉。

过去地方融资平台软约束+官员考核GDP为纲的行为激励+土地增值带来的财政收入无忧,眼下来看,43号文叠加地方债管理做硬了约束,反腐浪潮基本拍断了官员激励链条,房产时代的衰落拖着财政苦不堪言,虽然今年以来迫于稳增长的压力,以上三个方面边际上都有所松动与改善,但难以形成反转,过去的野蛮扩张时代一去不复返,基建只能是不可或缺的拐杖,无法成为万能的通天梯。

那些年被流动性玩坏的资产

2012年经济有趋势性下行压力以来,经济是否硬着陆不再依从其自身周期,而是完全取决于稳增长的力度,经济周期人为熨平拉长,同时流动性以快于经济一倍多的速度加速泛滥,预期不明朗+政策波动导致投资者行为短期化+杠杆化,由于杠杆资金天然具有内生不稳定性,一旦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改变,加杠杆迅速转为去杠杆,随即带来流动性在各类资产中的快速轮换,投资时钟的经验失效,取而代之的是资产轮动的新逻辑:流动性洪水将流向所有价值洼地,并迅速将其淹没,筹码要疯抢,不然不仅赶不上增值甚至会被套在高点。

2012-2013年我们看到了20%收益的信托产品满街走。

2012-2013年信托市场异常火爆,2013年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约11万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126.69%,两年间年均增长50.56%。

2014年后信托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一轮股票市场的大牛市

2014年之后,信托资产总规模虽然依然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迅速下降,2015年四季度仅同比增长16.62%。

与此同时,股票市场行情开始启动。创业板指从2013年底的1302.67点上升到2015年6月盘中最高4037.96点,增长了209.98%;沪深300从2013年底的2330.03点上升到6月盘中最高5288.34点,增长了126.96%。

2015年股市去杠杆后又看到了债券的大牛市,10年期国债破3%

2015年年中股市异常波动后之后,股市去杠杆,伴随着债市加杠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5年6月的3.5814%迅速下降到2016年1月13日的2.7237%,下降了0.86%。

2015年开始,一线城市房价扶摇而上。

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从2015年1月的10564元,上升到2016年3月的11303元,增长了7%;其中一线城市则从2015年1月的28283元,上升到了2016年3月的35200元,增长了24.46%;在这其中的深圳房价截止2月房价指数同比增长57%。

财富管理大时代

财富管理大时代,旧池子有阻力,难以承载。

目前私人可投资产约100万亿元,并且预计将以每年12%-15%的速度扩张,但旧的资产池子难以承载如此泛滥的流动性。

房地产来看,资产存量大约在200万亿元左右,整体体量虽然够大,但是现在已经黄昏之后,人口拐点+库存高企,未来单靠一线城市也承载量有限;

股票市场来看,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约为40.3万亿元,我国目前证券化率仅为60%,相比美国(132%),日本(121%)还有空间,但是从具体板块来看,沪深300市盈率为11.31倍,中小板和创业板市盈率分别为62.86倍和75.08倍,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89.4%和75.2%,即使经历几轮股灾调整,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成长板块估值高企的情况依旧未能缓解。

债券市场来看,地方债5.8万亿元余额,城投5.6万亿元,信用债9.8万亿元,总体债券市场容量不够,同时债券市场从去年的股市异常波动以来主要靠短久期加杠杆攫取收益,十年期国债已破3%,叠加去年至今的稳增长效果持续发酵,CPI二季度仍维持高位,未来债券风险大于机会。

从新三板市场来看,未来三到五年,新三板作为中国股权投资最大的增量可以吸纳一部分流动性。

第一,新三板目前标的资产基本不存在泡沫,PE只有29倍,是创业板的40%。第二,新三板政策红利空间很大,创新层将成为中国注册制的试验田,灵活的转板与退出机制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和投资人选择新三板。但考虑新三板的总市值仅1.8万亿元,资产池规模不足A股的4%,池子空间有限。

从PPP来看,2016年6.5%这一增长底线,基建投资至少需15.7万亿元,对应投资增速为18.7%。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5000亿元的基建投资预算内资金仅比2015年增长了4.7%,未来基建更多依靠社会资本以PPP方式参与,截止到2015年年底,已示范、推介的项目合计金额至少为5万亿元,而签约规模为1.7万亿元,仅占34%,未来随着PPP相关法律机制的捋顺、运营透明化、退出机制的完善化,PPP可作为长期稳定收益资金的良好去处,但目前承载量有限。

艺术品市场来看,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成交额244亿元,绝对规模较小,且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不够,门槛较高,流动性流入的阻力较大。

下一个泡沫在哪里?

传统大类资产由于杠杆高、泡沫高或承载空间小,流动性已经开始显露流入无形资本的苗头,既包括专利、商誉等传统无形资产,也包括IP、智力、颜值等新兴无形资产。根据目前的市场形态和热点,当前IP资本化、颜值资本化市场、商誉资本化等热度较高,导致部分资产产生泡沫溢价,而智力资本化由于尚未形成成熟变现模式,仍处于估值洼地。

商誉资本化来看,A股的高估值以及实体盈利下滑增加了上市公司高价收购的动力,被并购资产的估值明显超过其账面价值,造成A股市场商誉占比净资产比例自2013年起快速提升,全部A股来看,商誉/净资产比例已经从2013年的1.1%升至2015Q3的2%,创业板商誉/净资产从3.46%已经飙升至13.35%,具体到如传媒互联网及信息服务行业,其商誉占净资产比例高达20%左右,未来商誉的减值将会对公司盈利造成较大的风险。

IP资本化来看,IP概念涵盖范围较广,市场上较普遍的IP包括:小说、游戏等具备情节内容的故事类IP、艺人明星等形象类IP、歌曲音乐IP、短语短句类IP等等。IP资本化在2015年进入白热化,IP资产价格直线走高。以IP资本化较为纯粹的标的,盗墓文学掌门人南派三叔所拥有的公司南派投资为例,2015年9月,南派投资获得小米、顺为资本和乐视的A轮投资,融资金额达到1亿元。今年1月,南派投资再次获得小咖投资的1亿元资金,估值达到15亿元人民币。

“颜值”资本化来看,颜值资本相较艺人IP资本更为纯粹,走偶像系路线,其特点是“颜值”偶像或个人拥有符合当代审美的高颜值,代表范例包括女团、男团、网红、偶像、视频直播等。其中颜值资本化的代表女团组合SNH48的对应A股标的――富春通信当前估值2015年PE150,2016年预计PE26。

智力资本化: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目前尚未产生成熟变现模式,目前还处于相对市场认知洼地和估值洼地。其代表标的是以“智力共享经济”而知名的网站“知乎”,目前已获得C轮5500万美元的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腾讯和搜狗,估值在3亿-4亿美元之间;也包括一些智库、研究机构的资本化,未来会掀起一波浪潮。

除了泡沫还有什么?

现在经济的问题就是未来的潜力。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恰恰是未来的巨大潜力,面对经济危机,“this time is different”是大部分研究者常犯的错误,但如果可以释放如下红利,我们一定可以迎来一轮不一样的高质量繁荣。

1)“差距”带来的补短板红利:我国目前仍存在多角度的差距,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国内国外的科技创新及高端制造差距等,这些差距的追赶就能释放出很大的空间。

2)放松管制的制度红利:目前很多增长动力还在笼子里,如影视、文化与传媒等行业,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活力释放。

友情链接